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 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道。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遍及全世界。本病是主要侵犯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全身中小动脉系统的血管炎和心肌炎,约1~4%患儿发病后头3个月死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塞或动脉瘤破裂[1]。对心肌梗塞或冠状动脉疾病素来不很关心的小儿科医生,也已开始重视起来。1 流行病学日本从1972年~1990年进行了11次全国性川崎病调查,至1988年底已报道94330例,流行病学特点:1男女比例1∶4;21979、1982、1986年发生了三次流行,流行期间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172~1…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 (Kawasaki’s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 ,MCLS)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 ,上世纪6 0年代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至今日本已报道 16万该病病例 ,亚、欧、美、澳洲及南非等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我国川崎病发病亦逐年增加[2 ,3 ] ,目前在许多国家 ,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4] ,因此引起儿科医生的普遍重视 ,对本病的病因、早期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已成为儿科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5] 。1.历史回顾 196 7年日本学者川崎富… 相似文献
3.
70例川崎病人〈4岁者占8%,以心血管损害最常见。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可确诊本病本组9例应用阿斯匹林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患儿均于24h体内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改善。笔者肯定这种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4.
5.
川崎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川崎病主要的危险是其心脏并发症。近年来亦出现不典型川崎病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2年 9月~ 2 0 0 0年 5月间收治的 31例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5例 ,女 6例 ,年龄 2月 8天至 6岁 ,其中 4岁以下有 2 8例。1 2 临床表现 :均有发热 ,皮症 2 6例 ,眼结膜充血 30例 ,口唇潮红 ,皲裂 2 4例 ,杨梅舌 13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 2 1例 ,手足硬肿 18例 ,指趾脱皮 ,肛周脱皮 2 0例 ,精神差 19例 ,易激惹 16例 ,咳嗽 12例 ,咽痛 8例 ,阵发… 相似文献
6.
7.
川崎病是1种迄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其中冠状动脉血管炎引起的冠脉瘤和冠脉狭窄最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自1967年川崎富作医生报告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经过近40年的研究,其流行病学、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进展。1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从流行病学调查川崎病主要发生在日本和北美。发病率以冬季为主。2岁以下儿童多见,男孩比例高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心脏并发症较多。川崎病的发病年龄80%<5岁,90%<8岁。平…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34例K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川崎氏病合并面瘫1例孙舒芳,刘月珊辽阳市弓长岭矿医院(111008)鞍钢铁东医院关键词川崎氏病;面瘫1病例报告患儿,女,9个月,病志号09534。因不规则热1周,加重2天,体温39.5℃,于1995年7月4日就诊。该患儿1个月前曾接种流脑疫苗。查体:...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非特异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综合征,迄今病因未明,病变可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及猝死,威胁患儿长期生活质量及寿命,在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在此就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分析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 4 8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声像改变。结果 发现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病变 38例 ,其中冠状动脉扩张 31例 ,冠状动脉瘤形成 4例 ,巨大左冠状动脉瘤 1例 ,2例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诊断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 ,对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及预防心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KD的临床特征、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109例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09例KD中典型78例,不典型31例.平均发病年龄3.3岁.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合并冠脉损害者随访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6岁以下是KD好发年龄段并以男孩居多,不典型KD高,典型KD冠脉损害率高于不典型病例;典型与不典型KD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按诊断标准对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 e,MCLS)早期诊断临床经验,以及分析对比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 igh dose immun ity globub in,HD IG)治疗小儿MCLS的疗效。方法对41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HD 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效对照组13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应用HD 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MCLS,在主要症状和体征消退,以及防治冠状动脉扩张等并发症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结论按照目前诊断标,有利于早期诊断小儿MCLS。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为治疗小儿MCLS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川崎病合并左主干冠状动脉窦瘤和室壁瘤的手术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川崎病合并左主干冠状动脉瘤和室壁瘤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为室壁瘤切除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随访6至12个月。结果:术后5例患者均存活,手术成功率100%。左室射血分数术前从平均33%改善至术后近期50%,随访期间为57%(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从术前平均58mm改善至术后近期49mm,随访平均内径为48mm(P<0.01);心功能分级(NYHA)从术前2.8级改善至术后2.2级,随访期间为1.6级(P<0.05)。随访复查冠状动脉CTA提示冠状动脉瘤瘤径无扩大,桥血管通畅。结论:对于川崎病合并左主干冠状动脉瘤和室壁瘤的患者,瘤径小于10mm时,术中可旷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科近6年(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KD近3年(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患儿人数是前3年(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患儿人数的1.72倍(43/25),68例中男女比例为1.96:1(45/23),5岁以下患儿发病占94.1%(64/68),非典型KD占32.4%(22/68)。典型KD组和非典型KD组在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冠状动脉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在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脱屑与硬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发病中非典型表现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容易误诊,尽早做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诊断K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川崎病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过程,探讨急性期动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价值。方法以20例健康儿童的超声监测值为参照,探讨5例川崎病儿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健康组左主干及右冠脉显示率为100%,病变组共检出冠脉病变3例,其中二尖瓣返流2例,心包积液1例。冠脉病变最早发生在起病第5天,第10~20天为高峰,20~30d扩张冠脉回缩。结论川崎病急性期一过性冠脉扩张较普遍,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和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方便、迅速直观优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川崎病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川崎病急性期的变化和对冠状动脉损伤(CAL )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川崎病(KD)组(n=4 8)治疗前后及对照组(n=30 )患儿血浆D二聚体浓度,分析D二聚体浓度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结果 KD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 5 ) ;KD组治疗3周后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P<0 .0 5 ) ;CAL组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治疗后均高于无CAL组,(P<0 .0 5 )。结论 D二聚体浓度对KD患儿急性期CAL有诊断价值;阿司匹林治疗能有效改善KD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减少KD患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川崎病(KD)患儿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损害情况,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总结75例KD患儿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具备主要表现6项者42例(56%),5项23例(30.7%),4项7例(9.33%),3项2例(2.67%),2项1例(1.33%)。某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淋巴结肿大为化脓性,皮疹结痂,可有脱指甲表现,病程中可一直无手足末端脱皮。另外发现惊厥、脑膜炎、胆囊炎、脊髓炎等各1例。71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47例(66.2%)冠状动脉有改变,其中冠状动脉扩张30例(42.3%),冠状动脉瘤17例(23.9%),其中巨大瘤2例。结论:川崎病临床表现多样,某些主要表现可有例外,冠状动脉扩张较常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