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都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过程,临床上以对称性肢带肌、颈肌及咽肌无力为特征,常累及多种脏器,亦可伴发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皮肌炎还有各种各样的皮肤表现[1],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2.5。其发病年龄呈双峰状,10~15岁形成一个小峰,40~  相似文献   

2.
陈湘君运用益气健脾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原因至今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肌肉发生非特异性炎症,从而引起皮肤弥漫性水肿性红斑,肌肉疼痛无力,晚期可伴见肌肉萎缩等症状。其发病率虽不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高,但治疗更为困难,用激素或...  相似文献   

3.
薛长玲 《中医杂志》2004,45(11):873-873
答: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均为炎性肌病.以横纹肌肌纤维变性和间质炎症为病理特点.临床上具有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血清肌酶谱增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显示有横纹肌纤维变性、坏死、被吞噬、再生以及单个核细胞浸润.具备以上4点可以确诊为PM.伴有典型皮疹,则为DM.根据文献记载与临床表现,与中医学"肌痹"相类似,笔者在临床分为4型,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军  王恳 《四川中医》2000,18(4):17-18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肌肉、皮肤的慢性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PM主要影响四肢横纹肌,PM伴发典型的皮损即为DM。其发病以10~50岁居多,女性多于男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需要剂量较大,单纯用激素或合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病程长(1~2年以上),毒副作用较大,且激素难撤除。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M、DM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典型的临床表现(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肌…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孟涵  赵俊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64-1264,127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在肌肉疼痛、发热程度、肌力、CPK、ESR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左芳 《天津中医药》2009,26(3):226-226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以横纹肌为主要病变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肌病.PM主要影响四肢横纹肌,PM伴发典型的皮损即DM.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自拟肌炎宁配合激素治疗PM、DM,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的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的中医治疗概况顾军花指导陈湘君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属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多因皮肤、肌肉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皮肤弥漫性水肿性红斑,肌肉肿痛无力,晚期往往伴见肌肉萎缩等症状。祖...  相似文献   

8.
高明利教授认为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属中医痿、痹证范畴,多为感受外邪,湿、热、毒夹杂,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受损。分三期论治,初期祛邪为主,湿热蕴结则以清热祛湿、解肌通络,予四妙散、当归拈痛汤;毒热炽盛治以清热解毒、凉血通络,予犀角地黄汤加减。中期扶正祛邪并施,以健脾祛湿,化痰通络为法,予香砂六君子汤、茯苓散合控涎散加减。缓解期多虚,注意顾护胃气,不可攻伐太过,治疗以益气养血,透热养阴为法,予补中益气汤、青蒿鳖甲汤和三痹汤加减;肢体偏瘫者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多种病因引起骨骼肌间质性炎症浸润,肌纤维变性为特点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及延髓支配肌肉肌力下降,肌肉疼痛或压痛,可伴见皮肤特征性皮疹.临床上将病变仅局限于肌肉的称为多发性肌炎,当病变同时累及皮肤时称多发性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现将马云枝教授治疗DM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书珍  王福兰 《光明中医》2008,23(7):976-977
目的:观察八野抗炎保肌汤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八野抗炎保肌汤(野菊花12g,野慈菇15g,野升麻6g,野马蹄根60g,野牡丹15g,野大黄10g,野冬青皮30g,野蔷薇根30g。)配合激素,对照组单纯使用激素,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治愈15例,好转3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45例,治愈9例,好转27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八野抗炎保肌汤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因以正气不足为本,风寒湿外侵或湿邪内生致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血脉为发病之标。湿邪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从湿论治可以收到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对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证治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56例PM、DM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辨证分型、治疗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归纳分析。结果:PM、DM以四肢无力、肌肉疼痛、肌力下降、纳差、皮肤皮疹、神倦、眠差等脾虚症候多见。辨证分型PM以湿热浸淫,虚实夹杂及脾胃虚弱,痰瘀阻络型为主;DM以气阴两虚,湿热型居多。用药频数健脾益气药最多,但两者侧重不同。PM除健脾益气药外,较多为祛湿药,DM则清热养阴药使用较多。结论:脾气亏虚,湿热内蕴可视作PM的基本证型。刘氏五妙散的组方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肌炎 (DM)和多发性肌炎 (P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皮肤和肌肉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为难治病之一。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30例 ,男 1 0例 ,女 2 0例 ,男女之比 1 :2。发病年龄以 2 0~ 40岁居多 ,病程 1 4d~ 1 0年。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WHO的DM(PM)诊断标准。初诊误诊 1 7例 ,有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接触性皮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 ,雷诺氏病等 1 0余种疾病。2 治疗方法 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西药治疗 ,强的松用量 60mg~ 80mg/d( …  相似文献   

14.
翁柠  朱观祥  张岩  李世通 《新中医》2007,39(12):6-8
刘福友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经验丰富,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疾病,颇具特色,并收到满意疗效。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阳 《中医药学报》1998,26(3):63-64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近况广西民族医院陈阳(530001)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许多骨骼肌的间质性炎变和肌纤维的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以颈肌和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伴肌肉疼痛、压痛为特征。如同时累及皮肤则为皮肌炎(DM)。后期常见肌...  相似文献   

16.
张艳丽  任永明 《光明中医》2008,23(7):952-952
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肌酶谱异常,自身抗体阳性,常累及内脏,导致多脏器受损。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中医辨证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组主要累及横纹肌,呈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改变伴肌无力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以肌肉酸痛、麻木不仁、四肢沉重、甚至肌肉萎缩为其特征。前者仅有肌肉病变而无皮肤损害,后者常具有特征性皮肤表现。本病较为少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2。据欧美国家报道,在16岁以下儿童中患病率为1.9/106。本病在祖国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类似于“痿证”、“痹证”等范畴。  相似文献   

18.
皮肌炎(Deymatomyositis,DM)与多发性肌炎(Polymysitis,PM)均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主要累及横纹肌,表现为肌无力、肌痛和肌萎缩,有皮肤损害者称皮肌炎,无皮肤损害者称多发性肌炎。病理特征为不规则的肌肉坏死、再生和表皮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特点为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及多种转氨酶增高,肌电图显示或多或少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皮肌炎(Deymatomyositis,DM)与多发性肌炎(Polymysi-tis,PM)均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主要累及横纹肌,表现为肌无力、肌痛和肌萎缩,有皮肤损害者称皮肌炎,无皮肤损害者称多发性肌炎[1].病理特征为不规则的肌肉坏死、再生和表皮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特点为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及多种转氨酶增高,肌电图显示或多或少的特征性表现.DM与PM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最少见的一种,年发病率约为5/1 000 000.发病年龄多为5-15岁和45-60岁,男女之比为1:2[2].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接触患者密切,可为医生提供病情的动态变化,对诊断和治疗起重要作用.我院2002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13例DM与PM患者.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饶媛 《中医杂志》2002,43(6):471-472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弥漫性炎性疾病,目前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及血管病变有关。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颈肌、咽部肌肉的无力、疼痛、压痛或萎缩,皮肌炎还常同时伴有皮肤损害。目前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本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药物剂量不易掌握,病情易于反复,且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副作用明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