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超重直肠癌患者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可行性的临床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上海市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成功行NOSES手术和未成功行NOSES手术的超重(BMI=24~28 kg/m2)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并收集年龄、性别、BMI、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医疗组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单人三孔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或高位直肠癌根治术(NOSES术)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3±38.6)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43.8±11.9)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2.0±24.9)小时,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13.6±9.5)颗,平均住院时间(13.4±3.9)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由1名外科医生和1名扶镜手实施的三孔腹腔镜手术似乎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手术选择,能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并发症并未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行结直肠癌NOSES IV式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172例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资料、术者经验、术中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72例患者中,共21例(12.2%)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腹盆腔感染(4.7%)、吻合口漏(3.5%)、腹腔出血(1.7%)、肺部感染(1.7%)、吻合口狭窄(1.2%)、直肠阴道瘘(1.2%)、肺栓塞(1.2%)、切口感染(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χ2=5.144,P=0.023)、术者经验(χ2=4.412,P=0.042)、手术时间(χ2=4.713,P=0.030)是影响NOSES IV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317,95%CI:1.024~10.747;P=0.046)是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手术时间≥135 min是结直肠癌腹腔镜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把握NOSES适应证、熟练灵活使用腔镜器械是降低NOSES术后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本中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采用TEM器械联合塑料保护套经肛门取标本的经验,并对其中的技术要点及争议问题进行阐述。 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直肠癌手术患者7例,记录肿瘤大小(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等近期疗效指标。 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直肠癌的NOSES,采用TEM器械联合塑料保护套经肛门取标本获得成功,肿瘤直径5~6.5 cm,手术时间为120~150 min,出血量50~100 m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5~27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 d,术后进食流质时间3 d,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TEM器械联合塑料保护套经肛门能取出较大直肠癌标本,降低取出标本难度,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常规直肠癌经辅助切口取标本与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进行比较,探讨NOSES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行直肠癌微创手术的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本取出方式不同分为NOSES组(研究组)和传统经腹部辅助切口组(对照组)。采用PSM平衡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患者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 结果研究组患者腹壁切口更短(t=-19.791,P<0.001),术后离床时间更早(t=-5.978,P<0.001),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t=-7.656,P<0.001),疼痛评分更低(术后12 h:t=-4.372,P<0.001;术后24 h:t=-5.835,P<0.001),两组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vs.(9.5%),χ2=4.375;P=0.028]。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类,研究组共8例术后并发症(12.7%),其中CD Ⅰ级并发症3例(4.8%),CD Ⅱ级并发症2例(3.2%),CD Ⅲ级并发症3例(4.8%);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vs.(22.2%),χ2=1.983;P=0.159]。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在淋巴结检出总数(t=0.603,P=0.548)、近切缘(t=-0.110,P=0.912)及远切缘长度(t=-0.126,P=0.900)、总生存率(χ2=0.002,P=0.962)及无病生存率(χ2=0.625,P=0.42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NOSES安全可行,具有术后疼痛轻、损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等优点,具有与传统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相似的长期肿瘤学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套袖式吻合技术的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20例利用套袖式吻合技术完成NOSES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病理特征、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转移等资料,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量表评估肛门功能。 结果20例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均成功完成利用套袖式吻合技术的NOSES手术,术前肿瘤距肛缘中位距离为4.0 cm,术中未行预防性造口,中位手术时间为171.5 min,中位吻合时间为17.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35.0 mL。患者术后中位下地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8.5 h、12.0 h、30.0 h和7.0 d,中位住院费用为47 678.0元。术后病理显示中位肿瘤长径为3.3 cm,中位近端切缘长度为10.3 cm,中位远端切缘长度为1.0 cm,中位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4.5枚。随访过程中,结肠残端回缩入盆腔的中位时间为11.5 d,其中1例(5.0%)患者于术后第五天出现吻合口漏,另外有3例(15.0%)患者出现肛周粪水性皮炎伴肛周疼痛,均予对症止处理后好转。1例(5.0%)患者术后1年出现肝转移,其余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12例(60%)患者术后1个月LARS评分较高,但术后3个月15例(75%)患者肛门功能较为满意。 结论利用套袖式吻合技术的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NOSES手术安全可行,避免了预防性造口,经对症指导治疗肛门功能恢复满意,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其远期疗效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中心在ERAS理念指导下的25例行NOSES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OSES-ERAS组),选取同期在传统理念指导下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手术时长、失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切口并发症和下肢静脉栓塞和坠积性肺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数字分级法NRS方法评价术后疼痛感,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差异。 结果实施NOSES直肠癌根治术的ERAS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长、失血量、术后吻合口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SES-ERAS组切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发生率(χ2=4.101,P<0.05);NOSES-ERAS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χ2=-11.179,-3.434,P<0.05);NOSES-ERAS组切口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t=-42.798,P<0.01),NOSES-ERAS组术后疼痛感NRS评分轻于对照组(t=-26.5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ERAS理念指导下的NOSES直肠癌根治术进一步优化了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微创化、美容化、功能化、个体化治疗的效果,NOSES直肠癌根治术与ERAS相结合具有更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开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左结肠动脉(LCA)的外科解剖,探讨保留LCA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施行腹腔镜下保留LCA的结直肠癌NOSES手术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术中对LCA的外科解剖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结合手术录像分析LCA的外科走行与解剖分型,探讨保留LCA的操作技巧和临床效果。 结果所有病例LCA均从肠系膜下动脉(IMA)左侧发出,LCA发出处至IMA根部的平均距离为(3.5±1.1)cm;75.9%(41/54)病例LCA向外走行时自肠系膜下静脉(IMV)前方与其相交,24.1%(13/54)自IMV后方与其相交;LCA自IMA单独发出者(Ⅰ型)23例(42.6%),LCA与乙状结肠动脉(SA)两支共干者(Ⅱ型)9例(16.7%),LCA与SA、直肠上动脉(SRA)三支共干者(Ⅲ型)19例(35.2%),LCA、SRA与两支或两支以上SA多支共干者(Ⅳ型)3例(5.6%),本组未见LCA缺如病例。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例(2.4%)术后出现了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进行了回肠造瘘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4±3.4)d。 结论LCA的外科走行多样,解剖变异复杂;腹腔镜下保留LCA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精细解剖、耐心操作。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保留LCA操作与NOSES技术相结合,有望将损伤控制、功能保护、微创治疗的外科理念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0.
随着达芬奇“机器人”在我国各大医院装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国产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机器人”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逐渐增多,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在降低术中中转开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术后泌尿生殖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015年王锡山教授系统提出NOSES理念,随着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NOSES技术不断推广,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创新的技术平台联合创新的微创技术在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争议。笔者将对“机器人”在结直肠癌NOSES的应用现状进行粗浅评价并结合本团队开展的“机器人”结直肠癌NOSES体会作一分享。  相似文献   

11.
12.
外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NOSES理论框架也日趋完善,随着NOSES的开展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技术操作不成熟,手术团队成员不固定,手术适应证把握不准确等,只有对现有的技术理念不断的进行总结完善,才能实现NOSES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NOSES手术中可能遇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学检测、细菌培养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留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湘雅医院普外结直肠肛门外科30例行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腹腔冲洗液,分装两份,分别送病理科查找肿瘤细胞和检验科行细菌培养,收集肿瘤细胞学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并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开腹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30例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的患者0例,阳性率0%(0/30);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有10例,阳性率33.3%(10/30);至目前为止30例NOSES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盆/腹腔感染及盆/腹腔肿瘤的复发转移。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开腹及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学检查(0%~45.5%)和细菌培养结果(20%~32.5%)相近。 结论与开腹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未增加患者术后盆腹腔感染及未促进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符合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无菌无瘤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非NOSES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腹盆腔冲洗液肿瘤细胞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NOSES组和非NOSES组,NOSES组共纳入30例患者,非NOSES组纳入5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于气腹建立后(术前)、吻合完成后(术毕)两个时间点冲洗术区,并留取腹腔冲洗液。术前冲洗液即刻送病理科查找肿瘤细胞。术毕冲洗液分装两份,分别即刻送病理科查找肿瘤细胞和检验科行细菌培养。收集肿瘤细胞学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的数据。 结果NOSES组与非NOSES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例数分别为0例、1例,阳性率分别为0%(0/30)、2.0%(1/5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例数均为0例。NOSES患者与非NOSES患者术毕腹腔冲洗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9例、14例,阳性率分别为30%(9/30)、28%(14/5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 P=0.848)。 结论与非NOSES手术相比,NOSES直肠癌根治未增加腹盆腔肿瘤细胞脱落风险及细菌污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