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应用中药复方制剂观察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因子变化及探索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思路。方法:将87例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劳累)心功能1~2级、中医分型热瘀痰阻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0例)、复方丹参片组(27例)、中药复方制剂组(30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复方制剂组降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效果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片组与复方丹参片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指标的影响显著,对冠状动脉炎症有良好的疗效。清热解毒法作为冠心病一种新的治法或治法的补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说明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尊钙  温小芬  赵恒 《新中医》2017,49(7):20-22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服用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味。2组均治疗4周,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照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和红细胞比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ST段压低次数及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ST段压低次数及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证,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银杏黄酮苷与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银杏黄酮苷治疗,2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般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均有改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适情况。结论:银杏黄酮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并且安全性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雷氏丹参片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华  徐琛华 《中成药》2005,27(9):1055-1056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升高,红细胞滤过性下降,血浆中缺少正常人具有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此类疾病发展过程中血浆黏度逐渐升高,以梗塞前综合征为最高,不稳定心绞痛次之.本文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雷氏丹参片(以下简称丹参片)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丹参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在治疗和观察前后分别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丹参片后全血黏度(包括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劲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01-140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在痰、瘀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痰证组突出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异常升高;瘀证组则突出表现在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异常降低,其它指标的异常升高在痰瘀相兼组中更为突出。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随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则逐渐降低。重度狭窄突出表现在全血高切、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的异常升高。随着单支病变、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聚集指数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涤痰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辨证属于胸痹痰瘀痹阻证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属于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予以益气活血涤痰汤1剂/d,水煎2次,每次煎取100m L药液,2次煎煮药液充分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口服,并加服西药:美托洛尔、辛伐他汀、拜阿司匹林。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美托洛尔、辛伐他汀、拜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心电图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涤痰汤配合西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属痰瘀痹阻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从痰瘀论治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治疗组服用涤痰祛瘀中药方,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15~2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脂(TG、TC、LDL-C)指标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显著降低。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改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从痰瘀论治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辨证属于胸痹气虚痰瘀痹阻证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5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属于气虚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25例常规西药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他汀类药物、拜阿司匹林。治疗组25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100 m L药液,2次煎煮药液充分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有效率为68.00%。在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配合西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属气虚痰瘀痹阻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痰热腑实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复方丹参片、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结果: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以及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心绞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痰瘀互结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进行化痰祛瘀中药汤剂和常规的西医治疗,B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于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选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化痰逐瘀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逐瘀法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均给予西药治疗基础上,中药治疗组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ST-T变化情况。[结果]在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中医理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2010年5月12日至2012年5月11日来我院就诊SAS病患,经病史询问及PSG检查确诊的SAS患者116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从116例资料检查结果及分型情况来看,实证发病率大于虚证;而实证与痰有关的则占多数,虚证中则以肾阳虚的发病率占多数。[结论]中医辨证将SAS分为气虚型、血虚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痰湿型、痰热型、血瘀型七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近20年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医治疗癌痛证型和方药的归纳,探讨癌痛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所选文献的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的频次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癌痛的常见证型,治疗方剂及药物。[结果]瘀血阻络,热毒内蕴,痰湿凝聚,气血亏虚,阳虚寒凝和肝郁气滞为癌痛的主要证型,血府逐瘀汤、八珍汤、失笑散、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为常用方剂;延胡索、甘草、当归、桃仁为常用药物。[结论]通过对中医药治疗癌痛的各类证型和方药分析,将癌痛病机分为瘀、痰、虚、毒四个主要类型,多夹杂寒凝,痰毒流注,并应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豁痰逐饮,扶正固本,清热解毒作为基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洁  郑爱红  许早荣 《河北中医》2010,32(10):1505-1508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逐瘀汤配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逐瘀汤口服。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6.67%,显效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0、70.00%,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咳嗽、喘息、舌下静脉迂曲、气短及颜面口唇紫绀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肺化痰逐瘀汤可明显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涤痰化瘀法治疗高血脂症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8例。对照组口服血脂康,治疗组用益气涤痰化瘀法治疗,2个月1疗程,1个疗程后观测指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方法对高血脂症患者的病情有明显改善。[结论]益气涤痰化瘀法对于高血脂症患者病情改善有极大的帮助,使患者的β-脂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数值逐渐趋于正常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丸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即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调控血糖、降压及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楂降脂丸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L、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楂降脂丸能改善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片,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0.0%。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3%,对照组为43.4%,两组相比(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养心合剂(Compound astragalus mixture nourishing heart,CAMNH)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复方黄芪养心合剂组各26例,2组均给予西医标准治疗方案,复方黄芪养心合剂组同时加用CAMNH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SAQ评分。结果:最终纳入统计对照组26例,复方黄芪养心合剂组25例。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复方黄芪养心合剂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4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疾病认识程度维度评分较治疗前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黄芪养心合剂组的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间比较,复方黄芪养心合剂组各维度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CAMNH可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积分及SAQ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