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保障体系如饮水设施和供水管线、居住的房屋和建筑物、厂矿厂房等都遭到坏,道路塌方和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食品供应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卫生防病和防疫消杀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重中之重,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以最快速度奔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救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芦山地震后2周卫生防疫绩效,评估灾区卫生防疫现状与需求,为后续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震当日为震后1天,收集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疾控中心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有关信息,从灾情、灾区公共卫生背景、应急响应与资源调配、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等方面与汶川地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震后2周卫生防疫应急响应绩效,明确目前现状与需求,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结果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做出反应,紧急调度队伍进行对口支援,并对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作出要求。在震后1小时,第一支卫生防疫应急队即赶赴灾区,并当日完成灾后公共卫生现状和需求快速评估。震后3天,实现灾区地域和工作内容全覆盖。震后2周,灾区环境、饮水、食品安全卫生、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区无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结论芦山地震后,四川卫生防疫继承和发展了汶川经验,应急响应及时、有序、科学、适度,震后2周已完成卫生防疫政策、技术、资源等的部署,卫生防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建议下一步工作重点为落实各项政策、策略和措施,继续做好安置点卫生管理、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以及重大疾病的监测与防控、群体性预防接种、科学消杀和健康宣教工作,完善长效机制,稳定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后因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发生剧变导致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大,预防性消杀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炎热的夏季,民用生活设施破坏严重,发生传染病流行风险增大.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预防性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在灾区受到了广泛重视.现就震后灾区应急状态下预防性消毒和杀虫的组织保障、药物保障、技术保障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展开反思,为今后的突发自然灾害防病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消毒工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灾情发生后,我国政府和军民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在震后被广泛运用,如对人员遗体的消毒处理、对废墟的处理,对生活垃圾、粪便的处理,对临时灾民安置点环境、饮用水的消毒处理等,这些工作对防止灾后疾病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同时有些消毒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方面存在过度消毒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消毒工作不到位、消毒方法不正确的问题。作为在四川灾区工作了近1个月的消毒专业人员,我们有必要就救灾期间关于消毒工作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及所感所悟进行记录、总结。  相似文献   

5.
汶川映秀镇灾后终末消毒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映秀镇灾后终末消毒效果和消杀药物残留对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感官检查、采样检测等方法,对消杀处理后的环境卫生、空气微生物含量、蚊蝇密度、鼠密度、土壤中残留消杀药物等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镇内空气质量较好,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明显低于镇外居民安居点,无明显异味。蚊、蝇、鼠密度均低于国家环境标准;土壤中未检测到余氯和杀虫药残留。镇周8个水源的水质全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二级标准。结论汶川地震重灾区在开展了大规模消毒、杀虫和灭鼠之后,废墟内多数部位没有异常气味;空气中微生物和蚊、蝇、鼠密度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环境中无消杀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灾区民众对卫生防病的认知情况,以便开展群众防病工作。方法采用群体抽样调查方法,对地震灾区某区域村民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12户中知道地震后需开展卫生防病的212户,户认知率100%。在调查的557人中知道地震后需开展卫生防病的认知率为98.56%。在所调查的212农户中,饮水消毒实施率为87.73%,环境消杀实施率达到95.75%,室(帐篷)内外灭鼠实施率为79.24%,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的村民达到93.87%,有92.93%的农户都能做到喝开水,吃熟透食物者只有78.30%。结论汶川地震灾区民众对灾后卫生防病认知度比较高,开展卫生防病工作比较普遍,因此未发生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阿坝州极重灾区如何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总结汶川地震震中阿坝州卫生防疫的经验,为地震活跃带地区的灾后重建和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一手资料和参考。方法亲历和见证汶川地震后100天阿坝州卫生防疫全过程,收集、整理、分析受灾情况和卫生防疫工作的数据、工作模式、绩效和问题。结果阿坝州13个县中12县受灾,包括2个极重灾县和5个重灾区。死亡20233人,失踪7873人。卫生系统自身受损严重。震后2h阿坝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共向灾区派出4支防疫队,结合当地资源和外援力量,迅速建成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①开展环境清理与消杀灭工作:截至8月27日,派出工作队2591支次,88298人次,动用车辆5294台次;消毒面积达18181.3万平方米,消毒处理垃圾场14132处,消毒处理粪坑33271个,处理蚊蝇、鼠孳生处154391处。②严格监管饮水及食品安全:截至6月20日,恢复集中供水点21个,分散式供水点1032个,灾后共采样监测生活饮用水829份,合格594份,合格率66.59%。③震后汶川威绵地区设17个临时安置点,共住86396人。④在黑热病疫区杀灭野犬。每周一次蚊、蝇、鼠密度监测,严密监控各种疫情。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截至8月27日,共发放宣传资料1597711册/张,培训26558人次。⑥疾病监测:震后90天,发现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762例,无死亡。无传染病暴发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6月1~14日开展甲肝疫苗应急接种工作,包括6县18月龄至12岁儿童57157人份,13~16岁儿童、医务工作者、部队官兵、一线工作人员16268人份;小金县接种乙脑疫苗4435人份。从6月15日起,恢复常规免疫接种门诊;7月1日6县如期启动了扩大免疫工作。结论结合外援力量,阿坝州卫生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这毕竟只是一种事后补救模式,事倍功半。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8.
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生部针对汶川大地震后全面展开灾区的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近日制定了“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其内容包括:疫情监测;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消毒处理;化学中毒预防和处理;尸体处理及心理危机干预。为配合震后医护人员对受灾者的心理干预,本刊将其方案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刊出,以指导医护人员对受灾者进行心理干预(卫生部又于2008年5月19日制定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其电子文本可从卫生部网站下载,请各地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害发生后,大量伤员由灾区直接送往医院进行后续抢救治疗的过程中很可能因其所携带的各种病原菌而导致院内感染发生。因此,做好灾害现场的消毒灭菌及参与救援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十分必要。2013年"4.20芦山大地震"是继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所遭遇的最严重地质灾害。本次地震破坏性强,受灾群众多,社会经济影响特别重大。作为一家区域性中心医院,我院被指定为灾区危重伤员接诊的定点接收医院之一。为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我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及汶川地震时院感防控经验及时采取了各项相关措施并取得良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区生活饮用水消毒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情况,确保灾区饮水质量和饮水安全。方法直接采集灾区现场水样用余氯比色仪对江油市灾区内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地震发生后,江油市灾区四个乡镇的集中式供水站均投放含氯消毒剂进行饮用水消毒,其中三个乡镇的供水站的消毒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村民的饮用水消毒率为69.1%,消毒合格率为89.5%。结论地震灾区民众生活饮用水消毒执行率偏低,应及时向民众宣传饮水卫生安全知识,不间断地进行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芦山地震后1天~1月绵阳市卫生防疫队对口支援震中龙门乡卫生防疫的工作情况。方法①收集龙门乡卫生防疫对口支援各小分队工作信息、报表,政府工作信息,卫生院工作信息统训、历史疫情资料,以及北川卫生防疫工作资料;②纪实描述震后1天~1月龙门乡卫生防疫工作,采用专家组评议方法评估灾情、疫情和卫生需求;采用目测法、痕迹法监测病媒生物。结果①第1支队伍在震后19小时抵达雅安,提出“市包乡对口支援防疫模式”,获准对口支援龙门乡。②震后第5天派出48人丁作团队。按“市包乡对口支援防疫模式”,整合地方224人,全面开展水质和疫情监测、重点场所消毒杀虫、安置点防疫、大规模健康教育、心理十预等工作。③截至震后1月,绵阳卫生防疫队先后出动20台车、122人参与龙门乡灾后卫生防疫T作。累计消毒172.54万m2,杀虫116.25万m2;采集水样184份,指导饮用水消毒7717户次;发放宣传资料近28000份;巡诊接诊8636人。共发现腹泻水样便病例33例,发热病例16例。完成心理卫生服务培训117人,设置心理卫生服务点3个,针对特殊人群心理卫生服务1152人。结论①绵阳卫生防疫队将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的卫生防疫一手经验和工作模式与芦山地震卫生防疫的特殊需求结合,提出芦山地震卫生防疫“市包乡对口支援”的模式,并存震中龙门乡的卫生防疫中实施和验证。②与汶川地震双震中之一的北川县曲山镇卫生防疫相比,市对口包乡支援形成、第1支防疫队伍入乡、防疫队伍全覆盖入乡、网络直报恢复、启动安置点规范管理、供水保障、启动饮用水监测、启动应急接种,芦山地震比汶川地震分别提前42天、2天、32天、4天、10天、6天、7天和19天。③总体表现为更快、更合理、更高效。可为全球类似地震卫生防疫提供一手资料,亦可为灾后重建和区域性国家级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德阳极重灾区预防性消毒工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现场调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德阳部分乡镇灾后预防性消毒情况,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和现场工作预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使用报表资料和自制的“德阳市地震灾后防病措施阶段性工作消杀灭评估表”现场调查德阳灾区25个乡镇的107个村、17个灾民安置点的消毒剂种类、来源、消毒培训情况、消毒范围和面积等。结果消毒剂(当地采购4%、国家调拨89.5%、社会捐赠6.5%)种类繁多,规格包装不一。由各级CDC对参加预防性消毒的所有防保人员和88%的受灾地区居民进行消毒技术培训后完成预防性消毒工作。极重灾区、重灾区和城区预防性消毒比率递减。截至震后第38天总消毒覆盖面积为986553316m^2,极重灾区绵竹占85.09%,约为其非森林覆盖幅员面积的1.26倍。结论应急状态下正确选定消毒对象、合理组织消毒、有效培训消毒人员,完善消毒剂储备、调拨、运输和审计机制,远比消毒技术本身更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如何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8级地震在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同时,导致极重灾区存在严重公共卫生隐患,绵阳卫生防疫系统伤亡16人,重灾县灾后县、乡两级传染病网络瘫痪。震后2小时内,市疾病预防控控制中心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直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并在援绵卫生防疫人员帮助下,处理人畜尸体6767568具,处理粪坑5254228个次,清除蚊蝇孳生地3514166处,消杀面积累计93259.5万m^2。截至6月30口,检查供水单位11092个,组织实施饮用水消毒31979.97万m^3,并在四个重灾区和绵阳城区监测水质动态。组织卫生执法监督员开展灾后食品安全检查,规范集中安置点的供餐行为,销毁过期变质食品和蔬菜,阻止群众食用死禽、畜肉,确保灾后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对170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和132个疏散群众安置点按6有4强化要求规范管理,确保安置点无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震后第3天开始建立灾后疫情实时监测报告网络,监测安置点群众疾病症状,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监测结果显示,传染病发病人数与往年持平,但性传播疾病新发人数较往年略增。还进行89595人次儿童甲肝疫苗和41196人份乙脑疫苗强化接种,储备了10万人份口服型霍乱疫苗,组织印制和发放宣传资料1012.65万份,利用媒体开展大规模健康教育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组织群众进行临时避震场所的清洁卫生和消毒、灭鼠、灭蚊、灭蝇工作。正是在绵阳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部的统筹指挥下,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和援绵卫生防疫人员在救灾同时处理尸体、监测水质和疫情,提前进行安置点防疫和次生灾害防范,开展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确保了卫生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4.
经比较,由医院门诊指导病家消毒的消毒率(98.0%)与平均消毒房间数(3.4间/户)均不低于由卫生防疫站接通知后进行消毒者(88.6%与2.1间/户);但前者消毒距发病平均时间(2.81天)与所用经费(10.00元/户)均明显少于后者(11.58天与22.30元/户)。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山沟发生7.0级地震。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立即派遣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本文为一名普通的医疗救援队成员在灾区救援工作中所记的日记,反映了地震现场救援的危险与困难,以及救援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里氏6.6级地震2周内4 377例地震伤员伤情及救援过程,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地震医学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收集震后1 ~ 14天收治的地震伤员相关数据,分析伤情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并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震后14天,省内共收治地震伤员4 377人,其中住院858人,危重伤员194人.伤员分布在岷县、漳县、宕昌和礼县.至震后2周,灾区向全省10个省市级医院转运伤员共145人;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救援队对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等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千余人次;定西市卫生防疫机构震后2小时内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完成遗体处理、水质和疫情监测、环境废墟消毒、安置点防疫及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结论 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应对及时,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救y和卫生防疫阶段性任务,积累了宝贵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婚恋状况及不同受灾程度的地震灾区居民当前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生存质量,了解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四川省汉源县地震灾区50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生存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生存质量总体及各因子水平仍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01);男性在社会关系领域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性(t=3.963,P<0.001);未成年人在生存质量总分和社会关系领域因子得分明显低于成年人(t=–2.667,P<0.01;t=–19.287,P<0.001);未婚者的社会关系质量明显低于已婚者和同居者(P<0.001;P<0.01)。结论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民众的生存质量仍明显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男性在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女性;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生存质量总体和社会关系领域均处于较差状态;已婚者和同居者的社会关系质量均优于未婚者,说明稳定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提高灾区居民的生存质量;另外,相较于地震中无损失或受损一般的居民,严重受损的居民其生存质量总体及环境领域的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