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评估健康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为完善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倾向性匹配双重差分法对四川省48个县进行分析。先利用四川省贫困人口就医信息系统数据和新农合数据进行倾向性匹配,找出与贫困人口最接近的非贫困人口,再进行双重差分明确政策效果。  结果  健康扶贫政策使得贫困家庭年度医疗自付费用平均下降13.1%,门诊医疗自付费用平均下降2.4%,住院医疗自付费用平均下降19.5%,发生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的概率平均下降3.9%。政策效果在贫困县相较于非贫困县更显著。尽管政策效果明显,但在政策实施后贫困组中仍然有12.1%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  结论  健康扶贫政策可以降低贫困家庭疾病经济负担,且对贫困县贫困家庭经济负担的减轻效果更好,但仍有部分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在巩固和拓展健康扶贫成果进行医疗费用支出防贫监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家庭,防止其返贫。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数据了解全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抑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缓解其抑郁症状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评定抑郁患病情况,使用两水平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抑郁症状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采用本次调查中抑郁得分的第80个百分位数得分为临界值,结果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3.61%;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状;丧偶者患抑郁的风险更高;文化程度越高,患抑郁的可能性越低;农村地区中老年更容易患抑郁;患慢病和自评健康差的中老年人患抑郁风险更高;睡眠时间是患抑郁症状的一个保护因素。在控制了以上个体层面因素后,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老年患抑郁的可能性低于内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结论  相关卫生部门应该重点关注女性、丧偶、慢性病中老年的抑郁症状问题;在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国家应投入更多的卫生资源,预防和改善中老年的抑郁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握力与其共病患病的关联。  方法  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基线数据(2011年)和第二轮随访数据(2015年),选取≥40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手握力、慢病患病状况、人口学变量、健康行为变量等。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握力与共病的纵向关联。  结果  共纳入基线样本和随访样本共28 368人,平均年龄为(59.1±9.7)岁,最大96岁,最小40岁。其中男性6 239人,占比47.3%。调查对象第二轮随访中成功追访9 186名基线受访者,新增受访者5 994人,共15 180人。与基线相比,第二轮随访受访者女性更多(P=0.033)、年龄较大(P<0.001)。从基线到第二轮随访,最低握力分类Q1从23.4%增长到26.6%,最高握力分类Q4从26.5%降低到21.2%;3种以上慢病患病率从18.2%增长至24.2%;5种以上慢病患病率从3.3%增长至6.2%。调整混杂变量后,握力与时间的交互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握力与随访时间交互项在两个模型中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项的边际效应图显示较低握力水平的受访者随着年龄增长,共病患病率增长更快。单独效应分析表明手握力与共病患病关联在基线时没有统计学意义,在4年后随访时手握力与共病患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较低的基线握力受访者随时间推移,与更高的共病患病风险相关。握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国中老年人筛查工具,有助于识别有较高慢病共病风险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社区的角度切入,分析社区社会资本与中老年农转非居民生命质量的关系,为改善中老年农转非居民健康水平提供政策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老年农转非居民社区社会资本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结果  中老年农转非居民的生理健康自评得分和心理健康自评得分均低于中老年城市居民(P<0.05);中老年农转非居民的社区社会资本总分以及社区参与、社区凝聚力等2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得分均低于中老年城市居民(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归属感、社区凝聚力是中老年农转非居民生理健康的保护性影响因素(P<0.05),社区凝聚力是中老年农转非居民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社区归属感、社区凝聚力与生命质量具有相关性,应重视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从而改善中老年农转非居民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公立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投入的水平,分析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投入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探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如何影响工作投入,为提高公立医院医生的工作投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四川省6家公立医院(3家三级医院和3家二级医院)中通过方便抽样得到638份医生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描述与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工作投入及各维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工作满意度中,医生评分对人身安全(3.77±0.87)、领导认同与支持(3.59±0.77)、工作压力(3.51±0.81)的满意度较高。工作投入及各维度的均分分别为:工作投入总均分(4.02±0.99)、奉献(4.21±1.13)、专注(4.19±1.08)、活力(3.63±1.04)。工作满意度中,报酬与待遇、工作环境、社会认可、组织管理、领导认同与支持与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存在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中,社会认可、领导认同与支持、工作成就、人身安全、组织管理5个维度对工作投入及各维度有显著影响作用。  结论  重视医生被认可、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医患沟通、医生的个人发展,提高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可提高医生的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水合橙皮内酯(Meranzin hydrate, MH)治疗AS和抑郁共病的疗效, 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  方法  实验采用维持饲料饲养SD大鼠作为对照组, 高脂饲料饲养ApoE-/-大鼠12周建立AS抑郁症共病模型, 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MH3.5 mg·kg-1、MH 7 mg·kg-1和辛伐他汀7 mg·kg-1), 每组6只。  结果  MH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浆和海马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 调整血脂水平, 下调主动脉斑块面积, 增加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 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 调整肠道菌群结构。  结论  MH通过抗炎调脂, 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发挥抗AS抑郁共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 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中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慢性病共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阻碍健康中国行动的进展,探讨其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目的 了解宁夏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及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情况,分析中老年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为中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干预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于2022-06-27—08-27调查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固原市的10个区/县1 997名中老年人的健康相关数据,应用Apriori算法分析宁夏地区中老年人的共病模式,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宁夏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宁夏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人数418例,慢性病共病率20.9%;关联规则结果 显示有14条共病模式,其中11条与冠心病有关,9条与高血压有关,9条与糖尿病有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60岁、子女数量为2~3个、已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状况为离退休和无业、养老保险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较高(P<0.05),夜间睡眠时长为7~...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疾病接受度及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云南省炎症性肠病中心就诊的345名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接受度量表(AIS)、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IBDQ)收集数据。  结果  IBD患者的疾病接受度总分和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21.95±5.58)分和(166.41±30.75)分,2者呈正相关关系(r = 0.606,P < 0.01)。  结论  IBD患者疾病接受度越高,其生存质量也越高,护理工作者应引导IBD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其适应并接受自身疾病,进而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晰我国正常体质量指数(BMI)的中老年人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为该类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糖尿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其中年龄在45岁及以上正常BMI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分析两组的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5 197例BMI正常(18.5~24 kg/m2)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本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6%(585/5 197),腹型肥胖率为41.56%(2 160/5 1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在年龄、居住地、是否高血压、是否血脂异常、是否腹型肥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型肥胖者糖尿病发生率为14.21%(307/2 160),非腹型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生率为9.15%(278/3 037),前者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腹型肥胖、年龄≥60岁老年人、居住在城市、患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  结论  我国正常BMI的中老年人中,腹型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状况不容乐观,且腹型肥胖可能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我国治疗负担研究刚起步, 临床研究缺乏治疗负担评价工具的问题, 引进和汉化治疗负担问卷(treatment burden questionnaire, TBQ), 并在临床进行验证性研究。  方法  按照自评量表测试的跨文化翻译过程指南对源量表进行翻译、跨文化调适和临床验证。于2020年6-11月选取粤东地区住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治疗的慢性病患者352例为研究对象, 开展信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值和重测信度进行信度检验。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收敛效度进行效度检验。  结果  简体中文版TBQ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折半信度系数为0.87, 二周重测信度为0.80。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 CVI)为0.80~1.00;球形检验值为2 466.45(P < 0.01), Kaiser Meyer Olkin (KMO)测量值为0.91(>0.80);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的3个公因子方差解释率分别是23.14%、20.89%、16.37%, 并解释了总方差的60.40%。收敛效度分析显示, 中文版TBQ总分值与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共病数量以及健康状况均存在密切相关。  结论  简体中文版慢性病TB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便捷易懂, 可接受度良好, 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慢病、共病患者治疗负担评价及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社会交往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心理资本在该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方法  采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交往因素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法分析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结果  控制了个人特征变量后,社交程度(β=0.094,P<0.01)、亲戚社交(β=0.075,P<0.1)和朋友社交(β=0.049,P<0.01)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邻居社交(β=?0.019,P>0.1)的影响并不显著;心理资本在社交程度、亲戚社交和朋友社交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影响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5.84%、19.40%和11.23%。  结论  社会交往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心理资本在该过程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应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并对其进行正面信息反馈,从而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进而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构建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促进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社区和家户调查数据,选取397个社区的7 822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社区社会环境包括社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三类,自评健康采用五个等级评分。采用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中老年自评健康的影响。   结果   自评健康不好的比例为28.8%。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在城市和社区层面均存在差异,并且社区水平方差缩减比达到35.71%。中、高人均纯收入社区相比低人均纯收入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84,P<0.05;OR=0.70,P<0.05)。中、高文化程度社区相比低文化程度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8,P<0.05;OR=0.73,P<0.05)。实行失业补贴的社区其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7,P<0.05)。个体水平上,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差(OR=4.46,P<0.05)。城市的中老年自评健康状况较农村更好(OR=0.76,P<0.05)。   结论   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和社区失业补贴与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呈正相关。需要特别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完善失业保障政策,促进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和社区管理状况,并探讨影响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状况的相关因素。  方法  从深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截至2021年9月30日宝安区接受管理的年龄≥45岁的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重要指标(服药依从性、高风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2 096例中老年患者纳入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女性为主(1 248例,59.54%);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占76.00%(1 593例);在婚患者较多(1 626例,77.58%);多数以直系亲属作为监护人(1 913例,91.27%);疾病主要类型为精神分裂症(1 411例,67.32%);规律服药率为74.81%(1 568例),高风险行为发生率为8.78%(18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OR=1.608, 95% CI:1.150~2.249)、与直系亲属共同居住(OR=2.060, 95% CI:1.178~3.600)、癫痫所致精神障碍(OR=14.012, 95% CI:5.964~32.923)是中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积极因素;年龄60岁以下(OR=1.913, 95% CI:1.275~2.871)、非在婚(OR=1.868, 95% CI:1.310~2.663)、低收入家庭(OR=1.607, 95% CI:1.071~2.411)、其他类型严重精神障碍(OR=47.838, 95% CI:10.846~210.986)是中老年患者高风险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论  建议在城市中老年患者管理中根据患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关注60岁以下、低收入、非在婚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银屑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用药依从性现状,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6月入住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皮肤性病科20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银屑病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得分中位数为25.00分,用药依从性得分中位数为1.75分。不同年龄段、婚姻情感状况、收入水平、居住地、支付方式、银屑病类型、皮损部位、皮损有无出血、皮损有无瘙痒、有无家族史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首次发病患者与复发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s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有家族史患者发生社会支持低水平的可能性是无家族史患者的5.384倍(P = 0.002);复发患者发生用药依从性差的可能性是首发患者的14.417倍(P < 0.01)。患者社会支持与用药依从性得分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银屑病患者拥有中等水平的社会支持,但用药依从性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农村低收入、有家族史、病情反复发作的老年患者,帮助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及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对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影响,为改善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某农村地区549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对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影响。  结果  社会支持(β=?0.116,95%CI:?0.198~?0.132)和健康素养(β=?0.209,95%CI:?0.289~?0.132)对高血压患者抑郁均有直接的负向影响;社会支持对健康素养有直接的正向影响(β=0.146,95%CI:0.064~0.229);健康素养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β=?0.030,95%CI:?0.054~?0.013)。此外,患者的性别、就业状况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影响其抑郁的发生(P<0.05)。  结论  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是高血压患者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应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水平以缓解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同时,对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及在业高血压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