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玉红 《现代护理》2001,7(12):18-18
对我院1998年以来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病人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掌握球囊反搏仪工作原理,正确识别报警原因,密切心电监护是提高病人救治成功的关键,做好全过程监护和观察是IABP成功的基础,阐述了接受IABP术病人护理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收治的1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通过严密观察实施IABP过程中病人病情的变化,紧急处理随时发现的恶性心律失常,注重对IABP术后病人潜在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本组15例病人中,除1例病人因室颤致心脏骤停而死亡以外,其余14例病人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后病情平稳而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  相似文献   

3.
林春喜  曾讯  周静文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91-109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n Pump,IABP)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病人的监测和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使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经IABP综合护理措施和监测后,8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使用IABP并结合综合护理措施,是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赵霞  王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168-116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救护观察。术前掌握球囊反搏仪工作原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球囊反搏仪工作状况,加强并发症观察和心理护理。结果 49例患者应用IABP天数为1~5 d,其中47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采用IABP综合护理措施,对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AMI急诊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行IABP辅助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期间存活14例,死亡5例;无一例出现IABP相关并发症。[结论]加强AMI急诊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行IABP辅助支持治疗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是一种机械性循环支持的方法,1967年,Kantrowitz首次在临床上应用并获得了成功.现今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IABP带来的各种术后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临床使用IABP治疗时,护理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应用IABP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均显著提高了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了心肌供血,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介入治疗室护士应掌握IABP的使用和护理配合技术,规范护理配合流程,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病人的护理程序,应用护理程序对22例IABP术后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总结出焦虑、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下肢栓塞、出血、部分自理障碍、有感染的危险护理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IABP辅助循环治疗,5例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好转后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在IABP辅助循环抢救过程中,加强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凝血酶原激活时间,做好球囊导管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病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脏外科术后应用IABP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心功能迅速改善,顺利拔IABP管13例,置管位置不良拔IABP管1例,死亡6例.[结论]加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IABP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期间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行IABP患者,采用ARROW AUTO/PLUS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18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应用IABP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监护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干预,是病人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合术后护理对高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高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进行IABP反搏治疗及术后护理.[结果]63例病人中,51例生存,12例死亡;12例病人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合并感染,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IABP对治疗高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具有较好疗效,但术后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病人的护理程序,应用护理程序对22例IABP术后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总结出焦虑、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下肢栓塞、出血、部分自理障碍、有感染的危险护理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过程中的最佳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介入治疗围术期使用IABP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IABP治疗成功率94.8%。其中128例术前置入IABP反搏球囊,6例于术后补救植入,22例因病情危重于床旁置入,IABP手术均成功。住院期间死亡9例。结论IABP应用后可改善心功能及全身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熟练掌握反搏泵的使用方法,加强IABP术后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IABP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合术后护理对高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高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进行IABP反搏治疗及术后护理。[结果]63例病人中,51例生存,12例死亡;12例病人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合并感染,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IABP对治疗高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具有较好疗效,但术后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总结15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掌握球囊反搏仪的工作原理,正确识别报警原因,持续、细致地心电图监护,准确、准时应用抗凝剂,并密切观察出凝血状态。左心功能不全行IABP术可改善病人心功能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疾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1]。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作为一种血液循环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给许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带来了高效的抢救成功率,使病人的生存率提高到50%左右[2]。但IABP术后却容易带来多种并发症且其致命性不亚于原有病本身。因此,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是IABP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为此,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的病人实施了循证护理,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因急性心肌梗死行IABP治疗者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球囊反博术后病人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梅 《天津护理》2001,9(1):11-13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对顽固性左心室功能衰竭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暂的机械性循环支持疗法。通过对23例IABP术后病人的护理,提出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对提高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芳  陈海君  夏雯 《全科护理》2016,(16):1718-1720
报道1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病人成功联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护理。病人在外院出现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予呼吸机、IABP辅助后转入,入院后病情持续恶化使用了ECMO、CRRT辅助。针对本例病人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床旁建立ECMO的配合、ECMO治疗阶段的护理、呼吸道、IABP、肾功能的管理。注重治疗期间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出凝血肾功能、肾功能监护,预防感染,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经上述干预病人住院21d后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20.
黄传君 《全科护理》2014,12(1):31-32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病人应用IABP治疗,同时加强对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16例病人周围循环改善、尿量增加、血压升高、心功能逐渐恢复,1例病人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病人行IABP治疗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