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的骨代谢和骨密度情况与健康对照者的差异,为临床防治IBD引起的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IBD患者20例为IB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应用、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检查结果以及髋关节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组髋关节骨量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3% vs 30.0%,P=0.048).UC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 D]浓度低于对照组(t=0.036,P=-2.100),IBD组的血清β-CTX浓度高于对照组(UC:=0.003,P=2.975; CD:t=0.024,P=2.253).结论 老年UC患者髋关节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增加,25-(OH)D浓度降低;IBD患者血清β-CTX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178名老年男性骨密度与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178名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测量受试者腰椎1-4(L1-4)、左侧股骨颈(femeralneck,FN)、Wards三角(Wards)、大粗隆(troch)、左侧股骨上端(femur)的骨密度,并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根据骨密度水平将受试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对每组受试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25OHD进行统计学描述,并进行方差分析。分别对3组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进行充足(75~375nmol/L)、相对缺乏(50~75nmol/L)、绝对缺乏(<50nmol/L)的描述。结果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人数分别为70例(39.33%)、66例(37.08%)和42例(23.59%)人。各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25OHD充足的比例分别为22.86%、18.18%、19.05%,血清25OHD在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平均值分别为60.00、59.88和52.88nmol/L,3组之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人群中广泛存在骨质疏松及维生素D缺乏,应注意加强宣教及防治。骨密度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呈负相关,尚未发现25OHD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相关关系,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Graves病(GD)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寻找Graves病继发骨质疏松的预测因子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收集141例GD患者,其中29例患者伴有骨量降低,归为低骨量组; 112例患者骨密度(BMD)正常,归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PINP)、血清β-胶原C末端肽(β-CTX)水平以及腰椎(L1-L4)、股骨颈(FN)、桡骨远端(DR)的BMD。结果低骨量组患者TSH、TRAb、25-OHD、BM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FT3、FT4、ALP、PINP、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患者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TX与LS、FN、DR的BM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GD患者BMD的降低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升高相关。监测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可预测骨量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GD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骨质疏松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的46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3、L4及左侧股骨大粗隆部位的骨质密度,根据骨密度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3个亚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和PTH水平,分析25OHD和PTH水平与骨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密度小于对照组(均P0.01);骨量正常组的25OHD和PTH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P0.05);25OHD和PTH水平与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r=0.412、0.357,均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血清25OHD和PTH水平与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25OHD和PTH水平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收集156例老年男性患者,依据骨密度检查,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80例,骨量减少组(B组)54例,骨质疏松组(C组)22例;均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25-OHD、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BGP)及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结果 1C组BMI低于A组及B组(P0.01及P0.01);C组ALP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及P0.01);2C组及B组PTH和PINP明显高于A组(P0.01及P0.05);C组β-CTX明显高于A及B组(P0.01及P0.05);C组及B组N-MIDBGP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及B组25-OHD明显低于A组(P0.01及P0.05);血钙、磷三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以是否伴骨质疏松为因变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TH、PINP、N-MIDBGP为正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015、1.066和1.014)。4对于老年男性患者,维生素D不足组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人数增多(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有助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6.
束婷婷 《实用老年医学》2022,(12):1273-1276
目的 分析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诊疗的150例OP病人为绝经后O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骨量正常的150名绝经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骨密度(BMD)、25(OH)D、TRACP-5b、PINP、β-CTX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指标与OP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25(OH)D及骨代谢指标对OP的诊断效能。结果 OP组血清BMD及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TRACP-5b、PINP、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绝经后OP病人血清25(OH)D含量与BMD呈正相关,TRACP-5b、PINP、β-CTX水平与BMD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含量降低及TRACP5b、PINP、β-CTX水平升高可能是造成绝经后OP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四个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研究GD患者血清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等骨转换指标的特征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人选明确诊断GD患者163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骨钙素、PINP、CTX,全自动生化仪测定ALP、血钙、磷及尿钙/肌酐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定腰椎正位,左侧股骨近端的骨密度.结果 GD患者中,男性43例(26.4%),女性120例(73.6%),平均年龄(47±1)岁.其中骨质疏松37例(22.7%),非骨质疏松的126例(77.3%),按不同骨代谢状态分组比较,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后,骨质疏松组患者骨钙素、ALP、PINP、β-CTX和游离T3(FT3)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或P<0.01).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后,骨钙素、PINP、β-CTX水平与FT3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根据FT3水平四分位数分组,各组骨钙素、PINP、β-CTX水平逐渐上升(P<0.01).结论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患病比例,高骨转换速率是G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显著特征,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影响其骨转换速率和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的状况,分析其与骨质疏松程度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146例(男性36例,女性110例)纳入本研究,患者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2.4±9.2)岁。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和PTH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10ng/mL)、缺乏组(≥l020ng/mL)、不足组(≥2030ng/mL)和充足组(≥30ng/mL);根据PTH水平将患者分为不足组(8.3pg/mL)、正常组(≥8.3≤68pg/mL)、增高组(68pg/mL)。同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1-4及股骨近端(全髋、股骨颈)的骨密度。腰1-4、全髋、股骨颈任意一个部位骨密度T值-1为正常组,骨密度T值为-1~-2.5为骨量减少组,≤-2.5为骨质疏松组。对男女患者间的年龄、体重指数、25OHD、PTH及以及骨密度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组间25OHD、PTH水平及骨密度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25OHD及PTH与腰1-4、全髋、股骨颈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46名老年骨折患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41例(28.1%),缺乏者83例(56.8%),不足者18例(12.3%),充足者仅4例(2.7%)。PTH水平增高组44例(30.1%),正常组102例(69.9%),不足组0例(0%);骨密度正常组16例(11.0%),骨量减少组48例(32.8%),骨质疏松组82例(56.2%)。女性患者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股骨颈的骨密度显著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P0.05)。不同骨密度组间的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PTH无明显相关性。老年骨折患者25OHD与腰1-4骨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4(P0.05)。女性患者25OHD与腰1-4和股骨颈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P0.05)和0.432(P0.05)。男性患者25OHD和PTH与腰1-4、全髋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老年骨折人群中存在严重维生素D缺乏状况,女性患者尤为严重;同时存在PTH增高现象。25OHD与骨密度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患者骨代谢状况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评估其与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间的关系,探寻IB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收治的IBD患者69例(IBD组,其中CD 49例、UC 20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名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CD活动指数(AI)以及Truelove-Witts评分判定疾病活动度,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骨钙素(OC)、25-羟维生索D3[25-(OH)D3] 、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等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测定骨密度(BMD)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IBD组25-(OH)D3水平[CD:(44.45±39.38)nmol/L、UC:(34.67±23.79)nmol/L] 较对照组[(98.42±25.84)nmol/L] 显著降低(P<0.05),NTX水平则显著升高[CD:(58.41±15.15)nmol BCE/mmol肌酐值、UC:(57.67±10.75)nmol BCE/mmol肌酐值、对照:(30.38±13.35)nmol BCE/mmol肌酐值,P<0.01] .使用皮质类同醇激素者OC和25-(OH)D3水平[分别为(17.31±13.43)ng/ml和(26.99±9.12)nmol/L] 较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分别为(27.33±16.86)ng/ml和(45.33±39.03)nmol/L] 显著降低(P<0.05).根据BMD检测结果,CD组和UC组骨质疏松发病率分别为7/49(14.3%)和3/20,骨量减少发病率分别为19/49(38.8%)和7/2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腰椎T值(-1.19±0.93)较未使用者(-0.80±1.29)显著降低(P<0.05),股骨颈T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和低BMI是C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 IBD患者BMD显著降低,易发生骨质疏松,高龄和低BMI是C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25-(OH)D3、NTX对评价IBD患者骨代谢状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形成指标Ⅰ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与骨吸收指标β-异构C-端肽(β-CTX)的表达以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的结果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30例)、骨量减少组(30例)、骨量正常组(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发生率,寻找IBD患者发生严重骨密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尽早开展预防性治疗,及时诊断提供证据。方法选择66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38例,溃疡性结肠炎(UC)28例,测定患者骨密度,记录其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制订治疗方案。根据CD活动指数(AI)和Truelove-Witts评分确定病情活动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年龄(40.9±15.4)岁。腰椎部出现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者分别为21.0%和29.0%;股骨颈则分别为19.4%和6.5%,腰椎较股骨颈更易发生严重骨密度下降(P= 0.005)。CD患者较UC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P=0.001)。激素用量、体重指数的变化、病变范围、女性绝经和患者T值变化均相关。结论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在IBD患者中普遍存在。年龄、激素、体重指数、病变范围、女性绝经和患者T值变化均相关。疾病活动度与骨密度下降是否存在联系尚待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女性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平均年龄(65.06±6.86)岁的绝经后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女性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标准剂量(70 mg/周)组或低剂量(70 mg/2周)组,均治疗1年。治疗前后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及1项健康变化(HT)指标。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量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分别用自动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测量骨转换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量治疗前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共92例患者完成随访。治疗1年时,2组患者血清ALP、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各部位BMD显著升高(P0.05);标准剂量组血清β-CTX水平降低程度较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2组间其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剂量组PF(P=0.006)、RP(P=0.002)、BP(P=0.049)、VT(P=0.006)、RE(P=0.012)5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低剂量组PF(P=0.015)、GH(P=0.000)、SF(P=0.041)3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采用阿仑膦酸钠70 mg/周或70 mg/2周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女性患者血清骨吸收指标水平、增加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而且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与骨量的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将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症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19例),低骨量组(27例)和骨质疏松组(32例),检测血清25-(OH)D3、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C端)前肽(PICP)和骨钙素(N-MID)水平以及腰椎、髋骨的骨密度水平。结果低骨量组患者血清PINP、PICP和N-MID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血清25-(OH)D3水平以及腰椎、髋骨骨密度低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PINP、PICP和NMID水平高于其他两组,血清25-(OH)D3水平以及腰椎、髋骨骨密度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血清25-(OH)D3与腰椎、髋骨骨密度呈明显正相关,血清PINP、PICP、N-MID与腰椎、髋骨骨密度均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25-(OH)D3、PINP、PICP和N-MID等骨转换指标与骨量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可反映机体骨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骨密度状况进行评估,探讨其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IBD患者血液学指标、身高、体重及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并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分析IBD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克罗恩病(CD)77例,溃疡性结肠炎(UC)43例,3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D组、UC组及对照组的腰椎骨质的T值分别为-1.72±1.20、-1.26±1.12和-0.62±0.87,CD组的T值低于UC组(P=0.045)和对照组(P=0.000),UC组T值低于对照组(P=0.014).CD组、UC组及对照组的腰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4.0%和0;CD组的腰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UC组的腰椎骨质疏松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体重(BMI≤18.4kg/m~2)是CD(OR=11.25,95%CI 3.198~39.580,P=0.000)和UC(OR=14.50,95%CI 1.058~88.200,P=0.045)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病变部位、CD活动指数(CDAI)、服用糖皮质激素、服用免疫抑制剂、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骨密度下降的发生在IBD患者中较为普遍,低体重是IBD患者骨质丢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240例骨量减少的C级、D级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阿法骨化醇组(B组)、阿法骨化醇联合碳酸钙组(C组)。随访1年,测定入组时、第6月及第12月患者骨密度、血清[25(OH)D]、Ca、P、PINP、β-CTX、PTH指标,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指标的差异,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入院时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在随访第6及第12月时,B组、C组患者骨密度、血清25(OH)D、Ca均明显高于A组,其余指标均低于A组(P均0.05)。组内间比较,A组患者随访第12月骨密度、血清25(OH)D及Ca均低于入院时,其余指标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B、C两组患者随访第12月骨密度、血清25(OH)D及Ca均高于入院时及第6月,其余指标均低于入院时及第6月(P均0.05)。三组患者入院时、第6月及第12月骨密度均与血清25(OH)D、Ca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血清P、PINP、β-CTX、PTH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阿法骨化醇通过升高血清25(OH)D、Ca浓度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6.
石颜军 《山东医药》2013,(38):62-63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类风湿骨质疏松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期68例,活动期60例.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采用Sharp评分评估骨侵蚀及狭窄程度.结果 病例组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与稳定期患者相比,活动期患者25OHD降低(P<0.05);骨密度正常、骨密度下降及骨质疏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25OHD水平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骨密度及Sharp评分的骨侵蚀、骨狭窄显著相关(P<0.05).结论 25OHD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及疾病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结核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和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结核病患者178例(男性103例、女性75例),其中非糖尿病结核病患者95例(结核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83例,并纳入查体正常的对照组80例。分别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以及骨转换标志物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N-MID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 OCN)和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t P1N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患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糖尿病并发结核患者25OHD最低,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与结核病患者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将维生素D水平按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和充足划分,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组25OHD严重缺乏和缺乏的比例最高,为81. 9%,结核病组为61. 1%,对照组为41. 3%。结核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和对照组t P1NP和β-CTX骨转换标志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OCN骨转换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结核病患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结核病患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的骨吸收标志物β-CTX和骨形成标志物t P1NP、OCN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维生素D水平和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1~5D期患者腰椎骨密度(BMD)与钙磷代谢、25羟维生素D〔25(OH)D〕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CKD患者142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是否透析分为CKD1~5D期,腰椎定量CT(QCT)测定患者BMD,检测血白蛋白(ALB)、钙(Ca)、磷(P)、25(OH)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碱性磷酸酶(ALP)、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 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分析QCT-BMD与骨代谢相关指标关系。结果 BMD值、血ALB、Ca、ALP、25(OH)D在CKD1~5D各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0岁组,CKD5~5D期患者P高于CKD1~4期;CKD4~5D期患者t PINP高于CKD1~3期;CKD4~5期患者β-CTX高于CKD1~3期,CKD5D期患者高于CKD1~3及5期;CKD4~5期患者OC、i PTH均高于CKD1~3期,CKD5D期患者高于CKD1~5期(P0.05)。≥70岁组,CKD5D期患者血P高于CKD1~5期;CKD5期患者t PINP、OC均高于CKD1~4期,CKD5D期高于CKD1~5期;CKD5~5D期患者β-CTX高于CKD1~4期;CKD5期患者i PTH高于CKD1~4期,CKD5D期患者高于CKD2~3期(P0.05)。BMD值与e GFR、Ca、P、25(OH)D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无相关性(P0.05)。e GFR与P、t PINP、β-CTX、OC、i PTH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骨质疏松或CKD-MBD伴低BM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性别(女性)和血钙水平(高钙血症)。结论维持正常血钙对于CKD骨质疏松或低BMD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结核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和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结核病患者178例(男性103例、女性75例),其中非糖尿病结核病患者95例(结核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83例,并纳入查体正常的对照组80例。分别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以及骨转换标志物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N-MID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 OCN)和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t P1N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患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糖尿病并发结核患者25OHD最低,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与结核病患者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将维生素D水平按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和充足划分,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组25OHD严重缺乏和缺乏的比例最高,为81. 9%,结核病组为61. 1%,对照组为41. 3%。结核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和对照组t P1NP和β-CTX骨转换标志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OCN骨转换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结核病患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结核病患者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的骨吸收标志物β-CTX和骨形成标志物t P1NP、OCN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维生素D水平和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杜仲总黄酮(TFE)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的影响。方法 6月龄SD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制作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模型,50、100、200 mg·kg~(-1)·d~(-1)TFE持续灌胃12 w后处死大鼠;测量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Ⅰ)浓度;取股骨测量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取胫骨切片观察骨胶原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PINP和β-CTXⅠ含量显著升高,股骨骨密度和骨矿物含量显著减少,骨胶原面积比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TFE中、高剂量组PINP浓度、骨密度、骨矿物含量和骨胶原面积比显著增加,而TFE中、高剂量组和雌二醇组β-CTXⅠ浓度显著下降(P0.05);TFE的作用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TFE可以升高去卵巢SD大鼠血清中PINP的浓度而降低β-CTXⅠ的浓度;抑制骨密度降低,减少骨矿物质和骨胶原的丢失,对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