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及疼痛介质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行麻醉诱导,术中以丙泊酚5 mg/(kg·h)和瑞芬太尼0.2μg/(kg·min)维持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3 mg/(kg·h)术中持续泵注。分别于术后0.5、1、6、12、24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入手术室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 h血清中P物质(SP)、CRP、5-羟色胺(5-HT)、TNF-α、IL-6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 h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 MAP、H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诊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10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住院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为地佐辛+丙泊酚,B组为舒芬太尼+丙泊酚,C组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丙泊酚.比较3组麻醉前(T1)、胃镜插入时(T2)、肠镜开始时(T3)、肠镜过肝曲时(T4)、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无痛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5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行无痛肠镜的11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7例)、B组(38例)、C组(37例)。A组患儿予0.3 mg/kg艾司氯胺酮+2.0 mg/kg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予0.2 μg舒芬太尼+2.0 mg/kg异丙酚静脉麻醉,C组予2.0 mg/kg异丙酚静脉麻醉,并推注与A组艾司氯胺酮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对比3组患儿首剂量麻醉成功率、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疼痛及苏醒期躁动情况以及疼痛应激反应,随访24 h,统计3组患儿随访期间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儿首剂量麻醉成功率高于B组、C组(P<0.05),肠镜检查操作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B组、C组(P<0.05)。3组患儿麻醉5 min后(T1)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FLAC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5 min(T2)及25 min(T3)后,A组FLACC评分均低于B组、C组(P<0.05);检查结束后10 min(T4)及20 min(T5)时,A组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均低于B组、C组(P<0.05),3组患儿检查结束后30 min(T6)时PAE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给药前(T7)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经过肝曲(T8)、肠镜经过脾曲(T9)及检查结束时(T10),A组HR水平高于B组、C组(P<0.05),3组SP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T7时MAP下降比例对比,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T8、T9及T10时,A组患儿MAP下降比例低于B组、C组(P<0.05)。3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肠镜检查中麻醉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检查操作时间,减轻患儿疼痛及应激反应,促进患儿尽早苏醒,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3例拟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41例。麻醉诱导后,A组和B组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8 mg/kg、0.6 mg/kg静脉输注(15 min输注完毕),C组不给予艾司氯胺酮。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24 h吗啡累积用量;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应激指标[前列腺素E2(PEG2)、P物质(SP)]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24 h吗啡累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和C组。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有差异(P <0.05);(2)3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有差异(P <0.05),B组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0.15 mg/kg)复合丙泊酚(A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复合丙泊酚(B组)。记录患者诊疗结束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改良Aldrete评分,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NRS评分),患者及术者Likert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在T1时间点的改良Aldrete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而在T2、T3时间点两组的改良Aldret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B组(P<0.05),但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及术者Likert满意度评分均为满分(P<0.05),两组患者术中加用麻黄碱、托下颌、噩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氯胺酮加局麻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10-1993-10用小剂量氯胺酮加局麻施行小儿手术94例,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94例,其中,男性对例,女性四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0岁。手术种类:阑尾切除术37例,沈修补术刀例,肠套叠还纳4例,隐睾牵引术13例,四肢外伤清创缝合及多指(趾)切除术19例,手术时间28-123ndn。1.2麻醉方法。1.2.l麻醉诱导与维持:(l)合作患儿入手术室后氯胺铜0.4-1.sing/kg体重静注,神志消失后用0.25%利多卡因或0.5%普鲁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m不合作患儿入手术室后,氯胺酮4-smgik…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氯胺酮抑制瑞芬太尼麻醉后痛敏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别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敏反应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瑞芬太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妇科行腹腔镜检和宫腹腔镜检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瑞芬太尼组(R组)、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除Ⅰ组外另二组用瑞芬太尼诱导与维持,手术近结束缝合皮肤时K组静脉给予氯胺酮0.5mg/kg,C组和R组暂不给药,术毕送恢复室,当患者出现中等程度疼痛时给予曲马多2mg/kg。记录3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VRS),再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和拔管后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1)C组的VRS评分低于R组,差异显著(P〈0.05);2)K组的VRS评分明显低于C组和R组,差异显著(P〈0.05);3)所有组无一例要求再次镇痛;4)3组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瑞芬太尼麻醉可引起术后早期痛觉超敏;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超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瑞芬太尼(remifentanil,BEM)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手术,以观察其临 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烧伤手术42例术前常规给予镇静催眠类药,麻醉诱导给予氯胺酮1mg/kg,REM1μg/ kg(输注时间30秒),诱导完成后,麻醉维持给予氯胺酮41.7μg(/kg.h),REO.1μg(/kg·min)持续输注。术中根据 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及循环呼吸的变化.调整药物的输注速率,观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变化, 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结果 患者术中安静入睡,咽喉反射存在,无明显呼吸抑制现象,呼吸、 循环功能平稳,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等,术后在较短时间内苏醒。结论 瑞芬太尼与氯胺酮麻醉联合应用于烧 伤病人削痂植皮手术是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瑞芬太尼用于刮宫产全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I~Ⅱ级,孕37~39周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胺酮0.5mg/kg,瑞芬太尼0.5μg/kg)和Ⅱ组(瑞芬太尼1μg/kg),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产妇诱导前(Tn)、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拔管后即刻(T3)的血压、心率;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pH、PCO2、PO2;术后随访两组产妇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1)Ⅰ组产妇诱导后各时点MAP和HR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诱导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同时点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两组产妇均无术中知晓。(3)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娩出时脐动脉血pH、PCO2、P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有效,且较瑞芬太尼全麻能更好地维持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短小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的好坏。方法将在我院进行短小手术的患儿80例按ASA状况分为ASAⅠ级组和ASAⅡ级组,分别在术中使用氯胺酮维持麻醉和使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维持麻醉观察手术前后患儿MAP、HR、SpO2数值的变化及术后苏醒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组的MAP和HR的差值明显小于Ⅱ组(P<0.05),而手术前后两组的SpO2值并未有特别大的差异(P=0.06)。无论是在患儿的苏醒时间上还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上,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生命体征稳定,非常适合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2.
罗洁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355-357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耐受力较差,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共研究了79例该类患者,其中对照组气管插管全麻39例,观察组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40例,对两组病人进行心率、血压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血压变化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VAS低于对照组(P<0.05)。对高龄患者进行髋部手术时,对其进行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其麻醉效果相对比较理想,而且能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10岁、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小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诱导和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停药至气管拔管、苏醒、清醒的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或屏气、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和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苏醒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R组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S组为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PACU)时间。结果:R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较短。结论: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使手术更平稳,苏醒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速度泵注小剂量丙泊酚对静脉全麻诱导期血压的影响,探寻静脉全麻诱导时丙泊酚的适宜注射速度与剂量。方法选择2017年9~12月我院拟行静脉全麻诱导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力月西、舒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等药复合,循序静注诱导。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丙泊酚以2 mg/(kg·min)速度匀速泵注,Ⅱ组丙泊酚以0.5mg/(kg·min)速度匀速泵注。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时血压、心率数值,诱导期监测BIS值评价全麻诱导深度。结果Ⅰ组全麻诱导后1 min[SBP:(117.2±7.6)mm Hg,DBP(74.4±22.1)mm Hg]血压即较基础值[SBP:(132.3±8.5)mm Hg,DBP(87.7±14.4)mm Hg]开始大幅度下降,5 min[SBP:(107.5±18.6)mm Hg,DBP(67.5±16.2)mm Hg]、10 min血压[SBP:(106.2±14.5)mm Hg,DBP(67.0±15.9)mm Hg]与基础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Ⅱ组全麻诱导后血压平稳,与基础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诱导期不同时间点血压下降幅度[SBP:(24.9±6.3)mm Hg,(34.5±9.9)mm Hg,(35.4±5.6)mm Hg;DBP:(13.5±2.4)mm Hg,(20.3±5.7)mm Hg,(20.6±5.3)mm Hg]与Ⅱ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0.5 mg/(kg·min)注速匀速泵注丙泊酚用于静脉全麻诱导,血压波动小。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
为A组(41例)、B组(43例)、C组(40例)和D 组(40例),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给予0.05、0.10、0.20 μg·kg-1·min-1泵注瑞芬
太尼直至拔管,D组拔管前不给任何药物。观察患者麻醉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1 (T3)、3 (T4)、5 min(T5)时的血流动力学
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在T2、T3时段的SBP、DBP及HR显著高于T1时段(P<0.05),A、B、C 3组显著低
于D组,且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B组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10 μg·kg-1·min-1瑞芬太尼应用于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最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为A组(41例)、B组(43例)、C组(40例)和D 组(40例),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给予0.05、0.10、0.20 μg·kg-1·min-1泵注瑞芬
太尼直至拔管,D组拔管前不给任何药物。观察患者麻醉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1 (T3)、3 (T4)、5 min(T5)时的血流动力学
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在T2、T3时段的SBP、DBP及HR显著高于T1时段(P<0.05),A、B、C 3组显著低
于D组,且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B组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10 μg·kg-1·min-1瑞芬太尼应用于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最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小儿外科泌尿系手术患儿80例,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术中均采用BIS监测,观察组40例术中根据预设理想的BIS值调整用药量,对照组麻醉医生不能观察BIS监测结果,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常规监测调节用药量,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末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七氟烷浓度、BIS值和七氟烷用量,并比较两组苏醒、拔管、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术中/术末MAP、术末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HR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术末呼末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术末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拔管、出PACU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07,P=0.034)。结论小儿全麻应用BIS监测可使麻醉药物用量更加精确,从而缩短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为小儿外科的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麻醉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20~30 min,pH值、PaCO2与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SBP、DBP、HR变化及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硬膜外麻醉组1例出现短暂呼吸抑制,3例术后出现头昏,30 min后自行消失。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9.
七氟醚在临床上已经进行了广泛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拥有麻醉迅速、可控性高、维持麻醉状态好、清醒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近年来在小儿麻醉中,七氟醚快速吸人诱导使用较多,但也有会引起术后躁动的问题。该文对近年来七氟醚在小儿临床外科麻醉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