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纤维鼻咽镜下美蓝染色捡查80例患者,其中鼻咽癌35例,炎症45例。常规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咽癌40例。结果显示:正常粘膜不着色,鼻咽癌97.14%着色,炎症2.22%着色。鼻咽癌着色明显高于炎症着色(P<0.01)。染色组鼻咽癌活捡阳性率94.29%,高于常规镜检组的活检阳性率77.5%(P<0.05)。故纤维鼻咽镜下美蓝染色有助于鼻咽癌的诊断,明确病变范围,指导活检。  相似文献   

2.
邹华  陈洁珠 《广东医学》1997,18(6):362-364
报告4725例纤维鼻咽镜的检查结果,镜下诊断为慢性炎症,正常鼻腔鼻咽,鼻咽癌分别占65.97%,14.41%和10.96%,居前三位。纤维鼻咽镜确诊率及对慢性炎症、鼻咽癌确诊率显著高于间接鼻咽镜,P值〈0.001。对鼻咽囊肿的诊断,纤维鼻咽镜确诊率高于间接鼻咽镜,但无统计学差异。提出纤维鼻咽镜对胃咽鼻腔疾病的诊断尤其是结合VCA-IgA检查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用S-P免疫组化法对40例鼻咽癌和鼻咽粘膜慢性炎症中的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鼻咽粘膜慢性炎症中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而鼻咽癌中阳性率为57.5%(23/40),二者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P53基因突变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产物P53蛋白过度表达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CT扫描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160例可疑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镜检查和鼻咽部CT扫描,二种方法提示病变者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鼻咽镜检查有病变44例,病检确诊鼻咽癌36例;CT扫描发展鼻咽部有各种占位性病变52例,病检确诊鼻咽癌45例,二种方法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文说明CT扫描以基高密度分辨率及无重叠的断面图像,可以准确、全面地显示鼻咽部病变,有助于提高鼻咽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的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癌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8例鼻咽癌和24例鼻咽良性疾患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ras,c-myc,c-erbB-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鼻咽癌中EGFR,Nras,c-myc,P53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29.3%,17.2%,12%,8.6%和12%。鼻咽癌中PCNA的阳性率为17.91%,鼻咽良性疾患为6.67%,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别(t=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组织C—erbB—2表达与细胞增殖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对良恶性鼻咽组织中C-erbB-2表达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鼻咽癌(NPC)组织中C-erbB-2蛋白和mRNA阳性率分别为87.8%和84.0%,二者同时表达为84.0%;癌旁粘膜中二者阳性率分别为74.6%和76.5%,同时表达为82.4%。泡状核细胞癌PCNA SⅡ值明显高于低分化鳞癌(P〈0.01)。癌组织中C-erbB-2蛋白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四种特异性IgG抗体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4例鼻咽癌患者与119例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4种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表明,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WCA)的抗体效价为1:160以下,而鼻咽癌患者血清抗体效价为l:160~1:5120,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核抗原(EBNA)的抗体效价为1:80以下,而鼻咽患者血清抗体价为1:80~1:2560,阳性率均为100%;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EA)的抗体效价为l:10,阳性率只有13.3%,而鼻咽癌患者血清抗体效价为l:20~1:1280,阳性率为100%;正常人血清中EB病毒抗原(MA)的抗体效价为1:10~1:40,阳性率为71%,而鼻咽癌患者血清抗体效价为1:10~1:320,阳性率为100%.以上4种抗体中.VCA、EBNA和EA抗体的效价和分布在正常人与鼻咽癌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姜勇男,男,31岁,讲师.延吉市局子街21号(133000)0.0l),EA抗体的阳性率也比正常人明显升高(P<0.0l),MA抗体的效价和阳性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比较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与单纯外照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后遗症。对80例鼻咽癌(T1~2N0~1M0)首程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综合放疗组),配对80例鼻咽癌(T1~2N0~1M0)同期接受单纯外照射治疗(单纯外照射组)。综合放疗组,外照射剂量为52~72Gy,腔内后装剂量为7~24Gy/1~4次,1~2周;单纯外照射组剂量为66~82Gy。结果:综合放疗组与单纯外照射组的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8.8%和97.5%,差异无显著性(P>0.05);鼻咽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和83.8%,差异有显著性(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和7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张口困难发生率综合放疗组低于单纯外照射组(17.5%对33.8%,P<0.05)。综合放疗组未发现硬软腭穿孔、溃疡等。认为鼻咽癌外照射结合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其生存率似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鼻咽癌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日本产FB—NO型纤维支气管镜对23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结果 检出初诊鼻咽癌患者168例,肿瘤残存5例,肿瘤复发11例,初诊患者一次活检病理阳性率92、3%(156/168),二次活检阳性率5.4%(9/168),三次活检阳性率1.4%(3/168)。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可清晰地观察鼻咽部,对鼻咽癌的诊断、复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是否存在EB病毒。方法 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检测50 例患者的颈部淋巴结穿刺液;②采用PCR法检测15 例石蜡包埋鼻咽癌(NPC) 组织;③对12例EB病毒VCAIgA 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进行EB 病毒基因检测。结果 ①30 例NPC 患者中,27 例EBVDNA 阳性( 阳性率90 % ) ;7 例头颈部其他肿瘤患者中1 例阳性(14-3 % ) ;8 例其他部位肿瘤患者中1 例阳性(12-5 % ) ;5 例鼻咽部炎症患者EBVDNA 检测均为阴性。经χ2 检验,NPC 组与其他肿瘤及鼻咽部炎症组相比,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005) 。②15 例石蜡包埋NPC 组织,EBV基因阳性者有12 例( 阳性率80 % ) ;1 例鼻咽部慢性粘膜炎石蜡包埋组织末检测到EBVDNA。③3 例临床诊断为NPC 的血清中均检测到EBVDNA(25 % ) 。结论 对于隐性鼻咽癌和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中确认是否为鼻咽癌,EB 病毒基因检测是有价值的,PCR 技术可以为NPC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蓝/靛胭脂染色对胃肠粘膜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以0.5%美蓝与0.2%靛胭脂溶液,经内镜直视下在病灶处喷洒染色。结果 152例中胃部病变116例,其中萎缩性胃炎43例,浅表性胃炎19例,胃溃疡25例,炎性增生性病变19例,溃疡型癌症10例,早期胃癌6例;30例结肠病变中炎性增生性息肉10例,管状腺瘤6例,溃疡4例,肠炎8例,癌疑2例。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染色后可使病变更加清楚,有助于正确活检,提高活检阳性率。对识别早期癌尤其微小癌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146例白光内镜怀疑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醋酸喷洒组(76例)和内镜下美兰喷洒组(70例),分别采用0.2%美兰溶液或1∶4的上海白醋进行胃黏膜喷洒,可疑部位活检,进行病理评价.结果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在0.2%美兰喷洒后,表现为蓝色着色,与周围黏膜比较,分界清楚;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在醋酸喷洒后表现为黏膜白斑,病变区域较喷洒前显示得更为清楚.内镜下醋酸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6%(55/65)、90.9%(10/11);内镜下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8%(48/58)、100%(12/12),与病理诊断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内镜下醋酸喷洒和内镜下美兰喷洒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分别为73.7%(56/76)和68.6%(4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9),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美兰染色优于醋酸染色(P=0.009).结论 内镜下醋酸与美兰染色都有助于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美兰染色诊断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优于醋酸染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1%异硫蓝(1% isosulfan blue,IB)比较,探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作为示踪剂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价值.方法:206例T1、T2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IB组和MB组.分别利用1%IB和MB染色寻找着色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然后行SLNB,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8只雌性成年大耳白家兔随机分IB组和MB组,利用不同染料观察腋窝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枚数以及退色的时间.结果:206例中,IB组102例检出SLN 94例(92.16%),SLNB的灵敏度为93.94%(31/33),准确率为90.2%(92/102),假阴性率为6.06%(2/33),假阳性率为0.MB组104例检出SLN 97例(93.27%),灵敏度为93.75%(30/32),准确率为91.35%(95/104),假阴性率为6.25%(2/32),假阳性率为0.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与IB和MB相关的不良反应.实验部分:注射IB和MB后腋窝淋巴结染色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75 s和13.13 s,前者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明显短于MB组(P=0.000).IB组可观察到的淋巴结26枚,染色25枚;MB组27枚,染色11枚,IB组染色的淋巴结枚数明显多于MB组(P=0.000).淋巴结退色时间,IB组55.00 min,MB组108.75 min,IB组淋巴结退色的时间明显快于MB组(P=0.000).结论:选择MB行乳腺癌SLNB的临床价值与1%IB基本一致,且MB费用低廉,易于购买.MB可以作为IB的替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荧光导航技术联合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8月期间收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5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行...  相似文献   

15.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进展期胃癌(AGC)淋巴结示踪方法。方法 胃角部AGC有第3组淋巴结(No.3)转移的根治术中,向No.3转移结节内或结节周边注射染料,切取近转移结节的二级前淋巴结(SSLN)活检。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46例胃角部AGC中,找到SSLN38例,检出率82.6%(38/46),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SSLN有转移30例,阳性率78.9%(30/38),找到SSLN68枚,有转移52枚,SSLN阳性率76.4%(52/68)。SSLN分布为:第7、5、4、6、9、8组SSLN枚数依次为40、9、7、5、4、3枚,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阳性个数及阳性率分别是31(77.5%)、9(100%)、5(71.4%)、4(80.O%)、2(50.0%)、1(33.3%)。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SSLN的阳性发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LN示踪技术拓展了SLN示踪技术的应用范围,为不同病期的胃癌淋巴结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SSLN示踪技术对指导AGC合理科学及个体化淋巴结清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色素内镜对食管癌手术切除范围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能否通过色素内镜检查,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方法69例食管癌病人,其中36例进行术前色素内镜检查,并对病变范围做墨汁标记,以示手术切除部位,术后切除的病灶做病理检查,另33例病人按常规做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做病理检查。结果36例色素内镜检查病人,残癌发生率为0。33例未经色素内镜检查病人,有4例发生残端癌,占12.1%(4/33)。结论说明术前做色素内镜检查,可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蓝色素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价值和不同亚型肠化生的黏膜微细结构特点。方法随机序贯选择拟行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66例门诊患者和18例肠化生复查患者,常规内镜检查后在胃角、胃窦区域行内镜下0.5%美蓝溶液染色,对染色区域进行放大内镜观察并取检,所取标本进行HE、AB/PAS和HID/AB染色。结果美蓝染色内镜对诊断肠化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86.7%)和特异性(79.5%);放大内镜下美蓝染色阳性的肠化生黏膜形态可分为四类:A型,不规则斑点型;B型,网格型;C型,椭圆型;D型,圆点型。结肠型化生的黏膜表面微细结构以不规则斑点型(32.6%)和网格型(39.5%)为主,而小肠型化生则以椭圆型(25.0%)和圆点型(43.8%)为主。结论联合应用美蓝色素内镜和放大内镜可显著提高肠化生的检出率,并可根据化生黏膜上皮的形态学改变对肠化生的亚型进行镜下分类,对不同亚型肠化生组织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胃癌60例患者,开腹术中于病灶周围浆膜下直接注入亚甲蓝,术后对被视为胃癌前哨淋巴结的蓝染的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胃癌60例中,检出SLN56例(93.3%)。HE检查发现24例49枚SLN转移,T1、T2期SLN示踪准确率93.9%,敏感性88.9%,假阴性率11.1%,特异性为100.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发现有32例67枚SLN转移。结论: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SLN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对预测T1、T2期胃癌区域淋巴结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甲篮作为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172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中亚甲蓝乳晕周围皮下注射后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石蜡切片检查前哨淋巴结及手术切除标本。结果:167例(97.1%)成功实施SLNB,5例(2.9%)术中未能发现SLN,立即改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行SLNB的167例中,术中冰冻报告SLN癌转移21例,即行ALND;146例冰冻检查SLN未见癌转移。5例术后HE染色检查发现SLN存在1枚微转移淋巴结,4例接受ALND,1例拒绝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42例SLNB代替ALND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64个月),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亚甲蓝法SLNB安全、有效、简便易行,SLNB阴性患者,可以替代ALN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132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腔镜下活检46例(腔镜组),开放活检86例(开放组).两组均分别采用双染料法(亚甲蓝+纳米炭)与单染法(亚甲蓝)进行SLNB术.分析淋巴结的检出情况及各种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