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造口旁疝研究的深入、术式的改进和材料学的发展,造口旁疝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本文通过回顾近期国内外的文献来探讨造口旁疝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造口旁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口旁疝是造口术后一个常见的手术晚期并发症,它的发病情况和术后的时间成正相关,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它的发病率从5%~50%,甚至有的报道发病率为100%。大部分病人耐受性比较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来达到目的。但是,大约30%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3.
造口旁疝是腹部各类造口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造口旁疝的发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随着病情发展,造口旁疝会给患者造成不适,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本文就造口旁疝的诊断、分型、预防及常用术式的比较和选择进行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5.
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口旁疝是指病人接受造口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腹腔内组织和器官突出于结肠、空肠或尿道等造口周围的人造通道中所形成的肿物。是各种造口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造口手术的10%-25%.在Miles和Hartmann手术中发病率更是高达30%~50%。术后一旦发生造口旁疝往往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病人自身的疏忽,使得疝囊及其内容物不断增大。从而直接影响到造口装置的密封性;同时绝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皮肤刺激、局部胀痛及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降低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围手术期的应用,优化造口旁疝管理方式及流程。 方法采用时间分组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患者46例,其中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ERAS模式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管理;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疼痛分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评价ERAS模式的管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疝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AS模式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8±0.70)d vs(3.4±1.16)d,P=0.036]、进食时间[(1.7±0.55)d vs(3.0±1.56)d,P<0.001]、术后住院时间[(5.8±2.15)d vs(8.5±5.74)d,P=0.033]、造口排气时间[(2.2±0.65)d vs(3.0±1.56)d,P=0.018],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疼痛程度明显更轻(χ2=19.510,P<0.001)。ERAS模式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4.0%),对照组2例(9.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876)。 结论ERAS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使得患者整体的康复进程得以加快,没有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腔镜修复术治疗结肠造口旁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腔镜下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手术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收治的16例行腔镜修补术治疗结肠造口旁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造口旁疝病人中,14例修补成功,2例中转为开放缝合修补(1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1例因小肠损伤)。手术时间平均116min(45~180min)。疝环直径平均5.4cm(4~6cm)。术后出现暂时性腹胀4例,修补区域腹壁疼痛12例(最长持续3周后明显缓解),1例出现呼吸功能减退(经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后缓解),7例出现浆液肿(经2~4次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后治愈,无血肿发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4d(3~8d)。术后随访平均7个月(1~17个月),未见早期复发,疝囊较小和发病初期就行修补术者外观优于疝囊较大和发病时间较长者。结论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从技术上讲是安全、可行的,从早期的临床结果来看,效果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造口旁疝是造口术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其发病情况与术后时间呈正相关,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其发病率从5%增加至50%,甚至有报道其发病率为100%.大部分病人对造口旁疝耐受性较好,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25%~30%的病人最终需手术治疗[7].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同侧腹直肌易位造口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乙状结肠造口旁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造口旁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经同侧腹直肌易位造口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远期疼痛发生率及切口疝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0、16.67%及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43.33%及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5.079、5.192,P=0.020、0.024、0.023)。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31.05±12.11)min、(38 946.06±1 019.75)元均高于对照组(96.91±10.54)min、(18 492.19±572.3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7、95.802,P均<0.001)。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分别为(33.14±8.06)ml、(1.26±0.51)d、(3.59±1.17)d均低于对照组(69.28±9.18)ml、(2.27±1.02)d、(5.44±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4、4.851、3.996,P均<0.001)。 结论经同侧腹直肌易位造口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乙状结肠造口旁疝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疝复发。  相似文献   

10.
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治疗结肠造口旁疝术后复发率高;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术治疗回肠造口旁疝效果较好;腹腔镜Lap-re-Do修补术较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修补效果更好。对于疝囊较小、较早期的结肠造口旁疝、回肠造口旁疝及回肠代膀胱的造口旁疝,全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法修补术可作为选择术式之一;而对于更多的结肠造口旁疝,腹腔镜Lap-re-Do修补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开放式肠造口旁疝的手术修补方法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30例肠造口旁疝病人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原位腹腔内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术和移位造口旁疝修补术各有1例复发。移位造口旁疝修补术后有1例皮下积液。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术有2例伤口愈合不良。未发生肠坏死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原位腹腔内和腹膜前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术后住院时间10~14d,移位造口旁疝修补术后住院时间18~21d。结论 肠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应用CK Parastomal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0年3月24例于腹腔镜下应用CK Parastomal补片修补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9例;年龄47~80岁,中位年龄55岁。左下腹结肠造口旁疝19例,右下腹回肠造口旁疝5例。发生造口旁疝时间1~4年,平均2.4年。疝环最大径3~7 cm,平均5.2 cm。均无疝修补史。结果 1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修补,6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8~178 min,平均121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7 d 8例发生浆液肿,均经穿刺抽吸后消失。术后1个月内11例出现修补区域腹壁疼痛,均自行消失。2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9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3个月1例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应用CK Parastomal补片修补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Sugarbaker七步法修补术在复发性造口旁疝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复发性造口旁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录像。评价复发性造口旁疝行腹腔镜Sugarbaker七步法修补的可行性,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并结合手术录像复盘分析造口旁疝的复发类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 结果共纳入11例复发性乙状结肠造口旁疝病例,均为Sugarbaker术后复发。其中男3例(27.27%),女8例(72.73%),年龄69(66~76)岁,体质指数27.11(24.80~27.55)kg/m2,病程12(4~24)个月。缺损长轴65.99(57.99~88.71)mm,缺损短轴60.96(49.82~87.00)mm。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Sugarbaker七步法修补术,其中腹腔粘连分离时间30(5.50~35.50)min,缺损关闭时间32(25~46)min,总手术时间201(175~251)min,术中出血量20(10~50)ml。通过手术录像复盘,根据补片是否移位,可将造口旁疝复发类型分为补片移位型(9例,81.82%)和非补片移位型(2例,18.18%)。在补片移位型中,根据补片下缘移位的程度分为部分移位型(6例,66.67%)和完全移位型(3例,33.33%)。术后恢复排气时间2(1~4)d,术后住院时间5(4~7)d,无手术部位感染病例。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中位随访时间34.7(27.53~60.40)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复发性造口旁疝再次行手术治疗,腹腔镜Sugarbaker七步法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造口旁疝是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属于造口旁腹壁切口疝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虽然大部分造口旁疝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腹部不适感,可通过保守治疗改善,但当患者出现严重腹痛、肠梗阻及腹部膨隆等并发症时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3种:缝合修补术、造口移位术及补片修补术。对于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在造口时预防性放置补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就造口旁疝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6~63岁,平均54.7岁。患者均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疝病史3~8年,其中复发性造口旁疝2例。疝环最大径11~15 cm,平均12.6 cm。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合适补片,补片边缘均超出疝环缘3 cm以上。在补片中心剪-3 cm直径的孔,并在孔的一侧剪开补片,将补片中心孔套入造口肠管,补片其他部分覆盖住腹壁缺损,补片聚四氟乙烯面朝向腹腔,聚丙烯面朝向腹壁。用2-0的Prolene线连续缝合补片被剪开的一侧裂口,并将补片中心孔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缘与造口肠管用3-0的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固定4~5针。然后用1-0的Prolene线经全腹壁穿刺缝合方式,将补片铺平并固定于腹壁,间隔距离5 mm。多余皮肤行适当整形。结果手术时间97~146min,平均109 min。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发生浆液肿,2例发生术后近期修补区刺痛。随访3~27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结论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