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乳糖不耐受症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下导致儿童进食乳糖后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可通过病史资料和去乳糖饮食初步诊断,实验室常用氢气呼气试验、大便还原糖测定和尿半乳糖检测确诊.主要治疗采用去乳糖饮食疗法辅以益生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同时纠正原发病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时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腹泻的关系;评价大便pH 值、尿半乳糖测定对新生儿乳糖酶缺乏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2 年10 月至2015 年6 月70 例发生非感染性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腹泻组,同期选取162 例无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无腹泻组.采用试纸法测定两组大便pH 值;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尿半乳糖,以尿半乳糖阳性诊断为乳糖酶缺乏,有乳糖酶缺乏的腹泻诊断为乳糖不耐受.根据尿半乳糖检测结果,将69 例行尿半乳糖测定的腹泻组患儿分为乳糖不耐受组(n=45)和乳糖耐受组(n=24),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情况.腹泻患儿出院后3 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腹泻组与非腹泻组新生儿大便pH 值及尿半乳糖阳性率(65% vs 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和耐受组腹泻患儿大便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患儿大便恢复时间比耐受组患儿长(P结论 新生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高,易发生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大便pH 值测定对判断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
慢性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的研究:附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对50例慢性腹泻患儿作小肠粘膜活检、粘膜乳糖酶活性分析和粪便还原糖测定。结果:粪糖阳性率70%,乳糖酶缺乏68%,其中两者皆存者28例(占56%)。78%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肠粘膜损害,其损害的程度可能决定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表明继发乳糖不耐受是腹泻的一常见并发症,可能是腹泻持续的一个重要因素。乳糖酶活性测定为一较可靠的诊断方法,可用以指导临床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方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辨证分型予运脾化湿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疗程5d。在治疗前、后进行大便次数、腹胀等症状评分及大便乳糖改良班氏试剂法定性检测。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乳糖不耐受症状及大便乳糖含量检测改善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无副反应发生。结论运脾化湿方具有良好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肠道乳糖酶缺乏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大多数人群中存在乳糖酶缺乏,其缺乏与种族和遗传有关。乳糖酶缺乏临床可无症状或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有症状的患者,摄入中等量的乳糖后,测不到乳糖吸收障碍的证据。诊断通常应用呼气氢试验。治疗方法是避免摄入过多的牛奶,使用乳糖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尿半乳糖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及乳糖不耐受者的病情变化.方法 收集4~20个月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均阳性的腹泻患儿30例.按要求留取尿标本检测,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测定尿半乳糖,同时记录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7 d追踪腹泻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约56.67%(17/30例)尿半乳糖试验阳性.尿半乳糖试验阳性患儿腹泻病程较尿半乳糖试验阴性患儿略延长,但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尿半乳糖测定可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酶缺乏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肠道乳糖酶缺乏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大多数人群中存在乳糖酶缺乏,其缺乏与种族和遗传有关。乳糖酶缺乏临床可无症状或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有症状的患者,摄入中等量的乳糖后,测不到乳糖吸收障碍的语气诊断通常应用呼气氢试验。治疗方法是避免摄入过多的牛奶,使用乳糖替代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糖酶添加剂对改善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早产儿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乳糖酶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乳糖酶治疗组给予乳糖酶添加剂4滴(180 mg)加入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中;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同时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糖酶添加剂对早产儿乳糖不耐受改善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有乳糖不耐受症状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乳糖酶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乳糖酶治疗组患儿每顿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中加入4滴(180mg)乳糖酶,同时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及腹部按摩作为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则在每顿奶中加入同等剂量的安慰剂,并予与治疗组相同的益生菌和腹部按摩进行辅助治疗。在干预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重、粪便pH值、粪便还原糖等指标。结果 乳糖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8例、77例完成研究。干预后第1周末,乳糖酶治疗组还原糖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第2周末,乳糖酶治疗组患儿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还原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乳糖酶治疗组患儿喂养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患儿对乳糖酶添加剂或益生菌产生不良反应。结论 外源性乳...  相似文献   

10.
乳糖不耐受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糖不耐受症近十年来已受临床医师重视,由于患儿缺乏乳糖酶以致对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不能完全分解。乳糖在肠腔被正常肠道菌群分解成乳酸,可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乳酸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大便次数增加~[1],腹部不适而不安,乳糖酶缺乏的程度因人而异,因此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易于疏漏。 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为多,继发于感染性腹泻后。当肠道感染时肠粘膜受损,产生和分泌乳糖酶的绒毛膜外层受损最重,以致该酶产量减少,引起腹泻。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发病率据记载欧美人很低,但亚洲人群中并不低。发病年龄都很早,发病前多无感染性腹泻史,病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未成熟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影响患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肠外营养的早期建立能帮助患儿改善营养状况,但长时间的肠外营养会造成患儿电解质紊乱、肠黏膜萎缩、乳糖酶缺乏等副作用,因此尽早促使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建立及诱导其成熟是治疗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去乳糖饮食对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短期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日常含乳糖饮食,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惠氏爱尔素豆奶粉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阴显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去乳糖饮食辅助治疗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高晓敏  王燕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12(23):1652-1652,1659
目的 观察病毒性肠炎并乳糖不耐受症短期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轮状病毒性肠炎并乳糖不耐受症患儿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雀巢去乳糖奶粉A110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 P〈0.01)。结论 去乳糖饮食辅助治疗病轮状毒性肠炎并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婴儿乳糖不耐受症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婴儿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酶缺乏 ,不能完成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病 ,远东人群中发生率高。  婴儿饮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 ,这两种乳品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 ,小肠粘膜表面绒毛的顶端是分泌乳糖酶的地方 ,如分泌量减少或活性不高就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乳汁中的乳糖。部分乳糖经大便排出体外 ,使粪中还原糖增加 ,部分留在结肠内的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1] 。乳酸刺激肠壁 ,增加肠蠕动而出现腹泻。CO2 在肠道内产生胀气和增强肠蠕动 ,使婴儿表现不安 ,偶尔还可能诱发肠痉挛而出现肠绞痛…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乳糖是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双糖,母乳中乳糖含量为7.2 g/100 ml,牛乳中乳糖含量为4.7 g/100 ml。乳制品是新生儿主要的能量来源,乳糖为新生儿提供约20%的能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糖不仅在能量供给方面起重要作用,亦参与大脑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患儿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有高达60%的患儿出现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发生肾上腺危象。肾上腺危象是肾病综合征患儿严重合并症之一,如诊治不及时,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肾上腺危象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常以胃肠道症状首发,伴有循环脱水,神经精神症状,并可伴有低钠、高钾及低血糖等。治疗主要为激素替代...  相似文献   

17.
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未成熟予出现喂养不耐受,限制其成活率的提高。肠外营养只是暂时应急措施,长时间肠外营养可造成肠黏膜萎缩,乳糖酶缺乏,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不良情况。因此早产儿胃肠功能建立及诱导成熟是其生存的基础。对我院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加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糖酶缺乏(LD)在年长儿和婴幼儿中都很常见,其原因前者与遗传有关,后者则多为继发性。乳糖吸收不良(LM)指的是只有LD的实验室指征,乳糖不耐受(LI)则是同时合并有LD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小儿乳糖吸收不良与不耐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糖酶位于小肠粘膜上皮刷状缘的顶端,主要作用为将进入小肠的乳糖山双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而迅速在小肠内吸收转运,如乳糖酶缺乏(Lactasedeficiency,LD)时,乳糖的消化吸收遂发生障碍,可导致腹泻、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及肠鸣等症状,作  相似文献   

20.
紫癜性肾炎(HSPN)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能有效改善重症HSPN患儿的症状及预后。HSPN患儿总体预后良好,临床症状重、肾脏受累严重的患儿预后较差。对HSPN治疗及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对患儿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