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肠道炎症状态下菌群结构及构成改变对肝癌进展的影响。方法 22只雄性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在出生后第2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小鼠原发性肝癌, 随机分为慢性肠炎组(给予含2%葡聚糖硫酸钠的饮用水)和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上述小鼠观察至22周龄。在此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测定, 收集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另将4只已发生肝癌的小鼠与7只8周龄肉眼及病理学未见肝癌的小鼠同笼(分2笼)饲养16周。结果 DSS所诱导的慢性肠炎小鼠与正常饮用水小鼠相比肝功能无显著改变;DSS诱导的慢性肠炎组小鼠(n=10)在第22周龄时有9只发生弥漫性肉眼可见的肝癌, 而正常饮用水小鼠(n=12)仅有2只发生肝癌, 肿瘤发生率(P=0.002)和肿瘤数量(P=0.028)有显著差别;与正常饮用水小鼠相比, 慢性肠炎组小鼠肠道菌群中, 普雷沃氏菌属(P=0.022)和厌氧支原体属(P=0.014)显著减少;与已发生肝癌小鼠进行同笼饲养的小鼠(n=7)在24周龄时全部发生肉眼可见的肝癌。结论 慢性肠道炎症状态下, 肠道菌群改变可促进肝癌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生菌对帕金森病伴抑郁小鼠抑郁症状的改善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小鼠(C57/BL6)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抑郁组(抑郁组)、单纯PD组(PD组)、帕金森病伴抑郁组(PDD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治疗组)。MPTP腹腔注射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抑郁小鼠模型。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建立帕金森病伴抑郁小鼠模型。采用强迫游泳测试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应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特点。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PD组、PDD组和治疗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均增加、糖水偏爱率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DD组相比,治疗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减少、糖水偏爱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PD组、PDD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指数升高,菌群多样性较丰富(均P<0.05);与PDD组相比,治疗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指数减低,菌群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程度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寻找日本血吸虫感染潜在的肠道菌群标志物。方法将15只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轻度感染组(n=5)、重度感染组(n=5)。其中,轻度感染组每只小鼠感染(5±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重度感染组每只小鼠感染(6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第7周处死小鼠,剖开腹腔切下一块肝左叶和一段结肠组织用于制作病理切片,同时在无菌条件下收取小鼠结肠内容物,提取DNA后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结肠中可见明显的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分析显示,重度感染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1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12)。PCoA分析显示,轻度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群落组成比较接近,而重度感染组则与正常对照组的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小鼠的肠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组成,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而降低;Alistipes和Bacteroides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增加。LEfSe分析显示,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Desulfovibrio、Alistipes、Lactobacillus菌属是正常对照组与感染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菌属。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分布、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均发生了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会受到感染程度的影响;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Desulfovibrio、Alistipes、Lactobacillus菌属可作为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性早熟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特征,探寻肠道菌群与儿童性早熟之间的关系,探讨儿童性早熟与肥胖之间的联系。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0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性早熟儿童,分为治疗前、后组,选择同期于笔者医院体检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正常的健康儿童分别为肥胖组及对照组,收集各组儿童新鲜粪便标本,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构特点,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分析纳入研究的各组儿童饮食习惯,性早熟组住院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完成性激素等检查。结果 代表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在性早熟治疗前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与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早熟治疗后组Ace指数及Chao1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各组儿童肠道菌群门水平分布研究显示,性早熟治疗前组拟杆菌门丰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及疣微菌门丰富度明显下降(P<0.05),且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儿童肠道菌群属水平分布显...  相似文献   

5.
王萍  王颖  万红  段飞  燕树勋 《广西医学》2020,(19):2501-2504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方法选取26例MS患者为观察组,3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运用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的特征差异。结果两组样品肠道菌群β多样性具有差异。观察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Ace指数和Shonnon指数)、瘤胃球菌属及毛螺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芽孢杆菌属、梭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巨单胞菌属、肠球菌属丰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S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特定菌群丰度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差异菌群集中在厚壁菌门(包括芽孢杆菌属、梭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巨单胞菌属、肠球菌属、瘤胃球菌属、毛螺菌属等,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MS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靶向CD47的免疫治疗对于免疫健全小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构建免疫健全小鼠的结肠癌腹腔转移模型,经腹腔实验组给予抗CD47单克隆抗体或对照组给予PBS溶液进行治疗,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记录肿瘤生长,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口腔-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结果  抗CD47单克隆抗体治疗组小鼠口腔微生物Alpha多样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则无显著改变;差异物种分析显示,接受治疗小鼠口腔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Jeotgalicoccus、球菌属(Sporosarcina)较对照组丰度显著降低,肠道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接受靶向CD47免疫治疗组丰度显著增高。  结论  靶向CD47的免疫治疗对小鼠口腔菌群多样性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对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患者和正常人群肠道菌群种类、丰度和结构差异,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T2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33例临床粪便样本(健康样本78例,T2D病例样本55例),应用Hiseq2500对16 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下机数据用Usearch、QIIME进行数据的拼接过滤,分类并进行物种注释。利用R语言数据包进行样品Alpha多样性指数,样品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比较样本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比较正常组与T2D组的菌群差异,并在矫正相关因素后筛选疾病标志菌群。采用PICRUST软件进行差异菌群功能预测。结果 两组菌群在多样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门分类上的差异优势物种。LefSe分析表明,两组在2个门、3个纲、3个目、4个科、10个属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校正相关因素影响后,筛选出T2D相关菌群标志物可能为Bifidobacterium、Bifidobacteriales、Bifidobacteriaceae、Actinobacteria、Bacilli、Lactobacillales、Lactobacillaceae、Lactobacillus。在此基础上,通过差异菌群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组间36条KEGG代谢通路存在显著差异,T2D组的柠檬酸循环、脂多糖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均有上调。结论 T2D组和正常组肠道菌群在组成和丰度上都存在差异,T2D组明显显示出生态失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54-57
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4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7例帕金森病患者及7例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提取菌群DNA,选取细菌16S r DNA的V3~V4区序列进行基因扩增及Illumi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肠道菌群测序数据。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中,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在两组样本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界、门分类水平上PD组及健康对照组物种数目相等,在纲、目、科、属、种、OTU分类水平上PD组所包含的物种数目依次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样本中肠道菌群结构由4个主要的菌门组成,分别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在PD组中,检测到了12种显著升高的肠道菌群组分(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在大体上是相似的,有部分菌群在两组间存在着差异,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变化有望为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疾病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生菌摄入对低纤维饮食导致的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周龄雄性昆明小鼠分为低纤维饲料组(阳性对照组)、低纤维饲料+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枯草芽孢杆菌组)、低纤维饲料+鼠李糖乳杆菌处理组(鼠李糖乳杆菌组)、低纤维饲料+双歧杆菌处理组(双歧杆菌组)、正常组(正常饲料)5组,每组8只。干预6周后,提取小鼠粪便DNA,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处理,通过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对样品进行菌群丰度(Chao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析,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法确定各组的特异性菌群、评估各组微生物群落构成的相似性。采用PICRUSt2预测益生菌代谢通路信息。结果:阳性对照组及各益生菌处理组的Chao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Shannon指数在阳性对照组及各益生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和各益生菌处理组的属水平下各样本中拟杆菌门的主要菌属如普雷沃菌减少,而厚壁菌门主要菌属增加,导致肠道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比例减少。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益生菌处理组相对丰度特异性增高的菌群为梭菌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CPT-11)相关的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7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以及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腹腔注射CPT-11溶液造模,根据组别和剂量分别对各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和5-氨基水杨酸。10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材,测量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粪便中的菌群种类,采用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菌群的多样性。采用索雷森(Sorenson)指数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16S rDNA-PCR-DGGE图谱的相似性。结果 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增重缓慢,胃残留率升高,肠推进率降低,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降低,肠杆菌数量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提高,肠杆菌数量减少,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与5-氨基水杨酸联合治疗后,大鼠的肠推进率提高,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显著高于半夏泻心汤低、高剂量组(P<0.05);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5-氨基水杨酸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由CPT-11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缓解大鼠体质量下降的症状,使得模型大鼠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PCOS的相关机制。方法:24只无特定病原体级成年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使用来曲唑联合高脂饲料诱导)、中药治疗组(造模结束后连续灌服补肾化痰方混悬液35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性激素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卵巢形态;收集各组小鼠结肠内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短链脂肪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肠道上皮黏蛋白2、闭合蛋白1和紧密连接蛋白1(ZO-1)、PPARγ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体重、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均升高,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均P<0.01),光镜下卵巢结构符合PCOS病理特征;中药治疗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结构较模型对照组改善。模型对照组肠道菌群多样性较空白对照组发生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改善作用及对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45 只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大鼠 33 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巴氯芬组,各 11 只,另设手术对照组(10 只)。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分别用电针疗法和巴氯芬干预,模型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不干预,仅抓取固定。采用 Bederson 神经功能评分和平衡木行走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电生理描记法检测肌张力;苏木精--伊红(HE) 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析大鼠大脑皮质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实时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1a(Grm1a)、γ-氨基丁酸 B 型受体 1(Gabbr1)信使RNA(mRNA) 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术后第 7 天电针治疗组、巴氯芬组神经功能评分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 12 天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均P<0.05)。术后第 7 天,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均降低(均P<0.05),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 12 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均升高(均P<0.05)。手术对照组无细胞水肿及变性,细胞核无固缩,间质未见出血;模型对照组出现细胞水肿变性、间质充血;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质水肿变性和间质出血均减轻。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 Glu 含量、Grm1amRNA 相对表达量均增加,GABA 含量、Gabbr1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 Glu 含量、Grm1a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减少,GABA 含量、Gabbr1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P<0.05)。结论:电针疗法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皮质中 Glu 和 GABA 表达,调节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收集18例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和23例健康受试者的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基因组,采用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16S rDNA V3~V4高变区进行扩增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组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和种类的差异。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肠道中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组拟杆菌门占比低于健康组,P<0.05;而厚壁菌门,疣微菌门高于健康组,P均<0.05。另外,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患者组高于健康组,P<0.05。在属水平上,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组中粪杆菌属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有助于分析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为研究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腹泻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以及红景天苷小(14 mg/kg)、中(28 mg/kg)、大(56 mg/kg)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预防性灌胃给药5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实地建立低压性缺氧模型,检测大鼠血气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剂盒测定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闭合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液酸碱度、标准碳酸氢盐(SBC)和实际碳酸氢盐水平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肥大细胞蛋白酶(MCP)1、白介素(IL)-6和IL-1β含量显著增加,γ干扰素含量显著减少(均P<0.01);肺组织中谷胱甘肽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红景天胶囊和红景天苷各剂量组SaO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用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构建结肠炎体外细胞共培养模型,用1?mmol/L二甲双胍作用24?h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细胞凋亡率从(14.22±2.34)%下降至(9.88±0.61)%(t=3.119,P<0.05),紧密连接蛋白1和密封蛋白1相对表达量增加(t=5.172和3.546,均P<0.05),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相关分子C/EBP同源蛋白(CHOP)、胱天蛋白酶(caspase)-12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轻结肠炎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改善结肠炎肠黏膜上皮屏障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及不同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粪便菌群的差异。方法 采用16S rRNA的方法,对13例食管鳞癌、23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患者,49例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组患者粪便菌群中双歧杆菌、普拉梭菌、伶俐瘤胃球菌较健康对照人群丰度明显减低(P均<0.05);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部分菌种在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较健康人群显著减少(P均<0.05),部分与肠癌组一致;抗肿瘤治疗、抗生素、乳酸菌制剂均对肿瘤患者的粪便菌群产生影响。结论 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消耗为主的菌群组成模式及部分标志性菌种与肠癌的相似性,提示这些细菌与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斑马鱼脊髓损伤(SCI)对肠道炎症发生发展的影响,阐明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减轻肠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4条正常斑马鱼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7)和LGG饮食组(LGG组,n=7),喂养21 d后取肠道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斑马鱼肠道组织中肠屏障相关分子β防御素样肽-1(DEFBL1)、紧密连接蛋白2a(TJP2a)、黏液素2.1(MUC2.1)和黏液素5.3(MUC5.3) mRNA表达水平。48条手术斑马鱼随机分为假手术+正常饮食组、假手术+LGG组、SCI+正常饮食组和SCI+LGG组,每组12条,术后喂养25 d(每组n=6)取肠道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肠道炎症相关分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Toll样受体2(TLR-2)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水平,术后分别喂养7 d(每组n=3)和28d(每组n=3)取斑马鱼肠道组织,用肠道菌群高通量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正常饮食组比较,LGG组正常斑马鱼肠道组织中DEFBL1和TJP2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2.387,P<0.05;t=-12.482,P<0.01),MUC2.1和MUC5.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2.497,P<0.05;t=3.173,P<0.05)。与假手术+正常饮食组比较,SCI+正常饮食组斑马鱼肠道组织中TNF-α、TLR-2和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SCI+正常饮食组比较,SCI+LGG组斑马鱼肠道组织中TNF-α、TLR-2和IL-6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饮食组(假手术+正常饮食组和SCI+正常饮食组)比较,假手术+LGG组和SCI+LGG组斑马鱼肠道内致病菌属(气单胞菌属、弧菌属)和条件致病菌属(脱硫弧菌属、短波单胞菌属)的丰度明显降低。结论:LGG能抑制斑马鱼SCI引起的肠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肠屏障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增加和肠道致病菌丰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水平及其对肾脏的影响,以及吡格列酮对抵抗素的调节作用。方法:肥胖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B组,n=8)、治疗组(PI组,n=8);同周龄普通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PI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NC组与OB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测体质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 24 h-mALB)、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抵抗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分离腹腔内脂肪并称重,计算脂体比(内脏脂肪质量/体质量);摘取右肾,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测量肾小球直径。结果:OB组脂体比、24 h-mALB、血清抵抗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NC组明显增加(P<0.05);PI组与OB组相比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OB组24 h-mALB与脂体比、抵抗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r1=0.789,P<0.05;r2=0.722, P<0.05;r3=0.896, P<0.05),抵抗素与脂体比、24 h-mAL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r4=0.792,P<0.05;r5=0.722, P<0.05;r6=0.762, P<0.05)。结论: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明显升高,抵抗素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而加重肾脏病理改变及蛋白尿,吡格列酮可以减轻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玄胡索散抑制乳腺癌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DSC)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周龄BALB/c雌性小鼠48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2只采用小鼠左侧第二对乳腺皮下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照组、G-CSF敲减组、模型对照组、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6只。其中G-CSF对照组和G-CSF敲减组分别采用shRNA慢病毒转染联合嘌呤霉素构建相应4T1稳转细胞模型。各组造模48 h后,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分别按2、4、8 g·kg-1·d-1玄胡索散灌胃,每天一次;环磷酰胺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隔天一次;其他组给予等体积0.5%羟甲基纤维素纳。各组连续给药2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MDSC亚群比例,免疫荧光法检测脾脏CD11b、Ly6G共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外周血G-CSF浓度。在体外,建立荷瘤小鼠脾脏与4T1稳转株共培养体系,玄胡索散(30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母婴分离诱导产后子鼠的抑郁样行为及对小肠氨基酸和氨基酸转运体的影响。方法:采用母婴分离建立子鼠抑郁模型,将 SD 母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母婴分离组(n=8)。对照组母鼠在产后不进行任何干预。母婴分离组的母鼠在正常分娩后与子鼠连续分离14?d,每天分离3?h。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子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子鼠小肠中氨基酸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鼠肠道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ASCT2、B0AT1和LAT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母婴分离组子鼠的体重在出生后第21天和28天减轻(t=4.925和 5.766,均P<0.01),糖水偏好百分比减小(t=2.709,P<0.05),摄食潜伏期延长(t=–13.431,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延长(t=–3.616,P<0.01)。与对照组比较,母婴分离组子鼠小肠中的天冬氨酸浓度增加(t=–6.672,P<0.01),谷氨酰胺和甘氨酸浓度减小(t=3.107 和 9.781,均P<0.01),同时 ASCT2 和 B0AT1 蛋白表达减少(t=6.734和9.015,均P<0.01),而 LAT1 蛋白表达增加(t=–8.942,P<0.01)。结论:母婴分离诱导子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同时其小肠氨基酸浓度发生变化,肠道氨基酸转运体表达改变,提示肠道氨基酸功能失调与母婴分离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