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心智图的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通过电脑随机数字生成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儿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智图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患儿的住院时长。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疾病认知度问卷对2组主要照顾者入院时、出院时的负性情绪及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2组主要照顾者SAS、SDS评分以及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主要照顾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疾病认知程度均高于入院时(P < 0.01),且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基于心智图的护理干预能很好地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并提高其疾病认知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病人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的4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间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流调用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牙周相关指标[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水平(CAL)]、自我效能感、牙周健康(OHIP-1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PD、PLI、C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STAI、CES-D等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 < 0.01),自我效能感较对照组增强(P < 0.01),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生理性疼痛等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针对性心理指导可抑制慢性牙周炎病人不良心理感受,提升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病人牙周指标,促进口腔健康,且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基于早期锻炼-营养支持-睡眠管理(ENS)的家庭护理管理方案,并评估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的影响。方法构建基于ENS的家庭护理方案,选取确诊为AECOPD病人共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AECOPD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ENS家庭护理,比较2组病人核心家属COPD知识技能知晓情况、病人自我管理能力、6 min步行试验(6MWT)、28 d和90 d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2组病人入院时核心家属疾病知识及应对技能知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病人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 < 0.01),且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症状管理、信息管理、情绪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出院后28、90 d,观察组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NS的家庭护理方案能提高AECOPD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其再入院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6例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的FCTI总均分为(17.26±2.07)分,一般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为(25.13±4.76)分,其照顾能力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关系(r=-0.546~-0.395,P < 0.01),即自我效能越高其照顾能力越强,照顾能力受照顾者年龄、照护时长、身体状况、自我效能感及被照护者的依赖程度的影响(回归系数B分别为-0.36、-0.51、-0.71、-2.62、1.05,P < 0.05~P < 0.01),表现为年龄越大、照护时长越长、无慢性疾病、自我效能高以及所照顾的脑卒中病人依赖程度低的照顾者,其照顾能力越强。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高依赖程度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帮助,护理病人的同时,关注照顾者的身心健康,采取提高照顾者自我效能感的措施以保证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干预方案对肺癌放疗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接受放疗的60名肺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抓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家庭赋权干预+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评价患者,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家庭照顾。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回避、面对、屈服评分,心理韧性总分及坚韧、乐观、自强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家庭照顾者照顾者准备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家庭赋权干预方案可改善肺癌放疗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帮助患者建立更加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也可显著提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家庭访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积极体验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照顾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知识及方法指导干预,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予以家庭访视干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量表和问卷评估两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积极体验感。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前后照顾负担及积极体验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照顾负担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5),而积极体验感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家庭访视不但可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的照顾者照顾负担水平,还可提高照顾者积极体验感,最终有助于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体作业治疗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3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进行常规的康复活动训练,观察组17例进行集中的作业治疗训练,比较2组病人训练前后的病耻感数据。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效应分高于干预前(P < 0.01),且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在干预后的病情掩饰分低于干预前(P < 0.01);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病耻感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作业治疗能够降低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病情掩饰程度,使病人获得更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之过程指标的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及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方案》的护理过程指标监控。比较2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借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护理方案的指导下,有助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苏丹  吴显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2):249-253, 258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围手术期肺癌病人的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新入院的住院肺癌病人及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最终干预组(病人+照顾者组)肺癌病人及其照顾者各40例;干预组(病人组)40例;对照组最后有效病例40例。比较3组干预前后的C型行为模式。结果3组病人入院时干预前C型行为模式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干预后C型行为模式焦虑、抑郁、愤怒、乐观、社会支持5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干预后3组C型行为模式愤怒向内、愤怒向外、理智、控制4个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各组焦虑、抑郁、愤怒向内、愤怒向外4个维度得分下降程度:对照组 < 病人组 < 病人+照顾者组(P < 0.05~P < 0.01);干预后各组乐观和社会支持2个维度得分上升程度:对照组 < 病人组 < 病人+照顾者组(P < 0.05~P < 0.01)。结论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肺癌围手术期病人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是有效的,而家庭照顾者同步的阶段性认知干预效果则要更优于仅针对病人的阶段性认知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对脑梗死病人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病人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知识、信念及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能改善脑梗死病人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构建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社会适应干预,将病人身心调适分为迷茫反思期、适应重建期、接受整合期三个阶段,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方案。结果6个月后2组病人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 < 0.01),研究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研究组6个月后卫生保健、性生活、交流情况、娱乐情况、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6个月后2组病人疾病感知问卷简易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 < 0.01),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明显上升(P < 0.01);研究组疾病感知问卷简易量表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6个月后复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且2组积极应对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高于基线(P < 0.05~P < 0.01),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基线(P < 0.05~P < 0.01)。结论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模式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疾病应对方式、疾病认知与自我效能感,促进病人心理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家庭参与的腹腔镜术前访视模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期普外科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取家庭参与式术前访视模式。比较2组病人术前准备完善程度,2组病人手术前后手术信息的认知程度、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病人及家属焦虑的程度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自身准备完善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χ2=4.50,P < 0.05)。组间比较, 访视前2组病人手术信息认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后2组病人手术信息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组内比较,2组病人访视前和访视后手术信息认知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组内比较观察组病人满意度95.00%(38/40), 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χ2=4.11, P < 0.05)。结论基于家庭参与的腹腔镜术前访视能有效的提高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前准备的完善程度,同时可减轻病人及家属焦虑程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指导下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在甲状腺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淮北市某三级公立医院普外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收治甲状腺肿瘤病人85例为观察组,2020年4-11月甲状腺肿瘤病人86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人在协同护理指导下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对照组实施普外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心境状态量表评价2组病人干预前后心境状态,采用满意度问卷评价2组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6%(6/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22/86)(P < 0.01)。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境状态量表评分中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而精力、自尊感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协同护理指导下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有助于减少甲状腺肿瘤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病人不良心境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轻黏土手工训练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2组病人均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超轻黏土手工训练康复护理,比较2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超轻黏土手工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CSM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时效性激励护理。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入路、病变节段、基础疾病情况、护理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活动度(ROM)变化、生活质量(QOL)、并发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1),JOA评分和ROM均明显升高(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 <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护理后2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整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可有效改善CSM病人术后康复水平,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QOL指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在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胆总管结石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采用视频健康教育循环播放,制作胆总管结石及ERCP术等专科疾病相关的音频,如入院宣教、胆总管结石的相关知识、ERCP术前宣教、ERCP术后观察及宣教、出院指导等。比较2组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围手术期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除药物指导外,观察组病人在入院介绍、疾病指导、术前准备、术前指导和出院指导方面的健康教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行ERCP术胆总管结石病人护理中,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依从性,并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管理工具的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质量管理工具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入院当日)、干预后(随访3个月)的6 min步行试验检测结果、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干预依从性评分,比较2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试验检测结果、护理干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随访期间总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质量管理工具能够分析影响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丽  盛洁  王美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2):1741-1745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模式在肺癌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并行肺癌手术的病人12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予以实施常规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观察组则在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管理的基础上予以实施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呼气峰流速、用力肺活量以及呼气中段流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的QLQ-C30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项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平台管理基础上对肺癌术后病人实施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取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干预中,为其提供因时生理康复与主动心理调适联合模式对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82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在入院首日进行相关知识指导和药物使用培训,要求按时复诊,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因时生理康复与主动心理调适联合模式,比较2组病人在实施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量表(RES-C)、吸入糖皮质激素技术评分、简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iniAQLQ)、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与干预6个月,观察组病人RES-C、吸入糖皮质激素技术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miniAQLQ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因时生理康复与主动心理调适联合模式可实现对哮喘病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同时更利于病人吸入技术的掌握,并能够达到控制哮喘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与肺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6 min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康复期CO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6 min步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6 min步行运动训练,并分别于出院后6个月对2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6 min步行运动距离明显大于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步行训练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P < 0.01),但2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6 min步行运动训练能提高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