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龙耀斌 《内科》2007,2(4):501-503
目的探讨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前庭旋转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3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训练6次,共4周。评价指标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前和全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对象在试验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4周后治疗组的平衡、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具有更佳的疗效,且平衡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联合平衡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平衡针治疗,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平衡能力测试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46、4. 47,P 0. 01)。两组患者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30、13. 57,P 0. 01)。两组MBI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02,P 0. 01)。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平衡针不仅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而且可有效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化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后偏瘫患者43例,按接诊时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强化训练组(22例)和常规训练组(2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共治疗4周;强化训练组每天增加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1次,20 min/次。比较两组训练前,训练后2、4周的Fugl-Meyer量表(FMA)中下肢部分(FMA-L)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的差异。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FMA-L、BBS评分均呈逐渐提高趋势,而TUGT测评时间呈加快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训练前及训练后2周,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4周后,强化训练组FMA-L、BBS量表评分,TUGT测评时间分别为(21.2±4.6)分、(19.4±2.6)分、(44.8±10.1)s;常规训练组分别为(18.7±3.3)分、(17.4±2.8)分、(57.6±7.7)s,两组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较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明显改善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随着强化训练时间的延长,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加以四肢联动训练,观察组在四肢联动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疗法。对每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FuglMeyer(FMA-L)和功能独立性测定(FIM)的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每组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FMA-L评分与FIM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桥式训练辅助器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基础康复治疗,5次/w,共4w.观察组患者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康复治疗,同时每天增加桥式训练辅助器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w后对2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w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桥式训练辅助器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结合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双重任务训练,研究组应用经颅磁刺激结合双重任务训练。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表面肌电参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MBI评分及患侧胫前肌的表面肌电参数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前肌积分肌电值均提高,协同收缩率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结合双重任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施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损害量表、Berg量表、步行功能分级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进行指标测评。结果经6 w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并且疗效持续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方法将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康复治疗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照组采用患侧下肢PT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NDT),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10m最大步行速度(MWS),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静态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移动平衡能力。结果治疗组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速度,改善动、静态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9.
陈昱  阳初玉  李争鸣  徐薇 《内科》2014,(6):720-721
目的探讨重心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PRO-KIN平衡仪进行重心控制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患者静态姿势图的重心摆动外周面积(ENV area),评定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重心摆动外周面积(ENV area)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重心控制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两组持续4 w。比较两组康复前后平衡功能、上肢肢体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康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51.22±5.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76±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2,P0.05)。观察组康复后简易上肢功能(STEF)评分[(72.31±4.87)分]和Fugl-Meyer(FMA)评分[(51.27±5.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72±7.29)分和(39.27±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9.724,均P0.05)。观察组康复后手指主动活动范围(AROM)[(19.32±2.56)°]、最大屈曲角度[(53.17±5.98)°]和最大伸展角度[(38.65±4.97)°]明显高于对照组[(13.09±3.25)°]、[(41.36±7.91)°]和[(27.62±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8、6.523、7.596,均P0.05)。观察组康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70.28±5.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7.83±6.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0,P0.05)。结论虚拟现实康复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上肢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运动再学习法对脑卒中偏瘫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e,MR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运用运动再学习法(MRP)和易化技术(facilitation techniques,FT)进行康复治疗。评定方法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ugl-Meyer motor scale,FMM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MRP组与FT组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10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的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MRP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FT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优于易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音乐节奏刺激(RAS)辅助康复训练中,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3—8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康复期偏瘫患者4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试验组患者RAS,连续治疗30 d。对两组患者均于第1、15、30天采用Fugl-Meyer评分与足印法对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进行评价。结果 (1)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经过30 d的康复治疗,各项指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现为患者跨步长增加,分别增加29.5%和52.4%;患健两侧步长差缩短,分别缩短32.2%和42.5%;步频加快,分别加快9.5%和15.7%;最大步行速度加快,分别加快18.9%和29.5%。(2)试验组Fugl-Meyer积分在第15、30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第30天Fugl-Meyer积分高于同组第15天(P0.05);试验组第30天步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S能够在短期内改善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纳入标准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患侧下肢踝跖屈肌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最大步行速度(MWS)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CSI评分、FMA、MWS分别为(10.58±2.50)分、(19.01±4.67)分、(35.93±6.78) m/min,试验组CSI、FMA、MWS分别为(8.41±2.29)分、(23.41±5.45)分、(41.52±8.16) m/min.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踝跖屈肌痉挛明显缓解(t=3.506、P〈0.05),下肢运动功能及最大步行速度明显提高(t=3.358、t=2.886、P〈0.05).结论 经皮电神经刺激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跖屈肌痉挛,提高下肢运功功能,改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三代功能电刺激(FES)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病程3~12个月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按病例单双号分为FE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的康复训练,1次/d,30 min/次,5 d/周,共12周。FES组另给予12周的FES治疗,1次/d,15 min/次,5 d/周;根据上肢功能状况给予患者被动电刺激、触发反馈电刺激、助力反馈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训练(杯子训练)的作业治疗。疗效评定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Brunnstrom分级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及腕关节背伸的主动关节活动度(WEAROM)测评。结果 (1)治疗前FES组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两组MAS和Brunnstrom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FES组与对照组比较,MAS和Brunnstrom量表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分别为(0.7±0.3)、(0.8±0.4)分和(0.6±0.2)、(0.7±0.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FMA评分和WE-AROM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S组FMA评分的治疗前-后差值为(8.3±4.0)分,高于对照组的(4.3±2.5)分;FES组WEAROM的治疗前-后差值为(21±10)度,高于对照组的(14±6)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康复训练相比,结合了FES治疗的康复训练对于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及腕关节背伸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效果更明显。但对上肢痉挛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腕手矫形器辅助下的动作观察疗法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苏州瑞盛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自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动作观察疗法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动态腕手矫形器辅助下的动作观察疗法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手部的屈肌张力,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定手腕及手的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MA-UE评分、M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腕手矫形器辅助下的动作观察疗法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手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失语或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纳美芬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型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还未有报道.目的 探究纳美芬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脑卒中后非特异性腰背痛(NLBP)发病率较高,极大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当前脑卒中后NLBP的治疗手段单一,以口服镇痛类药物为主,长期服用不良反应明显。脑卒中后NLBP与肢体平衡和运动障碍密切相关,而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下四肢联动训练正是改善肢体平衡和运动障碍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CPET指导下四肢联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NLB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就诊的脑卒中后NLBP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观察组有1例患者中途自行退出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57例,其中对照组28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CPET指导下四肢联动训练,持续训练6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两侧腹直肌与腰段腰段竖脊肌平均功率频率(MPF)、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S)评分以及步态参数。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静息、步行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训练前,且观察组患者静息、步行状态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患侧及健侧腹直肌、腰段竖脊肌MPF分别高于本组训练前,且观察组患者患侧及健侧腹直肌、腰段竖脊肌MPF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BBS及FMAS上肢部分、下肢部分评分分别高于本组训练前,且观察组患者FMAS上肢部分、下肢部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步幅、步频、步速、健侧摆动相/患侧摆动相分别高于本组训练前,步长偏差、健侧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分别低于本组训练前,且观察组患者步幅、步频、步速、健侧摆动相/患侧摆动相高于对照组,步长偏差、健侧支撑相/患侧支撑相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CPET指导下四肢联动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NLBP患者的腰背痛,这可能与CPET指导下四肢联动训练更有助于改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步态对称性,从而减少躯干代偿、减轻腰背部肌群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和针对上肢功能恢复的运动再学习方案训练,2次/d,30 min/次,5 d/周,共6周。给予联合组患者6周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2次/d,20 min/次,5 d/周;给予对照组患者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功能评定。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联合组的上肢FMA和ARAT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分比(10±3)分和(10±2)分比(8±2)分(t值分别为3.503和3.244,均P0.01);MB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能有效改善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