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后适应(RIPost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早期康复组30例、联合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假RIPostC刺激,早期康复组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联合组采取RIPostC与早期康复联合干预。比较3组病人干预后14、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和Barthel指数(BI)。结果干预前,3组病人NIHSS得分和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4 d,早期康复组、联合组NIHS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 < 0.05和P < 0.01),且联合组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5);早期康复组、联合组BI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联合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90 d,3组NIHS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4 d(P < 0.05~P < 0.01),且联合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1),早期康复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3组BI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4 d(P < 0.05~P < 0.01),且联合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1),早期康复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RIPost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显著,联合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控制性降压在高血压高危人群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与口服硝苯地平及硝酸甘油片降压的效果。方法选取行电子胃镜检查的高血压高危人群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行胃镜检查前15 min,3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A组)、硝酸甘油片口服(B组)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C组)降压。另抽取40名血压正常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检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改变情况,记录4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前,A、B组病人收缩压和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检查中,A、B组收缩压、舒张压和A组心率均高于C组和对照组(P < 0.05~P < 0.01);检查后,A组收缩压和心率均高于C组和对照组(P < 0.05~P < 0.01)。C组病人除检查前收缩压和检查后心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外,各检查阶段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和检查后,3组病人窦性心动过速、ST改变、异位心律(包括房早、室早、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4种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过程中,3组ST改变和异位心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受检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在高血压高危人群行胃镜检查过程中能平稳控压,较口服硝苯地平片及硝酸甘油片效果更佳,有助于保障高血压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3.
蔡炼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545-547, 550
目的探讨高血压管理卡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脑出血收治,经抢救后出院的高血压病人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8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根据病人血压和危险因素、服药情况等,设计“高血压管理卡”,采用高血压管理卡进行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12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指标、高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习惯。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糖均低于干预前(P < 0.05~P < 0.01),且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体质量控制率、规律服药率和高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以上各项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生活习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戒烟酒、减少油脂摄入、体育运动、遵医嘱服药和测血压率均高于干预前(P < 0.05~P < 0.01),且戒烟酒、减少钠盐和油脂摄入、体育运动、遵医嘱服药和测血压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结论高血压管理卡对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有较好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播放家属录制的鼓励视频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病人焦虑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在常规ICU护理基础上,由护理人员上午和晚上分别播放病人家属提前录制好的鼓励视频,并在研究结束时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评分。2组病人均接受一般资料问卷获取基本信息、采用焦虑分级数字评分法评价焦虑状态、一般生命状态检测记录单记录基本生命体征,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1 d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3、4 d,干预组病人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后各时点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为气管插管病人播放家属的鼓励视频是一种可接受的、安全可行的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气管插管病人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赋能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中青年冠心病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跨理论模型联合赋能教育的健康教育。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和焦虑、抑郁得分。结果2组病人出院时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各维度中除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观察组其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出院时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6个月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出院后3、6个月焦虑评分均低于出院时(P < 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焦虑评分均低于出院后3个月(P < 0.05)。结论跨理论模型联合赋能教育应用于中青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的健康教育中,能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构建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社会适应干预,将病人身心调适分为迷茫反思期、适应重建期、接受整合期三个阶段,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方案。结果6个月后2组病人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 < 0.01),研究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研究组6个月后卫生保健、性生活、交流情况、娱乐情况、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6个月后2组病人疾病感知问卷简易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 < 0.01),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明显上升(P < 0.01);研究组疾病感知问卷简易量表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6个月后复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且2组积极应对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高于基线(P < 0.05~P < 0.01),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基线(P < 0.05~P < 0.01)。结论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模式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疾病应对方式、疾病认知与自我效能感,促进病人心理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补偿训练(CCT)与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MSST)联合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取MSST+CCT联合分阶段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认知策略练习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药物管理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病人住院时间与服药总天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93,P < 0.01),服药总时间与CCT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379,P < 0.05),CCT练习策略总次数与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450,P < 0.05)。干预前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认知功能测定(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学习结束后, 观察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ANSS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在干预前后各时间点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对照组在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有所降低(P < 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 < 0.01),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1);2组干预后3个月一般精神症状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 < 0.05~P < 0.01),MMSE总分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增加(P < 0.01);2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得分较课程结束后仍降低(P < 0.01)。且观察组降低和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CCT与MSST联合干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精神病症状和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熵指数联合肌松监测在老年全麻诱导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0例,分别为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组(Ⅰ组)、熵指数监测(Ⅱ组)、常规监测组(Ⅲ组)。观察并记录3组在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3组肌松药推注完毕到气管插管的时间。结果与Ⅲ组相比,Ⅰ、Ⅱ组在T2、T3时的收缩压与心率相比波动较小(P < 0.05~P < 0.01)。在T2、T3时Ⅱ组的收缩压和心率与Ⅰ组相比波动较大(P < 0.05~P < 0.01),在T4时Ⅰ、Ⅱ组的收缩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在T2、T3时的收缩压和心率与T0、T1时比较,升高较明显(P < 0.05~P < 0.01),而Ⅰ、Ⅱ组则变化较小(P < 0.05~P < 0.01)。3组不同时点的舒张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肌松药推注完毕到气管插管的时间比较,Ⅰ组最长,Ⅱ组次之,Ⅲ组最短(P < 0.05~P < 0.01)。结论熵指数联合肌松监测老年病人全麻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维持比较平稳,气管插管条件和声门暴露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紧急事件应急晤谈(CISD)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度烧伤病人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6例重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病人给予CISD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策略、创伤后成长及幸福感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对策略、创伤后成长及幸福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维度评分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 0.05~P < 0.01);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 0.01),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 0.01);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 0.01);人际关系、新可能性、精神改变、欣赏生活和创伤后成长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 0.05~P < 0.01);对健康担心、感情行为控制、幸福感总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 0.01)。结论CISD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重度烧伤病人的心理障碍,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郑洁  胡滨  汪信  何丽  刘畅  刘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4):451-454, 458
目的评估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双腔管支气管麻醉组(T组)和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组(M组)。观察记录2组病人术后咽痛、声嘶、肺不张发生率;2组病人插管后(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10 min(T3)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气道压;记录2组病人术中麻醉药使用总剂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2 h(T4)、24 h(T5)、48 h(T6)VAS评分、睡眠质量、炎症因子含量。结果2组病人咽痛、声音嘶哑、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围手术期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使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均高于M组(P < 0.01)。T4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及各炎症因子均高于M组(P < 0.01);T5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各炎症因子均高于M组(P < 0.01);T6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高于M组(P < 0.01和P < 0.05)。T1时间点T组气道压显著高于M组(P < 0.01);T2时间点T组PaO2和气道压高于M组(P < 0.05和P < 0.01);T3时间点PaO2显著高于M组(P < 0.01)。结论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产妇术前心理护理对不良心理和收缩压及心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常规护理,分别观察术前1d和入手术室5min恐惧、焦虑、紧张、怀疑等不良心理和收缩压及心率指标。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后5min恐惧、焦虑、紧张、怀疑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妇术前心理护理对消除不良心理和稳定收缩压及心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姚晓芬  文珠仁  邓海梅 《吉林医学》2013,34(16):3233-3234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对进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观察临手术时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患者焦虑总分在心理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护理组患者临手术时血压、心率变化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对维持血压心率稳定起到很大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唐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64-66, 70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股骨头置换术中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及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取7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39例为腰硬组,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39例为神经阻滞组。观察2组麻醉阻滞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中血管活性药物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麻醉前,2组病人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阻滞后,2组病人心率及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神经阻滞组显著高于腰硬组(P < 0.01)。且麻醉后2组血压均较麻醉前下降(P < 0.05~P < 0.01),腰硬组心率较麻醉前下降(P < 0.05),神经阻滞组麻醉前后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麻醉后,腰硬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神经阻滞组(P < 0.01);2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 < 0.01)。腰硬组术中麻黄碱用量、补液量均显著多于神经阻滞组(P < 0.01),腰硬组术中镇痛药物用量少于神经阻滞组(P < 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及腰硬联合麻醉均可用于高龄病人股骨头置换术,2种麻醉方式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影响,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镇痛药物用量少,镇痛效果显著,在实际临床麻醉中应充分考虑病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个性化感受式音乐疗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手术治疗后转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持续静脉泵入枸橼酸舒芬太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感受式音乐疗法。比较2组术后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12、24、48、72 h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及术后监护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术后12、24 h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24、72 h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2组术后12、24、48、72 h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感受式音乐疗法运用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中,可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并缩短术后进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监护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蒋秀娟  王宇  杨方兰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2153-2157
  目的  探讨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减轻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HoLEP)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三六三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实施HoLEP术的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30 min时心率、血压、躁动发生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术后1 d尿道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进入麻醉复苏室30min时心率[(78.41±6.23) 次/min vs. (89.35±7.91)次/min, t=7.613, P=0.018]、血压[收缩压(132.17±11.36) mm Hg(1 mm Hg=0.133 kPa) vs. (148.56±10.25) mm Hg, t=10.385, P=0.013;舒张压(86.34±7.83) mm Hg vs. (98.62±10.16) mm Hg, t=8.352, P=0.016]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35.19%,P=0.025)。观察组非计划再次手术率(1.85%)低于对照组(5.56%,P=0.219)。观察组术后1 d尿道舒适度(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70.37%,P=0.03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4%,P=0.047)。  结论  对于无留置尿管病史需全麻行HoLEP术患者,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能减轻全麻苏醒期躁动,减缓尿道不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詹春雅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92-93,97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室实施心理干预对围术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于术前准备室着重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围术期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围术期NE、E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率术中及术后虽较术前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收缩压术中较术前升高,但差异不大,术后收缩压较术中降低且低于术前,但均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术中及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变化,且较干预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5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NE、E检测虽较术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NE、E检测术中及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分别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术前准备室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恐惧心理,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且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个体化护理访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个体化术前访视及术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于术前1 d(T1)、进入手术室后(T2)及麻醉前(T3)观察患者心率、血压,测定患者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并采用SAS评分评定患者焦虑程度。结果 T1时两组心率、血压、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两组心率、血压、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SAS评分均较T1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个体化护理访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手术管理及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积极寻找护理对策,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600例择期行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术毕时和术后24 h 5个时点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与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 3个时点的焦虑值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压和心率只在入手术室15 min和麻醉前2个时点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护理访视能减轻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从而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