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探讨肺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的10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 109例肺腺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44.0%(48/109),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χ~2=8.995,P=0.003)、淋巴结状态(χ~2=12.727,P=0.000)、TNM分期(χ~2=39.544,P=0.000)、残端有无癌残留(χ~2=35.551,P=0.000)、PCNA表达情况(χ~2=5.441,P=0.020)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支气管残端有无癌残留是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术后辅助化疗是Ⅱ期和Ⅲ期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χ~2=11.299,P=0.001)。结论肿瘤大小、TNM分期高、外科手术切除不完全是肺腺癌预后差的重要影响因素;Ⅱ期和Ⅲ期患者能够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对128例结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ag-1和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ag-1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Bag-1与病理分级、远处转移、Dukes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Bcl-2与这几项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Bag-1和Bcl-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r=0.47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Bag-1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两者相互作用并可以作为结肠癌早期筛选的一项指标,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根治性切除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1日期间38例行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本组38例胰头癌患者中有3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1.6%,1年累积生存率为38.7%,2年累积生存率为12.9%。2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远处转移与肿瘤大小(rs=0.421,P=0.008)及TNM分期(rs=0.746,P=0.000)有关,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有关(rs=0.543,P=0.001),肿瘤大小也与TNM分期有关(rs=0.475,P=0.003)。3单因素分析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表明,性别(P=0.045)、肿瘤大小(P=0.004)、分化程度(P=0.003)、TNM分期(P=0.000)、远处转移(P=0.002)及淋巴结转移(P=0.001)与胰头癌根治性手术后的预后有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03)及淋巴结转移(P=0.007)为胰头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4 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的结果显示,中、高分化患者预后明显优于低分化患者(χ2=11.356,P=0.003);TNMⅠ+Ⅱ期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Ⅲ+Ⅳ期患者(χ2=15.970,P=0.000);无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有远处转移患者(χ2=9.248,P=0.00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的预后明显好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χ2=10.144,P=0.001)。结论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关系密切,而与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为胰头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原发性胆管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p53蛋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胆管癌连同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胆管组织中Maspi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Maspin蛋白与p53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而p53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但胆管癌中Maspin蛋白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329,P=0.144)。Maspin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长于阴性表达患者(χ~2=4.440,P=0.035),而p5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短于阴性表达患者(χ~2=8.231,P=0.004)。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aspin蛋白是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HR=0.094,95%CI=0.015~0.593,P=0.012)。结论:Maspin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但其减少或缺失可能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蛋白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13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CD44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CD133及CD44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133和CD44蛋白均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少量在细胞浆中表达。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pTMN分期有关,肿瘤直径越大(CD44P=0.015;CD133P=0.002)、组织学分化程度越差(CD44P=0.008;CD133P=0.019)、有血管浸润(CD44P=0.043;CD133P=0.023)、有淋巴管浸润(CD44P=0.020;CD133P=0.044)、有淋巴结转移(CD44P=0.002:CD133P=0.004)、肿瘤浸润越深(CD44P=0.006;CD133P=0.021)以及pTNM分期越高(CD44P=0.034;CD133P=0.001),其CD44和CD13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越高。CD44+CD133+双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血管浸润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淋巴管浸润、肿瘤T分期、N分期以及pTNM分期有关,其中,肿瘤直径越大(P=0.010)、有淋巴管浸润(P=0.003)、有淋巴结转移(P=0.045)、肿瘤浸润越深(P=0.041)以及pTNM分期越高(P=0.049),其CD44+CD133+双阳性表达率越高。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13)、CD44蛋白阳性表达(P=0.005)、CD133蛋白阳性表达(P=0.002)以及CD44+CD133+双阳性表达(P〈0.001)和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有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44蛋白的表达与CD13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7,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D44+CD133+蛋白双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P=0.038)的独立危险因素。Cox风险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6)以及CD44和CD133蛋白的共表达(P=0.003)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D44和CD133可作为胃癌干细胞的肿瘤标志物;CD44与CD133蛋白的共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100A4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间质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确定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30例NSCLC 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S100A4蛋白在肺癌组织间质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在NSCLC间质表达的总阳性率为72.3%(94/130),在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间质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3%、59.6%、70.0%和75.0%.S100A4蛋白在NSCLC间质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18.91,P=0.000)、远处转移(χ2=5.51,P=0.019)及TNM分期(χ2=21.54,P=0.000)明显相关.间质S100A4蛋白表达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为36.2%(34/94),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63.9%(23/36),P=0.003].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OR=1.866)、有淋巴结转移(OR=1.826)、有远处转移(OR=6.224)、肿瘤低、未分化(OR=1.793)、TNM分期Ⅲ~Ⅳ期(OR=2.573)和间质中S100A4蛋白表达阳性(OR=1.776)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S100A4蛋白在NSCLC间质中的表达与肺癌的侵袭、转移、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它有希望成为一种能预测肿瘤进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 ankyrin repeats, Gankyrin)在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癌旁黏膜组织检测Gankyrin蛋白的表达,检测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各组资料的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在癌旁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3%,其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χ2=24.109, P<0.01);Gankyrin蛋白在同一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阳性表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χ2=6.722, 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χ2=6.139, P<0.05),在TNM分期中,(Ⅲ+Ⅳ)期的癌组织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阳性表达率(χ2=5.130, P<0.05);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有无浆膜浸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Snail、E-cadherin、N-cadherin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胃癌肿瘤起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MT相关因子及CD133蛋白的定位及定量表达,分析EMT相关因子及CD13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MT相关因子和CD133表达的关系,Kaplan-Meier方法分析EMT相关因子及CD133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①胃癌组织中Snail、N-cadherin及CD133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Snail:0.599±0.114比0.259±0.108,P=0.020;N-cadherin:0.754±0.154比0.329±0.134,P=0.001;CD133:0.635±0.119比0.485±0.116,P=0.029),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其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378±0.123比0.752±0.156,P=0.003)。②Snail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平均相对灰度值在有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3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5 cm和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0~N2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5 cm和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平均相对灰度值在有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3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0~N2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CD133蛋白表达平均相对灰度值在有淋巴管浸润、N3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5 cm和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管浸润、N0~N2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5 cm和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③Snail、N-cadherin蛋白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分别均呈正相关(rs=0.278,P=0.048;rs=0.406,P=0.003),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504,P=0.000)。④Snail、N-cadherin及CD133蛋白低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高表达者(P〈0.05),联合EMT相关因子和CD133蛋白表达能够最有效预测患者生存。结论EMT与胃癌肿瘤起始细胞特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并且两者与胃癌的高侵袭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联合EMT相关因子Snail、E-cadherin、N-cadherin与CD133能够最有效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梳蛋白4(Cbx4)和含FERM结构域蛋白4A(FRMD4A)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及临床病理资料,用qRT-PCR和免疫组化法中检测标本中Cbx4、FRMD4A mRNA与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bx4和FRMD4A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率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Cbx4和FRMD4A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Cbx4及FRMD4A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Cbx4、FRMD4A蛋白阳性表达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各自阴性表达组患者(χ~2=15.42,P=0.000;χ~2=21.55,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bx4(HR=2.754,95%CI=1.827~4.151,P=0.000)和FRMD4A(HR=3.129,95%CI=2.282~4.290,P=0.000)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分期(HR=1.432,95%CI=1.241~1.652,P=0.005)、远处转移(HR=1.257,95%CI=1.208~1.308,P=0.032)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bx4及FRMD4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对胃癌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确定NDC1基因对结肠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NDC1基因的RNA-Seq数据以及对应的每一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参数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而后使用R软件绘制散点图并分析NDC1在结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化表达,绘制受试者曲(ROC)并分析NDC1基因表达对区分结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诊断效能。通过GEPIA数据库检索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NDC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卡方检验分析NDC1基因表达和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NDC1表达量的中位数为3.797(3.411~4.118),高于正常组织3.09(2.897~3.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41对配对组织中的NDC1表达量同样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ROC曲线显示NDC1基因对结肠癌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8515,95%CI:0.8115~0.8915,P<0.001)。NDC1高表达的患者相比于低表达的患者有着更低的淋巴结转移数、更好的病理分期以及更少的肿瘤淋巴侵犯(P<0.05)。NDC1基因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有着更低的总体生存率(P<0.05)。单因素COX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病理分期、淋巴侵犯以及NDC1基因的表达都是影响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在多因素COX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M分期、病理分期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NDC1基因有潜力成为一个用于结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蒋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0):1426-142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因子L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2年4月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95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等各项临床相关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ivin在95例结肠癌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Livin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46.32%(44/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82%(5/39);Livin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灶大小、是否有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 (P<0.05)。 结论:检测L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结肠癌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可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CD14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预测因素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2014年199例术后经病理学活检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随访5年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人蜡块标本组织中CD14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47的表达情况与病人的年龄、绝经状态、家族史、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病人肿瘤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同时,CD147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病人的5年总生存率(OS)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病人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相关性(P=0.28)。结论 CD147可能是乳腺癌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有望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CR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CR7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CR7在90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差异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90例结肠癌组织中,CCR7在结肠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CR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CCR7蛋白在癌旁组织与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32/90)和77%(69/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89,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R7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结肠癌组织中CCR7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CR7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结肠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预后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12位结肠直肠癌病人肿瘤组织标本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同时对其中接受根治术的202例病人进行随访.分析P27^kip1蛋白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大小、病理类型、分期及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发生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212例结肠直肠肿瘤组织中P27^kip1蛋白染色阳性表达者131例.占61.8%。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呈负相关(P=0.04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程度的高低与肿瘤复发率、死亡率呈负相关(P〈0.001)。行半结肠癌的P27州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转移情况呈负相关(P=O.003)。但P27^kip1蛋白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类型、分期及有无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评估结肠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具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VEGF-C表达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VEGF-C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评估VEGF-C表达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4例原发结肠癌及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各7例VEGF-C表达,分析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VEGF-C阳性表达率为43.2%(19/44),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表达均阴性。结肠癌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Dukes分期(P=0.001)相关。VEGF-C(+)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VEGF-C(-)病人(P=0.0225)。远处转移(P=0.0004)、淋巴结转移(P=0.021)、VEGF-C(P=0.0469)可以作为结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VEGF-C表达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判断结肠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胰体尾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胰体尾腺癌的临床特点、肿瘤行为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腹部肿瘤外科收治的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108例胰体尾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4%(91例)为导管腺癌。46%(50例)出现同时性远处转移,血行转移40%(43例)以肝转移为主(41例,38%),种植转移19例(18%)。54%(58例)切除了肿瘤,Ⅰ、Ⅱ、Ⅲ、Ⅳ期病人手术切除率分别为100%(5例)、100%(33例)、5%(1例)和38%(19例),差异显著(χ^2=56.80,P<0.001)。和未切除肿瘤的病人相比,手术切除病人的男性比例(53%:72%,χ^2=3.92,P=0.048)显著较少,出现上腹痛(66%:84%,χ^2=4.78,P=0.029)、体重下降(22%:42%,χ^2=4.78,P=0.029)和种植转移的比例(0:38%,χ^2=26.74,P<0.001)显著较低。I、Ⅱ、Ⅲ、Ⅳ期病人中位生存分别为35(11~73)、14(1~83)、6(2~25)和4(1~20)个月,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0.07,P<0.001)。Ⅲ、Ⅳ期胰体尾腺癌手术切除后中位生存8(2~25)个月,显著长于未切除病人的4(1~13)个月(χ^2=17.06,P<0.001)。结论胰体尾腺癌手术时出现同时性远处转移的几率大。男性、上腹痛、体重下降、种植转移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降低。Ⅲ期病人虽然手术切除率较Ⅳ病人为低,但是术后生存无显著差异;对Ⅲ、Ⅳ期胰体尾癌而言,原发灶能够切除的病人术后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抗7岗亡基因bag-l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合素一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法)对64例结肠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ag-l和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ag-l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bag-l与病理分级、远处转移、Dukes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bcl-2与这几项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O.05);bag-l和bcl,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r=O.47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有不同水平bag-l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它们可作为结肠癌早期筛选的一项指标,并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比较2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和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3%(47/7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76,P=0.005)。位于直肠、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Ⅲ+Ⅳ分期的组织中有较高的BCA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χ~2=5.296、4.541、11.387、5.091,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CAT1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预后明显优于BCAT1阳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2.8%和15.1%(χ~2=9.242,P=0.002)。结论 BCAT1蛋白表达检测阳性提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不佳,预示总体生存预后不良,是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标记物方面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Wnt7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切除术组织样本135例,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Wnt7a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Wnt7a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与胃癌患者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Wnt7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也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30.5,P=0.000)。Wnt7a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分化程度和Lauren分型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远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nt7a高表达胃癌患者1、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Wnt7a低表达胃癌患者(均P0.01)。Wnt7a高表达(P=0.01)与远处转移(P=0.02)及为影响胃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Wnt7a高表达(P=0.02)与TNM分期(P=0.03)、远处转移(P0.01)为影响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Wnt7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恶性病理特征显著相关。Wnt7a蛋白表达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假性蛋白激酶3(TRIB3)在结肠息肉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经手术切除的85例结肠息肉标本(息肉组)、87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结肠癌组),以同期102份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三组中TRIB3的表达水平,分析TRIB3在结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TRIB3在正常组、息肉组、结肠癌组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5.69%(16/102)、60.00%(51/85)、95.74%(90/94),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10,P<0.001)。TRIB3在结肠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型有关(χ2=12.650,P=0.01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 结论TRIB3在结肠息肉癌变进程中表达逐渐上调,其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转移情况、分化程度有关,有望成为监测结肠息肉癌变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