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法(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法(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松滋市人民医院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Lichtenstein组、TAPP组、TEP组,各50例。对比3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并观察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变化。 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TAPP组和TEP组高,住院费用比TAPP组和TE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12 h NR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比TAP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后3 d Cor、NE及ALD水平,复发率比TAPP组和TE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腹腔镜下TAPP、TEP术具有应激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改良腹腔镜TEP术治疗的5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改良TEP组,同时收集同期行TAPP术治疗的5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TAPP组。观察并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指标、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改良T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P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其大出血、分破腹膜、分破疝囊、肠道损伤、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游离腹壁下血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EP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TAP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改良TE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性良好,相较于TAPP,改良TEP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同时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但其对术者要求较高,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入住南京市栖霞区医院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32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TAPP及TEP组,各1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长及临床效果、出现并发症和复发的概率、心理状态。 结果TAPP组与TEP组双侧疝手术时长、单侧疝手术时长、疼痛持续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无差异,但TAPP组住院时长短于TEP组(P<0.05);TAPP组和TEP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P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TAPP组(P<0.05)。 结论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过程中,腹腔镜TAPP及TEP术式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组患者233例,TEP组患者147例,分析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复发率等,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在探查隐匿疝方面较TEP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APP组血清肿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vs 4.7%,P<0.05),2组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与TEP治疗腹股沟疝手术疗效无差异,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外科医师的经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经腹腔腹膜前腹沟股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腹腔镜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TEP组和TAPP组,各55例,比较两组转归速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异物感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切口长度、对侧隐匿性疝发生率均高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3,χ2=2.968,P=0.000、0.000)。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5、2.628、1.748,P=0.000、0.000、0.000)。不同时点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异物感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异物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TAPP组,阴囊气肿、血清肿、腹股沟区域感觉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9、6.275、5.080,P=0.000、0.000、0.000)。 结论TEP与TAPP均是安全有效的术式,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总结3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12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APP组44例、TEP组R40例及开放无张力修补组40例。分别行TAPP、TE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参数。结果TAPP组与TEP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与开放无张力修补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组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与TEP组术后各有1例因补片曲卷移位而复发。结论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相比,TAPP及TEP较安全可行,且患者疼痛轻、恢复快。TAPP对于复发性疝、双侧疝及隐形疝的优势更加明显,随着修补材料的不断改进及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TAPP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涿鹿县医院188例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TAPP组(102例)和TEP组(86例),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血肿或血清肿、尿潴留、补片感染、复发情况。 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血肿或血清肿、尿潴留、补片感染、复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和TEP都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经验和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完全性阴囊疝患者资料,分为开放TEP组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谵妄、心肺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评价2组术式的疗效。 结果开放TEP组和TAPP组手术时间[(46.5±10.7)min vs(56.7±10.0)min]、住院费用[(8200.5±1599.7)元vs(12 031.7±735.6)元]、术后谵妄(0 vs 8.3%)及心肺并发症(0 vs 10.4%)分别比较,开放TEP组显著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TEP术程时间短、费用较低,安全性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一种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及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并分析血清肿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腹股沟疝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TAPP组(45例)及TEP组(30例)。分别监测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围术期指标及术后血清肿发生情况。 结果相对于TEP组,TAPP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50±4.25)min比(65.36±6.52)min,P<0.05]。但TAPP组住院费用高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0.07)万元比(1.25±0.05)万元,P<0.05]。TAPP组和TEP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1.34)d比(3.55±1.20)d,P>0.05]。TAPP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低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1/45)比13.33%(4/30),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与TEP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TAPP住院费用相对较高。TAPP相对于TEP可降低术后血清肿发生概率。合理的术式选择,准确的术中操作可能是减少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腹腔镜经腹腹膜外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手术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57例,采用投掷法随机分为TEP组、TAPP组及开放组,分别接受TEP术、TAPP术及开放手术,统计各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复发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各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术前、术后12 h采集静脉血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 结果TEP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TAPP组和开放组(P<0.05);开放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MMP-9、TIMP-1水平显著高于TEP组和TAPP组(P<0.05),住院费用、SF-36评分低于TEP组和TAPP组(P<0.05);开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TEP组和TAPP组(P<0.05)。 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TAPP和TEP术后恢复更快,疼痛程度低,生活质量更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蒲娟 《中国美容医学》2020,(3):103-105,142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治疗儿童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TEP组与TAPP组各28例,分别接受TEP、TAPP术式治疗,比较术后1h、6h、1d疼痛程度[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量表(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CHEOPS)]变化,分析两组围术期基本指标、术后6个月瘢痕严重程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h,两组患儿CHEO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d,两组患儿CHEOPS评分均较术后1h时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同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TEP组患儿VSS评分均明显低于TAPP组(P<0.05),但两组患儿切口感染、尿潴留、肠梗阻、血清肿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微创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均可取得理想疗效,但TEP相较于TAPP能减轻瘢痕严重程度,有利于维持其局部皮肤美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TEP)与经腹腹膜前(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TEP疝修补术(TEP组)和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TAPP组)的9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比较TEP组和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TEP组与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16)min比(68±17)mini、术中出血量[(7.0±1.2)mL比(8.0±1.4)mL3、术后疼痛分数[(2.0±1.1)分比(1.8±1.1)分]、术后住院时间((3.1±1.4)d比(3.3±1.2)d]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4.2±1.0)d比(4.5±1.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TEP组和TAPP组的手术费用分别为(8033+536)元和(9632+643)元,TAPP组较高(P=O.007)。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6.3%,6/95),2组各3例,包括阴囊血(清)肿3例、暂时性感觉神经障碍1例,尿潴留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1.000)。所有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35个月、(20.0±10.2)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结论TEP与TAPP疝修补术均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术式,各有其优缺点,两者在手术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式选择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 162例(178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远期慢性疼痛等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病例.下床活动时间、近期并发症、住院天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APP组的手术时间,复发疝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TEP组(均P<0.05),TEP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APP( 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性好,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具体的要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者本人的手术技能而定,不能盲目采取统一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