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翁国勤 《现代护理》2001,7(3):24-24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发病率为 5 / 10万左右 ,其中直肠癌的 5 0 %~ 6 0 %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1] ,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原有的排便通道 ,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不便和压力 ,做好造口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94年 8月~ 1999年 8月共做永久性结肠造口 48例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8例 ,男 33例 ,女 15例 ;年龄 42~ 70岁 ,平均 48.5岁。直肠中下段癌按Dukes分期 ,属于DukesB期 9例 ,DukesC期 2 1例 ,DukesD期 18例。术后出现结肠造口局部坏死 1例 ,造口旁软组织蜂窝织炎 2例…  相似文献   

2.
结肠造口早期患者造口护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iles术是当前治疗直肠癌的可靠手段 ,但却需要使用永久性的结肠造口。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对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造口护理状况进行评估 ,旨在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1月 ,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门诊复查的结肠造口患者 ,满足以下标准 :Miles术后 1a以内 ,非化疗期间。患者中女 38例(5 2 .1% ) ,男 35例 (47 9% ) ;已婚 6 2例 (84 .9% ) ;高中以上学历 36例 (5 3.4 % ) ;年龄 2 6~ 79岁 ,平…  相似文献   

3.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损伤和部分结直肠良性疾病;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我国目前肠造口患者总数已超过100万,估计每年新增患者约1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如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尽早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12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损伤和部分结直肠良性疾病;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我国目前肠造口患者总数已超过100万,估计每年新增患者约1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如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尽早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12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损伤和部分结直肠良性疾病;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我国目前肠造口患者总数已超过100万,估计每年新增患者约1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如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尽早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12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由于手术创伤和排泄通道的改变,给病人心理造成很大刺激,我科2005年2月—2007年2月对35例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35例,男31例,女4例;年龄25岁~82岁,平均42.4岁;均为永久性结肠造口。2心理分析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多双全教育模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9月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46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造口教育;将2017年10月~2018年6月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双多双全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双多双全教育模式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是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病人需终身携带肠造口.如果护理不当,造口病人可因多种并发症而增加痛苦.国外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70%[1].国内文献报道为16.3%~53.8%[2].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万以上病人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  相似文献   

9.
2009年1~6月,我院对55例永久性单腔结肠造口直肠癌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造口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提高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护理水平,改善造口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大肠的60%~75%[1],其中距肛缘5 cm以下的直肠癌,多采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左下腹结肠永久性造口手术(Miles).术后做好结肠造口的护理,可以防止切口感染,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结肠造口的护理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就结肠造口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俞霞  杨柳 《家庭护士》2008,6(4):1082-1082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由于手术创伤和排泄通道的改变,给病人心理造成很大刺激,我科2005年2月-2007年2月对35例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1].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50%~60%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即人工肛门[2].肠造口并发症较多,国外文献报告为11.0%~60.0%,国内文献报告为16.3%~53.8%,平均20.8%[3].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们对40例直肠癌患者行肠造口术,并给予居家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50%~60%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我国估计每年新增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0万例,目前累计总数已超过100万例,且有逐年增长及年轻化的趋势[1].患者化疗期间除了要面对癌症的挑战及化疗的不良反应外,还要承担人工肛门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2].因此,化疗期及康复期的护理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国永久性结肠造口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我国永久性结肠造口护理研究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16年12月收录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护理的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769篇文献,2003年开始文献数量逐步上升,2013年开始整体热度持续较高,但期刊分布、作者分布较为零散;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文护理、综合护理、并发症护理;文献主要来源于华南地区及中部地区,与临床疾病谱相符;基金论文占3.21%;研究以经验或体会为主,占48.07%,实验或类实验性研究占34.06%。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护理研究热度持续,但核心研究力量尚未形成;研究涉及范围广泛,但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邵乐文  汪欣  赵惠英  王群敏  潘喆  钟紫凤   《护理与康复》2016,15(11):1045-1049
目的分析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138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及138例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5.09±24.55)分,患者总体自我护理能力1.5%为低等水平、53.6%为中等水平、44.9%为高等水平;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主要照顾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及健康变化呈正相关(r=0.238~0.507,P0.01)。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DOPT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知识和造口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3月行永久性直肠造口术病人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ADOPT护理模式。出院后均进行电话访问和家庭访问。于术后第1天、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评估两组病人造口护理知识和造口适应水平。[结果]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和适应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OPT模式能显著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知识水平,缓解造口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水平,促进病人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8.
结肠造口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肠造口是肛肠外科常用手术,我国初步估计,结肠造口数约10万例次/年,累计现有100万人[1]。临床上需施行结肠造口(即人工肛门)的疾病有:肛门癌、低位直肠癌、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少数截瘫病人、不能修复的阴道直肠瘘、膀胱直肠瘘、重度放射性直肠炎等,应用最多的是低位大肠癌,其中直肠癌患者的50%~60%仍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2]。结肠造口分永久性和暂时性两大类。其手术方式,永久性多采用单腔造口,最常见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是Miles手术,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暂时性结肠造口有襻式造口、双筒式造口、Hartamann造口。襻式结肠造口…  相似文献   

19.
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观察与护理、造口护理、饮食指导。结果:患者接受并掌握了结肠造口知识及护理方法。结论: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将2008年7-12月收治的45例结肠造口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给予患者实施结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教育;将2009年1-6月收治的55例结肠造口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患者实施结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造口自我护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对肠造口自我护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