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考虑生物因素,而且要考虑心理的、社会的因素,这要求医学工作者掌握充分的心理学知识,才能面对现代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挑战。同时医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要求医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本文从以上两方面论述学习心理学对医学生自身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后者不仅揭示出人体受理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模式科学地体现了当今医学现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促进新医学...  相似文献   

3.
顺应新医学模式的组织胚胎学教学与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特征及其本质的高度哲学概括,它反映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决定着人们对人的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因而医学模式也在随着医学的发展而转变。不同时期的医学模式对人的理解不同,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对其主要的要求也不同。为培养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医学人才,本研究对组织胚胎学教学与考试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1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揭示了人体不仅受理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制约,因而,两种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受生物医学模式的支配而以疾病为中心,把人的生理与心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割裂开来。医学生致力于追求生物医学的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从而培养出来的医学生难以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正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正确地认识健康和...  相似文献   

4.
徐小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58-959
新的医学模式是1967年由美国教授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医学模式转变,涉及疾病观、健康观、卫生观的根本转变,人们不仅要深刻地认识到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要注意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间接致病作用也日趋显现出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的要求,牢记社会主义医德,学会将封闭式的课堂知识主动地用于医疗实践,将有益于医学生的毕业实习。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每一种疾病都可以而且应该在解剖学、生理学诸方面测出异常(或阳性体征)为特征的、旧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忽视人体存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间的密切联系。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相似文献   

6.
迎接21世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提高,都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本科教育应为21世纪培养既要通晓治疗,又要懂得预防、保健、康复知识,还要懂得心理和人文社科知识,有创造性思维的新型医学人才。《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该如何改革才能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拟提出粗浅看法与同行切磋。*1 《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1 现状 《医学微生物学》涉及的是…  相似文献   

7.
中医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现代知识成倍速增、现代学科林立并飞速发展 ,医学模式已从原来单一的以“治病”为中心的生物模式转变为以“治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学界已经认识到许多疾病非单一的病因引起 ,而是由于社会、心理、生物等综合病因 ,因此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社会需求的改变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怎样 ,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探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一些新的思路。1 在中医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 (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所谓循证医学就是强调临床医学的实践和诊疗 ,医护决策必须建立在医生个人的优良临床知识、经验、技能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最佳的临床证据的完善结合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为了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中知识灌输 ,忽视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状况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循证医学这一新的临床医学模式 ,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 EBM(prob-lem- based,EBM)教育技巧和方法 ,应培养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习”到能发现问题 ,并寻找最佳科学证据以解决问题的“我要学习”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  相似文献   

8.
医学模式是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及态度。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Engel在《科学》杂志上,首先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批评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强调了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治疗、康复中所起的影响[1]。20年来,新医学模式在我国逐步贯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身健康素质、审美艺术素质等。在人才培养的框架内如何落实新医学模式的…  相似文献   

9.
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是一个更具挑战的世纪,医学人才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才能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来丰富自己,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此项目标,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对医学院校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医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工作,还是从事临床医学工作,都可能面临医学科研的问题,都需要对医学知识进行创新和发展,而要做到这些,没有较高的科研素质是不行的。而且,由于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对医学生科研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科学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学的服务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医患关系也从“主动—被动型”和“指导—合作型”转变成“共同参与型”。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医学教育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竞争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创新进取、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中山大学在总结课程改革趋势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程培养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医学教育面临着社会需求的重大变革。威协人们健康的危害因素已不再是单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是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以及卫生服务水平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有碍身心健康的疾病。医学教育要适应这种需要,必须围绕着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及“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战略目标,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新的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至今已20年,可医学教育模式并未能同步转变,以生物医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医学服务的需求,因此,运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医学教育刻不容缓。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医学生医学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出具有一定信效度的医学观问卷,进而对甘肃省地区的医学生医学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现代医学观的认识比较欠缺,形成的大多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体的知识结构.为此,建议医学院校要努力构建以"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医学观为核心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一系列医学观念的转变 ,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 医学模式的转变 ,促进医德教育观念的更新  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现代医学的社会化。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学不仅开阔了医学研究的视野 ,同时也使医学职业道德获得了新的起点和蓬勃发展的生机。现代医学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耀武  杨成  雷德林 《医学与社会》2003,16(1):55-56,60
医学人文观在医学行为中的作用已得到高度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从观念上完成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需求的医生不仅要能够解决患者的生理痛苦,也要能够易于感知和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学生有深刻影响,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建立和发展医学人文学科,医学院校应该为医学人文学科腾出空间,并增加人文课程的学时数,此外,医学生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提升医学人文素质大有裨益。通过医疗实践,医学生建立并形成医学人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一、医学发展的现实决定了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从而不再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生物体,而是社会的成员,有其心理的特征,疾病之发生也有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身体无病,心理正常、社会适应良好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也即要求把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特性做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由此决定了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不仅要能提供  相似文献   

17.
简论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为背景,以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模式为指导,简要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医学生的素质教育,论述了知识经济与医学大趋势是实施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论述了实施医学生素质教育若干方法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论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凡 《医学教育》2002,(5):24-25
本文以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为背景,以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模式为指导,简要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医学生的素质教育,论述了知识经济与医学大趋势是实施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论述了实施医学生素质教育若干方法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医学生执业法律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作为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认为病人不再是单纯的“生物的人”,更是处在复杂环境中的“社会的人”。医学服务对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则要求服务者整体素质作相应的提高,即每个合格的医学毕业生,不仅要有医学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医疗技能,而且要具有肩负重任的使命感和社会意识。医学生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实践者,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的颁布实施,为未来的执业医师提出了新的法律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对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特点,深入认识医学模式转变的深远意义,重视建立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才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1 现代医学发展特点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发展有以下特点[1,2]:①医学科学的发明到应用周期缩短,医学文献资料急剧增加。②医学研究向微观深入,由细胞水平进入亚细胞水平和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