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人类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与癌症相关死亡率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四位[1]。根据2022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与癌症相关死亡率均位列第三[2]。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分子标志物,胃癌通常发现较晚,预后较差。其中,原发病灶的局部和远处转移是胃癌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3]。从解剖学上讲,肝脏是晚期胃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据统计,4~14%的患者在诊断时有肝脏转移[4-6]。  相似文献   

2.
<正>结直肠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我国每年有超过9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1]。结直肠癌与饮食、遗传、炎症等因素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在确诊前已发生转移,预后极差[2]。目前结直肠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些年来,随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分子生物学功能被不断挖掘,大量研究证实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增殖等[3-4]。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作为LncRNA中的一员,起初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被发现,随后被证实在多种肿瘤进展中均存在差异性表达,从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多方面参与基因调控,影响肿瘤病理生理过程[5]。研究发现MALAT1过表达对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发挥促进作用[6]。本文就MALAT1在结直肠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肝癌是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我国是第五大死亡原因[1]。肝脏同时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第一个转移部位[2]。术前明确肝癌患者肝内是否存在转移病灶和转移病灶的数目与肝癌患者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病人的预后显著相关[3]。  相似文献   

4.
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以下简称PORT)是完全植入皮下并可长期留置的输液通道,可用于各种液体输注,包括化疗药物、肠外营养液和血液制品等。PORT具有护理简单、感染和栓塞风险低以及病人舒适度高等优势。根据不同输注路径,PORT包括静脉型[1]、腹腔型[2]和动脉型[3]、鞘内型[4],临床以静脉型PORT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正>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多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发生率为1%~4%,严重影响预后[2]。其中大部分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3]。相比之下,真菌感染比较罕见,但其导致的后果更为严重[4]。  相似文献   

6.
<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与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不同,GIST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1%~3.4%[1,2]。胃肠间质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3]推荐,内镜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是治疗5 cm以下胃间质瘤的主要方法,但当肿瘤较大且累及黏膜层形成溃疡时,内镜切除发生穿孔和出血的风险高,导致腹腔内细菌污染和肿瘤细胞播散[4]。  相似文献   

7.
<正>异位脾种植是一种良性的脾组织异位自体移植,常继发于外伤性脾破裂或脾切除[1]。据报道,在有脾外伤和脾手术史的患者中,其发病率高达67%[2]。异位自体脾种植可发生在腹腔、胸腔、盆腔、皮肤切口等任何部位[3]。尽管发生的实际机制仍未确定,但有两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正>血液透析是延缓慢性肾衰患者死亡的有效措施,便秘是血液透析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之一。研究[1]显示,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超过28%。在日常生活中约30%的人有便秘的问题[2],包括各年龄段的人。便秘会增加患者的身心和经济的负担,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增加其他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防治便秘包括泻药[3]、灌肠、微生物制剂[3]、中药免煎颗粒[4]、中药贴敷[5]、耳穴压豆[5]、灸法[5]和穴位按压等中西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硬纤维瘤(desmoid tumors,DT)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深部软组织的克隆性肌纤维母细胞增殖性疾病,也称为韧带样纤维瘤病(desmoid fibromatosis,DF)、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深部肌腱膜纤维瘤病等[1-2]。根据2020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DT属于中间型,即局部侵袭型,即使在完全切除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无已知的转移或去分化可能性[3-4]。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 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 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或急性胰腺炎时多考虑进展,高度提示癌变可能。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一般遵循腺瘤-癌途径,发现后需及时治疗[4]。  相似文献   

11.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国当前乙肝病毒的流行率为7%左右[1]。据WHO报道,2019年全球有2.96亿慢性HBV感染者[2]。2006年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3],至2016年慢性HBV感染者达8 600万[4]。  相似文献   

12.
<正>输尿管是连接肾脏与膀胱的肌肉小管,输尿管支架是一种放置于输尿管内起支撑和内引流作用,以维持或重建输尿管畅通的装置[1]。输尿管支架常被用于缓解或预防因结石、狭窄、肿瘤乃至肾移植等所引发的输尿管腔内外梗阻或吻合口瘘,以提高手术成功率[2-3]。自196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输尿管支架置入技术不断发展,已成为泌尿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方式[4]。然而作为异物留置体内,  相似文献   

13.
<正>儿童肝移植(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PLT)被认为是治疗各种儿童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方式[1-2]。PLT的手术方法多采用减体积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和活体供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DLT)[3-4]。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肾病(D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主要致病原因[1~3]。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DKD主要方式,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等方式将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和多于代谢废物转移出体外[4~6]。目的是达到血液净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7,8]。随着生物模式向生理、心理和社会模式的发展,生活质量成为评定患者预后重要指标。症状群是同时存在、彼此相关联的3个或以上的症状,且群内症状不需拥有相同病原学机制。既往,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发展迅速。它使用近红外光代替声波,利用类似超声波脉冲回波成像的方式[1, 2],通过干涉法测量光在不同深度组织的折射率,从而生成高分辨的组织内部横截面图像[3]。目前OCT已被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包括视神经病变[4, 5]、皮肤癌[6]、牙科[7]和血管等。OCT在冠状动脉的应用已比较成熟[8, 9],在评估斑块性质、血管壁钙化以及观测支架方面优于IVUS [10]。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将OCT应用于周围血管,并证实其在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肥胖(亚洲人群中定义为BMI≥28 kg/m2,或男性腹围>90 cm、女性腹围>85 cm[1])作为一种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代谢疾病,其发病率在全世界逐年上升[2]。每年至少有280万例因超重或肥胖而死亡,成为世界各国医疗负担的主要来源之一[3]。2019年中国有46%的成年人和15%儿童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表明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4]。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得到了提高[1]。超声引导技术可实时显示穿刺路径,观察麻醉药物扩散情况,提高椎管内穿刺的准确率与成功率[2-4]。目前超声引导下蛛网膜下腔穿刺入路主要有3种:旁矢状斜位、短轴位和斜轴位入路[5],其中旁矢状斜位[6]和短轴入路[7-8]的应用较广泛。旁矢状斜位入路因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是目前常用的引导入路,但对体位要求较高(右利手的操作者需要患者左侧卧位)。  相似文献   

18.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导致高致残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治疗仍然是国际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1、2]。SCI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两种[3、4]。其中,原发性损伤为机械力对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直接损伤,破坏轴突导致瓦勒变性[2、5];继发性损伤主要是源于创伤后的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引起轴索变性及脱髓鞘等[1、6]。  相似文献   

19.
<正>踝关节骨关节炎(ankle osteoarthritis, A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困难和手术致残率高等特点[1]。有文献报道,全世界约有1%的成年人患有AOA[2]。与其他骨关节炎类似[3],AOA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除此之外,AOA往往还伴随着步态异常[4]。  相似文献   

20.
<正>胆囊良性疾病主要包括胆囊腺瘤、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症等[1]。胆囊平滑肌瘤属胆囊罕见良性病变,国内文献仅有1例影像个案报道[2]。平滑肌瘤是一种来源于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器官,最常见于子宫,亦可见其他少见部位的报道,如胸膜、膀胱等[3-4]。现回顾性分析1例胆囊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