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培养方式下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自噬发生情况。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prague-Dawley(SD)大鼠海马与纹状体,并用细胞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两种方法进行体外培养,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免疫荧光标记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自噬小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estin在悬浮培养中的阳性率为95%以上,在贴壁培养中接近100%。与贴壁培养比较,悬浮培养自噬体形成增多,自噬标记物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用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两种方法培养原代神经干细胞;悬浮培养可造成细胞内自噬水平增加,推测其可能的原因为神经球内细胞营养缺乏而激活自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构建脑出血ICH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颅内NGF 1.0 μg血肿内注射1周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NSS评分; HE染色法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学改变; 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GF、VEGF和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NSS评分显著增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减少(P<0.05); 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NGF和VEG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及HMGB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神经细胞肿胀程度、间隙及细胞核改变均较轻,周围炎症反应和病理学改变减轻。结论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和下调HMGB1来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鱼藤酮(Rotenone, Rot)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探讨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Rot作用于SH-SY5Y细胞,构建Rot诱导的PD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EP作用于PD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LC3 Ⅱ/Ⅰ、P62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MGB1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EP减轻了Rot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并提高了细胞活力; EP减少了Rot诱导的LC3 Ⅱ/Ⅰ蛋白表达比例增高,增加P62蛋白的表达,且与EP的水平呈正相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P抑制了HMGB1的胞浆转位。结论 EP可能通过抑制HMGB1的转位来减少Rot诱导的自噬性损伤,从而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芩素(Baicalein)对帕金森病(PD)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本研究中,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小鼠的PD模型,研究黄岑素的保护作用机制。首先,对黄芩素干预后的PD模型小鼠进行神经学评分,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含量,TUNEL和Fluoro-Jade B染色检测凋亡细胞及神经元。采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PD模型小鼠线粒体自噬,通过Jc-1染色检测黄芩素干预后的PD模型小鼠的线粒体膜电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在PD模型体内转染agomiR-141-3p,通过qRT-PCR检测转染效率,通过Jc-1和Wb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通过Starbase网站(https://starbase.sysu.edu.cn/)、双荧光素酶切报告实验在293T细胞中分析miR-141-3p和SIRT7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SIRT7在PD模型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 PD严重影响了小鼠的神经功能,下调了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水平、上调了P62的表达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饥饿诱导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发生自噬,探讨细胞CLIC4和14-3-3蛋白在饥饿条件下诱导自噬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Hoechst、14-3-3 epsilon、CLIC4染色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抑制CLIC4表达对于饥饿条件下,14-3-3 epsilon蛋白与CLIC4共定位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eclin 1及14-3-3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14-3-3 epsilon蛋白与CLIC4蛋白的结合水平。结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4-3-3 epsilon和CLIC4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饥饿条件下,14-3-3 epsilon蛋白与CLIC4共定位显著增加,并广泛分布于胞浆及细胞核中。同时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抑制CLIC4表达能够引起14-3-3蛋白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增加。饥饿条件下,14-3-3 epsilon蛋白与CLIC4共沉淀增强,而抑制CLIC4表达能够降低两者结合水平。结论 14-3-3epsilon蛋白与CLIC4的相互作用由于RNA干扰而减弱,促进了14-3-3蛋白水平上调,进而增强了14-3-3蛋白对Beclin1信号通路的调节,引起Beclin1表达增加,进一步激活饥饿条件下U251细胞自噬过程。  相似文献   

6.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维持细胞基本功能的生命现象。最近研究结果显示,自噬在清除与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的错误折叠蛋白和易聚集蛋白方面起关键作用。Huntington舞蹈病(HD)是由CAG三核苷酸重复突变引起的神经变性疾病,含延长多聚谷氨酰胺序列的蛋白质聚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中形成包涵体和聚集体,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该文综述了自噬及其在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氧葡萄糖剥夺/复氧处理后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氧葡萄糖剥夺/复氧细胞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及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ELISA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 Western blot法检测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8(Dual-specificity Phosphotase,DUSP8)、Bcl-xl、PPARγ以及RAG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10h/R24 h后,DUSP8、Bcl-xl及PPARγ蛋白水平明显降低,RAGE和HMGB1水平明显增高(P 0. 05);罗格列酮干预后,DUSP8、Bcl-xl及PPARγ蛋白水平明显增加,RAGE和HMGB1水平下降(P 0. 05)。罗格列酮上调DUSP8、Bcl-xl及下调HMGB1、RAGE的作用可被GW9662有效抑制。结论罗格列酮通过上调PC12细胞OGD/R后的PPARγ蛋白表达,继而增加DUSP8和Bcl-xl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并减少晚期炎症介质HMGB1的分泌,是PPARγ激动剂保护氧糖剥夺复氧细胞的机制,PPARγ有望成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标。  相似文献   

8.
锌离子(Zn2+)既具有神经毒性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与脑内 Zn2+的稳态有关。游离的 Zn2+主要通过锌转运蛋白以及锌指蛋白等多种蛋白发挥催化作用,参与调节生物体内包括自噬在内的 数百种生理过程。脑缺血损伤可以诱导 Zn2+的病理性释放,从而导致神经元过度自噬,最终引起细胞 死亡。同样,自噬水平的紊乱也会引起细胞内 Zn2+代谢异常。现对脑缺血损伤过程中锌与自噬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调控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小RNA-221(miR-221)靶向磷酸脂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介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也称AKT)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自噬参与帕金森病(PD)进展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建立PD模型;转染miR-221模拟物或抑制剂来调节miR-221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自噬体;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确定miR-221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标志物(LC3-II)和PTEN/PI3K/AKT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在PD细胞模型中,miR-22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LC3-II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自噬体增加;与6-OHDA组相比,过表达miR-221降低了LC3-II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并增加了细胞存活率(P0.001),而沉默miR-221增加了LC3-II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并降低了细胞存活率(P0.001);此外,与6-OHDA组相比,过表达miR-221降低了PTEN蛋白的表达(P0.01),增加了PI3K蛋白的表达(P0.001)以及AKT蛋白磷酸化程度(P0.01),而沉默miR-221增加了PTEN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了PI3K蛋白的表达(P0.05)以及AKT蛋白磷酸化程度(P0.05)。结论 miR-221在6-OHDA诱导的PC12细胞中表达降低,上调miR-221可靶向PTEN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来调节自噬,从而发挥对P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可能的降解途径,探讨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转染了α-核突触蛋白(A30P)的PC12细胞进行药物干预,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自噬的特征性改变,同时检测α-核突触蛋白的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1)Western Blot法检测α-核突触蛋白的表达:A30P+渥曼青霉素组(A30P+W组)、A30P+1-甲基4-苯基吡啶组(A30P+MPP+组)较A30P组明显增高,以A30P+W组最为明显;而A30P+雷帕霉素组(A30P+R组)条带较A30P组减低(P<0.01);(2)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SOD水平(U/ml)的测定:用MPP+处理转染了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的PC12细胞后,培养液中SOD水平(A30P+MPP+组:3 h:97.49±13.8;12 h:102.7±12.7:24 h:101.5±11.8;48 h:104.3±12.4)较A30P组在各时间点显著下调(t=3.7721,P=0.0017);A30P+R组在给药12 h以后,培养液中SOD水平逐渐升高,其中在24 h(121.2±13.0)、48 h(124.3±14.1)和72 h(127.7±13.7)时与A30P+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6,P=0.0083);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激活了自噬途径,并介导了MPP+的毒性作用,自噬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自噬而加剧α-核突触蛋白积聚,导致细胞死亡;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则可以通过诱导自噬的发生而促进α-核突触蛋白的降解和细胞生长.结论 α-核突触蛋白的异常积聚导致PC12细胞的自噬性细胞死亡,促进自噬有助于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降解,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miR-223、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03—2019-03收治的125例HIH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空腹血脂、血糖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血清miR-22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MGB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iR-223、HMGB1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与HIH正常血糖组相比,HIH高血糖组血糖水平、LDL-C水平、NIHSS评分、miR-223水平、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223、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ROC曲线图可得知,miR-223、HMGB1判断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5%CI0.721~0.921)、0.81(95%CI0.687~0.899),截断值分别为1.67、4.77 ng/mL;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DL-C水平、NIHSS评分、miR-223水平、HMGB1水平是影响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223、HMGB1在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具有一定的预后判断价值,是影响此类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氧糖剥夺(OGD)细胞模型中,初步探讨丁基苯酞(NBP)调节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中关键酶淀粉样蛋白前体β位剪切酶1(BACE1)水平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Neuro-2a/APP695细胞,建立脑缺血体外OGD细胞模型,观察NBP对自噬抑制剂(3-MA)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的作用。以NBP 10μmol·L-1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分组:1对照组,不做处理;2 OGD组,OGD 1 h;3 OGD+NBP组;4 OGD+NBP+Rapa组,200 ng·L-1 Rapa预处理1 h;5 OGD+NBP+3-MA组,5 mmol·L-1 3-MA预处理1 h。采用单丹染色、Western blot及电镜等方法检测BACE1、LC3蛋白、抗凋亡蛋白(Bcl-2)和Beclin1蛋白水平以观察NBP调节自噬。结果 OGD处理后,细胞中BACE1蛋白表达降低(P0.05)。3-MA可增加BACE1蛋白表达(P0.01)。上调自噬及NBP可降低BACE1蛋白表达(P0.05)。此外,NBP增加Bcl-2表达而减弱应激损伤(P0.05)。结论 NBP可下调BACE1表达,其可能通过抑制自噬过度激活和(或)抗凋亡作用而保护细胞应对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ULK1(unc-51-like kinase 1)基因调控的自噬过程在体外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对数期生长的SHSY5Y细胞,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OGD组,正常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需进行预处理)和正常实验组(需进行3MA预处理),OGD组细胞分为OGD对照组(需进行OGD处理)和OGD实验组(需进行3MA预处理和OGD处理)。使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ULK1基因后,将SH-SY5Y细胞分为正常组和OGD组,正常组分为空转组、scrambled组(与ULK1基因有相同序列,但无明显同源性)、ULK1SiRNA组,OGD组细胞分组为OGD空转组、OGD的scrambled组、OGD的ULK1 SiRNA组。使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慢病毒(stubRFP-sensGFP-LC3 Lentivirus)后,按OGD处理时间不同将细胞分为0 h、6 h、12 h、24 h 4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中LC3红绿荧光蛋白数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对照组相比,OGD对照组诱导的SH-SY5Y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 <0. 01或P <0. 05),SHSY5Y细胞中LC3、Beclin-1、P-ULK1蛋白水平升高(P <0. 01),P62蛋白水平下降(P <0. 01),ULK1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 <0. 01)。与OGD对照组相比,应用3MA和siRNA ULK1的OGD实验组细胞生存率显著升高(P <0. 01),在应用3MA和siRNA ULK1细胞中Beclin-1、LC3、P-ULK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 01),P62蛋白水平升高(P <0. 01),而ULK1蛋白在应用3MA后未见明显变化在应用siRNA ULK1后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 01)。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转染慢病毒的SH-SY5Y细胞中,在OGD作用时间为0 h、6 h、12 h中,LC3红色荧光蛋白与LC3绿色荧光蛋白数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或P <0. 01),而在OGD处理24 h时,LC3绿色荧光蛋白与LC3红色荧光蛋白相比显著减少(P <0. 05)。结论沉默ULK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OGD诱导的SH-SY5Y细胞自噬进而阻止细胞的自噬性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7(IL-17)、IL-6分泌水平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HMGB1在MS患者免疫炎性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2015-01—2016-0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MS患者38例(MS组),于入院后第2天采集静脉血液标本。另收集同期查体的健康者24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RT-PCR测定两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HMGB1蛋白及其mRN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和IL-6水平。比较MS组和对照组间HMGB1蛋白、HMGB1mRNA、IL-17和IL-6水平的差异,并分析MS患者HMGB1蛋白与IL-17和IL-6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MS组外周血HMGB1蛋白、HMGB1mRNA相对表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0.23±2.18比2.27±0.45,F=13.225,P=0.003;0.31±0.09比0.13±0.04,F=17.329,P=0.000);MS组血清IL-17及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3.64±23.96比52.31±10.79,F=19.048,P=0.000;107.13±18.03比42.33±10.08,F=23.117,P=0.000);HMGB1蛋白表达与IL-17、IL-6浓度呈正相关(r=0.935,P=0.000;r=0.873,P=0.001)。结论 MS患者外周血HMGB1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IL-17、IL-6分泌上调,提示其可能介导参与MS的免疫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主要负责真核细胞内细胞器和长寿命蛋白质的降解,在维持细胞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自噬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轴突运输功能障碍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等神经病理改变相互作用,并且早老素参与了自噬-溶酶体系统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6.
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减少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有关,越来越多的动物研究显示自噬具有调控神经发生的作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参与调节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如衰老、肿瘤、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本文就mTOR和自噬在海马神经发生中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及未来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损伤中,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对大鼠行为学、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影响及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Wistar大鼠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G组,各2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下于海马部位注射微量Aβ1-42造模,Y电迷宫及Mom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制模后第21天海马神经元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 -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在模型组中,大鼠Y电迷宫躲避所需的电刺激次数增加,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延长,游泳路程增加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Beclin-1和LC3-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一致,在21 d时,模型组Beclin-1蛋白(0.51±0.03),LC3-Ⅱ蛋白(0.68 ±0.04)与对照组(0.31±0.01、0.31±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843、37.0000,均P<0.05);TSG干预后,大鼠躲避所需的电刺激次数减少,潜伏期缩短,游泳路程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87、16.2698,均P<0.05).结论 海马神经元在受到Aβ刺激后,可上调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因子表达,启动自噬通路;TSG可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损害,下调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来抵抗Aβ的神经毒性,改善大鼠行为学表现,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二氢杨梅素(Ampelopsin,AMP)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BV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质转位和释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二氢杨梅素(10μmol/L,30μmol/L,50μmol/L)联合LPS处理BV2细胞,用Elisa法检测HMGB1的分泌水平;细胞核质分离方法检测HMGB1核/质转位;免疫共沉淀检测HMGB1磷酸化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JAK2、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的二氢杨梅素显著抑制了LPS引起的BV2细胞HMGB1释放,减少了LPS诱导的HMGB1由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转位。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可减少HMGB1磷酸化水平,抑制LPS诱导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结论 二氢杨梅素可以抑制LPS介导的BV2细胞HMGB1的转位和释放,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HMGB1的磷酸化以及抑制JAK2-STAT3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自噬小体形成的过程中,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作为连接自噬相关蛋白、LC3、聚泛素化蛋白之间的桥梁,通过泛素信号途径将受损的蛋白质、线粒体及入侵的细菌转运到自噬小体中并降解。p62作为一种自噬衔接蛋白将自噬和Keap1-Nrf2 通路相关联。p62可竞争性结合Keap1,通过自噬途径将其清除,促使Nrf2解离入核,Nrf2结合到下游抗氧化元件p62启动子区又可促进p62的生成,形成正性反馈环路。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噬失调以p62调控的非经典途径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通过作用于HMGB1/NLRP3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方法 TMAO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MCAO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MAO喂养2周和6周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HMGB1、Cle-IL-1β、ZO-1蛋白水平。TMAO喂养6周,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TMAO+I/R组、TMAO+DMB+I/R组。各组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HMGB1、Cle-IL-1β、ZO-1蛋白表达,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并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随着TMAO喂养时间延长,NLRP3、HMGB1、Cle-IL-1β蛋白表达增加,ZO-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与I/R组相比,TMAO+I/R组小鼠神经评分显著下降,NLRP3、HMGB1、Cle-IL-1β蛋白表达增加,ZO-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TTC显示脑梗死体积、脑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