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筋膜闭合器在小儿胸腔镜膈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膈疝7例、膈膨升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胸腔镜下应用微创筋膜闭合器辅助对患儿行膈疝修补术和膈肌折叠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放置胸腔引流管。4例新生儿术后需呼吸机辅助,其中3例呼吸机撤机时间为术后第2、4、5天;1例合并染色体异常,术后第3天拔胸腔引流管及气管插管后出现反复气胸并气喘,予重新置管,术后第21天发生肺出血,术后第24天家属要求自动出院。除自动出院1例外,其余7例拔胸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第2~11天,平均4.4 d,其中2例术后拔胸腔引流管时间>7 d(分别为9、11 d);术后住院时间为8~17 d,平均11.8 d。出院前复查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胸片均未见复发。结论 胸腔镜下应用微创筋膜闭合器辅助对患儿行膈疝修补术和膈肌折叠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来微创手术方式逐步成为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但是与开腹手术方式相比,仍未能降低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吻合口漏仍是直肠癌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着患者的肿瘤学预后和生活质量,也是腹腔镜结直肠外科医师需要面临的挑战.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吻合口漏,选择传统的开腹再手术的处理方式,还是选择微创再手术的处理方式一...  相似文献   

3.
经肛门直肠镜下的微创外科(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不仅是经肛切除直肠肿瘤的一种新方法,而且是一种可切除低位、中位和高位直肠的微创技术。和传统的经肛切除相比,TEM暴露的视野更大,复发率更低,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好的精准切除等优点。而且对于一些病例来说比开腹或腹腔镜和低位前切除更有效。在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准确的术前分期的前提下,TEM是一种安全的、可重复的治疗低风险的T1期肿瘤技术。本文介绍了TEM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肛门微创手术(trans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AMIS)临床疗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方式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接受直肠肿物局部切除术患者52例,其中TAMIS组30例,传统经肛门切除组(TAE)22例,对患者进行系统随访,并详细记录其临床资料。 结果TAMIS组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1.5(25~90)分钟。平均住院时间3(1~4)天。SILS Port平均安装时间3(1~5)分钟,TAE组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25~110)分钟。平均住院时间3(1~4)天。5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完整切除,未见切缘阳性患者。共发生术后短期内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1例,术后尿潴留1例,术后肛门出血1例。两组患者肿物距离肛缘距离方面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AMIS术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手术范围;TAMIS组手术时间更短(41.5分钟,P<0.05);在肛门功能影响方面,TAMIS组患者便失禁严重程度评分下降明显(P=0.002),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评分低于TAE手术组(P=0.001),经过数学分析得到TAMIS曲线公式为Y=-13.15ln(x)+79.563。根据手术时间二次求导曲线图,第12例为拐点,提示前12例为学习阶段。 结论经肛门微创可通过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学习曲线平滑,易于掌握,肛门功能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微,手术范围广,术野清晰,在直肠良性肿物或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全层切除治疗腹膜返折以上直肠肿瘤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EM全层切除治疗的26例腹膜返折以上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术中联合腹腔镜下创面缝合,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时间70~150min,住院时间5~7d。术后无肠瘘,术后发生少量便血2例。腹腔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痊愈。术后病理显示了与术前临床评估存在差异。26例(其中2例pT2期的患者追加了腹腔镜Dixon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随访发现:术后病理证实为pT1期伴淋巴浸润1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肿瘤原发部位复发,余均无复发(包括追加根治性手术的两例pT2期病例)。 结论TEM全层切除腹膜返折上方直肠肿瘤是安全的,同时提供了更详尽的病理信息,并更遵守肿瘤根治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微创外科结直肠手术在我国的开展已超过20个年头。20余年来,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为代表的结直肠外科微创手术在我国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微创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开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由此更使其成为一种外科理念逐步深入结直肠外科领域。不断成熟的技术、不断更新的设备与器械,都为微创结直肠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尾侧入路法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强调系膜解剖结构层次,在膜间隙中解剖和游离,重视腹膜、筋膜、融合筋膜、系膜、腹膜返折以及系膜筋膜平面等解剖结构,符合“膜”与“系膜”解剖原理,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手术流程可重复,符合肿瘤外科操作要求,有外科操作价值及推广意义,本文将对此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外科治疗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作为微创术式的一种,其在治疗直肠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多个优势,正逐渐受到学者的亲睐,但该术式对肿瘤的术前分期以及手术的适应症要求较为严格,在临床工作中也应谨慎开展。现笔者就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的适应症、术前评估、手术并发症、疗效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直肠癌标准术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TME手术的普及,盆腔植物神经保护(PANP)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根据作者经验和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保留PANP相关的新认识和技术进展。笔者认为,在开展直肠癌TME手术时,有六个部位容易发生盆腔植物神经损伤,需要识别和保护: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肠系膜下丛,上腹下神经丛及腹下神经的近端,盆丛前丛的近端,盆丛后丛的主干,盆丛后丛的终末支,盆腔内脏神经以及血管神经束(NVB)。要完整保留PANP,需要熟悉盆腔筋膜解剖层次和神经走行在层次部位,在直肠固有筋膜和腹下神经输尿管前筋膜之间分离,可以完好地保留腹盆腔自主神经系统,以筋膜层膜为导向,进行筋膜之间分离,以神经为导向,实现精准直肠癌手术,对于提高手术质量,保护器官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作为一项结合了内镜技术和微创手术共同优势的手术操作技术,于1983年首次与世人见面。该技术以其放大达裸眼6倍的三维手术视野,使得术者可以充分、精准地全层切除复杂的直肠病灶。此篇述评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笔者自身临床实践的经验,将在TEM的术前评估、传统适应证和治疗直肠疾病的创新应用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常规直肠癌经辅助切口取标本与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进行比较,探讨NOSES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行直肠癌微创手术的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本取出方式不同分为NOSES组(研究组)和传统经腹部辅助切口组(对照组)。采用PSM平衡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患者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 结果研究组患者腹壁切口更短(t=-19.791,P<0.001),术后离床时间更早(t=-5.978,P<0.001),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t=-7.656,P<0.001),疼痛评分更低(术后12 h:t=-4.372,P<0.001;术后24 h:t=-5.835,P<0.001),两组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vs.(9.5%),χ2=4.375;P=0.028]。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类,研究组共8例术后并发症(12.7%),其中CD Ⅰ级并发症3例(4.8%),CD Ⅱ级并发症2例(3.2%),CD Ⅲ级并发症3例(4.8%);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vs.(22.2%),χ2=1.983;P=0.159]。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在淋巴结检出总数(t=0.603,P=0.548)、近切缘(t=-0.110,P=0.912)及远切缘长度(t=-0.126,P=0.900)、总生存率(χ2=0.002,P=0.962)及无病生存率(χ2=0.625,P=0.42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NOSES安全可行,具有术后疼痛轻、损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等优点,具有与传统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相似的长期肿瘤学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研究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87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依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 187例患者出院161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3.9%;对125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7年,以13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1 52例(41.6%),ADL2 36例(28.8%),ADL3 20例(16.0%),ADL4 11例(8.8%),ADL5 6例(4.8%)。结论 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01~2018-01收治的56例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炎性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vs 35.71%,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的血肿清除效果,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脉络膜裂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和经脉络裂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个国人成人头颅湿性标本在4-10倍显微镜下进行侧脑室区域显微解剖,观察并描述脉络膜裂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分别打开脉络膜裂体部、房部、颞部,观察达到第三脑室、松果体区、环池的路径解剖.结果 脉络丛位于侧脑室底部内侧.脉络膜裂是位于丘脑和穹窿之间呈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肛微创手术(TAMIS)与经肛内镜显微手术(TEM)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52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TEM手术的患者设为TEM组,26例行TAMIS手术的患者设为TAMIS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无病生存期等数据。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类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TEM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80.9±39.0)min,(22.0±23.7)mL;TAMIS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90.0±27.0)min,(24.8±20.7)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0,-0.449;P>0.05)。TEM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TAMIS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盆腔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出院。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清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1.091,-1.675;P>0.05)。所有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手术切缘、基底部均未见肿瘤细胞残留。TEM组有1例直肠腺瘤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局部复发,予以肠镜下切除后未再复发。TAMIS组有1例早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后8个月出现肝、肺转移。TEM组与TAMIS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和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742)。 结论TAMIS手术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安全可行,可取得与TEM手术相似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移动式c型臂实时图像拼接技术在临床骨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3例下肢复杂性骨折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术中对下肢进行c型臂透视并采集2~4幅图像,经过图像拼接技术处理后得到骨折复位后内固定手术部位的1张全景图像,对术中拼接图像进行评价;术后行DR或CR摄片检查并进行相关角度测量。结果术后4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及术后3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均愈合,无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其术中拼接图像的评定结果为全组43例中,优27例,良1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7.67%。43例患者测量的角度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拼接完整图像和术后DR或CR图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式c型臂拼接技术的全景成像能够及时、有效地满足了骨科医生在术中重构股骨和胫骨骨折部位全景图像的需要,避免了临床对术中骨折的复位整体效果判断有误和内固定物不适当等现象,为进一步提高临床骨科微创手术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矫治5 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方法:与正中切口手术的病例(正中组,n=113)比较,分析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右侧组,n=85)矫治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术前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大多术前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正中组体质量[(4.61±0.41)vs.(4.95±1.18)kg,P0.05]、体表面积[(0.27±0.02)vs.(0.28±0.01)m2,P0.05]、术前有肺炎史的病例所占比例(44.2%vs.64.7%,P0.05)低于右侧组。右侧组手术切口小于正中组[(6.01±0.85)vs.(9.13±1.04)cm,P0.05],手术时间[(143.64±22.41)vs.(152.12±22.80)min,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正中组短[(7.13±2.60)vs.(8.86±3.67)d,P0.05],引流量[14.6(12,16)vs.16.4(13,20)mL/kg,P0.05]和输血量[10(0,20)vs.11.1(0,20)mL/kg,P0.05]也较正中组少,两组其他围术期指标类似(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矫治婴儿室间隔缺损病例的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01~2013-01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以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9.7±17.4)min、(317.9±81.3)ml、(96.4±11.3)d、(18.5±3.1)w,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4±19.1)min、(476.3±89.5)ml、(113.3±12.5)d、(21.9±3.2)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9例(63.3%),良7例(23.3%),一般3例(10.0%),差1例(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骨折不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少,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肱骨中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12周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及术前、术后3d应激反应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观察组Constant-Murley、Mayo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P<0.05)。术前两组骨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观察组骨钙素(BGP)、胶原羟基末端肽(CTX)、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改变,但观察组术后3d血清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08%,与对照组14.58%对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骨代谢指标,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