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究高血压轻微脑出血患者联合采用奥拉西坦和醒脑静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轻微脑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n=43)采用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n=43)在奥拉西坦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GOS评分和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疗效为93.02%,与参照组的76.74%对比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GOS评分以及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和奥拉西坦联用于高血压轻微脑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性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芳园  卢明  沈伟鸿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0):1357-1359, 1364
目的探讨电针肠三针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指标、血浆胃动素水平、胃肠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AGI评分情况。结果2组病人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排便测量分、腹围、腹内压、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AGI评分均下降,血浆胃动素水平、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电针肠三针能显著增强脓毒症病人胃肠动力,减弱胃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液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联合血清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糖尿病肾病病人,根据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糖尿病肾病组(52例)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54例),在相同的条件下检测并分析比较2组病人尿液PCX水平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病人的PCX、CRP、TNF-α、IL-6及MCP-1等水平皆高于糖尿病肾病组(P < 0.01),2组的M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尿液PCX、血清CRP、TNF-α、IL-6及MCP-1等指标皆为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皆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PCX、CRP、TNF-α、IL-6及MCP-1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P < 0.05~P < 0.01),PCX、CRP、TNF-α、IL-6及MCP-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 < 0.05)。结论尿液PCX水平联合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及MCP-1)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用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SAE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SAE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醒脑静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28天死亡率、APACHEⅡ评分、GCS评分、BIS检查结果及血清炎性指标变化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试验组28天死亡率(17.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CS评分及BIS检查结果比对照组提升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用于SAE的治疗,效果明显,可对患者治疗及预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明显降低28天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受活化调节、由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趋化蛋白(RANTES)水平,并探讨它们与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的相互关系。方法:设健康对照(NC)组46例,糖尿病(DM)患者176例分为正常蛋白尿(DM N)组、微量白蛋白尿(DM Mi)组及显性蛋白尿(DM Ma)组。流动注射分析法检测血清AGE-P,ELISA法检测血清MCP-1和RANTES。结果:(1)DM患者血清MCP-1、RANTES和AGE-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为P<0.01);(2)DM Ma组和DM Mi组血清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DM N组(均为P<0.05);(3)DM Ma组血清AGE-P水平明显高于DM Mi组和DM N组(P<0.05和P<0.01);(4)DN患者血清AGE-P与RANTES及MCP-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1,P<0.05;r=0.53,P<0.001)。结论:DM患者血清AGE-P、RANTES和MCP-1水平升高;血清AGE-P及MCP-1水平与DN病变程度平行,DN患者血清AGE-P与RANTES及MCP-1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钻孔外引流术的老年CSDH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给予醒脑静+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醒脑静组(给予醒脑静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各22例。比较三组给药前及给药7、14、30 d的颅内神经功能情况(NIHSS评分)、颅内出血量,以及给药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情况(TNF-α、hs-CRP)。结果:给药期间,三组NIHSS评分均较给药前降低,其中联合组在给药期间NIHSS持续降低,且均低于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给药30 d,阿托伐他汀钙组NIHSS评分低于醒脑静组(P0.05);给药7、14 d,三组颅内出血量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持续降低(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d,联合组颅内出血量均低于其他两组及给药前(P0.05),但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颅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三组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给药前,且联合组均低于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TNF-α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CSDH患者在行钻孔外引流术后,采用醒脑静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血肿吸收,并能显著减少体内的炎症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只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其他三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醒脑静治疗、奥拉西坦治疗、醒脑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治疗14 d后进行疗效判定,并比较四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74.0%,醒脑静组84.0%,奥拉西坦组86.0%,联合用药组96.0%,三组均高于对照组,而联合用药组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用药组减少值最高,与醒脑静组及奥拉西坦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及神经修复,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476-479
目的比较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与健康女性CC型趋化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和T细胞表达与分泌调节因子(RANTES)的表达差异,探讨该类趋化因子在EM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并不同分期的EMT患者作为EMT组(45例),同期匹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EMT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MIP-1和RANTES水平,同时检测对照组血清MCP-1、MIP-1和RANTES水平并与EMT组比较;EMT组根据美国生育协会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Ⅱ期(20例)和Ⅲ~Ⅳ期(25例),比较不同分期血清和腹腔液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情况。结果 EMT组患者血清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分别为(120.01±15.34)、(54.24±9.76)、(398.88±54.38)ng·L-1,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0.01±13.45)、(46.04±8.98)、(265.78±43.13)ng·L-1,EMT组患者血清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T组患者腹腔液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分别为(230.31±45.56)、(98.46±23.30)、(732.45±89.98)ng·L-1,显著高于EMT组患者血清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P<0.05)。EMT组Ⅰ~Ⅱ期患者血清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12.12)、(48.28±7.67)、(368.81±48.06)ng·L-1,Ⅲ~Ⅳ期患者血清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分别为(134.01±13.56)、(62.44±8.99)、(419.77±50.23)ng·L-1,EMT组Ⅰ~Ⅱ期患者血清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EMT组Ⅰ~Ⅱ期患者腹腔液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分别为(198.21±39.55)、(89.34±20.12)、(675.12±78.34)ng·L-1,Ⅲ~Ⅳ期患者腹腔液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分别为(269.33±41.76)、(109.63±21.45)、(809.45±72.67)ng·L-1,EMT组Ⅰ~Ⅱ期患者腹腔液中MCP-1、MIP-1和RANTES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P<0.05)。结论 EMT患者MCP-1、MIP-1和RANTES趋化因子可能与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关,阻断这些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可能为治疗EMT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析采用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选择84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常规治疗、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生活能力障碍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81%,且观察组生活能力评级Ⅰ级和Ⅱ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Ⅳ级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高龄既往脑卒中病人,在腰椎手术术毕时静脉滴注(静滴)醒脑静,观察术后谵妄相关量表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方法 选取既往有脑卒中史的病人40例,全静脉麻醉下接受腰椎手术。随机表法分为醒脑静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全麻诱导及维持均以丙泊酚效应室靶控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术中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维持麻醉深度介于40~60。术毕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时,醒脑静组经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10 mL+0.9%氯化钠溶液10mL,对照组经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20mL,等待病人自行苏醒。于病人入室前(T0)、术毕1d(T1)和术毕3d(T2)测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谵妄评定方法(CAM)量表评分。于病人入室前(T0)和术毕1d(T1)抽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IL)-6和S-100β。 结果 醒脑静组的MMSE总分组间比较在T1、T2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组内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各时间点MMSE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T1、T2时间点低于T0时间点(P < 0.05)。醒脑静组定向力组内比较在T2明显低于T0(P < 0.05),对照组定向力组内比较在T1、T2低于T0(P < 0.05~P < 0.01)。醒脑静组回忆能力组间比较在T1、T2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醒脑静组CAM评分组间比较在T2低于对照组(P < 0.05),组内比较在T2明显高于T0、T1(P < 0.01);对照组CAM评分组内比较在T2明显高于T0、T1(P < 0.01)。醒脑静组病人的IL-6组间比较T1比对照组低(P < 0.05),组内比较T1与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6组内比较T1和T0升高(P < 0.05)。S-100β组间比较在T0、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T1和T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10mL术毕时应用可在一定程度抑制高龄既往脑卒中病人行腰椎手术后MMSE评分的下降趋势,抑制CAM量表的上升趋势,且能减少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昏迷患者, 单用醒脑静注射液与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2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意识改善及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法,整理2021年5月1日—2022年1月31日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及神经外科治疗的56例重度TBI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期间患者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观察组)32例和未接受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24例。利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并记录,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第10天、治疗第20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记录患者苏醒率。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均P < 0.05),观察组GCS评分为(9.22±2.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1±2.77)分,P < 0.05];且观察组苏醒率[59.4%(19/32)]明显高于对照组[29.2%(7/24), P < 0.05]。2组治疗前、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的SOD值均依次上升。2组治疗前、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的NO值均依次下降。  结论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可更明显地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提升苏醒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血清SOD水平升高及血清NO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心肌损伤病人9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及参附注射液,整个疗程共10 d。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在治疗前、治疗5 d和治疗10 d后分别测定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2组生化指标差异。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10 d 2组NT-proBNP、cTnI、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 0.01),且治疗组血清NT-proBNP和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治疗5 d后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病人治疗前后相比,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下降(P < 0.05);治疗组治疗后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调节cTnI、CK-MB、NT-proBNP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外伤性颅脑损伤疗效的研究.方法 选取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出诊抢救中心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予以营养脑细胞、脑保护治疗及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共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GCS、MoCA、NIHSS评分及治疗后GOS评分,治疗前后采血测定炎症介质,神经损伤蛋白及离子水平,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CS、MoCA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GCS、GOS、MoCA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以及IL-18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以及IL-18含量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GFAP、MBP、NSE以及S100β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GFAP、MBP、NSE以及S100β含量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a2+、Zn2+以及Mg2+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a2+、Zn2+以及Mg2+含量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69.44%,与研究组有效率88.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外伤性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疗效,可降低神经损伤及炎症指标,提高离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与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精神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TBI病人23例为研究对象。并与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民族类似的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使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受试者量表评分的差异。对TBI组的心理弹性与GCS评分和HAMD-24量表总分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TBI组病人CD-RISC量表自强、乐观维度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HAMD-24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CD-RISC总分、坚韧维度、自强维度和乐观维度与GCS评分、HAMD-24量表总分均呈明显相关关系(P < 0.01)。 结论心理弹性可以作为临床TBI病人的循证护理证据,为该类病人的护理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病人急性肾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脓毒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按照指南给予标准治疗,观察组病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参附注射液。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他脏器损伤以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前2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脑钠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的死亡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22.2%)(P < 0.05),且生存时间也长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脓毒症病人急性肾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目标导向容量治疗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  将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于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7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采用目标导向容量治疗,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则应用生理盐水,密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0)、开硬脑膜时(T1)、关硬脑膜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S100β水平,术前、术后7 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  结果  2组患者T0时刻HR、MAP、血清S100β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1、T2、T3时刻的HR、MAP、血清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21±1.04)分vs.(11.01±1.55)分,P<0.05]。  结论  围术期应用目标导向容量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能够维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稳定,更好地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17.
徐欢  霍蕊  许婉红  李慧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9):1624-1627
  目的  探讨动态交替式气垫床联合营养支持对外伤性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 PI)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接受治疗的外伤性危重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患者行营养支持联合动态交替式气垫床护理,对照组患者行营养支持联合喷气式气垫床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PI前期表现发生率、PI发生率、昏迷与健康状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  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压力性损伤,对照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1期3例,2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0)。2组患者Braden评分在时间、组别、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5、7 d时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13.87±1.18)分vs. (13.11±1.38)分; (14.79±1.80)分vs.(13.73±1.86)分,均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8.11±1.74)分vs.(6.83±1.43)分]及APACHEⅡ评分[(16.68±3.01)分vs.(19.16±3.26)分,均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营养支持联合动态交替式气垫床对外伤性危重患者具有较好的康复作用。  结论  营养支持联合动态交替式气垫床对外伤性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SCAP)的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血清免疫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SC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对症干预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7 d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A/M(IgG/A/M)、补体以及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 χ2=4.332,P=0.037);治疗后2组患者PaO2、SpO2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aCO2、hsCRP、PCT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SCAP可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高压氧结合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康复效果及对β-内啡肽(β-EP)、髓鞘碱性蛋白(MBP)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 方法 110例V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丙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β-EP、MBP及心肌酶谱水平,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72.73%(P < 0.01);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意识清醒缓解时间等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1);另外,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中的β-EP和MBP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血清中LDH、CK、CK-MB及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1),并且观察组病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仅为9.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4%(P < 0.05)。 结论 高压氧结合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通过降低患儿β-EP、MBP及心肌酶谱水平,改善病人神经功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