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转录因子蛋白(NF-κB)和五聚素3(PTX3)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变化以及其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8例,健康体检者47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NF-κB、PTX3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进行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中CRP升高组患者血清NF-κB、PTX3显著高于CRP正常组;有斑块组患者血清NF-κB、PTX3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透析患者中NF-κB与IMT显著相关(P<0.001),血清NF-κB水平与血清CRP(r=0.652,P<0.001)、血浆PTX3(r=0.771,P<0.001)显著相关;合并AS患者血清的NF-κB水平显著高于非AS患者(P<0.001).多元回归法分析IMT与年龄、性别、血清NF-κB、PTX3、CRP、Hb、血脂、血糖等显著相关(P<0.001).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中血清NF-κB及PTX3水平显著升高;血透可上调血清NF-κB和PTX3水平;透析患者血清NF-κB及PTX3水平与AS显著相关,可作为患者IMT危险因素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外基质(ECM)积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表达野生型小鼠PPARγ1的质粒pIRES2-EGFP-mPPARγ1/WT转染系膜细胞(WT),然后予30mmol/L的高糖(HG)刺激48h,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连蛋白(FN)的浓度。GMC中c-fos、c-jun、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mRNA的表达检测采用半定量RT-PCR法,并以Western印迹检测胞浆中核因子抑制物(Ⅰ-κB)、核因子(NF-κB)及胞核中NF-κB、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以2μmol/L的PPARγ激活剂吡咯列酮(Pio)、转染表达功能缺陷的突变型(dominantnegative,DN)PPARγ1的质粒pIRES2-EGFP-mPPARγ1/DN(DN)或空白质粒pIRES2-EGFP作为对照。PPARγ的活性以其与PPARγ反应元件(PPRE)的结合能力表示。结果HG培养时系膜细胞的PPARγ活性较正常糖浓度(5mmol/L)培养时明显上升(P<0.01),HG WT组的PPARγ活性显著高于HG DN、HG pIRES2-EGFP和HG Pio组。与HG DN、HG pIRES2-EGFP相比,WT转染所致的PPARγ1高表达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GMC的TGFβ-1、FN生成增多,减轻c-fos和c-jun的mRNA表达的上调,改善p-ERK蛋白水平的增加、胞浆Ⅰ-κB表达的降低以及NF-κB由胞浆向胞核转移的增加(P均<0.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对TNF-αmRNA表达的调节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急性胰腺炎组(AP组)、急性胰腺炎吡咯基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处理组(APP组)以及对照组(SO组)。分别在术后3h、6h、12h及24h检测肝组织NF-κB活性、TNF-α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ALT水平。结果 AP组及APP组的NF-κB活性、TNF-αmRNA表达及血浆ALT水平分别在术后3~6h及3~24h显著高于SO组。在应用了NF—κB抑制剂的APP组,NF-κB活性、TNF-αmRNA表达以及血浆ALT水平均显著低于AP组。结论 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肝脏中活化的NF-κB促进了TNF-αmRNA的表达,并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定量分析下肢动脉核因子(NF)-κB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探讨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壁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病例组19例终末期动脉硬化的下肢动脉和对照组3例正常下肢动脉NF-κB和PDGF的表达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动脉壁NF-κB(35.42±5.69)和PDGF-A(34.38±5.80)、PDGF-B(33.95±5.9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NF-κB与PDGF-A(r=0.926)和NF-κB与PDGF-B(r=0.925)之间均存在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壁存在NF-κB和PDGF高表达,并且两者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匹立尼酸(pirinixic acid)对大鼠肝脏冷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匹立尼酸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匹立尼酸预处理组分别于术前2 d,1 d和1 h尾静脉注射匹立尼酸[3 mg(/kg.d)],对照组相应给予等体积的溶剂。切取两组大鼠肝脏,放入4℃林格氏液中保存。两组分别于保存0(保存前),2,4,6,8 h时间点各取6例肝脏标本,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剂受体α(PPARα)mRNA及蛋白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活性,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两组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表达蛋白的量均逐渐降低,肝组织病理学评分逐渐增高,但同一时间点匹立尼酸预处理组PPARαmRNA和表达蛋白的量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对照组在8 h时间点外,两组肝细胞内NF-κB的活化水平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增高,且同一时间点匹立尼酸预处理组NF-κB活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匹立尼酸对大鼠肝脏冷保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α的表达、抑制NF-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F-κB、IL-33、sST2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价值。方法:AP患者67例分为轻度(MAP)、中重度(MSAP)、重度(SAP)3组,所有AP患者又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健康志愿者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NF-κB激活,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33、sST2水平。结果:MAP组NF-κB p65 24h即有显著激活为(30.72±9.25)%;MSAP组NF-κB p65激活2~3d达到高峰,为(78.48±10.94)%;SAP组NF-κB p65激活变化趋势与MSAP组基本一致,但在AP发病早期NF-κB p65激活更加明显(P 0.05)。对照组各时段NF-κB p65激活不明显(P0.05)。AKI组血清中IL-33水平为(278.3±23.4)pg/mL,非AKI组为(137.5±18.5)pg/m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ST2水平在AKI组和非AKI组也有类似结果。结论:AP合并AKI患者早期外周血中即有NF-κB明显激活,IL-33和sST2高表达,IL-33和sST2有望成为AP合并AKI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LF4调控的TLR-2/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在脊柱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为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脊柱结核患者,对照组为5例健康人群。收集并对比分析A、B两组的临床表现、血常规、ESR、C-RP。采集外周静脉血10 ml,提取总RNA,利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A、B两组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基因,筛选出在脊柱结核患者中高表达的KLF4基因。初步验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应用RT-PCR检测外周血中KLF4、TLR-2、p38、NF-κB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应用ELISA法对IFN-r、TNF-α、IL-1进行检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KLF4、TLR-2、磷酸化p38(p-p38)、p38、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临床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脊柱结核组ESR、CRP、中性粒细胞相对值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相对值及血红蛋白值降低。芯片结果提示脊柱结核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共68条,上调基因16条,下调基因52条,其中KLF4基因在脊柱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最为显著,升高2.89倍。RT-PCR结果显示脊柱结核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KLF4、TLR-2、p38、NF-κB基因在mRNA水平均高表达,IFN-γ、TNF-α、IL-1表达亦升高,同时KLF4、TLR-2、p-p3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但p38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病灶活动期脊柱结核患者外周血KLF4基因表达升高可能通过TLR-2/p38MAPK/NF-κB途径参与脊柱结核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外基质积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脂质体转染质粒pIRES2-EGFP-PPARγ1/WT(野生型)于系膜细胞,给予AngⅡ(10-7 mol/L)刺激48 h。采用RT-PCR检测TGF-β1、PAI-1、c-fos、c-jun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FN浓度。Western印迹观察胞浆中I-κB、NF-κB及胞核中NF-κB、pERK蛋白表达水平。利用PPARγ与PPRE结合活性测定PPARγ1在系膜细胞中的活性。同时以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6 μmol/L)、不具有目的基因PPARγ1的空白质粒pIRES2-EGFP和表达功能缺陷-突变型(DN)PPARγ1的质粒pIRES2-EGFP-mPPARγ1/DN作为对照。结果 PPARγ1过表达能显著性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TGF-β1、PAI-1的mRNA高表达(P < 0.05),同时下调c-fos和c-jun mRNA高表达(P < 0.05)。转染PPARγ1/WT能显著降低AngⅡ 48 h刺激下细胞上清液中FN和TGF-β1浓度(P < 0.05)。在AngⅡ作用下系膜细胞AT1表达增加(P < 0.05), PPARγ1可显著性减少AT1的高表达(P < 0.05)。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pERK表达明显升高, PPARγ1可显著性减少pERK表达(P < 0.05)。转染PPARγ1/WT能上调AngⅡ刺激下系膜细胞胞浆中I-κB低表达,同时下调NF-κB由胞浆向细胞核的转移(P < 0.05)。转染PPARγ1/DN并无上述作用。吡咯列酮具有与PPARγ1相同的显著性效应。PPARγ1/WT转染组PPARγ1的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5)。结论 PPARγ1过表达能够抑制AngⅡ刺激下系膜细胞外基质的聚积,降低AT1受体蛋白表达,具有直接抗硬化的非代谢性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AP-1及NF-κB等信号分子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褪黑素1型受体(MT1)、褪黑素2型受体(MT2)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不同程度退变腰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于我院住院患者31例(19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47~62岁,平均56.9±4.9岁)。采用MRI对髓核退变程度进行Pfirrmann分级并经手术收集髓核标本,其中Ⅳ级标本11例纳入退变Ⅰ组;V级标本12例纳入退变Ⅱ组;8例分级小于Ⅲ级标本纳入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髓核组织中MT1、MT2、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T1、MT2、p65 NF-κB和磷酸化p65 (p-p65)NF-κB蛋白的表达,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退变髓核组织中MT1、MT2、NF-κB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对照组MT1和MT2 mRNA分别为1.00±0.04和1.00±0.04,退变Ⅰ组MT1和MT2 mRNA分别为0.68±0.06和0.77±0.04,退变Ⅱ组MT1和MT2 mRNA分别为0.52±0.03和0.68±0.06,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NF-κB mRNA分别为1.00±0.03、0.99±0.07、0.98±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对照组MT1和MT2蛋白表达分别为1.00±0.05和1.00±0.05,退变Ⅰ组为0.73±0.07和0.56±0.04,退变Ⅱ组别为0.62±0.05和0.55±0.0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65 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5、1.00±0.06、0.99±0.04,无统计学差异(P=0.920)。对照组p-p65 NF-κB蛋白为1.00±0.07,退变Ⅰ组和退变Ⅱ组p-p65 NF-κB蛋白水平分别为1.43±0.08和1.49±0.0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退变髓核组织MT1和MT2蛋白与p-p65蛋白表达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92和-0.6190。结论 :髓核组织退变程度增加,褪黑素受体表达降低,而NF-κB活化增加,进而参与椎间盘组织退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肾损伤组、山莨菪碱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顺铂建立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山莨菪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5 mg/kg、5 mg/kg、10 mg/kg腹腔注射给予大鼠山莨菪碱,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1.0 mg/kg安磷汀,正常对照组及急性肾损伤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大鼠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TLR4及NF-κBp65 mRNA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肾组织TLR4及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山莨菪碱低、中、高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尿NAG水平、血清BUN及Cr水平、肾组织TLR4及NF-κBp65 mRNA水平、肾组织TLR4及NF-κBp65蛋白水平较急性肾损伤组大鼠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项指标变化与山莨菪碱剂量表现出依赖性,同时山莨菪碱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山莨菪碱能够缓解顺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状态,改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核因子(NF)κB活化对烧伤血清诱导单核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烧伤血清激活单核细胞的机制。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后依次分为对照组、烧伤血清组、PDTC组。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0.5、1.0、2.0、4.0h时PBMC的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1.0、2.0、4.0、6.0h时PBM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及TNF-αmRNA、IL-8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清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BMC NF-κB活性迅速升高,刺激1.0h时达峰值(30.2±3.5)×104积分灰度值,与对照组(4.4±0.8)×104积分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激2.0h后逐渐下降;而PDTC组NF-κB活性无明显升高,刺激1.0h时为(6.8±0.9)×104积分灰度值。烧伤血清组刺激PBMC1.0h时,TNF-αmRNA表达量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即升高达峰值,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8mRNA表达量和IL-8水平在刺激4.0h时达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DTC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α刺激1.0h时达峰值(0.52±0.06)μg/L;刺激4.0h时IL-8达峰值(239±20)ng/L,与对照组[(0.13±0.07)μg/L、<15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血清可通过活化NF-κB,启动PBMC对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活化在烧伤血清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GL)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用RGL(10 μmol/L)预处理HK-2细胞2 h后加入LPS(1 mg/L),与单纯LPS组、单纯RGL组及未加任何刺激(CON)组进行比较。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8和MCP-1蛋白水平。通过RNAi技术沉默肾小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观察RGL的作用是否依赖于PPARγ。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核中NF-κB蛋白水平;用EMSA方法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 结果 在HK-2细胞中,与CON组相比,单纯LPS刺激使IL-8、MCP-1 mRNA分别升高(4.30±0.45)倍和(4.80±1.29)倍(均P < 0.05),使培养上清中IL-8、MCP-1分别升高(1.39±0.18)和(2.11±0.47)倍(均P < 0.05);与LPS组相比,RGL预处理组IL-8和MCP-1在mRNA水平分别下降66.37%和71.88%(均P < 0.05),在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1.68%和47.87%(均P < 0.05)。在PPARγ沉默的HK-2细胞中,RGL预处理2 h后再加LPS刺激,IL-8和MCP-1 mRNA仅分别下降18.16%、16.83%,培养上清中IL-8和MCP-1仅分别下降11.39%、11.86%,与单纯LP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GL预处理2 h不能抑制LPS诱导的NF-κB核易位,但可显著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 结论 RGL以PPARγ依赖的方式抑制LPS诱导HK-2细胞分泌IL-8和MCP-1,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R1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三七皂苷R1低、中、高浓度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48h后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测其增殖;q 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高糖刺激使HK-2细胞由铺路石样变为梭形长条状。高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上升,细胞中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表3、图2可以证明高糖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的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三七皂苷R1低、中、高浓度组HK-2细胞增殖抑制明显(P0.05),细胞中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干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三七皂苷R1可减少高糖诱导HK-2细胞NF-κB的表达,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F-κB在醛固酮-1%NaCl诱导的单侧肾切除肾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8);1%NaCl组(1%NaCl饲料喂养,n=8);醛固酮组(1%NaCl饲料喂养+0.75 μg/h醛固酮泵入,n=8);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组(1%NaCl饲料喂养+0.75 μg/h醛固酮泵入+PDTC 100 mg/kg灌胃,n=8)。共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蛋白尿、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法观察肾皮质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EMSA法检测肾皮质NF-κB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的表达情况。 结果 醛固酮组大鼠表现明显的高血压、蛋白尿、肾小球硬化,ICAM-1及CTG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1%NaCl组显著升高(均P < 0.05),NF-κB活性明显增强,NF-κB在肾组织表达也明显增加。PDTC干预后在抑制NF-κB活性和表达的同时,ICAM-1及CTGF表达明显减少(均P < 0.05),同时大鼠血压和肾小球硬化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结论 NF-κB抑制剂PDTC可通过减少ICAM-1及CTGF的表达缓解单侧肾切除-1%NaCl-醛固酮所致肾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脏动、静脉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在门静脉高压症(PHT)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方法检测肝硬化PHT患者脾脏动、静脉和正常血管NF-κB的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NF-α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内脾脏动、静脉组织TNF-α mRNA分别为(0.24±0.12)、(0.21±0.10),显著低于肝硬化PHT组脾动脉、脾静脉TNF-α mR-NA的表达(0.38±0.21)、(0.36±0.16),(P<0.05);对照组脾动、静脉NF-κB未被检测到明显的活性,而于肝硬化PHT组检测到显著具有活性的NF-κB表达(P<0.05),且PHT组脾脏动、静脉TNF-α mRNA表达与NF-κB的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肝硬化PHT血管组织NF-κB的活化、TNF-α表达增强,可能是肝硬化PHT时内脏血管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核因子(NF)κB活化对烧伤血清诱导单核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烧伤血清激活单核细胞的机制。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后依次分为对照组、烧伤血清组、PDTC组。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0.5、1.0、2.0、4.0h时PBMC的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1.0、2.0、4.0、6.0h时PBM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及TNF-αmRNA、IL-8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清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BMC NF-κB活性迅速升高,刺激1.0h时达峰值(30.2±3.5)×104积分灰度值,与对照组(4.4±0.8)×104积分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激2.0h后逐渐下降;而PDTC组NF-κB活性无明显升高,刺激1.0h时为(6.8±0.9)×104积分灰度值。烧伤血清组刺激PBMC1.0h时,TNF-αmRNA表达量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即升高达峰值,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8mRNA表达量和IL-8水平在刺激4.0h时达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DTC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α刺激1.0h时达峰值(0.52±0.06)μg/L;刺激4.0h时IL-8达峰值(239±20)ng/L,与对照组[(0.13±0.07)μg/L、<15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血清可通过活化NF-κB,启动PBMC对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活化在烧伤血清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不同骨量状态下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 mRNA表达,探讨它们在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35例,根据骨量分为三组:T2DM骨量正常组(A组,45例)、T2DM骨量减少组(B组,45例)、T2DM骨质疏松组(C组,45例),收集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45例)。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PPAR-γ mRNA的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T2DM合并OP患者PPAR-γ mRNA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与B组相比,25(OH)D、PINP、HDL-C水平明显升高,而PPAR-γ mRNA、OPG、β-CTX、HbA1c、HOMA-I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PPAR-γ mRNA表达与25(OH)D、PINP、HDL-C呈负相关,与β-CTX、HbAlc、HOMA-IR、OPG水平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示,PPAR-γ mRNA、β-CTX、HbAlc、OPG是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中PPAR-γ mRNA表达升高及血清25(OH)D的降低,可能共同参与了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筛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进行3个月基础治疗,分为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50例(尿白蛋白/尿肌酐30~300 mg/g),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50例(尿白蛋白/尿肌酐大于300 mg/g),予以黄芩素铝胶囊1. 2 g每日三次治疗3个月。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血清TGF-β_1及VEGF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不同蛋白尿水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外周血NF-κBp65均有明显激活(P 0. 05),与ACR成正相关;糖尿病肾病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黄芩素可抑制NF-κBP65、TGF-β_1、VEGF表达,减少尿白蛋白排泄(P 0. 05)。通过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治疗前后比较,黄芩素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结论:黄芩素可抑制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NF-κB活化及降低VEGF、TGF-β_1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延缓明显。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收集67例HD患者,其中正常血压者28例,高血压者39例;检测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CRP水平;同时应用高分辨彩色B超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HD高血压患者CRP、颈动脉平均IMT、斑块阳性率、增厚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的HD患者;HD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平均IMT与CRP、总胆固醇(TC)、收缩压、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P<0.01、P<0.05).结论:HD高血压患者CRP升高,颈动脉增厚、AS重,颈动脉IMT增厚与CRP、TC、收缩压、年龄有关.控制患者血压、微炎症状态可能减轻患者A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源性内毒素血症(BE)大鼠肝部分切除(PH)后枯否细胞(KCs)核因子-κB(NF-κB))激活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72只)N-PH组(正常大鼠70%PH组);BE-PH组(BE大鼠70%PH组);BE-PH 白细胞介素(IL)-10治疗组;BE-PH治疗对照组.检测70%PH后0、1、6、24、48、72h KCs NF-κB 激活、KC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IL-1βmRNA和IL-6 mRNA表达以及肝细胞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标记.结果 BE-PH组KCs NF-κB活性高于N-PH组(P<0.001),KCs TNFαmRNA、IL-1βmRNA及IL-6 mRNA表达亦明显高于N-PH组,而肝细胞BrdU高峰标记指数(38.82±9.79)低于N-PH组(64.37±13.69)(P<0.01);BE-PHIL-10组KCs NF-κB 活性低于BE-PH组(P<0.01),KCs TNFα、IL-1β及IL-6 mRNA表达减少,而肝细胞BrdU高峰标记指数高于BE-PH组(P<0.05).结论 BE-PH后KCs NF-κB 高水平激活导致KCs TNFαmRNA、IL-1βmRNA及IL-6 mRNA表达增高,从而抑制肝细胞再生,适当调控KCs NF-κB 活性能促进BE-PH后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