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与脂质代谢异常以及TyG、TG/HDL-C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及预防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从医疗记录中收集数据。共收集589例患者数据,其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为癌症组及非癌症组,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BMI、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TyG、TG/HDL-C进行χ2、秩和检验,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BMI、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TyG、TG/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yG、TG/HDL-C和TyG+TG/HDL-C是否能预测癌症进行ROC曲线分析,TyG、TG/HDL-C和TyG+TG/HDL-C均能预测癌症。结论 肥胖及TyG、TG/HDL-C与结直肠癌存在相关性,对结直肠癌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2.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逐渐上升为全球慢性肝病的首位.导致本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一直是众多学者和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巨噬细胞作为参与MAFLD发病的重要细胞之一,在MAFLD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进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肝脏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分类、巨噬细胞与MAFLD疾病谱的相...  相似文献   

3.
背景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检出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以识别出更多代谢复杂的脂肪肝疾病。血尿酸/肌酐比值(SUA/Cr)是经肾功能标准化血尿酸(SUA)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目前,SUA/Cr与MAFLD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SUA/Cr与MAFLD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2—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2 288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肝脏情况。根据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MAFLD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MAFLD组(n=945)和非MAFLD组(n=1 343)。根据SUA/Cr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组(SUA/Cr≤4.13,n=574)、Q2组(4.135.72,n=571)。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SUA/Cr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探究MAFL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SUA/Cr对MAFLD的预测价值。 结果 MAFLD组患者男性占比、年龄、腰围(WC)、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SUA、血肌酐(Scr)及SUA/Cr均高于非M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MAFLD组(P<0.001)。Q4组WC、BMI、ALT、GGT、SUA、TC、TG高于Q1、Q2、Q3组,AST高于Q1、Q2组,DBP、ALP、HbA1c高于Q1组,Scr、HDL-C低于Q1、Q2、Q3组,年龄低于Q1、Q2组(P<0.05);Q3组ALT、AST、GGT、SUA、TC、TG均高于Q1、Q2组,WC、BMI高于Q1组,Scr低于Q1、Q2组,年龄、HDL-C低于Q1组(P<0.05);Q2组WC、BMI、ALT、GGT、SUA、TG均高于Q1组,年龄、HDL-C低于Q1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WC(OR=1.034,95%CI=1.016~1.053)、BMI(OR=1.340,95%CI=1.266~1.418)、GGT(OR=1.006,95%CI=1.003~1.010)、SUA(OR=1.002,95%CI=1.000~1.003)、TG(OR=1.319,95%CI=1.181~1.474)、HbA1c(OR=1.348,95%CI=1.184~1.536)为M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高HDL-C(OR=0.334,95%CI=0.205~0.543)为MAFLD患病的保护因素(P<0.05)。以SUA/Cr四分位数分组为自变量,调整混杂因素后,与Q1组相比,Q4组MAFLD的发生风险为1.734(95%CI=1.220~2.465,P=0.002)。SUA/Cr预测MAFLD的AUC为0.607(95%CI=0.584~0.630),最佳临界值为4.538。 结论 MAFLD组患者SUA/Cr高于非MAFLD组,随着SUA/Cr升高,MAFLD的检出率越高,SUA/Cr是MAFLD的危险因素。SUA/Cr可以作为评估M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已成为我国最常见慢性肝病,其发病与饮食及运动相关,在美国和欧盟至今尚无药物获批用于治疗MAFLD,西药治疗仍以保肝降酶、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对症治疗为主。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及自身经验,采用内治疗法及外治疗法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脂肪肝的常见方法。同时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针对MAFLD的一线治疗方法,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联合饮食控制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中药联合饮食运动干预MAFLD疗效尚佳,但是如何通过定量控制饮食和运动来干预MAFLD临床研究尚少,作者对饮食联合运动控制MALFD及中药干预MAFLD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期望细化饮食运动干预MAFLD的诊疗方案,并对中药联合饮食运动干预治疗MAFLD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MAFLD的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并对其进行骨密度检查,将MAFL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纳入研究组(n=223),将骨密度正常的MAFLD患者纳入对照组(n=35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影响MAFL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以女性为主,其体重指数及腹围较对照组更低,肝功能情况更差(Child分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高于对照组),肝纤维化程度高于对照组(层粘连蛋白原、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N端肽、Fibroscan LS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1.196,95%CI:1.000~1.431)、Fibroscan LSM(OR=2.111,95%CI:1.097~4.059)是M...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其与代谢障碍密切相关,专家小组提出将其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NAFLD/MAFLD不仅可能导致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相关。本文对NAFLD/MAFLD的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并总结了NAFLD/MAFLD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结果表明,NAFLD/MAFLD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且M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高于NAFLD患者。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NAFLD/MAFLD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依据,提示临床医生在处理NAFLD/MAFLD患者时,除了关注肝脏疾病的治疗外,还应重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基于Fibrotouch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与肝纤维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2022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经影像学诊断为脂肪肝且符合MAFLD诊断标准,行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检查的患者401例。根据其体重指数(BMI)与是否伴糖尿病(DM),分为MAFLD瘦人/正常体重组(n=25)、MAFLD超重组(n=52)、MAFLD肥胖组(n=249)和MAFLD糖尿病(MAFLD-DM)组(n=75),收集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肝脏硬度值(LSM)、受控衰减参数(CAP)等指标,应用多种无创肝纤维化指标如NAFLD纤维化评分(NFS)、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糖尿病评分(BARD)和纤维化-4指数(FIB-4)评估肝纤维化风险,比较各组间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无创肝纤维化指标等。根据是否伴肝纤维化,分单纯MAFLD组与MAFLD合并肝纤维化组,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sitics回归分析MAFLD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别间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9.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指排除过量饮酒、药物使用、慢性肝病等其他因素,产生的以肝脏内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近年来MAFL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亟需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鸢尾素是由Ⅲ型纤连蛋白组件包含蛋白5(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containing 5,FNDC5)在细胞膜上发生水解生成的一段多肽分子,对2型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MAFLD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对MAFLD的发病机制、鸢尾素的结构及其在人体内各器官中的分布情况、鸢尾素与肝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MAFLD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重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中重度MAFLD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第一部分,将2022年1~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被确诊为MAFLD的278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训练集),收集人口学资料及化验指标,依据超声结果将其分为轻度MAFLD组(200人)和中重度MAFLD组(78人),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运用二分类逻辑回归方程构建中重度MAFLD预测模型,列线图可视化呈现模型。第三部分,收集2022年11~12月我院体检中心被确诊为MAFLD的人群(外部验证集200人)作为中重度MAFLD预测模型的验证人群,分组同前。绘制代表模型区分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校准曲线图和模型临床适用度评价模型效能等进行模型内外部验证。结果:中重度MAFLD的危险因素为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总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UA[OR=1.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