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及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自2005年研究发现IL-33为IL-1家族中的新成员,通过IL-33/ST2信号途径介导哮喘的发病机制,对深入探索哮喘的发病机制迈出新的台阶,并为哮喘的临床治疗带来一番新的生机。本文就IL-33及其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近几年研究新进展,特别是在介导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变态反应中T细胞活性是哮喘炎症特征的关键。T细胞及其分泌产物(细胞因子)导致了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导致了黏膜下水肿、气道阻力增加和引起气道高反应性。IL-4、IL-16以及内皮素1(ET-1)作为哮喘重要的炎症介质和损伤因子,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测哮喘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IL-4、IL-16和ET-1含量以及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及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自2005年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33(IL-33)为IL-1家族中的新成员,通过IL-33/ST2信号途径介导哮喘的发病机制,对深入探索哮喘的发病机制迈出新的台阶,并为哮喘的临床治疗带来一番新的生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AHR)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MC)、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研究发现,哮喘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是由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异常增加.它们与哮喘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4含量,旨在探讨IL-4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ima,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气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不可逆性气道重塑(airwayremodeling)为特点[2]。气道重塑是由Huber和Koessler在1922年首先提出的。目前认为:气道重塑是指气道在慢性炎症刺激下所发生的气道壁结构变化,包括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基底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和腺体增生肥大,是哮喘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哮喘气道病理改变的重要基础[3,4]。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17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小明 《医学争鸣》2009,30(7):669-669
引言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它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过程.我们检测3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并作相关性分析,探讨IL-17及Ig—E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重塑。以往哮喘被认为主要由2型炎症因子驱动,Th2细胞分泌IL-4、IL-5和IL-13,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中性粒细胞与哮喘炎症过程也存在密切关系。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增加的同时凋亡下降,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比嗜酸性粒细胞更早到达,通过产生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哮喘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针对这些效应分子的拮抗剂如抗IL-8受体抗体、抗IL-17抗体,DNA酶显示出对中性粒细胞哮喘的治疗作用,但应用于临床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本文主要就中性粒细胞在哮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李大果 《广西医学》2005,27(9):1455-145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如嗜酸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常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与临床症状并不平行,通常在临床症状控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存在气道炎症,这是导致临床上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因此,  相似文献   

9.
<正>哮喘是一种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可逆性的气流阻塞为特点,其发病机制包括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免疫变态反映等因素,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支气管哮喘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反复性的显著特点,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既往研究显示Ⅰ类T辅助细胞(Th1)与Ⅱ类T辅助细胞(Th2)失衡是导致哮喘的主要原因[1]。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我们发现大量的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参与了哮喘病理生理过程。两类因子的变化在哮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VD3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于哮喘介导炎症的影响及关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但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医学界对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和减少嗜酸粒细胞浸润来减轻气道炎症的研究很多,该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全球约有1.6亿哮喘患者。我国的患病率为1%—4%。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病机重新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道炎症学说是现代医学近年来哮喘发病机制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并有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缓解期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仍然存在,气道的慢性炎症仍未完全消除,这  相似文献   

14.
张雪 《安徽医学》2013,34(7):1041-1043
正支气管哮喘(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等多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特征为黏液高分泌和气道高反应性。尽管在哮喘发病机制中有各种假说,如变应原假说、饮食假说及卫生假说[1],都是设想哮喘在环境中的发病机理,但是仍以气道炎症学说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与证实,研究表明:炎症细胞的释放、趋化是气道炎症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中T细胞活化是哮喘炎症特征的关键,T细胞分为Th1与Th2两种类型,前者以分泌自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为主;后者分泌IL-4、IL-5、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两者的平衡反映了促炎和抗炎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形成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对哮喘患者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白介素-13(IL-13)的研究尚少;氨茶碱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但它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如何,目前报道较少.我们初步探讨了氨茶碱对哮喘缓解期患者B淋巴细胞IL-13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在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庆玲  林中昌 《广西医学》2004,26(4):525-528
哮喘的气道阻塞机制与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渗漏的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及嗜酸细胞(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等诱导的气道痉挛相关。多种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s)、血栓素、血小板激活因子、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参与哮喘的气道慢性炎症反应。LTs是一个强效的炎症介质,在气道炎症、哮喘发作中起关键作用。为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eukotrieneReceptorAntagonist ,LTRA)防治哮喘的地位受到关注并于临床应用。本文就LTRA孟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LTs及其受体  LTs是由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白细胞介素22(IL-22)是IL-10家族的新成员,它能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IL-22R发挥其生物学效应。IL-22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IL-22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或者哮喘动物模型中表达增高。目前,IL-22在不同的实验中得出的结果对于哮喘炎症是促进还是抑制仍有争议。此外,IL-22如何在哮喘中发挥调控作用仍是未知的。  相似文献   

19.
抗哮喘药物的进展与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近年来研究揭示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形成反复发作性的哮喘困难、胸闷、喘息、气急或咳嗽等症状,常在清晨和(或)夜间发作和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抗哮喘药物品种繁多,现将有关防治哮喘药物的最新进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缩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如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或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因此,合理的防治与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