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科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后迅速发展,但直到2012年才正式进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而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更是才刚刚起步。当前,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甚至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因此,探索并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健全的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开展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讨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出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从而为探索出一个相对健全的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的院校教育是中医主体教育。建国以来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人才,提高了中医药人才的理论素养,保证了我国卫生医疗系统中医队伍的持续和稳定。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柱,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该如何调整?中医教育的未来之路该怎样走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当前,对于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内涵及手段等应进行深入的探讨,应该在市场经济框架内重新构建,使培养出来的中医研究生更适合国情,符合社会需要,真正能够担负起振兴中医事业的重任。现分述如下。 目标 关于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以往和现在的提法都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这个提法比较含糊,因为“高级中医药人才”概念难以确定。实践表明,按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高学历  相似文献   

4.
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医疗及家庭保健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对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现状进行阐述,对如何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提出了几种想法。在学习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发展院校教育,加强师承教育,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师资建设及社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全科医师的制度建设,加速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叶,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与推进,临床培训工作有序、渐进地开展起来。随之,在21世纪,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得到呈现,并在全国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试点)中率先展开,并逐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可贺,可鉴可承可赞!然而,我国中医全科医学作为中医学特殊的分支学科,其临床发展空间巨焉,其学科教育开拓潜力深焉。尤其是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直接关乎中医全科医学这一特殊中医学分支学科的发展,现就一些不大成熟的思考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建构医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在未来教育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里的广泛应用,给医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带来了全新的内涵。教学质量也将因此而发生质的飞跃。笔者认为,建立医学多媒体教学模式,对培养和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医学人才,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卫生管理教育有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单凭传统的经验管理中医卫生事业会跟不上时代步伐。为了振兴和发展中医科学技术,提高中医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卫生管理知识和能力,懂管理、会经营的卫生管理干部。这样的卫生管理干部是通过卫生管理教育去培养。因此卫生管理教育不能忽视,卫生管理不是可有可无的专业,而是卫生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急其需要的专业。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独具的特色和优势,但如何保存并发扬其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来发展这门古老的医学,却是我们中医药界多年来未能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中医队伍未能跟上时代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客观要求。说到底,是中医教育的相对滞后了。建国40多年来,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现代医  相似文献   

9.
10.
从中医传承模式思考当前中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师传、家传、自学等传承模式,其中师传是最主要的传承方法。但师徒传承模式逐渐消亡,传统教育遭遇现代制度的挑战,因此对高等中医教育方法的改革推广是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中医教育应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研中医经典著作,注重临床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科学内涵的医学科学,文化是其根本来源和学科灵魂,只谈技术不讲文化的中医学将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医院校应加强中医文化教育,首先,加强中医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中医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储备专业知识、提升中医思维;其次,加强中医文化教育也是加强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再次,加强中医文化教育对于促进中医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医院校应当考虑并高度重视在中医学教育中纳入中医文化教育。而关于中医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则可以围绕培养兴趣、积累知识、提升思维、增强医德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2.
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正在探索发展阶段,为促进中医全科医学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高等院校教育为主,以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师承教育为补充,对各种教学模式自身存在的优点加以论述,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医教育全球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万方 《天津中医药》2011,28(5):424-426
目前国际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西方的系统之上的,其主流医学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并结合近二、三百年以来科学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针对几个不同的国家所进行的医学教育的比较研究表明,这些国家在大学教育,实习及专业培训方面有很多共同点。然而其评估和执行标准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却有不同。这就促使世界医学会提议设定一个统一的国际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大纲。没有这个大纲,将很难实行国际范围内的彼此认可和鉴定,而且这也是实现21世纪国际医学无边界的基本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常学辉  张良芝  王振涛 《光明中医》2013,(11):2423-2425
为了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导向的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的本科层次全科医学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规范、完善课程实践大纲,建立实践教学平台,规范全科医学实践技能操作,建立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手段及方法改革,制定完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旨在构建以中医药的服务模式和手段为特色的中医全科医学体系,以使中医药能以全新的姿态进入社区,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中医研究》2010,23(6):9-11
从院校教育到师承教育是传统与创新、共性与个性、从宽泛到深入探求医理而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诊疗技术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目前的院校教育是把传统的名方、重要医理进行规范化的梳理,编制成为教材进行传授的。教材内容收录的多属经典著作,而这些经典著作是必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所以教材传统的内容较多,相对创新的东西较少,如中医治疗非典,这些治疗创新经验,尤其是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未必写进教材,这要靠师承来传承。师承教育弥补了院校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初步构建出高等中医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此体系由"中医科学、现代科学、现代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四大体系,15个模块,35门必修课程2 682学时,选修课504学时,共3186课时组成,新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及其知识量将对中医临床工作实用、指导中医科研有用、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适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高等教育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具有中医思维者方为中医。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感知和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中医思维是中医学者在学习实践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思维和意识水平的提高,对中医学这门科学形成的个人的态度、观点和方法模式的整体反映。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医学模式引领中医"绿色人才"素质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绿色”的基本含义在环境科学中是指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之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文化用语越来越丰富,“绿色”的含义也随之不断引申和扩大,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深远。“绿色”已不再是环境科学的专用名词和术语,因它含有健康、洁净、安全、便捷、畅通、积极、向上等之意,正被社会各领域所引用。如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通道、绿色消费、绿色管理、绿色网络、绿色居民、绿色教育、绿色产业、绿色战略、绿色学校、绿色理念等等。但在当今社会里,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如何培养符合时代特征,满足社会需求,顺应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19.
杨俊英  郭丽娃 《北京中医》2006,25(10):627-629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提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医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改芏,创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提高中医院服务社区的能力,必须解决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问题。文章对培养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目前中医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对如何发展中医药全科医学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