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秀珍  叶梅  黄文莉  陈凤鸣 《中国校医》2020,34(1):54-55,68
目的 研究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产后复查腹直肌分离超过2 cm的产妇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电刺激和腹式呼吸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2.98%(P<0.05);治疗后2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均明显减小(P<0.05),背部疼痛情况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差值(1.86±0.49)cm,背部疼痛好转率55.32%,均高于对照组的(1.38±0.43)cm、31.91%,2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锻炼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可促进分离肌群恢复,改善患者症状和腹壁外观,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推拿手法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68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脐上围、脐围、脐下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 治疗前,两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均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腹直肌分离距离均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手法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腹围,缩小腹直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产后门诊复查的23例腹直肌分离距离大于2.0cm的产后42d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PHENIX USB 8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对23例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20min/次,2次/周,共计治疗6次。采用腹部触诊法,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研究23例患者经电刺激治疗后,腰部、背部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电刺激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均无不适,均未发生相应并发症。(2)本研究23例患者经电刺激治疗后,22例患者腹直肌分离距离2.0cm,1例腹直肌分离距离为3.0cm,但该患者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较治疗前缩小2.5cm。这23例患者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为(1.6±0.5)cm,较治疗前的(3.9±0.7)cm显著缩小,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P0.001)。结论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良好、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雷火灸、中医手法按摩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M)患者腹直肌围度水平、生活质量、腹直肌纤维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疗的81例产后DRA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开展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试验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中医手法按摩干预,均治疗3个疗程,并于治疗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腹直肌围度水平、生活质量、腹直肌纤维电位。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腹直肌分离距离、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均缩短,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Ⅰ类肌纤维电位最大值、Ⅱ类肌纤维电位平均值均升高,试验组更高(均P<0.05)。结论 雷火灸、中医手法按摩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治疗产后DRAM,可促进腹直肌恢复,改善腹直肌肌肉功能,同时还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应用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5天,两组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脐上,观察组为2.93±0.89 cm,对照组为5.33±1.43 cm,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下,观察组为1.99±0.97cm,对照组为4.31±1.49 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研究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各65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脐围、脐上围与脐下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脐围、脐上围与脐下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直肌分离值2 cm占比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腰背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腰背疼痛发生率为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通过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能减少患者腹部脂肪堆积,增强腹直肌恢复效果,减少腰背疼痛发生,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艳红 《中国校医》2022,36(6):470-472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子宫复旧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自然分娩产妇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采取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宫缩持续时间、产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宫缩持续时间(3.51±0.52)h,长于对照组的(1.67±0.48)h,恶露持续时间(13.32±4.65)d,短于对照组的(21.52±5.47)d,产后2 h出血量(201.15±58.96)mL、产后24 h出血量(264.49±51.21)mL,少于对照组的(280.21±61.54)mL、(341.95±67.8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产后2 d和6 d子宫底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垂直高度分别为(16.67±1.78)cm、(10.75±0.88)cm,低于对照组的(18.62±1.89)cm、(15.08±1.0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8、21.084,P<0.01)。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075,P=0.024)。结论 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能够延长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宫缩持续时间,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子宫复旧,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产后腹直肌分离应用仿生电刺激疗法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0年1—12月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仿生电刺激疗法干预,按照组间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中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后42d、结束治疗时、产后6个月时腰痛情况及干预前后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观察组产后产后42d、结束治疗时、产后6个月腰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中应用仿生电刺激疗法治疗中,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更好控制患者腰痛发生率,降低其腹围以及腹直肌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孕产妇分娩前后腹直肌厚度和间距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干预腹直肌分离(DRA)和变薄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于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建立产检档案的86例孕产妇资料,根据产后第42天腹直肌检查结果,将发生DRA者纳入分离组(51例),未发生DRA者纳入非分离组(35例)。分别于孕12、24、37周,产后第3天、第42天使用超声在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沿白线测量左右腹直肌厚度及间距,并比较两组数据。结果 两组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左侧和右侧腹直肌厚度和距离均随妊娠周期逐渐增加,产后开始恢复。分离组产后第42天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左侧和右侧腹直肌厚度低于非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组孕37周、产后第3及42天腹直肌间距大于非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测量孕产妇分娩前后腹直肌间距离和直肌厚度、评估DRA严重程度,建议建立基于超声诊断的围产期腹直肌综合检测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王华 《中国校医》2022,36(5):364-366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和缩宫素对阴道分娩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170例阴道分娩宫缩乏力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5例,两组各有1例因后续胎盘因素脱落。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即刻用药,对照组行缩宫素治疗,研究组行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80/84),高于对照组的84.52%(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1,P<0.05);研究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为(200.39±32.28)mL、(302.31±39.37)mL,低于对照组的(273.20±43.18)mL、(366.19±36.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8、10.829,P<0.05);研究组恶露持续时间为(14.68±2.24)d,短于对照组的(20.01±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5,P<0.05);两组产后1 d宫底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5 d宫底高度为(13.82±2.60)cm,低于对照组的(16.14±2.7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9,P<0.05)。研究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8%(13/84)、17.86%(15/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能有效预防阴道分娩宫缩乏力型产妇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杨芬  邢娟 《中国校医》2022,36(6):436-438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 Kegel 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诊的90例产后FP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单纯Kegel锻炼,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盆底Ⅰ类和Ⅱ类肌肌力μV、肌纤维收缩时间、最大阴道内压以及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两组干预3个月后盆底Ⅰ类肌肌力、Ⅱ类肌肌力、肌纤维收缩时间以及最大阴道内压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Ⅰ类肌肌力为(4.212±0.351)μV、Ⅱ类肌肌力为(4.983±0.508)μV、Ⅰ类肌肌纤维收缩时间为(4.383±0.456)s、Ⅱ类肌肌纤维收缩时间(4.191±0.494)s、最大阴道内压为(83.282±4.157)cmH2O,高于对照组的(2.023±0.315)μV、(2....  相似文献   

12.
张会恋 《中国校医》2022,36(2):137-139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麦角新碱预防具有高危产后出血因素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科高危因素产妇1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两组均行阴道分娩,在胎儿娩出时予以对照组马来酸麦角新碱,予以观察组马来酸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测定两组产后2 ...  相似文献   

13.
龚丽新 《中国校医》2022,36(4):292-293+30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进程、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186例剖宫产产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从中选取10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子宫复旧进程、产后出血量、机体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6周子宫三径之和(14.03±2.14)cm,小于对照组的(17.29±2.35)cm;出血量为(236.51±35.57)mL,少于对照组的(288.74±40.28)mL,(t=7.325、6.941,P值均<0.001);观察组乳汁始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92±4.03)h、(35.47±3.64)h、(7.43±1.39)d,短于对照组的(35.01±6.12)h、(41.25±3.77)h、(9.40±1.58)d,(t=6.910、7.877,P值均<0.01);术后48 h切口疼痛评分(2.43±0.65)分,低于对照组的(3.19±0.78)分,(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剖宫产产妇产...  相似文献   

14.
苑保敏  赵云辉 《中国校医》2022,36(10):742-746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干预对剖宫产孕妇健康行为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84例行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MB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分],评估2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RAHP各维度评分(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运动、营养)及总分分别为(18.75±5.58)分、(14.41±4.65)分、(14.85±4.79)分、(19.98±6.94)分、(67.85±17.59)分,与对照组(15.14±4.05)分、(11.15±3.78)分、(11.74±3.67)分、(14.75±4.87)分、(52.41±17.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3、3.526、3.340、3.998、4.028,P 均≤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管理自我效能、产后康复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总均分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1.524、10.857、7.891,P均<0.001),HAMA、HAMD评分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242、6.481,P均<0.001)。结论 IMB用于剖宫产孕妇产后护理可提高孕妇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改善孕妇负性情绪,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樊亚慧 《中国校医》2022,36(5):379-382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上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肠胃功能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4、t=0.211,P=0.833、t=1.472,P=0.144);护理后2周,观察组头围(28.44±1.35)cm、身高(44.86±2.05)cm、体质量(2 336.93±12.47)g,高于对照组的(27.76±1.87)cm、(42.46±2.43)cm、(2 310.14±13.5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46、t=5.175,P<0.001、t=9.970,P<0.001);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21.7...  相似文献   

16.
郭熙营 《中国校医》2020,34(3):166-167
目的 评价凉血通脉膏护理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1月化疗性静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采取化疗性静脉炎常规护理,联合护理组则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凉血通脉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8%(P<0.05)。联合护理组静脉条索消失的时间、局部红肿消失的时间、局部疼痛消失的时间分别为(4.45±1.02)d、(4.24±1.21)d、(4.11±1.04)d,均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联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4%(P<0.05),联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而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结论 联合护理对于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王利娟 《中国校医》2022,36(2):149-151
目的 探讨舒适性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黄疸采取蓝光照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新生儿黄疸患儿168例,将2019年2-9月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84),将2019年9月—2020年2月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作为常规组(n=84),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髌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针刺干预联合本体感觉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锻炼,联合组患者使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针刺干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2组患者康复效果;采用t检验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膝关节恢复情况[膝关节活动度(HSS)]、平衡功能[Breg平衡量表(BBS)]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联合组患者总康复效果(86.957%)高于对照组(69.565%)(χ2=4.089,P<0.050)。干预4周后,联合组HSS总分(80.231±5.936)优于对照组(74.586±5.831)(P<0.001);联合组BBS总分(48.983±5.522)及GQOLI-74各维度评分[(74.964±3.383)(70.454±3.362)(71.423±2.530)(74.951±5.442)]均高于对照组的BBS总分(45.343±5.282)及各维度评分[(70.136±3.247)(66.019±3.133)(67.948±2.462)(70.369±4.343)](P<0.050)。 针刺干预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术后患者中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平衡功能,提高锻炼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香香  孙晓堂 《中国校医》2022,36(10):761-763
目的 探讨持续被动活动结合健康教育在膝骨关节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健康教育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干预,持续干预1个月。采用t检验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依从性。结果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Lysholm评分为(80.12±6.27)分,高于对照组的(69.16±6.68)分(t=6.828,P<0.01),均高于干预前(P<0.01)。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VAS评分均降低(P<0.01),且研究组为(1.62±0.57)分,低于对照组的(2.85±0.71)分(t=7.714,P<0.01)。干预后,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4.861,P=0.028)。结论 持续被动活动结合健康教育可减轻膝骨关节炎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锻炼依从性,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