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溴联苯醚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diphenylethers,PBDEs)作为溴化阻燃剂在消费品中被广泛使用,是受到全球关注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实验研究显示,PBDEs能导致哺乳动物持久的行为改变,特别是运动活动和认知行为,此外,还具有生殖毒性、胚胎毒性、肝肾毒性和致癌性等。但关于PBDEs的毒性作用机制还不明确,人群研究资料匮乏。我们主要就PBDEs对哺乳动物的发育毒性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三丁基锡 (tributyltin,TBT)是毒性极强的环境污染物,并且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TBT的致毒机制。从目前研究来看,TBT的细胞毒性作用主要包括胞内钙离子增高、氧化损伤、骨架破坏、ATP合成减少、PP2A活性抑制及MAPKs的激活等,这些生化事件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分子激活信号通路,将损伤信号逐级转导,最终细胞依赖不同的信号途径作出应答,其中包括凋亡、死亡或自噬。本实验室长期从事TBT毒性机制的研究,本文将我们的研究成果结合他人关于TBT毒性效应机制的研究作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抗肿瘤治疗中肿瘤患者的心血管毒性正逐步受到广泛重视。尽管已发现一些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危险因素, 但建立准确的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仍然是困难重重。传统的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不能充分解释患者心血管毒性易感性的差异, 因此, 准确筛选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诊断和预防心血管毒性仍有困难。寻找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易感基因, 将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纳入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心血管毒性高危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4.
草甘膦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是目前应用最广、销售量最大的一类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性与广谱性,主要针对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随着应用的广泛性,草甘膦对环境及生物存在潜在的危害作用,产生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斑马鱼以其体积小、发育迅速、胚胎透明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毒理学研究。本文综述了草甘膦对斑马鱼性腺、大脑及心脏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毒性影响及可能机制,为研究草甘膦对其他高等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颜博  张然  袁智勇  陈玉龙 《癌症》2023,(9):473-483
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其应用日益广泛。然而,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bibitors,ICIs)在激活免疫系统的同时,还会引起广泛的不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诱导多种严重的irAEs,其中,心脏毒性与高死亡率相关[1],但其潜在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ICIs相关心脏毒性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和心室功能损害等。虽然这些毒性几乎可以影响任何器官,但最致命的是心肌炎。本文阐述了ICIs相关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及ICIs基础研究模型的种类和特点。此外,我们还对心肌、心包、心血管系统和传导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病时间、症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靶向治疗是选择性作用于肿瘤发生中关键分子的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由于最大限度减少了正常细胞的损伤,其与化疗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然而,近年来靶向治疗导致的心血管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临床常见靶向药物的心血管毒性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绝大部分心血管毒性的发生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在治疗基线完善心血管检查并后续进行密切随访和管理,对常见心血管毒性进行早期预防监测并及早干预对于心脏毒性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强效抗癌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肿瘤治疗中。其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于机体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在作用过程中由于过度激活免疫细胞引发机体包括内分泌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即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甲状腺毒性是比较常见的内分泌毒性,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甚至甲状腺危象等。随着临床上ICIs的广泛应用,甲状腺毒性的发生势必越来越多,现就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临床管理方面做如下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是最常见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广泛添加于电子产品、建筑材料、家具等各种产品中。虽然,近年来BDE-47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其难降解、半衰期长等特点,BDE-47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空气等多种环境介质中。BDE-47在环境中具有生物累积和放大效应,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体内。已有研究表明,在野生动物和人体内均能检测出较高水平的 BDE-47,并能造成多种毒效应。本文归纳了 BDE-47在环境及人群中的暴露情况,并总结了 BDE-47毒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 BDE-47的神经、生殖发育、内分泌、肝脏和免疫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旨在提高民众对BDE-47毒效应的认识与重视,并为深入研究BDE-47毒性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3种代表性多溴联苯醚(PBDEs)BDE-3、BDE-47和BDE-209进行体外遗传毒性评价。方法:采用TK6人淋巴母细胞进行彗星试验、微核试验和TK基因突变试验,同时检测DNA损伤、染色体改变和基因突变3个遗传学终点。每种PBDEs均设定5个剂量组:BDE-3为60、90、120、180和240 μmol/L;BDE-47为60、120、180、200和240 μmol/L;BDE-209为24、40、120、180和240 μmol/L;同时设定溶媒DMSO为阴性对照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种PBDEs在各个剂量下均未能引起TK6细胞彗星的尾长、尾部DNA百分数和尾矩的增加(P > 0.05),也均未引起TK6细胞微核率升高(P > 0.05)。TK基因突变试验显示,3种PBDEs均能引起TK基因突变频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趋势(相关系数[RBDE-32]=0.85,[RBDE-472]=0.85,[RBDE-2092]=0.90;P < 0.05),但致突变作用BDE-47强于BDE-3和BDE-209。结论:多溴联苯醚BDE-3、BDE-47和BDE-209对TK6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TCD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恶英类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以及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毒性。2,3,7,8_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是二恶英类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本文以二恶英_芳香烃受体为主线,从TCDD诱导斑马鱼胚胎下颌发育短小、神经元缺失、抑制总主静脉退化、抑制红细胞生成、心脏形态和功能缺陷、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致死等方面概述了TCD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作为一种缩水甘油醛的衍生物主要用于化工材料的合成。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597mg/kg,按分级标准属低毒;大鼠蓄积毒性4478.6mg/kg,蓄积系数为8.36,属于弱蓄积性;皮肤涂抹具有明显的刺激性和致敏性;大鼠重复口服染毒可出现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及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在体内外多项致突变试验的结果呈阳性;存在生殖毒性和致畸毒性;并可诱导多种哺乳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具有高度可疑的致癌性。GMA在动物体内是由还氧化物水化酶和羧酸酯酶催化而代谢。目前,有许多研究从DNA分子、细胞染色体损伤等方面对GMA的毒性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为有针对性地对职业工人和易感人群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化疗作为肿瘤治疗手段的基石之一,可引起心力衰竭、冠脉病变、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心脏毒性事件,其相关近期、远期心脏毒性问题均需受到临床医生重视。近年随着肿瘤心脏病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化疗药物相关心肌损伤问题在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该综述从不同化疗药物引起心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机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面简要介绍其心脏毒性的诊治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胎鼠唾液腺体培养方法,主要就胎鼠唾液腺培养的方法、终点的选择及其评价以及在发育毒性体外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阐述。这一新型的器官培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以及观察终点明确等优点,并涉及国为全面的细胞发育生物学过程,在发育毒物筛选以及发育毒物毒作用机制的研究等发育毒性体外研究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整体动物实验,选用不同的生殖毒性检测指标,对国内首次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甘草抗氧灵进行了生殖毒性研究。结果发现,甘草抗氧又对雌鼠生殖未产生不良好影响,对仔鼠无致畸作用,对雄鼠的生精过程,受精亦未产生不良影响。实验表明,该物质不具有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5.
砷致癌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砷作为一个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癌性环境污染物,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较为严重,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砷致DNA甲基化模式改变、免疫抑制、激活信号调控系统以及砷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致DNA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综述,为在分子水平揭示的致癌机制提供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卤代苯醌(HBQ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的未受监管的消毒副产物,广泛存在于经过处理的饮用水和游泳池水中。定量结构毒性关系分析预测HBQs是潜在的膀胱致癌物,因此近年来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卤代苯醌的化学特征、环境暴露和毒性评估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毒理学机制、人群暴露水平,以及充分了解由HBQ暴露引起的潜在不良健康影响和癌症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殖和发育功能障碍是当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一些外源化学物作用于雌性生殖系统可能导致卵巢周期紊乱或不孕,使自发性流产率增加、子代发育异常、生育力下降等,因此鉴定具有雌性生殖毒性的外源化学物,探求其毒性作用机制,对防治外源化学物引起的生殖系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孕期胎仔的毒性研究进展,根据其来源用途进行分类,并探索可能的机制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多壁碳纳米管(MWCNT)是目前最常用的纳米材料之一。MWCNT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纵横比和管状结构的特点,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在体内多个器官间游走且不易降解排出。目前MWCNT在医学人工材料、疾病诊断甚至肿瘤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其长期大规模使用是否会对机体造成毒性损伤甚至导致癌症发生尚无定论。本文就MWCNT的致癌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阐明MWCNT的毒性损伤及其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钒对睾丸支持细胞/生精细胞的体外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钒对睾丸支持细胞/生精细胞的体外毒性研究李宏霞,杨在昌,张天宝,曾祥贵(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610041)已有研究表明,V2O5对雄性大鼠有明确的生殖毒性,但对其毒作用机制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实验在建立大鼠支持细胞/生精细胞(Sertol...  相似文献   

20.
大气气溶胶污染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气溶胶中含有多种毒害污染物,可能对生态或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其可能存在的遗传毒性,已成为政府和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气溶胶的矿物学特征、理化组成与遗传毒性的关系及研究方法和遗传毒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且比较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