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左下肢DVT合并IV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一站式组31例和分期组29例。一站式组采用一站式腔内治疗,分期组采用分期腔内治疗。比较两组血栓清除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肢周径差、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维拉尔塔量表(Villalta)评分,随访1年记录支架通畅率、血栓复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 分期组血栓清除效果优于一站式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多于一站式组(P<0.05);术后一站式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大于分期组(P<0.05);术后两组VCSS、Villalta评分较术前减小,且一站式组高于分期组(P<0.05);随访1年两组支架通畅率、血栓复发率、PT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站式腔内治疗与分期腔内治疗应用于左下肢DVT合并IVCS均有较好安全性,分期腔内治疗可增强血栓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DVT合并血栓性IV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置管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患者临床结果(血栓清除等级、溶栓时间、尿激酶剂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得分、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12个月Villalta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静脉通畅评分和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和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较低,溶栓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使用尿激酶剂量较少;治疗后1、6、12个月,两组Villalta症状得分、体征得分和总分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DVT合并血栓性IVCS具有较高的血栓清除率,能够改...  相似文献   

3.
杨艳  翁国勤 《浙江医学》2017,39(24):2307-230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腔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44例IVCS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行滤器置入、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滤器取出的综合腔内介入治疗;并同时进行围术期舒适护理,包括给予充分的心理辅导、正确的健康宣教及精细护理,严密观察并准确评估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等。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44例患者术后左下肢肿胀症状均快速减轻或消失。溶栓后造影显示左股总至下腔静脉血栓基本消除。术后3~6个月下肢静脉CT造影示髂静脉支架均通畅,随访3~18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患者围术期均无症状性肺栓塞、严重血管损伤及脏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IVCS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行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围术期舒适护理可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31例行腔内治疗的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手术前后髂静脉狭窄率,及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术后采用多普勒超声随访管腔通畅率及有无支架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25例,单纯球囊扩张6例,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IVCS患者采用置管溶栓。手术前后髂静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前后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3~36个月,术后3、6个月及1、2、3年髂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6. 0%、90. 2%、85. 6%、84. 2%及83. 1%。1例(6. 5%)患者置入支架后近端回缩移位,行补救性支架置入1枚。3例髂静脉闭塞(单纯球囊扩张),1例术后1年支架内形成血栓,4例下肢溃疡愈合无明显复发,26例下肢肿胀缓解,8例下肢静脉曲张及沉重感缓解。结论腔内治疗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在临床中开展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1例IVCS患者均采用腔内介入治疗方法,50例行左髂总静脉病变段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球囊直径选择为820 mm;41例行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PTA+stent),其中19例置入国产Z型支架,22例置入Wallstent网状支架。对合并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者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月3年。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在置入国产Z型支架过程中穿通左髂静脉壁,在局部形成血肿,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置入支架患者术后造影见病变髂静脉恢复通畅,无狭窄及侧枝循环显影,支架到位后扩张良好,未发生移位至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而影响右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回流。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静脉曲张和溃疡愈合;31例皮肤色素沉着消失,6例减退;75例左下肢肿胀消失,轻度肿胀7例。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IVCS具有良好的近期、中期效果。该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IV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对比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支架置入与系统溶栓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IVCS合并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各35例。非手术组患者给予系统溶栓治疗,手术组患者给予CDT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阻塞情况(阻塞评分、溶栓率、静脉通畅率);水肿情况(患肢围径差、消肿率);治疗期间住院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预后效果[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结果:治疗5 d后,手术组患者D-D水平低于非手术组,t-PA水平高于非手术组,PT长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3个月后,手术组患者阻塞评分低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溶栓率、静脉通畅率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3个月后,手术组患者膝上、膝下腿围径差均小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在临床中开展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1例IVCS患者均采用腔内介入治疗方法,50例行左髂总静脉病变段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球囊直径选择为8~20 mm;41例行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PTA+stent),其中19例置入国产Z型支架,22例置入Wallstent网状支架。对合并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者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月~3年。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在置入国产Z型支架过程中穿通左髂静脉壁,在局部形成血肿,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置入支架患者术后造影见病变髂静脉恢复通畅,无狭窄及侧枝循环显影,支架到位后扩张良好,未发生移位至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而影响右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回流。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静脉曲张和溃疡愈合;31例皮肤色素沉着消失,6例减退;75例左下肢肿胀消失,轻度肿胀7例。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IVCS具有良好的近期、中期效果。该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IV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US联合VET检查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对患者腔内治疗后髂静脉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内介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方式)治疗的11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所有患者手术前后髂静脉狭窄率及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并于患者术后一年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髂静脉CDUS联合VET及CTV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髂静脉支架受压程度以及新生物所致的支架内再狭窄(ISR)诊断的一致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DUS联合VET检查以及CTV检查对患者管腔通畅率诊断价值。结果 118例IVCS患者经腔内手术治疗后,其髂静脉狭窄率以及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相比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后一年随访中,CDUS联合VET与CVT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髂静脉支架受压、ISR的符合率分别为96.61%、94.92%,两者诊断髂静脉支架受压具有良好一致性(K=0.941,P<0.001;K=0.935,P<0.001)。CDUS诊断髂静脉通畅率的敏感性73.33%,特异性71.23%...  相似文献   

9.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介入技术联合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初步经验。方法对65例左下肢DVT患者采取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以及暂时性动静脉瘘等方法治疗。结果术中发现左髂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随访1—48个月,肢体肿胀完全消退52例(80.00%),肢体肿胀消退2/3以上7例(10.76%),肢体肿胀消退1/3以上4例(6.15%),肢体肿胀略有减轻3例(4.62%),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介入治疗联合手术取栓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DVT疗效确切、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最常见原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有1/2~2/3病人是由于右髂总动脉长期压迫导致左髂静脉受压处形成粘连带、间隔.其中2%~5%由于左下肢静脉长期受压,出现IVCS,当髂总静脉受压至回流量受限,则出现IVCS,在它严重的临床表现中,已知的是IVCS能导致出现急性DVT.随着导管介入溶栓术的广泛开展,髂股静脉DVT的潜在病因被揭示,IVCS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由于长期静脉流出道受阻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永远致残.随着血管内支架的广泛应用,潜在病因得到解决.本文就IVC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介入治疗联合手术取栓的经验。方法: 对46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DVT患者采取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结果: 术中发现左髂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随访1~36个月,肢体肿胀完全消退37例,肢体肿胀消退2/3以上5例,肢体肿胀消退1/3以上3例,肢体肿胀消退略有减轻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手术取栓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DVT疗效确切,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联合腹部大血管的彩色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及其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有症状的下肢DVT患者行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其中68例血栓累及股静脉的患者同时逆行扫查髂静脉及下腔静脉.结果 85例下肢DVT患者急性期51例,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4例,管腔内实性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被压瘪或消失,CDFI示血流充盈缺损或消失,PW未引出血流频谱或频谱波形不正常是DVT的特征性表现.腹部大血管扫查发现髂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内的血检、瘤栓形成、左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髂静脉炎性粘连等是导致下肢DVT的病因.结论 彩色超声对下肢DVT的诊断明确,联合髂静脉、下腔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扫查可提高DVT病因的检出率,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ckground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IVCS), the symptomatic compression of the left common iliac vein between the right common iliac artery and the vertebrae, is not an uncommon condition.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long-term outcom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eft IVCS.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1997 and September 2008, 296 patients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left common iliac vein. In the second stage, 170 cases underwent saphenous vein 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 Two hundred and thirty-on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over a period of 6 to 120 months (average 46 months) and evaluated for symptom improvement with color ultrasound and ascending venography.
Results  The stenotic or occlusive segments of the left iliac vein were successfully dilated in 285 cases, of whom 272 received stent implantation therapy. Most of the patient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on discharge.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varicose veins were alleviated in 98.7% of the patients, and leg swelling disappeared or was obviously relieved in 84% of cases. About 85% of leg ulcers completely healed. The total patency rate was 91.7% as evaluated with color ultrasound and 91.5% with ascending venography.
Conclusions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VCS provides effective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and good long-term patency in most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的早期影像表现及相应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收集分析62例经左下肢增强CT检查诊断为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36例行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28例,二期23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2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滤器保护下行置管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14例行球囊扩张,12例支架置入。术后所有患者随访8-12月。结果术后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明显改善,21例患肢肿胀患者中,19例肿胀消失,2例明显减轻。结论左下肢静脉CT成像能明确Cockett综合征诊断,了解狭窄程度及血流路径特点,及时给予综合治疗能有效减少Cockett综合征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孟庆波  赵林 《疑难病杂志》2009,8(11):654-656
目的观察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1月,对急性下肢DVT患者56例于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应用10F导管取栓,取栓后将5F直头多侧孔导管置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应用微量推注泵经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每小时5万U左右,行溶栓治疗。21例患者于取栓后溶栓治疗之前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6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56例患者于治疗3个月左右复诊,患侧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P<0.01);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5.2±14.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手术联合腔内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手术联合腔内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初步经验。方法: 对48例下肢DVT患者采取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以及暂时性动静脉瘘等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1-38个月,26例肢体肿胀消退,无浅表静脉怒张,11例肢体轻微肿胀伴浅表静脉扩张,3例肢体肿胀稍消退,症状有所减轻,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无肺栓塞发生,无滤器内血栓残留。1例术后1个月对侧肢体发生DVT。结论: 本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治疗下肢DVT较好的选择,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比较大腔导管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和单纯导管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疗效差别。 方法 收集急性DVT患者62例,分2组,其中实验组29例,行大腔导管血栓抽吸后导管接触性溶栓; 对照组33例,单纯行导管接触性溶栓。对比2组的患肢消肿率、溶栓效果、溶栓时间、溶栓药用量、出血并发症和2年通畅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情况。 结果 实验组在患肢消肿率、溶栓效果、溶栓时间、溶栓药用量和2年通畅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在出血并发症及PTS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大腔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对急性DVT的治疗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髂动静脉瘘是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表现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动脉血栓 症状相似,临床上易导致误诊。笔者报告1例椎间盘切除术6个月后因腹胀、气促、左下肢浮肿等症状入院的51岁女 性患者,初步被诊断为深静脉血栓,最终确诊为髂动静脉瘘。经植入带膜支架后成功地封闭了瘘口。随访半年,患 者恢复情况良好。总结了髂动静脉瘘被误诊的经验教训,并讨论了该病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动脉血栓的鉴别 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女性49例,男性4例)的临床资料.41例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导管引导下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2例患者表现为慢性静脉高压,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15)个月.术后1个月、6个月及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临床和造影评估.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左髂静脉均完全畅通,4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37例(90.2%)患者血栓完全溶解.在术后随访中,49例患者(92.5%)症状完全缓解,4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7.5%),50例患者(94.3%)支架完全畅通,3例患者(5.7%)出现了支架再狭窄.无死亡患者.结论 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早-中期通畅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继发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LDVT)的操作要点和疗效。方法36例
IVCS继发急性LDVT,予以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2例术中明确为IVCS合并陈旧性LDVT急性发作,放弃左髂静脉支架置入
术。34例经左股静脉切开,以Fogarty上行取栓,远心端序贯挤压取栓。2例予以覆膜支架,32例予以裸支架植入髂总静脉。术
后常规抗凝溶栓,动态监测患肢周径、D-二聚体、血清纤维蛋白原(FBG)和血管通畅情况。结果2例髂静脉支架展开不良行球
囊扩张后残留血栓经裸支架挤入管腔中,予以接触溶栓5~7 d;1例裸支架向后移位予以再次支架纠正;3例因溶栓致FBG下降
出现自限性出血。34例取栓患者治疗第3、6、30和180天患肢周径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踝上5 cm:F=3.060,P=0.030;膝下
10 cm:F=3.114,P=0.028;膝上10 cm:F=2.961,P=0.034),治疗第3、6、30 和180 天的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F=
3.869,P=0.011),治疗第3、6、30和180天的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163,P=0.345),总显效率83.3%(26/34),
总有效率91.2 %(31/34)。结论针对IVCS合并急性LDVT,尽可能地取净血栓恢复血流通道后,以支架径向支撑狭窄或闭塞的
髂总静脉,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