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唐芳  王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9):1169-1172, 117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择期手术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罗哌卡因+全麻(R+G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DR+G组),各20例。G组采用全身麻醉,R+G组采用全身麻醉+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RD+G组采用全身麻醉+1 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病人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比较病人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时点静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咳嗽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DR+G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G组(P < 0.05);DR+G组、R+G组、G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T1、T2、T3时间点3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间点,DR+G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R+G组、G组(P < 0.05~P < 0.01)。DR+G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G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减少术中、术后全麻药物用量,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病人疼痛,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直肌鞘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宫产术产妇60例,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腹直肌鞘阻滞组(R组),各3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R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直肌鞘阻滞,N组不进行腹直肌鞘阻滞。2组产妇术后均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术后6 h(T1)、12 h(T2)、24 h(T3)及48 h(T4)产妇切口痛(静息及咳嗽状态)、子宫收缩痛,产后抑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R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时及咳嗽时,切口痛NRS评分均低于N组(P < 0.01)。R组产妇子宫收缩痛均低于N组(P < 0.01)。R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低于N组(P < 0.05~P < 0.01)。结论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产妇满意度,优于单纯使用静脉镇痛泵,并且减少术后48 h内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规律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分娩结局、产间发热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给药,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规律间断给药。比较两组孕妇镇痛即刻(T0)、镇痛后1 h(T1)、镇痛后2 h(T2)、镇痛后4 h(T3)及分娩后1 h(T4)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鼓膜体温,以及产间发热发生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镇痛后30 min Bromage评分、新生儿体温、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及镇痛后30 min至产程结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1、T2、T3、T4时的VAS评分及鼓膜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产间发热发生率、产程时间、破膜至分娩时间及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或短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病人的术后镇痛、炎症因子及早期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术毕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组舒芬太尼2 μg/kg+艾司氯胺酮0.5 mg/kg+阿扎司琼20 mg,对照组舒芬太尼2 μg/kg+阿扎司琼20 mg。比较2组病人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T0(术前24 h)时2组病人TNF-α、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T0时2组AIS、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AIS、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头晕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艾司氯胺酮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病人的术后镇痛,可以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机体术后的炎症反应, 明显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减少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病人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术毕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PCIA镇痛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照组采用地佐辛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比较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宫缩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2组PCIA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宫缩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尤其是对宫缩痛镇痛效果更佳,术后PCIA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6.
郑洁  胡滨  汪信  何丽  刘畅  刘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4):451-454, 458
目的评估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双腔管支气管麻醉组(T组)和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组(M组)。观察记录2组病人术后咽痛、声嘶、肺不张发生率;2组病人插管后(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10 min(T3)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气道压;记录2组病人术中麻醉药使用总剂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2 h(T4)、24 h(T5)、48 h(T6)VAS评分、睡眠质量、炎症因子含量。结果2组病人咽痛、声音嘶哑、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围手术期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使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均高于M组(P < 0.01)。T4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及各炎症因子均高于M组(P < 0.01);T5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各炎症因子均高于M组(P < 0.01);T6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高于M组(P < 0.01和P < 0.05)。T1时间点T组气道压显著高于M组(P < 0.01);T2时间点T组PaO2和气道压高于M组(P < 0.05和P < 0.01);T3时间点PaO2显著高于M组(P < 0.01)。结论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拟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组(54例)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FT组(54例)术前椎旁神经阻滞+手术开始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30 min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两组患者均应用舒芬太尼1μg/(kg·d)静脉自控镇痛,手术结束后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返回病房。记录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手术结束后20 min(T3)、手术结束后2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术后2、6、12、24、48 h患者VAS评分,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总量,手术结束后患者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T组术后2、6、12、24、48 h各时间点的VAS...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艾司氯胺酮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90例, 性别不限, 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和观察组(E组), 每组45例。S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前路腰、骶丛神经阻滞, 切皮前5 min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注射液, 术后使用舒芬太尼注射液配置成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镇痛; E组同样接受超声引导下前路腰、骶丛神经阻滞, 切皮前5 min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 术后使用艾司氯胺酮配置成PCIA泵镇痛; 分别观察比较2组病人切皮时(T1)体动反应例数、切皮后5 min (T2) MAP变化值(△MAP)以及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 术前(T0)及术后6、12、24 h (T3、T4、T5)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激素(Cortisol, Cor)的浓度变化; 术后6、12、24 h (T3、T4、T5)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 术后1、3 d (T5、T6)简易智力状况评分法(MMSE), 以及术后PCIA总按压次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E组T2时△MAP低于S组(P < 0.05);2组T1时体动反应比例、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病人IL-6以及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各时间点E组水平低于S组(P < 0.01);2组T3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T4和T5时E组低于S组(P < 0.01);E组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低于S组(P < 0.01), T5和T6时认知状态MMSE评分均高于S组(P < 0.01);E组病人PCIA总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S组(P < 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 可显著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且对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5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n=25)和常规全麻组(GA组,n=25),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配置的患者自控镇痛泵,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术后0、2、4、8、12、24 h静息状态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氧血症(氧饱和度<9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GA组相比,QLB组患者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以及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减少(P<0.05);QLB组术后0、2、4、8、12 h VAS评分减少(P<0.05),24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能够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或腹横筋膜阻滞(TAP)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老年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腔镜直肠癌根治的老年手术病人,分成3组各30例:QLB组、TAP组、单纯全麻组(S组)。观察病人各项指标,记录术后4、8、12、24、48 h不同时点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病人术后4、8、12、24、48 h不同时点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记录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与S组比较,QLB和TAP在术后各时点舒芬太尼消耗量少于S组(P < 0.01);QLB和TAP在术后各时点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低于S组(P < 0.01)。与TAP组比较,QLB组在术后各时点舒芬太尼消耗量少于TAP组(P < 0.01);QL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时VAS评分低于TAP组(P < 0.01),术后4 h运动时VAS评分,QLB与T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TAP组和S组(P < 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QLB使病人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镇痛满意度优于TA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2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麻醉前10 min泵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前10 min泵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泵注右美托嘧啶0.3 μg/kg,观察2组手术结束前15 min(T1)、术后3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T2、T3、T4时疼痛程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T1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MAP、HR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2、T3、T4时MAP、HR同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2、T3、T4时V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同对照组的24.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用药剂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三剂法不同用药时机对胆囊结石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52例胆囊结石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2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帕瑞昔布经验给药(术后常规给药1次40 mg,病人诉切口疼痛再给药1次,1 d总药量不超过80 mg),观察组采用帕瑞昔布三剂法(术后即刻、术后8 h、术后16 h分别给药1次,每次20 mg)进行术后镇痛。对比2组术前(T0)、术后3 h(T1)、术后9 h(T2)、术后18 h(T3)血清应激相关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皮质醇(Cor)水平,疼痛程度(VAS评分),镇静情况(Ramsay镇静评分),躁动情况(Riker-SAS躁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皮肤瘙痒、呕吐、胃肠胀气、注射部位水肿),术后无痛下床时间、吗啡用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和病人满意度。结果T1、T2、T3时,2组血清NE、Glu、Cor水平均较T0时升高(P < 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1)。T1、T2、T3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T1、T2时,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T3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1、T2时,观察组Riker-SAS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T3时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无痛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吗啡用量、住院总费用均较对照组少(P < 0.01);观察组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帕瑞昔布三剂法能显著降低胆囊结石术后病人血清应激相关因子水平,改善镇痛镇静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人术后恢复,且能减少吗啡用量及住院总费用,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2组,QLB组和TAP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在麻醉诱导前,QLB组行双侧QLB,TAP组行双侧TAP,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术后2,6,12,24,48 h患者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性镇痛例数;比较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各时点静息疼痛VAS评分呈先逐渐上升随后再下降趋势,术后24 h疼痛最严重,且QLB组低于TAP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P组比较,QLB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P<0.05),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QLB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与TAP比较,QLB镇痛效果更加完善,作用时间更长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应用,更适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  相似文献   

14.
马四光  张庆  吕国义 《医学综述》2012,18(8):1253-1254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应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子宫肌腺症行UAE治疗的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28~42岁,体质量指数<30 kg/m2,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n=30),Ⅰ组:舒芬太尼0.5 mg/L配伍0.2%罗哌卡因;Ⅱ组:舒芬太尼0.75 mg/L配伍0.2%罗哌卡因;Ⅲ组:舒芬太尼1.0 mg/L配伍0.2%罗哌卡因。观察和记录患者镇痛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各时点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术后4 h的Ramsay评分与改良Bromage分级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改良Bromage分级均为0级,三组Ramsay评分均为2分。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的T2、T3时VAS评分降低(P<0.05),Ⅰ组有5例需肌内注射哌替啶,Ⅲ组有4例出现恶心或呕吐。结论舒芬太尼0.75 mg/L与0.2%罗哌卡因配伍应用于UAE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路和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99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麻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组(Q组)、全麻联合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组(QA组),每组33例。神经阻滞均于麻醉诱导前实施。记录患者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拔管后各时间点安静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术后24 h恢复质量恢复评分(QoR-40),下肢肌力,术后恶心呕吐及感染、血肿、皮下气肿、肩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Q组和QA组患者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低于G组,QA组低于Q组(P<0.05);Q组和QA组患者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晚于G组,QA组晚于Q组(P<0.05);Q组与QA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G组,T7~T9时间点QA组患者安静时VAS评分低于Q组(P<0.05),T8~T9时间点QA组患者咳嗽时VAS评分低于Q组(P<0.05);Q组和QA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低于G组,Q组和Q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和QA组患者术后24 h QoR-40评分高于G组,Q组和Q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和QA组患者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低于G组,Q组和QA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下肢肌力减退,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感染、血肿、皮下气肿、肩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较前路腰方肌阻滞更理想,可以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针刺穴位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PPD)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选取足月单胎初产妇180例,将无分娩镇痛要求的产妇设为对照组(C组),将有分娩镇痛要求产妇随机分为针刺穴位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组(SA组)和硬膜外分娩镇痛组(S组),各60例。SA组行针刺三阴交穴、合谷穴联合0.5 μg/mL舒芬太尼复合0.08%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S组行0.5 μg/mL舒芬太尼复合0.08%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C组不实施分娩镇痛,按照自然分娩常规流程处理。记录3组产妇宫口开2 cm时(T0)、宫口全开时(T1)、胎儿娩出时(T2)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镇痛前即刻、第三产程末、产后42 d产妇血清中谷氨酸(Glu)水平,并于产后42 d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比较3组产妇PPD发生率。记录T0~T2时,按压镇痛泵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分娩镇痛后Bromage运动评分。 结果 3组T0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时,SA组、S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 < 0.01),SA组亦均明显低于S组(P < 0.01)。3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和产后2 h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和C组第二产程均较S组明显缩短(P < 0.01),而S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S组产后EPDS评分和PPD发生率均低于C组(P < 0.05~P < 0.01),SA组EPDS评分和PPD发生率亦均低于S组(P < 0.01和P < 0.05)。镇痛前即刻,3组产妇血清Gl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末和产后42 d,SA组、S组产妇Glu水平均较镇痛前即刻降低(P < 0.05~P < 0.01),且2组产妇血清Glu水平均低于C组(P < 0.05~P < 0.01),SA组亦均明显低于S组(P < 0.01)。3组产妇Bromage运动评分均为0级,无一例发生运动神经阻滞。 结论 针刺穴位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降低PPD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血清Glu含量的降低及分娩疼痛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