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持续或慢性HBV感染通常称为HBsAg携带状态或慢性HBsAg携带者(HBsAg血症持续6个月以上),狭义的携带状态是指无临床和明显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持续HBV感染。本文采用广义的说法,并将HBsAg携带者分为无症状,有肝炎史和慢肝携带者三类。我国HBsAg携带者约1亿人(全世界约2.5亿人),这些携带者一方面构成乙旰的传染源。另一方面与各种肝病有密切的关系。对众多的HBsAg携带者(尤其是无症状携带者,  相似文献   

2.
急性 HBV 感染时,测定 IgM 抗-HBc作为血清学诊断指标的价值,已有不少报告。本文则报告 HBsAg 慢性携带者 IgM 抗-HBc测定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研究对象为184例 HBsAg 慢性携带者,包括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51例,HBsAg阳性慢性肝病133例(其中慢性小叶性肝炎1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中度34例,重度27例;肝硬变33例;肝细胞癌10例)。以39例急性乙型肝炎和63例非乙型慢性肝炎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3.
在希腊,与无症状HBsAg携带者异性性接触可能是成人HBV感染最主要的来源,大约古成人急性乙型肝炎的30%。此三分之二HBsAg携带者抗-HBe阳性,而抗-HBe被认为是无传染性或传染性低的标志(“HBsAg健康携带者”),但在抗-HBe阳性携带者的血清中仍可检出HBV DNA,而HBV DNA被认为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HBV慢性感染者,其IgM抗-HBc可长期存在,并可能提示对肝内HBcAg持续表达的活动性免疫反应。作者研究了两组抗-HBe阳性的HBsAg  相似文献   

4.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V)感染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存在曾存在过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约3.5亿人发生过感染,其流行特征存在地域差异[1]。中国处于HBV感染分布的高、中流行区,平均感染率约8%[2]。HBV感染临床分型包括:无症状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乙肝相关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相关肝硬化、肝癌等。临床上发现部分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学检测阴性,但分子生物学检测HBV DNA阳性,这类特殊感染模式引起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及其阻断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各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孕妇HBsAg阳性率为4~10%。HBsAg阳性孕妇中,约1/3HBeAg阳性。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在出生半年内有20~50%成为HBsAg携带者;而HBeAg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儿,半年内成为HBV携带者的达75~90%以上(取决于母亲HBeAg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出生后一年感染HBV的婴儿,多数能清除体内的HBV,而围产期感染的婴儿则大多数演变为持续感染的慢性携带者。这些人持续携带HBV的年限尚不清楚。有人估计, 社会上30%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所致。感染HBV的婴儿多数无症状,仅部分人SGPT轻度升高。但通过成人肝活检发现,大多数携带者肝内有各种病  相似文献   

6.
张琦  刘晓娟 《中国保健》2009,(21):942-943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人群感染率达60%以上,HBsAg慢性携带率为9.75%,其中儿童是乙肝的主要感染者。新生儿、婴幼儿及青少年普遍易感,他们在感染HBV后容易成为隐性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有部分HBV携带者可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最终部分发展成为肝硬化或死于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7.
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HBsAg是病毒在肝细胞表达的产物 ,也是肌体感染HBV后最先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感染后 4 - 7周血清中开始出现HBsAg,尔后出现ALT异常和临床症状。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患者、无症状HBsAg携带者、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和受HBV感染的肝细胞浆中 ,故HBsAg是HBV的感染指标之一。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具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就我们实际操作中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1 试剂的选择随着科技在各领域的飞速发展 ,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酶联免疫吸附法…  相似文献   

8.
用敏感的免疫测定法检查显示,在急性乙型肝炎中总是存在 IgM 抗-HBc 的反应性,但在无症状的 HBsAg 携带者中通常缺乏或仅能检测到低的滴度。纵向研究证实,在HBV 初次感染的早期阶段,IgM 抗-HBc 升高;数月后不管循环的 HBsAg 是否持续,它仍然下降。由于与近期 HBV 感染短暂相关,IgM 抗体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鉴别真正的乙型肝炎和以往未被发现的 HBsAg 携带者的非乙型肝炎,后者中的许多急性肝病患者,可能根据在血清中发现 HBsAg 而被误诊为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的 HBsAg 携带者,90~95%为HBeAg 阴性。为了估计这类人群在 HBV 流行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对206名 HBeAg 阴性的慢性 HBV 携带者(HBsAg 阳性153例,其他指标阳性53例)及30名健康献血员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了 HBV DNA。HBsAg 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为慢性 HBsAg 携带者;无症状携带状态则以无任何临床表现,并且在2年以上的随访过程中各项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清的HBeAg、HBV-DNA和Dane颗粒检查,揭示HBeAg、HBV-DNA均为阳性HBsAg的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清具有传染性,而单纯HBsAg阳性(HBeAg、HBV-DNA均为阴性)血清传染性不强。
经三年观察,发现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的无症状携带者对同一个班内密切接触者能引起HBV感染,其感染的相对危险性比对照组高3.7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儿童较高的血清病毒含量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调查214例人群抽查发现并经随访确证的HBsAg慢性携带儿童,并对所有研究对象及其母亲采血,ELISA试剂盒检测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及表面抗原滴度。结果 母亲HBsAg阳性的HBV慢性携带儿童具有相对较高的HBsAg滴度及HBeAg阳性率;其年阴转率为0.4%,明显低于母亲HBsAg阴性的HBV慢性携带儿童年阴转率1.7%;发生母婴传播的孕妇HBsAg年阴转率为0.3%,显著低于同龄携带者人群HBsAg的自然阴转率。结论 HBV慢性携带儿童较高血清病毒含量可能与母婴传播有关,代代相传可能是我国母婴传播发生率较高进而形成我国巨大HBsAg携带者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往研究表明西非洲的塞内加尔HBsAg阳性肝病患者中,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人,就有22.5%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阳性,而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则未有抗—HD的检出。为此,作者检测了塞内加尔422名健康孕妇的HBV/HDV感染标志,即包括HBsAg、HBeAg和抗—HD,HBV DNA用斑点杂交法检查。对象来自塞内加尔两个  相似文献   

13.
在暴发型肝炎中,即使采用目前最灵敏的方法,当血清 HBsAg 呈阴性时,并不能排除 HBV 感染。反之,在这些病人中,即使检出 HBsAg,也不能充分证明暴发型肝炎是HBV 所致。病人可能是无症状的 HBV 携带者,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而发生暴发型肝炎。  相似文献   

14.
HBV感染中最大数量存在的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而ASC主要来自婴幼儿感染。我们通过4年收集394例慢性乙肝携带者血清,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HBV感染时体液免疫的五种抗原抗体在无症状携带者和正常人群中可呈现各种不同组合。1981年在比利时检测的情况如下: 87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组合方式如表1。371例新的献血员中乙型肝炎特异性免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当前广泛流行,HB-sAg是(HBV)的感染指标,不易阴转,以往我院曾对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部分病理做过肝活检并做电镜检查证实,有不同情况的肝脏病变,多年来我们对ASC及HBsAg阴性的进行随访调查,现将5年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乙型肝炎病毒(HBV)呈全球性分布,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HBV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被HBV感染时的年龄越小,变成HBsAg的携带者几率越高。在以往的统计中,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高达10%左右,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8.
HBV根据其DNA序列的差异性,目前可分为A~H八个基因型。HBV感染机体后可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本文从HBV基因型的发展及其与乙型肝炎的发病、发展、临床治疗等方面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及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西乙型肝炎病毒(HBV)性传播状况.方法 对我们2004年建立的隆安研究队列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配偶采静脉血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217名研究对象中,96.8%(210/217)有过去或目前感染乙肝病毒的标记,其中32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14.7%(32/217),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5.4%(14/91)和14.3%(18/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05);107例HBsAb阳性,阳性率为49.3%(107/217);一名男性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有79例HBsAg,anti-HBs and HBeAg阴性,这79例要么抗-HBc和抗-HBe同时阳性,要么单项阳性,但都是HBV DNA阴性;有7人(包括男性3人、女性4人)没有任何乙肝感染标记,包括HBV DNA阴性.另外,122名HBV DNA阳性的HBsAg携带者其配偶(研究对象)有14人HBsAg阳性;95名HBV DNA阴性的HBsAg携带者其配偶有18人HBsAg阳性,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372,P>0.05).HBeAg阴、阳性的HBsAg携带者其配偶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5.61%(27/173)和11.76%(4/34),两者也无统计学差异(χ2=0.093,P>0.05).结论 配偶因密切接触HBsAg携带者而受HBV感染的机会比一般人群大,但性别、病毒量和HBeAg不影响其配偶感染HBV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性接触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重要方式。约30%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为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这些携带者的血清 HBeAg/抗-HBe 阳性率也较高。作者对希腊182例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的血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 DNA(HBV DNA)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