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临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析患儿血清IL-6、IL-8、TNF-α浓度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检测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本组水平(P<0.05),而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炎性因子浓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和TNF-α浓度均低于治疗前本组浓度(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利巴韦林治疗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能更有效降低患儿外周血炎性因子浓度,降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CD3+、CD4+亚群水平,是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潜在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B细胞的变化。方法从接受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中选择快速病毒学应答者(RVR)20例、无应答者(NR)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PD-1的表达、B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以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其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 CHC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T细胞增高,CD4+T/CD8+T增高,CD19+B细胞增高,CD8+T细胞降低,T细胞亚群(CD4+/CD8+)表面PD-1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时NR组与RVR组比较,CD4+T细胞增高,CD4+T/CD8+T增高,CD19+B细胞增高,CD8+T细胞降低,T细胞亚群CD4+/CD8+上表达的PD-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患者T细胞亚群失衡及B淋巴细胞升高,经PEG-IFN治疗后,其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恢复。PD-1的高表达与丙肝病毒复制有关,可能是导致T淋巴细胞应答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胸腺肽治疗肺结核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剂量胸腺肽治疗继发性肺结核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 3HREP/ 6HR方案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观察组、对照组用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32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用大剂量胸腺肽治疗 ,平均用药 6 0天 ,总用量 15 0 0mg ,治疗后CD+3 、CD+4 增高 ,CD+8下降 ,CD4 + /CD+8比值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症状改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等百分率均比对照组优。结论 :大剂量胸腺肽治疗肺结核病人可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增高 ,CD+4 /CD+8比值增高 ,增强免疫功能 ,促使症状改善及病变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效果及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慢性丙型肝炎35例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干扰素300~500万,隔日肌肉注射,利巴韦林800~1 000mg/d,疗程24周。用药前后定期检查肝功能、HCV RNA、T细胞亚群。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患者血清HCV RNA滴度由4.2±1.1cp/ml下降到3.2±1.6cp/ml,CD4+由(33.6±7.5)%上升到(37.0±5.1)%,CD4+/CD8+由(1.31±0.21)%上升到(1.52±0.30)%,3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既能抑制HCV RNA复制,又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3+CD4-CD8-(double negative T,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 C,CHC)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92例CHC患者、93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的DNT细胞及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结果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8.57%±6.16%)高于正常对照组(6.78%±4.50%)(P<0.05),其绝对数在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C患者CD4+%,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及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血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效果。结果:129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CD3、CD4明显下降(P<0.05),CD8有升高趋势,CD4/CD8比值有所下降。65例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CD3、CD4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利巴韦林治疗组CD3、CD4较治疗前虽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能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且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王昕红  王天宝  禹萌  张光文 《医学综述》2010,16(15):2382-2383
目的观察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5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ALT、AST、HBV DNA水平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外周血CD4+、CD8+T细胞计数及CD4+/CD8+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可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CD4+T细胞、CD8+T细胞数目增多,且CD4+/CD8+升高,有效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复制,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老年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chronic lymphatic leukemia,B-CLL)患者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扩增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胸腺肽α1作为免疫增强方案,1.6mg/d皮下注射,14d为1周期。采集4例B-CLL老年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每周1次,分别在应用胸腺肽α1前和应用1周期后各采集3次,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及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检测其扩增数量、效应细胞扩增倍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体外杀瘤活性。结果 4例在胸腺肽α1治疗前后各做12次CIK细胞培养,培养时间(13.8±1.4)d,细胞存活率95.46%±3.12%。培养后CD3+、CD8+、CD3+CD8+及CD3+CD56+T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T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胸腺肽α1治疗后,CIK细胞在扩增数量、效应细胞扩增倍数、比例及体外杀瘤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够增强老年B-CLL患者CIK细胞体外扩增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A、IgM与IgG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病例共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补液、化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奈唑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次/12 h,600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粉针治疗,100 mg/次,采取5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1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气变化;分析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IgA、IgM与Ig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4.242,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Pa 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 O2和Sa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IgA、IgM和IgG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提高APACHEⅡ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IgA、IgM与IgG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Tα1)免疫调节辅助治疗高龄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作用,观察评估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指标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入选≥80岁高龄老年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Tα1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Tα1组使用基础治疗(抗感染、袪痰、平喘、对症治疗)+Tα1注射液1mg,皮下注射,1次/d,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5例仅使用基础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免疫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结果显示,Tα1组各项免疫指标明显改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Tα1组94.3%;高于对照组8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α1辅助治疗高龄老年肺部感染可有效调节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 - 1b(IFNα - 1b)与利巴韦林 (ribavirin)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C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4例CHC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 (IFNα - 1b 加利巴韦林 ,30例 )与对照组 (单用IFNα - 1b,34例 )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 93.33% ,病毒应答率为 6 3.33% ;对照组分别为 85 .30 %、47.0 6 %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随访 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 40 .0 0 % ,对照组为 14.71%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联合治疗组副作用除贫血较对照组明显外 ,其他与对照组相仿。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较单用干扰素远期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76例65岁以上的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包括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n=38)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1.6 mg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治疗15 d,n=38);另选20例65岁以上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组。分别在用药前后测定各组研究对象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h)、CD4+Th亚群1(Th1)、B淋巴细胞(CD19+)、自然杀伤细胞(NK)比率、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明显降低(P<0.01);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CD8+比率升高(P<0.05或P<0.01),CD4+Th亚群2(Th2)比率有升高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浆CD3+、CD4+Th和Th1比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D4+/CD8+比值、CD19+和NK细胞比率有升高趋势(P>0.05);CD8+细胞比率下降(P<0.05),Th2和Treg细胞比率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与健康老年人比较,老年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胸腺肽α1能增加老年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总数,改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ACE术后应用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腺肽α1治疗组(17例)和肝癌对照组(19例),另选择同期1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变化及AFP、ALT、总胆红素、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结果:行TACE治疗后l、7d,肝癌对照组患者体内CD3+T、CD4+T、CD8+T、CD4+/CD8+比值与TACE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α1治疗组在TACE术后应用胸腺肽α1治疗7d后,CD4+T、CD4+/CD8+、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增加,与治疗前及肝癌对照组术后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后应用胸腺肽α1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 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 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可能和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张国 《中外医疗》2016,(23):26-28
目的: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恶性肿瘤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且将其分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抑制性T细胞(CD8+细胞)、CD4+/ CD8+细胞等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D3+细胞(57.31±7.76)%,显著低于对照组(72.34±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D4+细胞(35.75±7.47)%,显著低于对照组(45.2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D8+细胞(33.9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37±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D4+/CD8+细胞(0.93±0.49),显著低于对照组(1.5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评估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的重要参考,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俸3(CXCR3)的表这情况,并探索复方中药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CXCL10及CXCR3水平.结果 服用复方中药1个月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CD3+ CD8+T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L10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R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CXCL10、CXCR3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相关,本研究所用的复方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CXCL10及CXCR3的表达水平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洁  覃学勇 《海南医学》2016,(10):1599-1601
目的:探讨使用胸腺肽α1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行规律维持性血透患者71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完全随机化分为A组36例和B组35例,A组加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每次1.6 mg,每周2次,共用4周;B组不使用胸腺肽α1;C组40例为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试验第一天和一个月时A、B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同时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清IL-2水平。C组各指标则均为第一天检测。结果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IL-2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CD3+(%):(51.51±9.22) vs (72.51±10.22);CD4+(%):(26.85±4.21) vs (37.15±6.21);CD4+/CD8+:(0.70±0.11) vs (1.63±0.23);NK细胞(%):(26.56±6.82) vs (36.21±5.32)],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38.24±7.54)%vs (24.26±5.51)%,外周血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15.83±1.82) pg/mL vs (46.23±1.1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血清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提高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对其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肺癌伴MPE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行胸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胸腔注射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胸腔注射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RP、PCT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89%和疾病控制率95.56%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和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和PCT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89%和疾病控制率95.56%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和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和PCT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肺癌伴MPE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更有效降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是临床潜在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DM/PM-IL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计数及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DM/PM-ILD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3年1月-9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6例DM/PM-ILD患者行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得BALF,并行总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总T细胞、CD3+CD4+ T细胞、CD3+CD8+ T细胞、CD3-CD16+CD56+ NK细胞、CD3-CD19+ B细胞),计算每种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DM/PM-ILD患者与正常对照BALF中细胞总数及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DM/PM-ILD患者BALF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 结果 DM/PM-ILD患者外周血不同淋巴细胞百分比大多均正常;BALF细胞总数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多,明显淋巴细胞占优势(每例均>15%)。DM/PM-ILD患者BALF中CD3+总T细胞和CD8+ T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加,并且较外周血中百分比显著增加;DM/PM-ILD患者BALF中NK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显著下降,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较外周血中显著下降。 结论 DM/PM-ILD患者BALF中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其中CD8+ T细胞明显增加,可能在DM/PM-ILD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