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相关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探讨HMGB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及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标本?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60)和大量白蛋白尿组(n=60)?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肌酐等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中HMGB1?RAGE?TNF-α?MDA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HMGB1?RAGE?TNF-α?MDA在大量白蛋白尿组中表达量最高;③HMGB1与RAGE?TNF-α?MDA呈正相关?结论:HMGB1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蛋白尿加重,其血清中的水平亦升高?HMGB1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机制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尿内皮素(ET-1)、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AG酶(NAG)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其分为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选取同期门诊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间ET-1、Cys-C、RBP和NAG的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ET-1、Cys-C、RBP和NA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ET-1 86.2%、Cys-C 79.3%、RBP 89.7%和NAG 93.1%,阳性检出率的升高与蛋白尿的排泄增多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ET-1、Cys-C、RBP和NAG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16-12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四项指标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IAU)44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MAAU)39例。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HC),比较各组UmALB、Cys-C、HbA1c、AGEs浓度水平及阳性率,并行方法学指标评价。结果 (1)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2)四组患者UmALB、Cys-C、HbA1c、AGEs浓度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NAU组HbA1c、AGEs水平明显高于HC组(P0.01);MIAU组UmALB、Cys-C、AGEs水平明显高于NAU组(P0.01);MAAU组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NAU组(P0.01),且与MIAU组比较,UmALB、Cys-C、AGEs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3)各组检测方法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MIAU组与MAAU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C组与NAU组(P0.01)。方法学评价上AGEs最高,其次为CysC、UmALB、HbA1c。结论 Um ALB、Cys-C、HbA1c、AGEs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中AGEs、Cys-C检测准确度更为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60例及健康对照组(阴性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取晨尿查尿微量白蛋白(MALB)且空腹取血,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颗粒增强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同时检测血清尿素(BUN)和肌酐(Scr)。结果:各指标对肾功能早期病变的检出百分率总体为Cys-C+MALBCys-CMALBScrBUN。糖尿病组(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两者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血清尿素和肌酐。结论:Cys-C和MALB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血清胱抑素C(Cys-C)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将530例2型糖尿病病人依据ACR进行分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ACR < 30 mg/g)36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0 mg/g≤ACR < 300 mg/g)11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LA组ACR≥300 mg/g)51例。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BMI)、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C、β2-M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并对Cys-C、β2-MG分别与尿AC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MA、LA 3组中,性别、BMI、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MA组高于NA组(P < 0.01);BUN和Scr水平LA组高于NA组和MA组(P < 0.01);Cys-C和β2-MG水平,NA组 < MA组 < LA组(P < 0.05~P < 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ys-C、β2-MG与均尿ACR呈正相关(r=0.402和r=0.624,P < 0.01)。结论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T2DM病人血清Cys-C、β2-MG水平也随之逐渐上升,且与尿ACR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水平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患者、2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sICAM-1和UAER水平。结果:①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在排除代谢因素影响后(两组年龄、病程、BM 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 c等无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2型糖尿病组UAER与sICAM-1正相关,相关系数0.53(P<0.01),尤其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相关系数达0.59(P<0.01)。结论:sICAM-1增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过程,它的检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琨  侯英  刘静  杨玉芝 《黑龙江医学》2004,28(3):185-187
目的 观察胰激酞原酶对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出率 (UAER)的影响。方法 选择1 2 0例 2型糖尿病病人 ,按尿白蛋白排出率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 3组 ,每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口服胰腺激酞原酶 8周 ,测定服药前后UAER的变化。结果 大量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治疗组UAER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正常白蛋白尿组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胰激酞原酶能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出 ,从而预防或延缓 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人炎性指标、肾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6例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入组糖尿病病人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9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24 h≤UAER<300 mg...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并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否相关。方法 :选择 4 6例无高血压、肾炎、尿路感染病史的 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两组均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浆内皮素。两组血浆内皮素的比较采用t检验 ,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为 (92 1± 2 6 9)pg/ml,而正常白蛋白尿组为 (5 0 8± 7 6 )pg/ml,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P <0 0 1) ;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压、血清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红蛋白间无相关性 ,而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 (r=0 5 12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病人血浆内皮素的水平升高 ,且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相关。这些发现支持内皮素在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41-4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病房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将患者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两组患者尿白蛋白、甲状腺功能指标、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FT3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TSH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T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HbA1c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年龄、TSH以及HbA1c正相关,与FT3负相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见,病程、高血压、HbA1c与FT3是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HbA1c呈正相关,与FT3的水平呈负相关,甲状腺功能检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的检查手段,在预防和及早诊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联合检测对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 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蛋白定性检测结果分为尿蛋白阳性组74例和尿蛋白阴性组161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Cys-C、肌酐(SCr)及UMA水平。结果尿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Cys-C、SCr和UMA水平显著高于尿蛋白阴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血清Cys-C和UM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Cr阳性率(P<0.01),尿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Cys-C、UMA、SCr阳性率及Cys-C和UMA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尿蛋白阴性组(P<0.01),尿蛋白阴性组患者血清Cys-C和UMA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Cys-C或UMA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UMA可提高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bA1c、Cys—C和β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对照组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4组间HbA1c、Cys—C和β2-MG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HbA1c、Cys—C和β2-MG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HbA1c与Cys—C和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2763、0.4518,P〈0.05);对照组HbA1c、Cys—C和β2-MG的综合阳性检出率为5.0%.而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6%和93.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26,P〈0.05),表明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2型早期糖尿病的检出率。结论HbA1c、Cys—C与β2-MG与早期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检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Cys—C)浓度,评价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乳胶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测定88例糖尿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浓度,并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和尿肌酐(UCr),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Cys-C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的Cys—C、SCr、CCr、β2-MG、UMA均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血Cys—C与SCr、β2-MG、UMA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结论:Cys-C在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时与SCr的相关性好且灵敏度高于Ccr、UMA和β2-MG等肾小球滤过率标志物。故Cys—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较其他指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患者108例,分为无蛋白尿组(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组)、临床尿蛋白组(3组)、D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4组)和DN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5期),另纳入健康体检者83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cy、血肌酐(SCr)、TG、TC水平。结果糖尿病组(1组+2组)及糖尿病肾病组(3组+4组+5组)较健康对照组血清Hcy、SCr、TG、TC水平均增高,而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糖尿病肾损害的加重,血清Hcy、SCr、TG、TC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病4组、5组与13组比较,TG、TC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5组较4组进一步增高(P<0.01)。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分期的进展,血清Hcy、SCr、TG、TC水平有逐步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检测血清胱抑素C (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尿素(BUN)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0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1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及尿素浓度.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1.251±0.43)、β2-MG (3.49±0.48)、SCr(74.2±21.2)、BUN (5.12±1.91)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β2-MG和BUN、SCr阳性率分别为80.8%、88.4%、31.2%、33.0%;Cys-C与β2-MG的相关系数r =0.99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胱抑素C是一个能较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其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状况的特异性好于β2微球蛋白,灵敏度高于SCr、BU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阶段尿中及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2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81例(A):〈30mg/d;微量蛋白尿组85例(B):(30~300)mg/d;大量蛋白尿组86例(C):〉300mg/d。收集患者的尿标本及血标本分别检测尿NAG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等。结果①尿NA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逐渐升高。②血清胱抑素c在正常蛋白尿期就已经开始升高,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逐渐升高,且其升高早于肌酐的升高。③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NAG检测可明显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率。结论尿NAG和Cys—C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于糖尿病病人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25例糖尿病病人,记录性别、年龄、病程、血压、身高及体质量,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使用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mL·min-1·1.73 m-2)值.所有病人分为3组:A组(GFR<60)、B组(60≤GFR<90)、C组(GFR≥90).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肌酐(Scr)、血尿素(Sur)、血尿酸(UA)、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结果:3组病人年龄、病程、Scr、Sur、UA、RBP、Cys-C和Um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年龄、病程、Scr、Sur、UA、RBP、Cys-C、UmAlb与GFR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Cys-C、年龄、UmAlb进入最佳方程,且血清Cys-C最先进入.结论:Cys-C、年龄、UmAlb是影响糖尿病病人GFR的主要因素,其中血清Cys-C是反映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一个更为理想、敏感的常规指标,有助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231例,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 )74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 )77例,健康对照组(Con)8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 ,同时检测血BUN、SCr及尿mAlb、β2-MG。结果各患者组Cys-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BUN、SCr及尿β2-MG阳性率( P <0.05);各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Cys-C浓度均明显增高( P <0.05);患者血清Cys-C与UAER结果之间明显相关( r =0.888)而且显著高于血SCr、血BUN、尿β2-MG与UAER的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敏感性高于SCr、BU N和尿β2-M 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以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32例(A组),单纯冠心病病人38例(B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40例(C组),以及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以及散射速率比浊法对病人的TNF-α、hs-CRP以及HMGB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各组间血清hs-CRP、TNF-α和HMGB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C组显著高于B组,B组显著高于A组,A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组病人的血清TNF-α、hs-CRP、HMGB1表达水平升高,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病人的TNF-α、hs-CRP和HMGB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病人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水平和hs-CRP与TNF-α呈正相关(P < 0.01);血清HMGB1水平和Hs-CRP与TNF-α呈正相关(P < 0.05);Gensini积分和血清HMGB1水平呈正相关(P < 0.05)。结论TNF-α、hs-CRP以及HMGB1均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以及发展,3个指标的水平表达对病人的病情监测以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