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年龄65岁、因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别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统计术前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每节椎体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住院总花费等指标。结果 48例患者的82节椎体均经双侧入路成功完成手术,PVP组为24例37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82±0.41)mL;PKP组为24例45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94±0.32)mL,2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2组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PVP组术中透视累计时间为(13.58±3.79)s,PKP组为(21.38±4.1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结论 PVP与PKP均为微创手术,均可缩短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卧床时间,在缓解疼痛和增加椎体稳定性方面疗效较好,疼痛缓解可维持至术后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UI-PKP)治疗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I-PKP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187例,男63例,女124例;年龄60~89岁,平均73.5岁。骨折椎体分布,胸椎(T)10 27例,T11 40例,T12 49例,腰椎(L)1 43例,L2 28例;PKP术后再骨折1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全脊柱MRI及压缩椎体三维重建,针对不同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穿刺钉道设计,指导术中穿刺。观察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在骨折椎体的填充情况、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与术后3 d、3个月、1年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压缩椎体前缘、中线高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量(4.3±1.7)ml。术后3 d、3个月、1年,VAS、ODI较术前明显改善,骨折椎体前缘、中线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充分填充166例(88.8%),不充分填充21例(11.2%)。23例(12.3%)发生骨水泥渗漏(硬膜外渗漏3例,椎间隙渗漏12例,椎旁软组织渗漏8例);2例椎旁渗漏致肋间神经压迫,术后出现放射性疼痛和麻木,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封闭等治疗好转;其余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未行翻修手术。未出现气胸、血管神经损伤、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UI-PKP治疗胸腰段椎体OVCF,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弥散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56例,在X线透视下经皮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3—7ml。结果X线检查显示骨水泥充盈良好,骨折复位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MiGill-Melzack评分测试疼痛缓解81%;术后2d的VAS评分为(2.43±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术后2d的MiGill—Melzack评分为(2.434-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对18例患者随访3~6个月,疼痛未复发,椎体形态未见改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24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中注入含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磷酸钙骨水泥(CPC),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随访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术前、术后3、6个月行伤椎未注射区骨密度(BMD)测量.发现24例患者26个椎体的PKP术均成功;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疼痛视觉类比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活动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较术前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认为含有rhBMP-2的CPC为填充材料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能迅速、持久缓解疼痛,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性能,并且增加椎体骨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02例183个椎体,根据术后椎体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压缩椎体分为渗漏组和非渗漏组,进而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y功能评分、Cobb角及椎体平均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83个椎体中共有21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术前椎体高度、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差异显著(P0.05);椎体后凸角度、骨折新鲜度、手术入路途径及骨折椎体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是与骨水泥渗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发生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普通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7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组(高粘度骨水泥组14例)及普通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普通粘度骨水泥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腰背部疼痛、腰背部功能、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凸畸形角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X线暴露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显著(P<0.05);骨水泥注射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DI评分明显降低,伤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粘度骨水泥组骨水泥渗漏率(14.3%)与普通骨水泥组(30.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不仅可以达到与普通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同的临床效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骨水泥渗漏,减少X线暴露时间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网袋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1月2日至2019年5月2日收治的9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开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40例纳入对照组,其余开展骨填充网袋成形术的57例纳入观察组。对比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术前两组VAS、ODI、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ODI均较低,Cobb角较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开展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纠正后凸畸形,利于恢复椎体高度,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随访行结合过伸复位法PKP治疗76例OVCF患者的98个椎体,行术前术后X线检查,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15(720)个月,VAS评分术前(9.2±0.21)分,术后1 w(3.12±0.16)分,术后6个月(2.02±0.19)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42.00±1.01)分,术后1 w(20.00±1.16)分,术后6个月(12.02±1.19)分;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的丢失:术前分别为(14.6±2.1)mm和(9.5±1.2)mm,术后分别为(4.6±1.1)mm和(3.3±1.0)mm;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6.5±5.2)度矫正为(9.8±3.6)度,上述4个指标术后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1);12个椎体发生无症状性的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3例,骨水泥反应2例,病椎再骨折1例,未发生有症状的肺栓塞病例。结论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PKP对治疗OVCF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但在手术过程中骨水泥渗漏问题仍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用PKP治疗MM并发VCFs的患者10例。用VAS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功能改善程度,并让患者自行主观评价。结果:10例患者共24个椎体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注入骨水泥3-7ml/椎,平均4.7ml/椎。术后平均随访9.1个月(3-33个月),共有5例患者在随访中死亡。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平均VAS由术前7.7分(5-10分)降至术后1d3.3分(P〈0.01),平均ODI由术前72.9分(46-92分)降至术后1d42.6分(P〈0.01)。术后有7例(70%)患者评价为非常满意,3例(30%)患者评价为满意。术后复查X线有3例3个椎体(12.5%)发生骨水泥渗漏。结论:PKP治疗MM引起的VCFs,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状况,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OVCF患者37例,行PVP20例、PKP17例。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矫正率、后凸Cobb’s角及矫正率。VAS评估疼痛。观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骨水泥向椎前及椎旁少量渗漏7例(PVP6例、PKP1例),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过敏、肺栓塞等并发症。椎体压缩率术后(20.5±11.2%)较术前(42.6%±15.3%)降低(P=0.03),后凸Cobb’s角术后(11.1°±3.4°)较术前(28.4°±6.7°)减小(P=0.02)。PKP椎体压缩矫正率为72%,高于PVP的39%,P〈0.01;后凸Cobb’s角矫正率为66%,高于PVP的32%,P〈0.01。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7例,轻度缓解1例。VAS由术前(7.3±2.9)分降至术后(2.1±0.8)分(P=0.02)。随访1a以上,病椎高度恢复、无明显丢失,未见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结论PVP和PKP具有微创、安全、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OVCF的有效方法;且PKP对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优于PV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