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原周围性水肿发生情况调查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郑延安,张西洲高原周围性水肿是指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发生在体表肉眼可以观察到并能触摸到的水钠醋留现象,虽然不能单独构成一种高原特发疾病,但它是机体不适应高原环境的一种显著标志。临床资料本文调查发生在喀喇昆仑山和西...  相似文献   

2.
尚法现 《人民军医》1999,42(6):340-341
1987年1月~1998年7月,我们在海拔3550m的高原地区共收治高原肺水肿139例,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30例,女9例;年龄15~59岁,平均30.8岁。均为高原移居者,乘飞机入高原110例,占80%;乘车入高原22例,占16%;负重步行由3000m进入更高地区7例,占4%。首次入高原128例,占92.1%;入高原2次以上11例,占7.9%。其中,因剧烈活动、上感、饮酒等诱发高原肺水肿121例,占87%。发病时间:多为进入高原后1~7d,个别短至3h或长住高原。临床症状: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1.2 诊断标准 凡急速进入高原,或在高原期间因某…  相似文献   

3.
鼻出血较常见 ,突然进入高海拔地区更易发生 ,近年来本院收治鼻出血 6 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4例鼻出血病人 ,均属门诊病例 ,其中男 6 0例 ,女 4例 ,年龄 18~ 37岁 ,平均 2 2岁。出血原因 :高原适应不全 5 1例 ,占 80 % ;创伤性鼻出血 3例 ,占4 6 % ;高血压性鼻出血 4例 ,占 6 2 % ;高原红细胞增多致鼻出血 6例 ,占 9 4 %。 6 4例中有 5 4例是初到高原就出现鼻出血症状 ,一般刚下飞机 2 0min左右就出现鼻出血症状。本组无一例是乘车进藏后出现鼻出血的。1 2 治疗方法 除外伤性鼻出血 ,其它均由鼻粘…  相似文献   

4.
昏劂或称晕劂,系一时性大脑供血或供氧不足所致.我院于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收治1391例急、慢性高原性疾病中.47例以昏劂为主要症状入院(已除外排尿性昏厥).临床资料721例急性高原反应中17例发生昏厥(占2.35%),男15例,女2例;年龄19~35岁.发生在海拔3800~5000m9例,507O~5400m8例.3例对高原极度恐惧,精神紧张,过度换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开始全身麻木,四肢抽搐,继之昏劂;2例在剧烈运动时发生昏厥;3例长途乘车,到站下车时突然昏厥;其余均在直立或坐位时发生.其中3例一日内反复昏劂2~4次.昏厥历时1~30分钟不等,8例自然恢复,9例经抢救恢复.  相似文献   

5.
昏厥或称晕厥,是一过性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一种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我院于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收治58例高原昏厥,经积极救治均恢复健康。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57例昏厥病人中急性高原反应29例(占47.3%)其中男25例,女2例;年龄19~35岁。发生在海拔3800~5000m9例,5070~5400  相似文献   

6.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 ,社会人群 3 0 %~ 50 %曾发生过一次或者一次以上的晕厥[1] ,其病因诊断对治疗和判断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高原部队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年轻战士晕厥发生率较平原高 ,现将我科近 1 0年共收治的 80例晕厥患者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部队战士 ,入伍后均居住在我省海拔 2 2 60m~ 450 0m地区。男 55例 ,女2 5例 ,年龄 1 7岁~ 2 2岁 ,平均 1 8.5岁 ,入伍半年以内 3 0例 ,一年以内 2 8例 ,一年以上 1 2例 ,入伍前体检均符合健康标准。2 临床类型血管迷走性晕厥 3 4例 (42 .5% ) ;排尿性晕厥 3例…  相似文献   

7.
叶平安  胡对林 《人民军医》1999,42(8):458-460
高原脑水肿(HACE)又称高原昏迷,是一种恶性、急性高原病。现就我院1988年以来收治的HACE64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3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推荐的诊断标准[1],伴发肺水肿(HAPE)主要依据临床及胸部X线检查确定。男62例,女2例;年龄17~63岁,平均30岁。军人13例,其他个体劳动者38例,旅游、出差及探亲人员13例。初次进入高原34例,高原居留3个月~30年以上,回内地居留1个月以上,重返高原发病30例。格尔木就地(海拔2808m)发病4例,其中2例为夜间睡眠中发病。海拔4000m以上地区发病60例(93.8%)。…  相似文献   

8.
高原外周水肿(HPE)是急进高海拔时出现的面部水肿。我们通过对61例进入海拔5000m高原健康人观察发现,上山后一周内18例出现面部水肿,10天后水肿逐消退。其中2例持续了3个月,表现了迁延性过程。72%面部水肿患者合并急性高山病(AMS),1例合并高原肺水肿(HAPE)。  相似文献   

9.
高原鼻出血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 《临床军医杂志》2004,32(6):126-127
20 0 2年— 2 0 0 4年我院 (地处海拔 376 0m)共收治 98例高原鼻出血 ,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8例中 ,男性 5 6例 ,女性 4 2例 ,年龄5~ 6 9岁 ,高发年龄集中在 18~ 4 1岁 ,以汉族居多 ,各月份发病人数不等 ,以 10月底至次年 4月份发病最多 ,单侧鼻腔出血 6 5例 ,占 6 6 3% ;双侧鼻腔出血或两侧交替出血 33例 ,占 33 7% ;临床有近一半的患者有反复性鼻出血史 ,出血量少则数滴 ,多则约 15 0ml。1 2 高原鼻出血的病因及特点1 2 .1 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 36例 ,占 36 .7% ;干燥性鼻炎30例 ,占 30 .6 % ;鼻、鼻窦急…  相似文献   

10.
急性高原肺水肿117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地处 2 80 1m的青藏高原 ,急性高原病为该地区常见病。自 1 988年 7月— 1 998年 7月 ,我科收治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 1 1 7例 ,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94例 ,女 2 3例 ;年龄 1 5岁~ 48岁 ,平均 2 8岁。均为乘车进入高原的移居者。首次入高原 95例 ,占 81 .2 %,入高原2次以上 2 2例 ,占 1 8.8%。发病时间及海拔高度 :进入格尔木地区 3小时~ 48小时内发病 1 8例 ,~ 1 0天 6例 ;进入海拔 3 0 0 0m~ 40 0 0m在2小时~ 48小时内发病 2 9例 ,~ 5天 9例 ;进入海拔 50 0 0m在 1小时~ 48小时内发病 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地区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93名(年龄40~75岁,平均55.5岁)移居西藏拉萨地区(海拔3650m)和青海格尔木地区(海拔2780m)5~35年,并在近2年返回平原地区的高原移居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293名移居者中220名(75.1%)出现脱适应症状,涉及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等多个系统。自高原返回昆明(2200m)、北京(40m)、郑州(100m)三地的移居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61.0%、83.7%、82.4%,其中返回北京及郑州地区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返回昆明地区者(P<0.01)。移居高原20年以上组返回昆明、北京、郑州后高原脱适应发生率分别为69.2%、94.2%、93.3%,明显高于移居高原10年组(分别为47.5%、67.6%、66.7%)。拉萨地区移居者返回昆明、北京、郑州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68.8%、92.0%、89.7%,明显高于青海格尔木地区移居者(分别为48.8%、72.2%、72.7%)。结论高原移居者从高原返回平原地区的海拔高度差越大、在高原居住的时间越长、移居地海拔高度越高,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对在1530~1996m(正常对照)、2496m(次高原)和3000m(高原)三个不同海拔地区居住已6~30年的健康成人应用三维经颅多普勒(简称3D—TCD)技术共172人的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了检测.所有病例均系临床检查无脑血管、周围血管病、无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健康成人.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高海拔地区健康移居者血液流变学的“浓”、“粘”、“聚”、“凝”之特点尤为突出.为探讨高原昏迷和肺水肿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作者在喀喇昆仑山对30例高原昏迷和肺水肿患者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实地检测,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均为进入海拔5000m以上地区3~7天发生的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患者,下送至某医院(海拔3800m)住院的病人作为检测对象.随机抽查36例健康移居者(3800m)和海拔1410m的健康人30例进行检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高原肺水肿(HAPE)是严重的急性高原病亚型之一,是因急性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血流量增加,血管收缩不平衡,结果收缩较弱的区域出现激流,造成周围组织水肿而形成的。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对救治高原肺水肿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通过雾化吸入NO的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来调节内源性NO的合成和释放,比直接吸入NO安全且无毒副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雾化吸入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作者在海拔3700m选取HAPE患者17例,均系平原出生,进入海拔(3700~5400)m的汉族男性,年龄(19~40)岁。随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了解高原驻训官兵消化道不适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等,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群体调查法,选择初次和再次到高原驻训官兵2187例,调查到达高原后出现腹胀、反酸、胃灼热、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消化道不适与年龄、性别、驻训高度、到高原次数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87例中,发生消化道不适148例,占6.9%。其中出现腹胀、反酸、胃灼热、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的103例(69.6%),单一症状的45例(30.4%)。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腹胀、便秘和腹痛。到高原后出现消化道不适官兵年龄为(23.3±7.6)岁,未出现消化道不适官兵为(25.1±7.3)岁;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驻2500~3000m海拔高度791例中,出现消化道不适40例,占5.3%;驻3000m以上1396例中,出现消化道不适108例,占7.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原性消化道不适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及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视功能锐减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治疗不当常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自 1 992年— 2 0 0 2年 1 0年间共收治 1 7例短期内进入高原视功能锐减患者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患者 1 7例 ,男 1 4例 ,女 3例 ,年龄 1 7岁~ 3 9岁 ,平均年龄 2 7.6岁 ,1 6例为初次从平原进入高原 (3 658m) ,1例为再次进入高原 ,均乘飞机。 1 3例为 1 2月~ 2月进入高原 ,4例为 3月~ 6月进入高原。发病时间在到达高原后 1 .5h~ 3 1h ,平均 8.2h ,就诊时间均在发病后 3 0min~ 1 8h ,均以视力急骤下降为主诉 ,2例发病前有阵发性一过性黑朦。未…  相似文献   

17.
乘飞机进入高原地区鼻出血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诗冬  杨升辉  程先恩 《人民军医》2002,45(10):606-606
突然进入高海拔 (30 0 0m以上 )地区者较易发生鼻出血 ,特别是乘飞机进入者更易发生。为此 ,我们结合高海拔的特点对乘飞机进入高原地区鼻出血6 4例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6 0例 ,女 4例 ;年龄 18~ 37岁 ,平均 2 2岁。均为乘飞机进藏。刚下飞机 2 0min左右就出现鼻出血 5 4例 ,余 10例在进藏 1年后出现鼻出血。创伤性鼻出血 3例 (4 6 % ) ,高血压病鼻出血 4例 (6 2 % ) ,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6例 (9 4 % ) ,其他不明原因鼻出血 5 1例 (80 % )。1 2 治疗方法 除外伤性鼻出血外 ,其他均由鼻黏膜毛细血管扩…  相似文献   

18.
昏厥或称晕厥,是一过性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一种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我院于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处收治57例高原昏厥,经积极救治均恢复健康.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7例中急性高原反应27例,其中男25例,女2例;年龄19~35岁.发生在海拔3800~5000m处9例,5070~5400m处18例.其中3例对高原极度恐惧,过度换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开始全身麻木,四肢抽搐,继之昏厥;10例在剧烈运动时发生昏厥;3例长途乘车,到站下车时突然昏厥;其余均在站哨或坐位时发生.其中4例1月内反复昏厥2~4次.昏厥历时1~30分钟不等,10例自然恢复,17例经抢救恢复.  相似文献   

19.
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是指驻平原地区人员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而发生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其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后的6~96 h,吸氧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常需要脱离低氧环境2~3天后才能恢复,因此有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是低氧引起的超时反应[1].急性高原病的发生过程及其演变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的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其中液体潴留、液体转移(主要是肺和脑)、睡眠时低氧血症加重、低氧通气反应降低和心功能不全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原肺水肿是人员急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山)地区的常见病。1956~1981年我院在拉萨(海拔3658m)收治694例;1965和1975年我院医疗组分别在黑河(海拔4500m)和安多(海拔4600m)各收治20例和38例。在这752例中死亡2例,病死率约0.27%。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