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对73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康复训练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ADL评分、ASIA 2000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2 ~ 385 d康复训练后颈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ADL总分有显著下降(均 P < 0.05),ASIA 2000分级有改善.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将64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锻炼,早期康复训练组术后3h即详细指导患者开始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术后2周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应用Harris功能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2组之间的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术后2周早期康复训练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早期康复训练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总结21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康复训练.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有序康复训练,能促进腰背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21例经随访3~12月,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对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行康复训练(康复组)与未行康复训练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康复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表明康复训练可促进正中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述凤  张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3):781-78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康复组采用药物与系统的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第28天评价效果.结果康复组上肢肌力和持匙进餐、扶拐行走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肌力的恢复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和改善出院舌癌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舌癌术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同时实施语音功能康复训练,并对患者语音清晰度和满意度进行评估;分别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加以正确指导;通过定期电话回访指导患者进行语音功能康复训练并建议其定期来医院复诊,并在复诊时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0例按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并来医院复诊.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发音清晰度明显优于出院前.结论 定期对舌癌术后患者电话回访,指导患者进行语音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其清晰发音,消除交流障碍,提振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8.
叶新平 《中国临床康复》2011,(48):9082-9084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功能康复训练可改善假体功能,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协调性.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功能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方法:以"人工髋关节,置换,功能康复;artificial hip joints,Replacement,Sports rehabilitation"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1997/2011 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功能康复训练的文章.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可及时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康复训练指导,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和全面训练的原则,训练程序根据具体情况、合并症及对疾病的耐受性和功能恢复的期望值而制定,活动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频率由少到多的详细训练计划,进行肌力训练才能使患者达到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目的.提示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的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增强关节活动度功能;后期的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预防肢体被迫制动而引起的肌张力降低和肌萎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 及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66例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8周后应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 66例脑卒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2.4%.结论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理想.  相似文献   

11.
颈静脉孔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损伤后组颅神经致吞咽困难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法 采用日本洼田的咽水试验作为评定标准,对本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治疗。结果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结论 对后组颅神经损伤所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不仅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同时促进了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78例,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辅助功能锻炼为康复训练组,门诊病人78例,单纯采用药物治疗为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训练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 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作用,应加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的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早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其中早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发病后3天),对照组2周后进行康复训练.2组患者于入院时及1个月时(发病后30天),进行Be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早期组出院时Be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减少肢体瘫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计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于治疗后1个月测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3个月后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ty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节律性康复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2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节律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节律性康复训练在帕金森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可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通过手术给予钢板内固定处理,康复组患者术后早期介入系统、规范、全程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术后遵医嘱进行功能训练.采用膝关节Kolmert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随访,康复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并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康复组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并进行简要康复锻炼指导,术后3h开始康复训练,详细指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人体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我院近年来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重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协助指导教会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患者静态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伸锻炼,扶双拐下地步行以及上下楼梯等,防止术后膝关节挛缩,改善关节功能.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术后当日即开始实行康复锻炼,逐日递增直至出院并给予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指导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手术患者卧位康复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卧位康复操对促进颈椎病手术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20例,2005年住院患者58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康复训练指导;2006年住院患者62例为实验组,采用本科自行设计的卧位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坚持康复训练率、达到计划训练时间率及术后改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科设计的颈椎病手术患者卧位康复操,对患者遵循康复指导,坚持康复训练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足部运动想像改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想像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想像.实验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和步态分析相关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膝、踝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步频和步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像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