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目的:探讨社区妇女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对其症状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京东路社区的732名40~60岁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调查。结果:平均绝经年龄49.51?3.55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72.0%。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年龄、文化程度、丈夫关系、孕产次数、亲友支持、经济收入、围绝经期知识、慢性病等有相关性。结论: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以妇幼保健进社区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健康教育,是防治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知识、健康信念和预防保健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骨质疏松知信行问卷对嘉兴市272例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知识、健康信念和预防保健行为得分指标分别为53.07%、57.94%和29.53%;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在骨质疏松知识、健康信念和预防保健行为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均月收入的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在健康信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在职的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在预防保健行为方面好于在职者(P<0.05).结论 应加强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态度,引导其行为,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8例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量表测评后,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心理承受了各方面的压力,社区应积极广泛开展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系统保健教育,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指导,以提高社区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巫梅芳  余亦乐  郑书俊 《全科护理》2012,10(28):2680-2681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高校知识妇女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12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高校知识妇女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和运动干预、督促定期体检等。[结果]126例病人均能认识到绝经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能正确用药、自觉采取保健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13例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和消失。[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高校知识妇女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更年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郑州市管城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探讨健康教育对策及保健措施,以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郑州市管城区632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85.8%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人工绝经者症状严重;对激素替代治疗及盆底肌肉锻炼知晓率低,62.6%的围绝经期妇女希望获得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教育和保健治疗需求.结论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科学、实效的健康教育及医疗服务,以促进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南京东路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黄浦区社区围绝经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2个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京东路社区40~60岁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677例妇女中自然绝经者386例,平均绝经年龄为49.36±3.71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70.3%。在13项症状中,出现频率最高前5位症状依次为潮热出汗(53.2%)、骨关节痛(47.6%)、性生活障碍(45.2%)、眩晕(41.5%)、疲乏(41.2%)。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工作、性生活满意度及是否患有慢性病与围绝经期症状有相关性。结论:绝大多数妇女在围绝经期存在围绝经期症状,其发病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依托社区,加强健康教育;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可降低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程春霞 《华西医学》2003,18(2):168-169
目的:通过对崇州市中老年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情况调查,为开展针对中老年妇女的生殖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崇州市375名45岁以上妇女的一般情况和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祟州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是48.0岁。有54.7%的妇女在绝经前出现月经紊乱,1/3左右的绝经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潮热盗汗等围绝经症候群,但是,不足一半的妇女因此而就诊。所有妇女中仅58人服用过雌激素,主要因为潮热盗汗,睡眠障碍,泌尿道感染等。大多数妇女的服药时间少于一年。结论:中老年妇女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有许多绝经相关症状,需要我们为这 些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探索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因素,对600名40~60岁妇女进行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绝经年龄为(48.67±3.01)岁。绝经年龄与妊娠次数、职业有关。围绝经期症状表现为月经失调、腰酸腿痛、乏力、潮热等,其程度与妊娠次数、教育程度、月经周期、身体状况有关,围绝经期妇女患病率28.3%。提示要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综述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内容包括:加强管理;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建立围绝经期专科门诊,开展身心健康咨询和普及激素补充疗法。帮助围绝经期妇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学会定期自我监测和记录是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妇女运动对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方法抽样,选择40~65岁的妇女4489名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以及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占比例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发生率低。结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体育运动)可降低或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骨关节疼痛,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