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肺呼吸康复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肺呼吸康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吸气和呼气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随访4周后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结果经4周治疗训练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肺呼吸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VC为2.43±0.61L,FEV1为1.39±0.34L,FEV 1/FVC为57.18%±5.83%,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肺呼吸康复治疗组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距离为382.52±39.06m,CAT评分为12.12±5.07分,患者治疗后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肺呼吸康复治疗组BODE评分为3.21±0.57,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治疗应用于肺呼吸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COPD稳定期伴高Hcy血症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叶酸片联合甲钴胺分散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Hcy、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变化。 结果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外周血Hcy、SOD、MDA、CRP、IL-6水平及肺功能指标(FEV1%pred、FEV1/FVC)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Hcy、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Hcy、MDA、CRP、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FEV1%pred及FEV1/FVC显著升高(P<0.05)。 结论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有效降低COPD稳定期伴高Hcy血症患者外周血Hcy水平,降低其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 PAP呼吸机联合7 L/min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COPD患者作为对象,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33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入院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 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 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干预后,两组PaO2、PaCO2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呼吸总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率)均有所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Bi PAP呼吸机联合7 L/min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Bi PAP呼吸机联合7 L/min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改善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指标,降低炎性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 ACBT)联合心律储备(heart rate reserve, HRR)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HRR法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CBT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夜间血氧饱和度(SpO2)、肺功能指标、心肺运动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记录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两组治疗前夜间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减饱和度指数、低氧比率治疗后较前降低,观察组氧减饱和度指数、低氧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夜间平Sp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肺功能、心肺运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呼气容积(FEV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管内皮损害情况,并分析内皮功能与肺功能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7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患者各30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对照。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内皮源性一氧化氮(eNO)、血栓调节蛋白(TM)、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d)的数值。结果 (1)四组研究对象血清eNO、TM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2)四组研究对象血清eNO、TM水平及FMD值与肺功能指标FEV1%pred呈正相关(P<0.05),FMD值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下降,且其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COPD患者随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恶化明显,而且炎症反应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呼吸康复训练器治疗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式、缩唇呼吸训练6个月,治疗组患者采用呼吸康复训练器训练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前后肺功能、心功能、运动耐力、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衰弱程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及支气管扩张症生活质量问卷表(QOL-B)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指数(BSI)及Fried衰弱表型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VC、FEV1%pred、LVEF、6MWD及QOL-B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BSI及Fried衰弱表型评分均低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伴咳痰症状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肺功能、临床症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伴咳痰症状的CAP患儿为对象,按患儿入院顺序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吸量(FEV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对比两组药物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与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比较,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伴咳痰症状CAP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且后者在改善患儿肺功能、临床症状和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抗阻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COPD患者作为对象,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关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抗阻呼吸训练,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肺功能、心理弹性,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的FEV1%、FVC%、FEV1/FVC值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影响、活动能力、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DS、SA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分值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的乐观维度、自强维度、坚韧维度得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 结论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抗阻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心理弹性,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普仑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给予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普仑司特+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发热消退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FVC、FEV1/FVC及P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VC、FEV1/FVC及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EOS、IgE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EOS、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普仑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有效调节EOS、IgE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温肺健脾益气汤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肺健脾益气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脾气虚证中医症候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Th1细胞、Th2细胞及Th1/Th2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肺脾气虚证中医症候评分、FEV1、PEF、Th1细胞、Th1/Th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脾气虚证中医症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Th1细胞、Th1/Th2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Th2细胞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3.10% vs. 72.41%,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 结论温肺健脾益气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