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TROPIS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肛肠中心住院治疗的100例复杂性肛瘘(或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采用改良TROPIS联合置管引流术,n=52)与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n=48)。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第1、3、7天)、创面面积(手术当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创面愈合时间、肛门Wexner评分(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后3个月)、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肛门Wexner评分、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更短(t=5.473,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t=5.426,P<0.05),术后不同时点(第1、3、7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873,6.665,2.162;P<0.05),不同时点的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t=40.744,40.154,42.535;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14.356,P<0.05),术后出现排尿不畅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χ2=4.537,P<0.05),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310,P<0.05),术后3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t=2.348,2.180;P<0.05),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4.947,P<0.05)。 结论与切开挂线术相比,改良TROPIS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肛门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能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肛肠科从2010年6月至2018年3月采用腹腔镜下经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全层脱垂32例患者的资料。采用肛门直肠压力测定、Wexner便秘评分及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指标评价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随访期间患者的肛门功能。 结果32例直肠全层脱垂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经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15.94±23.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16±10.74)mL。住院时间平均(12.84±2.10)天。术后当天的VAS评分平均(4.56±1.08)分。32例患者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肠梗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32例患者中成功随访31例,随访成功率96.97%(31/32),随访时间为平均(47.56±31.29)个月。3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痊愈率为90.32%(28/31)。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随访期Wexner便秘评分(t=6.135,10.448,10.348;均P<0.05)和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随访期Wexner肛门失禁评分(t=7.211,7.789,10.089;均P<0.05)均较术前改善。12例直肠脱垂合并肛门失禁患者术后3月肛管静息压(t=-3.477,P<0.05)和肛管最大收缩压(t=-2.311,P<0.05)均高于术前。 结论腹腔镜下经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治疗直肠全层脱垂术后肛门直肠功能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肛瘘微创平台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就诊且符合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的106名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肛瘘微创平台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电话或网络随访4~30(中位数10)个月。 结果两组治愈率及安全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38.61±7.15)天和(51.72±9.2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1)。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及最大收缩压均大于对照组(t=5.71,7.83;P<0.05),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t=-4.40,P<0.05)。 结论肛瘘微创平台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 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肛瘘切开术,观察组采取LIFT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 d、第3 d及第7 d的创面VAS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总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应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44±6.12)d,短于对照组(32.71±8.35)d(t=-3.943,P=0.000);两组术后第1 d与第3 d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为(2.11±0.66)分,低于对照组(3.56±0.91)分(t=-9.991,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愈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3.33%(χ2=3.927,P=0.048)。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运动单位电位(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可减轻手术对括约肌的损伤,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近远期肛门功能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纳入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间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收治的复杂性肛瘘23例,年龄12~51岁,其中克罗恩病肛瘘11例,腺源性肛瘘12例,应用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3~12个月,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评估及MRI结果评价瘘管闭合情况,统计瘘管外口完全上皮化的时间,采用SF-36量表和VAS量表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及疼痛评分变化,运用Wexner失禁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肛门失禁情况,对于克罗恩病肛瘘患者需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肛周病变活动指数(PDAI),并记录研究中的所有不良事件。 结果瘘管的总愈合率为69.57%(16/23),其中克罗恩病肛瘘的愈合率为90.91%(10/11),腺源性肛瘘为50%(6/12);16名瘘管愈合患者的外口平均闭合时间为(17.06±4.54)天,其中克罗恩病肛瘘为(17.90±4.53)天,腺源性肛瘘为(15.67±4.59)天。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疼痛评分在术后7天可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肛门失禁评分则保持不变或降低。克罗恩病肛瘘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90天的PDAI评分为(8.55±1.37)分和(1.27±1.10)分,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3,P<0.05)。研究中未出现与ADSCs注射相关的不良事件。 结论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特别是克罗恩病肛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保护患者肛门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围手术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适形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的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适形切除组和传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年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共有27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77例患者接受适形切除术,198例患者接受传统PPH术,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及痔分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形切除组术中失血量(Z=-6.472,P<0.01)和术后24 h疼痛评分(t=-5.152,P<0.01)明显低于传统PPH组,手术时间(均值35.2 vs. 31.9 min,t=-2.871;P=0.004)略长于传统PPH组。但两组住院天数(t=-0.467,P>0.05)及住院费用(t=1.141,P>0.05)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形切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PPH组[9.1%(7/77)vs. 35.8%(71/198),χ2=19.55;P=0.000],其中术后复发[2.6%(2/77)vs. 10.1%(20/198),χ2=4.241;P=0.039]明显低于传统PPH组,中度肛门狭窄及Ⅱ度肛门失禁程度以上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肛门狭窄适形切除组明显低于传统PPH组[1.3%(1/77)vs. 8.1%(16/198),χ2=3.305;P=0.069],I度肛门失禁适形切除组明显低于传统PPH组[0%(0/77)vs. 7.1%(14/198),χ2=4.366;P=0.037]。术后慢性疼痛(P>0.05)、术后出血(P>0.05)、肛周分泌物(χ2=0.870,P>0.05)、肛门坠胀感(χ2=0.010,P>0.05)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切除组无术后出血、术后慢性疼痛及肛门失禁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适形切除钉合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的治疗,具有较轻的术后疼痛,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中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2010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辅助应用改良VSD,对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清创换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两组均未发生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清创换药次数(t=24.587,P=0.000),平均愈合时间(t=7.841,P=0.000),住院时间(t=-4.797,P=0.000)及费用(t=57.753,P=0.0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t=9.115,P=0.000),7天(t=7.174,P=0.000),14天(t=-3.415,P=0.002)VAS疼痛评分及术后第3天(t=2.036,P=0.046),7天(t=2.208,P=0.031),14天(t=-4.415,P=0.000)Fournier′s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GS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脓肿复发率(χ2=0.472,P=0.642)及肛瘘形成率(χ2=1.041,P=0.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后辅助应用改良VSD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肛肠超声检查在高位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高位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的患者42例,术后行三维肛肠超声检查,采用Starck评分评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程度,包括肛管直肠环、肛提肌、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采用Wexner评分评估肛门控便失禁情况;行肛门直肠测压,包括肛管静息压、肛门紧缩压下降程度、高压带长度。结合患者术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27例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形态学异常,2例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包括耻骨直肠肌、部分内括约肌、部分外括约肌深部)整体损伤。13例有不同程度肛门控便功能障碍,2例术后1个月出现不完全性肛门失禁,6个月后症状消失。Starck评分为0.9~1.8(1.3±0.4)分。Wexner评分为0分者29例,1~5分者7例,6~10分者4例,11~15分者2例。肛门直肠测压示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三维肛肠超声检查有助于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方法安全有效,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115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PPH组(59例)和Milligan-Morgan组(56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Wexner便秘评分两组之间及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高压带长度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升高(P0.05),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下降(P0.05),肛管高压带长度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变短(P0.05)。结论与Milligan-Morgan比较,PPH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对肛门功能影响更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门病不同手术方式对肛门控便能力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2014年03月至2016年3月间1 455例肛门疾病患者的手术方式与术后肛门控便能力的关系。 结果肛周脓肿术后总失禁率为19.6%,肛瘘为14.9%,混合痔为5.6%,肛裂为7.1%。肛周脓肿患者和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控便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1.475,P>0.05);Ⅲ、Ⅳ度环状脱垂痔的手术方式对术后肛门控便能力影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6.873,P<0.05);肛周脓肿、肛瘘、肛裂其各自的手术方式对术后肛门控便能力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1.469,Z值=-1.841,Z值=-0.307,P均>0.05)。 结论在选择合理手术方式的前提下,肛周脓肿可以采取一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对于Ⅲ、Ⅳ度环状脱垂痔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促进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天山中医医院肛肠科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诊断为高位肛周脓肿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术后第2 d起,治疗组在换药时应用康复新冲洗脓腔,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液冲洗脓腔,比较两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第3 d、7 d、14 d肛门疼痛和脓腔渗液情况,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随访半年的脓肿复发率及成瘘率。 结果治疗组的拔引流管时间(t=3.506,P=0.0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t=6.64,P<0.001)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术后第3 d的疼痛评分(H=0.182,P=0.670)和渗液评分(H=0.001,P=0.97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7 d、14 d疼痛评分(H=4.480,P=0.034;H=4.516,P=0.034)和渗液评分(H=5.263,P=0.022;H=4.345,P=0.03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随访半年,两组复发病例均只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明确形成肛瘘的病例中,治疗组(6.7%)明显少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 结论康复新液可加快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后创面愈合速度,减少渗液,减轻疼痛,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直肠内脱垂(IRP)是引起排便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当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但目前IRP手术方式繁多,疗效报道不一。本文将探讨经腹与经会阴不同手术方式对IRP手术的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诊断为IRP并符合ODS的便秘手术患者,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所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被分为经腹手术组(n=69)和经会阴手术组(n=101),其中经腹手术组又分为经腹直肠固定术组(n=28)和经腹直肠固定+乙状结肠切除术组(n=41)。评价指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住院天数、患者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和功能性指标(便秘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结局和疗效。 结果经腹手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要高于经会阴手术组(t=3.124,1.497,0.524,1.765;P<0.001)。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1,P>0.05),而在术后晚期并发症比较,经腹手术组要高于经会阴手术组(χ2=6.844,P=0.009)。经会阴手术组术后复发率高于经腹手术组(χ2=4.777,P=0.029)。两组患者手术后Wexner便秘评分均显著降低(t=22.126,31.324;P<0.001)。经腹直肠固定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要低于经腹直肠固定+乙状结肠切除术组(t=1.782,0.926,0.421,3.41;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复发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0.333,0.885;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Wexner便秘评分、主观有效性及满意度评价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6,χ2=0.430;P>0.05)。 结论经腹与经会阴手术治疗IRP患者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术后疗效。经腹手术入路有更好的便秘缓解率及更低的复发率,而经会阴手术对特定人群仍然具有较低并发症率、更好的卫生经济学优势等优点。额外增加乙状结肠切除术并不能增加经腹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开挂线术对腺源性肛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腺源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一次性根治术组(DRO组)和切开挂线术组(ITD组),各44例,DRO组给予一次性根治术治疗,ITD组给予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6 h、12 h、24 h、48 h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比较伤口愈合时间、术后2周时的排便功能恢复情况,另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DRO组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ITD组(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术后48 h VAS评分<术后24 h<术后12 h<术后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O组术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ITD组(P<0.05)。术后2周时两组排便功能恢复情况等级分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愈情况等级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DRO组复发率为2.27%,显著低于ITD组的18.18%(P<0.05)。结论在腺源性肛瘘患者的治疗中,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开挂线术的治愈率相当,术后并发症少,一次性根治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排便功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切开挂线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试验方法,对9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观察,47例物理治疗合并心理干预,45例物理治疗为对照组.测查一般资料、生理指标、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并作干预前后比较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①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DS分有随治疗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SDS总分心理干预组较无心理干预组下降明显(P<0.05).③SAS分有随治疗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2组SAS分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心理干预组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4个纬度较无心理干预组改善明显.⑤SDS与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负相关(r=-0.739~-0.521,P<0.05);SAS与精力、社会功能呈负相关(r=-0.699~-0.475,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应用腰腹肌肌力训练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将56例经治疗并治愈和显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社区干预组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对照组只进行腰部防护的健康知识教育。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率,并分别于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腰椎功能评定。结果社区干预组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腰椎功能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组治疗后6、12个月时腰椎功能评分较治疗后即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后的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时的腰椎评分与治疗后即时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和12个月的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组治疗后6和12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