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双盲、对照法,观察病毒唑对发病4天以内的16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治疗组91例、对照组74例)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用药后,病毒唑组增高的白细胞的下降,降低的血小板的回升,在第2,4、6研究日,较对照组明显(P<0.05及<0.01)。类白血病反应,亦较对照组低(P<0.01)。淋巴细胞百分数及异型淋巴数,分别在第2、4、10研究日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病毒唑具有抗-EHF病毒感染的作用。如在病程早期应用,可阻断病情的发展,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平均12397.2mg/10d)病毒唑治疗6例早期流行性出血热的结果表明:有4例从发热(或发热低血压期)越过少尿期而进入多尿期,副作用轻微,无死亡病例。初步认为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以双盲法,用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10例。对照107例,观察对血液红、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并用电镜观察了12例血小板α颗粒的变化。结果表明:病毒唑对红细胞的生成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但对血小板有迅速而显著的升高作用,临床用于早期出血热的治疗有利于防止出血的发生发展及疾病的转归.对升高血小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双盲法,大剂量病毒唑(345mg/kg)治疗 EHF 的同时,观察了用药组126例与安慰剂组118例,各病期肝脏功能损害情况,血清 GPT 及 GOT活性升高,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 EHF 患者肝实质细胞的损害较普通,应用病毒唑后,不会加重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7.
8.
187例EHF患者在应用病毒唑双盲随机对照治疗中,血清明离子隙(AG)变化的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接受病毒唑治疗后,EHF患者降低的出现率增高,AG升高的幅度缩小,且AG升高者的病情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程度均减轻。AG升高的原因有变,由血清Na ̄+浓度升高所致的相对增多,而由血清Cl ̄-浓度降低所致的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骨髓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发现骨髓细胞出现变性、空泡、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扩张。并在胞浆中发现颗粒-丝状病毒包涵体及直径为100nm的病毒颗粒。同时胶体金免疫电镜发现骨髓细胞EHF抗原阳性,说明骨髓细胞是其繁殖、复制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正>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断均符合1987年卫生部颁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所规定的标准。其病例来源为1991、1992年度我院收治的EHF患者,共92例。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6—76岁,平均41岁;临床分型属轻型3  相似文献   

11.
对9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进行了血液系统的检测。结果表明:血小板在发热期即明显下降,休克期尤为低下,多尿期开始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在发热期即升高,休克期尤为显著,多尿期恢复正常。总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各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各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在发热期、休克期高于正常值,在少尿期、移行期、多尿期均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在恢复期仍低于正常值。红细胞平均体积除恢复期外各期略有下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各期均下降。红细胞形态指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各期均增高。提示EHF患者血液系统存在有不同程度变化,这些指标对EHF的早期诊断和观察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量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病毒唑-安■剂双盲法对照治疗EHF的患者血清特异性IgG及IgM抗体进行了系统的动态观察和比较,发现病毒唑治疗组两种抗体水平均较安慰剂对照组为低,说明患者用药后体内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水平有所下降,从而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国产病毒唑在Vero-E6细胞培养中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病毒感染细胞1,2,3,4,5,6天后,加入药物均有明显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最小有效浓度为62.5μg/ml,最大抑制指数为4.75。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感染前预先加药处理细胞,不能防止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此结果为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2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外周血清可深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HF患者SIL-2R浓度在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及多尿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研究提示SIL-2R升高与EHF免疫病理损伤相关,动态检测SIL-2R对判定患者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巯甲丙脯酸用于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A组在进入少尿期口服巯甲丙脯酸25mg,日3次;B组在少尿期并发高血压时开始服用,剂量方法同A组。C组在少尿期并发高血压时口服复方降压片1~2片,每日3次。其他治疗相同。结果A组无1例发生高血压;B组用药后4~6小时血压开始下降,72小时后血压稳定且正常。C组血压偏高。A、B组肾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病程短。结论巯甲丙脯酸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可减少或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