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医疗组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单人三孔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或高位直肠癌根治术(NOSES术)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3±38.6)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43.8±11.9)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2.0±24.9)小时,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13.6±9.5)颗,平均住院时间(13.4±3.9)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由1名外科医生和1名扶镜手实施的三孔腹腔镜手术似乎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手术选择,能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并发症并未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NOSES的155例直肠、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将其分为保留LCA组(80例)和不保留LCA组(75例),比较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中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保留LCA组随访4~65个月,不保留LCA组随访7~71个月。在随访期间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保留LCA组4例(5.1%),不保留LCA组7例(9.5%)。两组无病生存期(D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以TNM分期进行分层分析,两组Ⅰ、Ⅱ、Ⅲ期患者的DFS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死亡2例(2.5%),不保留LCA组死亡2例(2.7%),两组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NM分期进行分层分析,两组Ⅰ、Ⅱ、Ⅲ期患者的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NOSES中严格遵守肿瘤外科手术原则,在保留LCA的同时彻底清扫肠系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行结直肠癌NOSES IV式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172例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资料、术者经验、术中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72例患者中,共21例(12.2%)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腹盆腔感染(4.7%)、吻合口漏(3.5%)、腹腔出血(1.7%)、肺部感染(1.7%)、吻合口狭窄(1.2%)、直肠阴道瘘(1.2%)、肺栓塞(1.2%)、切口感染(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χ2=5.144,P=0.023)、术者经验(χ2=4.412,P=0.042)、手术时间(χ2=4.713,P=0.030)是影响NOSES IV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317,95%CI:1.024~10.747;P=0.046)是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手术时间≥135 min是结直肠癌腹腔镜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把握NOSES适应证、熟练灵活使用腔镜器械是降低NOSES术后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乙状结肠及直肠癌NOSES手术困难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315例乙状结肠和直肠癌试行NOSES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术前检查、手术过程以及手术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导致手术困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纳入的315例患者中,男性200例,女性115例。年龄(61±13)岁,肿瘤最大径中位数为3.6(P25,P75:2.8,4.8)cm。其中223例(70.8%)经直肠残端取出标本困难。单因素分析显示,BMI>25.0 kg/m2(χ2=5.987,P=0.014)、肿瘤并肠腔狭窄(χ2=9.170,P=0.002)、肿瘤距肛缘距离>5.0 cm(χ2=5.275,P=0.022)、肿瘤最大径>5.0 cm(χ2=5.735,P=0.017)、直肠系膜前后径>6.0 cm(χ2=7.708,P=0.005)以及手术医师学习曲线≤50例(χ2=5.013,P=0.025)与标本经直肠残端取出困难有关(均P<0.05)。而年龄、性别、腹部手术史等与标本经直肠残端取出困难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5.0 kg/m2、肿瘤并肠腔狭窄、肿瘤距肛缘距离>5.0 cm、肿瘤最大径>5.0 cm、直肠系膜前后径>6.0 cm以及手术医师学习曲线≤50例是造成NOSES手术困难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手术前评估BMI、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否肿瘤并肠腔狭窄、肿瘤最大径、直肠系膜前后径及手术医师的经验等临床因素,有利于筛选比较合适的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患者进行经直肠残端取标本手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达芬奇“机器人”在我国各大医院装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国产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机器人”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逐渐增多,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在降低术中中转开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术后泌尿生殖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015年王锡山教授系统提出NOSES理念,随着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NOSES技术不断推广,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创新的技术平台联合创新的微创技术在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争议。笔者将对“机器人”在结直肠癌NOSES的应用现状进行粗浅评价并结合本团队开展的“机器人”结直肠癌NOSES体会作一分享。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手术领域已得到广泛普及,相比开腹手术,它能减少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然而,为了取出标本,腹腔镜辅助手术一般需要建立腹部辅助切口,这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及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NOTES)旨在消除腹部切口,达到无疤痕手术的目的,但受限于特殊的器械及高难的技术,目前无法推广。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强调在目前已成熟的常规微创技术基础上,经人体自然腔道取出标本,从而避免了腹部大切口,因此在理论上容易接受,在实践中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本中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采用TEM器械联合塑料保护套经肛门取标本的经验,并对其中的技术要点及争议问题进行阐述。
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直肠癌手术患者7例,记录肿瘤大小(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等近期疗效指标。
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直肠癌的NOSES,采用TEM器械联合塑料保护套经肛门取标本获得成功,肿瘤直径5~6.5 cm,手术时间为120~150 min,出血量50~100 m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5~27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 d,术后进食流质时间3 d,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TEM器械联合塑料保护套经肛门能取出较大直肠癌标本,降低取出标本难度,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常规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究NOSESⅡ式在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NOSESⅡ式在腹腔镜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41例,其中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患者5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预后等差异。结果共有NOSESⅡ式组47例、常规腹腔镜组47例成功配对,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及术后肛门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腹腔镜组相比,NOSESⅡ式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4%vs.21.3%,χ2=6.085,P=0.036);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38 h vs.48 h,t=-2.639,P=0.008);术后进食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59 h vs.84 h,t=-3.330,P=0.001);在术后总住院时长上也较腹腔镜组明显缩短[12(6~18)vs.12(9~30),t=-1.460,P=0.004];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第一日(t=-4.463,P<0.001)、第三日(t=-4.975,P<0.001)、第五日(t=-5.706,P<0.001)镇痛药物的使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t=-4.325,P<0.001);此外,在生存分析方面,两组患者术后无疾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Ⅱ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在确保完成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前提下,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并且在降低手术后总并发症、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减痛等方面较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12.
目的对比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常规腹腔镜手术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论证NOSES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基础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预后资料以及长期随访资料。利用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两组均纳入48例患者。统计结果显示,NOSES组患者的短期预后明显优于常规腹腔镜组,包括术后排气时间(Z=-2.539,P=0.011),术后进食时间(Z=-4.117,P<0.001),术后住院天数(Z=-5.846,P<0.001),术后1日(Z=9.565,P<0.001)、3日(Z=12.885,P<0.001)、5日(Z=7.053,P<0.001)、7日(Z=2.537,P=0.014)疼痛评分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长期预后患者EORTCQLQ-C30量表评分方面,NOSES患者在总体健康状况(Z=-4.808,P<0.001)、角色功能(Z=-2.476,P=0.013)、情绪功能(Z=-3.075,P=0.002)、认知功能(Z=-2.423,P=0.015)及社会功能(Z=-3.639,P<0.001)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而在肛门功能Parks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生存分析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NOSES手术的安全性不劣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并且在术后恢复的某些方面上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因此,NOSES手术是安全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学检测、细菌培养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留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湘雅医院普外结直肠肛门外科30例行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腹腔冲洗液,分装两份,分别送病理科查找肿瘤细胞和检验科行细菌培养,收集肿瘤细胞学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并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开腹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30例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的患者0例,阳性率0%(0/30);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有10例,阳性率33.3%(10/30);至目前为止30例NOSES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盆/腹腔感染及盆/腹腔肿瘤的复发转移。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开腹及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学检查(0%~45.5%)和细菌培养结果(20%~32.5%)相近。
结论与开腹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未增加患者术后盆腹腔感染及未促进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符合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无菌无瘤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外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NOSES理论框架也日趋完善,随着NOSES的开展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技术操作不成熟,手术团队成员不固定,手术适应证把握不准确等,只有对现有的技术理念不断的进行总结完善,才能实现NOSES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NOSES手术中可能遇到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非NOSES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腹盆腔冲洗液肿瘤细胞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NOSES组和非NOSES组,NOSES组共纳入30例患者,非NOSES组纳入5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于气腹建立后(术前)、吻合完成后(术毕)两个时间点冲洗术区,并留取腹腔冲洗液。术前冲洗液即刻送病理科查找肿瘤细胞。术毕冲洗液分装两份,分别即刻送病理科查找肿瘤细胞和检验科行细菌培养。收集肿瘤细胞学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的数据。
结果NOSES组与非NOSES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例数分别为0例、1例,阳性率分别为0%(0/30)、2.0%(1/5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例数均为0例。NOSES患者与非NOSES患者术毕腹腔冲洗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9例、14例,阳性率分别为30%(9/30)、28%(14/5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 P=0.848)。
结论与非NOSES手术相比,NOSES直肠癌根治未增加腹盆腔肿瘤细胞脱落风险及细菌污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