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院自 1991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共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91例。其中包括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强直、慢性髋关节脱位等疾病 ,尚不包括关节成形术失败病例及骨肿瘤 ,我们对上述 91例病人进行了术后康复训练 ,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老年髋关节病变与骨折方面 ,已得到最充分的扩展[1] 。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12月我们对 4 1例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明显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样本来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本科 4 1例行全髋置换的老年患者 ,年龄 5 5~ 87岁 ,平均年龄 6 8岁 ,其中男2 8例 ,女 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2 4例 )和对照组 (17例 )。实验组接受研究人员制订的干预措施 ,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措施。 2组病人一般资料经t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具有可…  相似文献   

3.
去除牙垫后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付燕  庞洁  王亚丽 《护理研究》2003,17(23):1388-1388
经口气管插管容易操作 ,插入的管径较大 ,为非长期带管病人的首选方法。常规要求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 :确定插管成功后 ,将牙垫放入病人上下牙齿之间 ,固定气管导管和牙垫[1] 。护理中发现使用牙垫病人感觉不舒适 ,且易发生并发症。因此 ,自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对经口气管插管的 45例病人去除牙垫后固定气囊插管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   45例全麻手术后入ICU监护的病人 ,其中男 3 1例 ,女 14例 ,年龄 10岁~ 79岁 ,经口气管插管时间 2d~ 12d。其中心脏术后 3 1例 ,普胸术后 8例 ,髋关节置换术后 1例 ,腹部术后 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使用口令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21例,采用口头宣教的方法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对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23例用录制好的口令操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结果]两组病人术后Harris髋关节总评分、病人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口令操后病人容易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从而促进病人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同时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应用临床路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张基灵  方藕环 《护理研究》2004,18(12):1068-106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1] 。为了使病人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2 0 0 1年1月—2 0 0 3年12月我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72例,男42例  相似文献   

6.
人工膝关节与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体温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工膝关节与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体温差异。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 41例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 3 9例 ,观察术前 2d、手术当日至病人术后 14d内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14d及每日最高体温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而术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体温均高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 ,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欲望低下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黄燕萍 《护理研究》2003,17(18):1077-107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骨无菌性坏死、某些髋部骨折的理想手段。精湛的手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治疗 ,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不但与疾病有关 ,亦与病人的信心、精神状态即康复欲望密切相关。我科 1999年—2 0 0 1年共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72例 ,其中 9例病人术后出现康复欲望低下 ,发生率为 12 .5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2 0 0 1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欲望低下的9例病人中 ,男 1例 ,女 8例 ,年龄 68岁~ 82岁 ,平均 75岁。分别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 9例病人均采用非骨水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可调式床旁固定撑架在颅脑术后病人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9月在我科行颅脑术后需引流的病人123例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科行颅脑术后需引流的病人125例为试验组,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架挂引流袋,试验组使用自制可调式床旁固定撑架悬挂引流袋,于引流术后第2天比较两组病人意外拔管发生率和舒适度,并比较护士对两组病人的交班时间和调整病人体位花费的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护士交接班时间和调整病人体位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调式床旁固定撑架固定颅脑术后病人的引流装置,可降低病人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欧敏芳 《全科护理》2012,(35):3267-3268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病人60例作为干预组,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病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出院后采取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2周、6周、10周、14周、24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出院后2周、6周、10周、14周、24周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病人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被认为是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佳治疗手段。针对手术数量的逐年增多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工作应予以重视[1] 。我科从 1998年— 2 0 0 0年共做髋关节置换术48例 ,经针对性地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病人住院时间从原来的 4周~ 5周降至 2周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从原来的卧床 1个月降至 3d~ 5d ,术后并发症大幅度下降 ,髋关节功能恢复有了很大提高。现就其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 48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2例 ,年龄5 0岁~ 72岁 ,平均年龄 61岁。2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2 .1 术前康复…  相似文献   

11.
张梅  李娜 《现代护理》2002,8(10):818-818
我院自 1994年 6月~ 1999年 2月 ,应用自行研制的动髋可调式新型支具[1] ,对 2 6例大龄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术后固定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也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共 2 9髋。男 6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5岁 3个月 ,最大 10岁 2个月 ;平均 7岁 8个月 ;左侧 15例 ,右侧 8例 ,双侧 3例 ;Salter骨盆截骨术 11髋 ,Pemberton髋臼截骨术18髋 ;带支具时间 6~ 8周。随访时间 2年至 5年 6个月 ,平均 3年 4个月。仅 2例术后遗留轻度半脱位 ,无 1例再脱位及股骨头缺血坏死 ,髋关节曲伸功能恢复良好。2…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制充气式气管套管固定带并应用于临床气管切开病人,探讨其优点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气管切开术当天采用套管内自备的棉质系带固定,第2天更换系带时开始使用充气式气管套管固定带固定;对照组气管切开术当天采用套管内自备的棉质系带固定,第2天更换系带时开始使用现有改良气管套管固定带固定。通过病人皮肤损害程度、气管套管更换固定带时间、更换频率、更换纱块时病人呛咳时间来评价两组病人使用气管套管固定带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损害程度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例、1例、0例,损害时间≤6d、7d~15d、16d~25d分别为0例、0例、1例。对照组损害程度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6例、3例、2例,损害时间≤6d、7d~15d、16d~25d分别为8例、5例、2例。两组气管套管更换固定带时间、更换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呛咳时间及憋气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充气式气管套管固定克服众多改良气管套管固定带的缺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消毒及更换纱块时对病人刺激性小,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公洁  王式鲁 《护理研究》2004,18(2):134-13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 ,它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 ,其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1] 。该手术疗效的好坏不但与手术技术优劣有关 ,还直接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的水平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对康复护理重视不够 ,康复护理不能有效实施的现状[2 ] ,我科运用现代护理程序对 5 1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9月我科对 5 1例病人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其中男 3 2例 ,女 19例 ,…  相似文献   

14.
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桂萍 《现代护理》2002,8(4):262-262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股骨头置换术的广泛开展 ,术后因假体使用时限、质量或手术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假体松动、断裂、局部感染等并发症也日趋增多 ,全髋关节翻修术也随之产生。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共行全髋关节翻修术 11例 ,术后病人疗效满意。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1例 ,其中男 4例 ,女 7例。年龄最小 5 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6 4 .5岁。全髋关节置换 :5例 ,股骨头置换 :6例。翻修时间 :第一次手术后最短 2年 ,最长 9年。翻修原因 :假体松动 5例 ,假体穿出皮质影响关节功能 ,疼痛 4例 ,假体断裂 2例。2 …  相似文献   

15.
乔继红 《护理研究》2004,18(10):886-887
强直性脊柱炎(AS)引起的髋关节病变,如严重的髋关节屈曲畸形,髋关节骨性强直困扰着许多病人。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可以改善关节疼痛、活动度及病人的整体功能,矫正畸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本身的病理特点会给手术的成功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该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5年2月—2 0 0 3年12月,我科为8例AS病人(均为男性,年龄3 5岁~5 8岁)施行了THA ,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引起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做好心理护理 ,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而且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在社会上的声誉。现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1998年至 2 0 0 1年我院共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6 0例 ,其中左髋关节置换 2 6例 ,右髋关节置换 34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2 1例 ,股骨颈骨折 2 8例 ,强直性髋关节炎 11例 ;4 9~ 79岁 ,平均6 3岁。2 心理特点2 1 恐惧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大手术 ,患者在积极要求手术的同时又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 ,担心身体能否支持 ,怕术后效果不好继续疼痛。2 2 忧郁悲观 本组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扩性带膜金属支架在食管、贲门癌梗阻病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X线透视定位下或在内镜及X线透视定位下对 2 2例食管、贲门癌梗阻病人放置自扩性带膜金属支架。结果 :2 2例食管、贲门癌梗阻病人放置自扩性金属带膜支架后 2 4~ 72h梗阻症状明显改善 ,吞咽困难从 3.0 0降至 0 .73,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无操作相关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自扩性金属带膜支架对食管、贲门癌梗阻病人临床使用安全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8月 ,通过对 2 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系统护理及康复指导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 32~78岁 ,平均年龄 6 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 11例 ,股骨颈骨折 8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5例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2例。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手术固定方式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固定的方式决定病人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是否负重。2 康复指导2 1 心理康复指导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的康复 ,只有病人战胜自我 ,充分解除思想顾虑 ,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 ,护士…  相似文献   

19.
介入手术病人全程心理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介入手术病人与外科手术病人一样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1] ,而且因介入手术所使用仪器、器械、药物及半开放式手术的特殊性 ,使这种情绪也存在于术中和其他阶段 ,同时在介入手术进行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需要病人的配合。本文对介入手术病人的全程心理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7月对以下五个病种进行了分组对照护理 :冠心病 (119例 )、肝癌 (5 4例 )、盆腔恶性肿瘤 (31例 )、贲门癌 (11例 )、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及胆管支架置放术 (14例 ) ,共计 2 2 9例。其中男 139例 ,女 90例 ,年龄 2 0~ 85岁 ,4 0岁以下者 2 0例 ,平…  相似文献   

20.
气囊导尿管留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蔡柔妹 《现代护理》2002,8(6):421-422
气囊导尿管具有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临床越来越多地被广泛使用 ,同时使用水囊固定导尿管 ,免除了普通导尿管用胶布固定易脱出导致反复插管引起泌尿系感染从而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弊端 ,深受医护人员及病人的欢迎 ,我科 1998年2月~ 2 0 0 0年 3月 ,使用气囊导尿管 5 36例 ,现将留置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5 36例 ,年龄 1~ 85岁 ,男 398例 ,女138例 ,术前常规准备 46 8例 ,急性尿潴留 6 8例留置时间数小时至 2 1天 ,留置过程存在问题者 76例 (76 / 5 36占 14% )。1.2 气囊导尿管的结构 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