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放射性膀胱炎是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8%,常以血尿为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宫颈癌转移,是较难处理的放射性反应。我科1990年1月至1999年5月收治的56例放射性膀胱炎中,38例经补液、卡血、抗炎等治疗后,出血难以控制而行膀胱潮式引流、膀胱内灌注药物、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等方法控制症状,达到止血目的。现将这38例病人的临床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7—03/2007—05我们共收治44例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28例,年龄33~72(平均58.7)岁。血尿程度判断标准:轻度为肉眼血尿呈红色、透亮或淡红色;中度为尿液呈血色;重度为尿色深红伴血块。患者轻度出血11例,中度出血25例,重度出血8例,其中膀胱填塞4例;膀胱出血距放疗后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2a,平均2.7a。宫颈癌术后19例,前列腺癌术后12例,直肠癌术后10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凝血酶原和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4.
5.
6.
我科1997-03以来收治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44例,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28例,年龄33~72(平均58.7)岁。血尿程度判断标准:轻度为肉眼血尿呈红色、透亮或淡红色;中度为尿液呈血色;重度为尿色深红伴血块。患者轻度出血11例,中度出血25例,重度出血8例,其中膀胱填塞4例;膀胱出血距放疗后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2a,平均2.7a;宫颈癌术后19例,前列腺癌术后12例,直肠癌术后10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凝血酶原和出凝血时间均正常,本组病例均排除肿瘤转移及膀胱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5年9月收入1例霉菌性膀胱炎,经过5个多月的治疗护理,于1996年3月痊愈出院。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77岁。因尿频、尿痛、排尿困难2d收入院。往有糖尿病史。查体:T368℃,P78次/min,R20次/min,BP21/12kPa。神志清,精神不振,痛苦面容,口唇无紫绀,腹部无异常。辅助检查:血糖1207mmol/L,尿糖(#),尿液涂片化验霉菌()。入院后确诊为霉菌性膀胱炎,经4个多月的降血糖,全身抗霉菌等治疗,临床效果不佳,尿液混浊,肉眼可见大量豆腐渣样物,经体外尿液药物试验后,选用大扶康冲洗液行膀胱冲洗10d,尿液清晰,涂片化…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4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44例。治疗采用分步进行,未愈者进入下一步治疗。第一步:基本治疗,给予妊马雌酮口服5mg/d或静脉滴注1mg/kg及对症治疗。止血后继续口服妊马雌酮1.25mg/d。第二步:高压氧治疗。第三步:经尿道电凝治疗。第四步:膀胱灌注1%福尔马林或开放手术治疗,采用临时性尿流改道术加膀胱填塞绷带或选择性栓塞双侧膀胱动脉。结果 经第一步治疗后,治愈22例,治愈率50%(22/44);11例缓解;11例无效。第二步治疗,16例治愈,治愈率72.7%(16/22);4例缓解;2例无效。经前两步治疗后,总治愈率达86.4%(38/44)。第三步治疗,3例治愈,治愈率50%(3/6);2例缓解;1例无效。经三步治疗后,总治愈率达93.2%(41/44)。未愈3例分别进行介入、膀胱灌注和开放手术治疗,均治愈。经四步治疗后,治愈率达100%。结论 采用妊马雌酮、高压氧疗、经尿道电凝、栓塞双侧膀胱动脉(或膀胱灌注、开放手术)的四步疗法,分步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11.
龚光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0,(7)
随着放射线和原子能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放射损伤已不少见。部分肿瘤病人可发生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它是由于盆腔内病变放射治疗所致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其远期效应一般都在几年以上。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特点是顽固性肉眼血尿。我院于1982年至1989年8月收治10例。现结合其特点,提出护理注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均是因子宫颈癌放射治疗所致,发病年龄40~60岁。放射总量为钴~(60)5200~7200rad。均在疗程结束后8个月以上出现临床症状。最长者为17年,平均7年2个月。最初症状为间歇性肉眼全 相似文献
12.
郑业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1349-1349
目的 探讨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电凝治疗重度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1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迅速控制膀胱出血,疗效满意.复发1例.结论 重度患者的治疗关键是尽早彻底清除膀胱内血块,控制活动性出血点,经尿道电凝治疗是控制膀胱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和方法 本组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 12例 ,男 2例 ,女10例 ;年龄 36~ 77岁 ,平均 5 4岁 ;宫颈癌 6例 ,直肠癌 3例 ,子宫内膜腺癌 2例 ,前列腺癌 1例 ;放射线为6 0 钴γ线或高能X线 ,放射剂量 4 2 0 0~ 70 0 0cGy ;放疗后发病时间 3个月~ 8年 ;表现严重全程肉眼血尿 11例 ,终末血尿 1例 ,伴尿频、尿急 2例 ,5例出现贫血 ,2例需输血治疗。膀胱镜检查三角区和底部、部分侧壁粘膜充血水肿 ,血管纹理不清或血管呈丛状扩张 ,严重时粘膜坏死并有散在溃疡 ,活动出血。部分病例治疗前曾进行过膀胱灌注药物、电灼治疗 ,但疗效欠佳。 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膀胱。结果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常见于膀胱后壁三角区及其周围组织,它主要表现为黏膜局部扁平伏隆起,增厚及隆起处呈较疏松的中低水平回声,表面粗糙不平。结论超声对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经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1950-1950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比较复杂,我院近年来采用经尿道电凝治疗重度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1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患者15例,女性13例,男性2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5岁;原发宫颈癌13例,直肠癌2例。镭锭放疗8例,铯放疗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膀胱炎多发生于患者经放射线治疗后,表现为膀胱刺激及血尿等症状,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多治标不治本。我院于1996年4月~2003年4月间采用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现将我院产科2008-10成功救治的顽固性胎盘植入1例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38岁。2008-09-30以第三胎2产孕38+2周胎膜早破为诊断入院,于次日经行会阴侧切分娩一活男婴,1 min阿普卡评分10分,体重3 820 g, 相似文献
19.
鼻腔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常规治疗行前后鼻孔堵塞以及鼻腔内窥镜检查,找出血点,行射频止血。但对顽固性出血,特别是由外伤引起鼻部小动脉破裂、鼻咽部血管瘤以及高血压鼻部小动脉粥样硬化破裂所引起的出血疗效差,常会反复发作。颌内动脉栓塞术是通过插管技术,将栓塞剂注入到病损区血管内,阻断血流,治疗出血。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2 5例鼻腔顽固性出血患者行颌内动脉栓塞治疗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2 5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 8~72岁,平均5 5岁,5例因外伤后出血,4例因鼻部小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鼻咽部血管瘤出血,5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