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恶性肿瘤的10%~20%[1].喉癌通常在城市的发病高于农村, 且与空气污染关系密切,空气污染越重其发病率越高.喉癌的高发年龄为50岁~70岁,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8.4:1~30:1. 喉癌切除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疗效较确切、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手段; 但因手术需在安全边界范围切除喉癌组织故手术损伤较大,特别是全喉切除患者由于失去发音器官导致失语,产生语言沟通障碍,所以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疾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2].现将喉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我省喉癌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喉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我省喉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995年~200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收治的1090例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结果 喉癌发病男女比例为2.30:1,女性喉癌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在年龄分布中,50 ~69岁患者占68.9%,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发明率偏高,是农民的1.37倍,在职业方面以工人最多,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患喉癌的例数越多,正常人与喉癌患者ABO血型构成比之间无显著差异.声门上型喉癌占喉癌总数的58.53%,病理分型中鳞状细胞癌占96.25%.声门上型及喉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明显偏高.结论 我省喉癌发病女性患者较其他地区多,且以声门上型最显著,50-69岁年龄段发病最高,吸烟与喉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发病率高.喉癌发病与ABO血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0%~12%。喉切除术是治疗喉癌使用最广、疗效最高、应用最早的手术,目前仍为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喉癌病人术前已有心理障碍,而术后呼吸改道  相似文献   

4.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0%~12%[1]。喉癌的分类根据癌的原发部位可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喉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分为部分喉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喉癌各种喉切除术后常见气管导管安全问题有:  相似文献   

5.
张萍  李霞  王啟瑶 《重庆医学》2017,(30):4288-4292
儿童恶性肿瘤是指儿童时期发生的恶性肿瘤,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白血病占30%,脑肿瘤占25%,淋巴瘤占15%[1].根据国际儿童协会报道,儿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除意外伤害外,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的应用,儿童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和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近五年,我国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以2.8%的速度增加,每年新增恶性肿瘤儿童约30 000~40 000Ⅲ.目前,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但70%的儿童恶性肿瘤在3岁前发病,表明儿童恶性肿瘤的病因与成年人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将对近五年来儿童恶性肿瘤发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进行综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金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0):922-923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喉癌的发病率占耳鼻喉恶性肿瘤的11%~22%,居第三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男性较女性多见。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常用手术方式有全喉切除术、喉裂开术、喉部分切除术等。  相似文献   

7.
喉癌病人诊疗中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丽茹  徐枫 《吉林医学》2006,27(10):1226-1227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 ̄2%,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0% ̄20%。并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它不仅威胁病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常因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后语言交往受到限制,病人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变化,由于发音能力降低或丧失导致病人抑郁、焦虑,使经济收入、人际交往等受到影响,从而加重喉癌病人的心理障碍,给喉癌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不利影响[1]。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病人,这不仅指有病躯体相关的护理,手术对病人作为一种刺激往往会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及预后。因此,作为耳鼻喉科…  相似文献   

8.
喉癌     
1 病因喉癌的确切病因尚未查清.但从流行病学研究来看,与喉癌致病有关的许多因索中,过度长期吸烟及饮酒的因素可能是比较密切相关的.其它如长期接触有害化学气体等因素可能也有关.近些年来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可看到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是癌肿发病率高的一个重要的内因.此外,喉粘膜白斑病、喉厚皮症、成人的喉乳头状瘤等亦可能转变为癌,故临床上视为“喉癌前期病变”.因此对这类病的多次复发应提高警惕.2 病理喉癌中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约占90%,腺癌次之,约占2%,肉瘤等少见.喉癌初起为乳头状隆起,  相似文献   

9.
全喉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1],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0%-12%.喉切除术是治疗喉癌使用最广、疗效较高、应用较早的手术,目前仍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青年卒中,也称青年中风,是指年龄小于45岁者发生的脑卒中.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9.77%,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且男性居多[1].青年卒中病因复杂,及时发现卒中病因可有效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有研究显示青年卒中患者动脉病变的频度变化约11%~17%,而心源性栓子占11%~35%.其他病因比较少见,可能取决于环境、遗传因素、酗酒或药物滥用、AIDS相关疾病及一些感染因素[2].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1],占耳鼻咽喉癌的11%~22%[2].由于环境致癌因素的增加,喉癌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0%~12%[2]。喉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分为部分喉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术后常见气管套管安全问题有:套管阻塞、脱出,皮下或纵膈气肿,出血等。通过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实行护理安全管理,可最大限度减轻喉癌患者的痛苦,降低危险几率,效果较好。现将我科2008年3月至  相似文献   

13.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所占乳腺恶性肿瘤的比例并不高,但随着近年来乳腺癌诊治水平的提高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BPBC发生率在逐年增加,所以很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讨论BPBC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因素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梳理近五年伊犁地区少数民族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了解肿瘤的部位类别、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族别差异、地域分布等特点,分析可能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81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伊犁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性别差别明显,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21∶1,以胃癌最为多发,占消化道恶性肿瘤总数的37.16%,男性发病为女性的3.43倍;其次为肝癌,男性发病为女性的3.02倍;第3位为食管癌,男性发病为女性的2.15倍。结论 伊犁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与地方生活习惯、个人嗜好及相关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凤提 《微创医学》2000,19(4):590-591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1].目前比较成功的办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破坏了喉体生理功能的完整性,使喉的括约保护作用部分或全部丧失,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误咽.现将喉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误咽的有关因素及克服误咽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沙县恶性肿瘤的患病现况,探讨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已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40 名患者作为病例组,将从正常人群随机抽样的430 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恶性肿瘤患病率为522/10 万。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遗传史、年龄、体重指数、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及活动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遗传史、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吸烟及活动时间是恶性肿瘤的危 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发病与遗传有关,也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平衡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
成美好 《海南医学》2014,(10):1511-1513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影响其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40例,从手术日起对患者采取电话询问、门诊复查等方式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5年,以性别、年龄、部位、TNM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喉部分切除术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吸烟、饮酒史等10个因素作为观察指标,并进行赋值,以喉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有3例失访,随访率为97.9%,患者1年的生存率为97.1%(136例),3年生存率为75.7%(106例),5年生存率为67.1%(9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吸烟史对喉癌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淋巴节转移情况、分期以及吸烟史是影响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喉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为原发部位、TNM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吸烟史,其中部位、淋巴节转移情况、分期以及吸烟史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昏迷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病因不明者占18.57%,病因明确者占81.43%,其中急性脑血管事件、休克、外源性中毒导致昏迷患者占比分别为35.71%、28.57%和17.14%。原发性疾病为急性器官衰竭患者死亡率高于慢性器官功能衰竭,中重度昏迷患者死亡率高于浅昏迷患者,发病后≥1 h入院患者死亡率高于发病后<1 h入院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和≥50岁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昏迷患者进行救助时,应快速准确找到昏迷原因,判定昏迷程度,并对患者原发病及预后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尽早实施抢救,有利于降低昏迷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陈群伟  郑晓青  常春阳  单双双  舒琦瑾 《浙江医学》2017,39(12):976-978,100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309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后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异常组123例、肝功能正常组186例;比较并分析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化疗后肝功能异常首次出现时间多数在化疗第1~4个周期,占96.7%。化疗所致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分级以1级(69.9%)为主,肝损伤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肝功能异常患者因肝损伤延迟化疗占2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肝脏转移是恶性肿瘤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2.410、1.756和2.182,均P<0.05),预防用药是保护因素(OR=0.551,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肝脏转移会增加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的风险,而化疗期间预防用药可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调查表对15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数据采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54例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75例(48.7%)患有抑郁症。其中实体肿瘤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9.3%(70/142),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1.7%(5/12)。抑郁发生与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性别、患者自我健康关注度以及日常锻炼习惯等因素无关,而老龄、晚期、慢性癌痛及一般体力状况较差等相关因素群体的抑郁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对于具有老龄、晚期、伴有慢性癌痛及一般体力较差等因素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肿瘤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