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总结了12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给抗炎、吸氧、强心、利尿、加强营养等治疗以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正确使用呼吸机,掌握吸痰指征和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液体量,有效的体疗。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早日康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在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文献报道,手术病死率为4.9%。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施行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48例,由于加强了手术前、后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婴幼儿室缺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的监护、减少患儿死亡率.方法1993年11月~2001年11月,355例3岁以下的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实施了心内直视手术.结果5例患儿因呼吸系统原因死亡.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应用呼吸机、充分镇静、保证有效供氧和吸痰、防止误吸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术后呼吸道监护的关键,可有效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高压的术后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室间隔缺损 (VSD)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在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术后肺部并发症较高 ,文献报道 ,手术死亡率为 4 9% [1] 。我们认为 ,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是降低肺动脉压和预防肺动脉压升高 ,如术后观察不仔细 ,处理不及时 ,护理不当 ,可引起肺动脉压升高 ,导致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并发症造成手术失败 ,因此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1 临床资料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院施行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 72例 ,其中男 47例 ,女 2 5例 ;3个月~2 9岁 ,平均 9 7岁 ;最高肺动脉收缩压为 14 6 3kPa,超…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院对32例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男 18例 ,女 14例 ,6个月~ 2 6岁 ,平均 9岁。肺动脉收缩压最高为 14 6 3kPa。超声心动图示左向右分流为主 19例 ,双向分流 10例 ,右向左分流 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2 护 理2 1 术前护理2 1 1 吸氧 术前患者间断吸氧 ,每日 2~ 3次 ,每次 0 5~ 1h ,流量 3~5L/min ,以提高血氧饱和度。2 1 2 应用扩血管药物 如卡托普利、前列腺素E1、硝苯地平、消心痛等 ,以降低前…  相似文献   

6.
低体重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因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该病特有的病理生理基础,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应重视患者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本院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施行10kg以下伴肺动脉高压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9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是小儿常见心脏病,随着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先心患儿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1岁以下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室间隔缺损 (VSD)伴肺动脉高压 (PH)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 ,加之患儿自身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 ,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 ,因此 ,提高术后呼吸道管理技术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我们共治疗 2 5例 1岁以下VSD伴PH的小儿 ,术后除一般监护治疗外 ,注意加强呼吸道管理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男 15例 ,女 10例 ,月龄 3~ 11月 ,平均 7.4 6± 3.5 8月。体重 4~ 9kg ,平均 7.5 2±2 .6 4kg。全组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 ,术后常规经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婴幼儿室缺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的监护、减少患儿死亡率。方法1993年11月~2001年11月,355例3岁以下的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实施了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5例患儿因呼吸系统原因死亡。结论 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应用呼吸机、充分镇静、保证有效供氧和吸痰、防止误吸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术后呼吸道监护的关键,可有效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惠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血管外科专业的发展,心血管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监护技术逐步在提高,特别是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近年来有了较大的突破。我科自1986年3月~1993年12月,共收治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46例,现将术后监护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手术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5个月,平均年龄2.3岁,平均体重10.4kg,PP/PS均为0.75~1.0,术后痊愈39例,死亡7例。2监护体会2.1肺功能监护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属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术前大量血涌向肺部,患儿术前多有反复发作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VSD)46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6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59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57例治愈,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3.38%。结论室缺患儿一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Tei指数与室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ei指数与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对55例单纯VSD患者,其中13例伴肺动脉高压,和26例健康人对照进行Tei指数测定。Tei指数分别从二、三尖瓣口和左、右室流出道的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得。结果单纯VSD不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伴有肺动脉高压的VSD患者的右室Tei指数则显著增加(0.67±0.15vs0.28±0.06,P<0.0001)。右室Tei指数与右室收缩压(RVSP)具显著相关性(r=0.84,P<0.0001)。结论伴肺动脉高压VSD患者的右室Tei指数显著增加,且右室Tei指数与RVSP有显著相关性。右室Tei指数可提示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心室Tei指数检查伴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28例,正常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成像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算右室Tei指数1和Tei指数2.结果 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Tei指数1、Tei指数2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右心室Tei指数1 、Tei指数2均大于伴轻度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正常对照组、房间隔缺损组右心室Tei指数2与Tei指数1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伴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室功能降低;右室Tei指数能较全面准确地评价右心室功能;而由组织多普勒脉冲法获取的右心室Tei指数更简便、易行,且准确性高,是对传统血流多普勒方法的改进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黄金秀  殷富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82-1383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特征、防治,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成功接受经导管封堵术的166例小儿VS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封堵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和术后1~7d常规心电图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结果166例小儿VSD患者术后心律失常明显增加;术后新发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10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8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干扰性房室分离4例,左前分支阻滞4例,CRBBB加左前分支阻滞2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例。结论小儿VSD封堵术后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以心脏传导阻滞为主,早期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刘洪珍 《现代护理》2008,14(2):204-206
目的观察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及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0例,对封堵术前后心率进行监测。结果50例患者中,18例于术前检测出22例次不同的心律失常,封堵术后心电监护早期发现不同的心律失常50例次,新发心律失常28例次,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结论经导管封堵VSD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有些心律失常相当严重,加强对室间隔缺损堵闭术前后病情的观测,加强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及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0例,对封堵术前后心率进行监测。结果50例患者中,18例于术前检测出22例次不同的心律失常,封堵术后心电监护早期发现不同的心律失常50例次,新发心律失常28例次,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结论经导管封堵VSD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有些心律失常相当严重,加强对室间隔缺损堵闭术前后病情的观测,加强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AS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并选取2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取四腔心切面检测所有受检者三尖瓣前叶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波)及收缩期峰值加速时间(AC),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SD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S波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重度组S波则低于正常组(P<0.05).ASD并轻、中及重度肺动脉高压组AC均长于正常组(P<0.05),且3组间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肺动脉压力增加,明显延长.结论 DTI技术可用于评价AS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是一种无创、简便、定量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马英莉 《护理学报》2005,12(10):31-32
笔者总结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主要在肺部,其次是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肺部并发症最严重的是肺动脉高压危象、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与护理措施:术前1周加强营养支持,低流量吸氧、肺部理疗或给药物改善心肺功能;术后动态监测肺动脉压、SpO2,充分供氧,预防缺氧及高碳酸血症,护理操作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以免引起烦躁或抽搐,给予镇痛镇静.合理、准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认为加强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可避免或及时发现、纠正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及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分析9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98例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98例患者均有一过性室性心律失常。术后1例发生血肿及腓肠静脉血栓,2例发生传导阻滞,2例发生溶血,经治疗护理均痊愈。结论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顺利通过手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心腔结构的变化,探讨IL-8水平变化的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100例为VSD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8浓度.所有患儿在术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IL-8水平与LVEDD、LVESD、LVESV、LVEDV、LVEF的相关性.结果 (1)血浆IL-8:术前VSD组(0.64±0.08) pg/L和对照组(0.53 ±0.07) p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P<0.05);VSD组患儿术前与术后第7天(0.69 ±0.06) pg/L、术后第7天与术后6个月(0.55±0.05)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5、t=12.08,P均<0.05).术后6个月VS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6,P>0.05).(2)心腔结构各参考数:VSD组患儿LVEDD、LVESD、LVEDV、LVESV在介入术后第7天[(41.47 ±3.38) mm、(27.17 ±3.76) mm、(76.72±17.03) ml、(26.23±6.13) ml]及术后6个月[(36.21±3.75) mm、(22.49 ±3.04) mm、(65.38±16.22) ml、(22.23±5.71) ml]均较术前[(45.28±3.69) mm、(29.02±3.17) mm、(86.33 ±19.68) ml、(30.12 ±7.06)nl]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后6个月较术后第7天进一步减小(P均<0.05).(3)VSD组血浆IL-8水平与LVEDD、LVESD、LVESV、LVEDV呈显著正相关(r=0.76、0.59、0.66、0.75,P均<0.05).结论 VSD患儿血浆IL-8水平在介入封堵术前明显增高,并在术后降低,且与心脏腔径的改善相关,提示心肌血管免疫炎症递质IL-8的过度激活参与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