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4):533-537
目的:系统评价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埃克替尼或埃克替尼联合常规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或其他药物(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RCT,合计2 3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OR=1.64,95%CI(1.36,1.97),P<0.000 01]、疾病控制率[OR=1.68,95%CI(1.39,2.04),P<0.000 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9,95%CI(0.48,0.72),P<0.000 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年内住院的服用埃克替尼治疗的49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以同期服用吉非替尼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体能状态、生活质量评价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9%和5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和81%,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埃克替尼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别、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分级等方面与吉非替尼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吉非替尼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纳入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与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入选研究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 2项,涉及423例病例。系统评价显示,异质性检验结果良好,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比较,4周疾病控制率、半年总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埃克替尼组的28周疾病控制率优于吉非替尼组(P=0.01);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的皮疹、腹泻、咯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埃克替尼治疗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非替尼(P<0.000 01)。结论:对于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埃克替尼的疗效与吉非替尼相当,且总的耐受性优于吉非替尼。  相似文献   

4.
李雅昆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5):949-951,95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埃克替尼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1例NSCLC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液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依据测定结果分为基因突变组和野生型组,均采用埃克替尼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选取同期做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液中EGFR突变差异。结果 50例健康人外周血液检测EGFR基因突变率为0,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1.58%(42例),EGFR野生型组患者31.68%(32例),EGFR基因未突变者27例。基因突变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5.71%,治疗有效率为64.29%;野生型组疾病控制率为59.38%,总有效率仅为12.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年间EGFR基因突变组的生存率均远高于野生型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中EGFR基因突变患者行埃克替尼治疗效果更高,因此在晚期的NSCLC患者治疗中可以通过测定是否EGFR基因突变来指导靶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浩  沈振亚  王雷 《江苏医药》2012,38(15):1781-1783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择36例Ⅲb期或Ⅳ期经铂类治疗方案无效的NSCLC患者,根据有无EGFR基因突变分为有EGFR基因突变组(A组,11例)与无EGFR基因突变组(B组,25例),均予以吉非替尼治疗,分析其疗效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 A组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率优于B组(81.8%vs.16.0%)(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作为吉非替尼治疗NSCLC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12月,收集阿法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Meta分析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结果共纳入5个RCTs,含2 4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法替尼治疗晚期NSCLC,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HR=0.52,95%CI(0.35,0.77),P=0.001];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OR=3.34,95%CI(1.92,5.82),P<0.000 1]和疾病控制率[OR=2.13,95%CI(1.53,2.97),P<0.000 01];总生存期改善无显著差异[HR=0.90,95%CI(0.81,1.01),P=0.07]。安全性方面,腹泻[OR=80.30,95%CI(47.12,136.85),P<0.000 01]、皮疹[OR=70.28,95%CI(25.61,192.86),P<0.000 01]的发生率高于化疗,贫血[OR=0.12,95%CI(0.07,0.20),P<0.000 01]、白细胞减少症[OR=0.04,95%CI(0.02,0.08),P<0.000 01]的发生率低于化疗,差异有显著意义;腹泻[OR=3.37,95%CI(1.72,6.61),P=0.0004]、甲沟炎[OR=3.97,95%CI(1.76,8.94),P=0.000 9]、口腔炎[OR=4.48,95%CI(3.27,6.14),P<0.000 01]、呕吐[OR=2.83,95%CI(1.63,4.94),P=0.000 2]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代EGFR-TKIs,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阿法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具备一定优势,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张军丽 《安徽医药》2018,22(9):1807-1809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EGFR检测均为EGFR基因突变型,其中外显子19缺失患者20例(19缺失组),外显子21L858R突变患者24例(21突变组),外显子20T790M突变患者16例(20突变组).三组均给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0突变组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例数均不及19缺失组、21突变组(均P<0.05);20突变组近期有效率为6.25%,疾病控制率为25.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2.5个月,效果均不及19缺失组和21突变组(P<0.05);三组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腹胀,各组大多均为不良反应Ⅰ级和Ⅱ级,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的治疗,对外显子19缺失、21L858R突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我院肿瘤患者数据库,回顾性筛选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中心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集年龄、性别、PS评分、肿瘤分期、分子病理改变、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生存随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共27例患者接受了EGFR突变基因检测,其中EGFR突变阳性21例。近期疗效方面,RR为38.1%(16/42);DCR为73.8%(31/42)。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全组人群中位PFS为14.5个月(95%CI:12.4–16.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PFS与年龄、PS评分、治疗前CEA水平、是否放疗、是否脑转移无关(P>0.05),而与性别、吸烟状况、EGFR基因突变状况有关。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恶心呕吐,大部分为Ⅰ~Ⅱ度。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效果显著,耐受性好,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Meta分析方法,评价劳拉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劳拉替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特点、规律及转归,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关于劳拉替尼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劳拉替尼组患者在有或无用药基础上采用劳拉替尼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第1代和(或)第2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方案]进行Meta分析,并纳入劳拉替尼致ADR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包含622例患者(劳拉替尼组308例,对照组314例),以客观缓解率(ORR)为主要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劳拉替尼组患者ORR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1,95%CI=1.62~3.28,P<0.000 01),表明劳拉替尼的疗效较前2代药物显著。同时收集到劳拉替尼所致ADR 14例,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8例;>60~70岁年龄段患者较多,共7例;大多数ADR发生在用药2周后,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及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对患者神经钙黏素表达的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7月某院收治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观察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分析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且进行了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2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客观缓解率为51.7%,疾病控制率为82.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2个月;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疾病无进展时间均显著优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不吸烟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无进展时间均显著优于吸烟者;性别、临床分期状况与吉非替尼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复治性肺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EGFR基因突变阳性和不吸烟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疗效的有益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怀柔医院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63例ⅢB期至Ⅳ期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观察6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分析近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病理类型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5,(36):5110-5113
目的:系统评价消渴丸对比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消渴丸(试验组)对比格列本脲(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合计3 3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MD=-0.39,95%CI(-0.75,-0.02),P=0.04]、空腹血糖(FPG)水平[MD=-0.70,95%CI(-1.27,-0.12),P=0.02]、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MD=-0.87,95%CI(-1.55,-0.20),P=0.01]、口渴喜饮治疗有效率[RR=3.35,95%CI(1.92,5.85),P<0.001]、倦怠乏力治疗有效率[RR=5.74,95%CI(3.52,9.36),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RR=0.67,95%CI(0.49,0.91),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格列本脲,可显著改善患者Hb A1c、FPG、2 h PG水平和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卡维地洛对比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卡维地洛(试验组)对比美托洛尔(对照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包括6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OR=0.44,95%CI(0.24,0.81),P=0.008]、左心室射血分数[MD=-4.62,95%CI(-6.41,-2.82),P<0.000]、心率[MD=5.56,95%CI(2.69,8.42),P<0.000]、收缩压[MD=6.18,95%CI(4.42,7.94),P<0.000]、血浆脑钠肽[MD=366.23,95%CI(182.14,550.32),P<0.000]及头昏乏力发生率[OR=0.11,95%CI(0.01,0.92),P=0.04]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1.41,95%CI(-1.82,4.64),P=0.39]、舒张压[MD=2.66,95%CI(-0.15,5.48),P=0.06]、6 min步行距离[MD=11.89,95%CI(-70.04,93.81),P=0.78]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美托洛尔,安全性相当。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该结论仍需进行更多设计、执行和报道均良好的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马卓  ;司霞  ;陈月  ;冯婉玉 《中国药房》2014,(32):3046-3048
目的:系统评价替米沙坦对比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替米沙坦与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合计1 9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米沙坦降低患者收缩压[MD=-3.37,95%CI(-4.99,-1.75),P<0.000]、舒张压[MD=-2.76,95%CI(-4.04,-1.49),P<0.000]及降压有效率[RR=1.14,95%CI(1.05,1.24),P=0.002]均显著优于氯沙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1,95%CI=(0.74,1.12),P=0.38]。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氯沙坦,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对比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克替尼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埃克替尼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康倩  余正 《中国药物评价》2013,30(3):151-154
目的:根据临床研究文献,采用 Meta 分析法综合评价EGFR-TKIs类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 CNKI、维普、万方、SCI、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2005年至2013 年期间发表的有关EGFR-TKIs对比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资料,采用 RevMan5.0和ITC软件,对入选的国内外10篇有关EGFR-TKIs对比治疗晚期NSCLC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Meta 分析结果显示,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RR值分别为1.07(P=0.69)、1.01(P=0.89);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RR值分别为1.23(P=0.10)、1.04(P=0.46);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RR值分别为1.32(P=0.79)、1.05(P=0.95)。结论: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者的临床有效性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9,(9):1279-1284
目的:系统评价瑞替普酶对比阿替普酶治疗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1995年1月-2018年9月,收集瑞替普酶(试验组)对比阿替普酶(对照组)治疗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溶栓再通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溶栓再通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RCT,合计1 7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溶栓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1,95%CI(0.50,0.73),P<0.001],根据溶栓再通成功时间进行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溶栓后1 h[OR=0.38,95%CI(0.25,0.58),P<0.001]、1.5 h[OR=0.44,95%CI(0.25,0.79),P=0.006]、2 h[OR=0.62,95%CI(0.42,0.92),P=0.02]的溶栓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瑞替普酶的溶栓再通率优于阿替普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30):4238-4241
目的:系统评价伐昔洛韦对比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伐昔洛韦(试验组)对比阿昔洛韦(对照组)治疗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 0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OR=4.64,95%CI(2.99,7.20),P<0.001]和治愈率[OR=2.93,95%CI(2.13,4.03),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OR=0.39,95%CI(0.22,0.69),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95%CI(0.49,1.29),P=0.35]。结论: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阿昔洛韦,可明显降低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两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9,(14):1990-1996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s、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试验组)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照组)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项RCT,共计1 6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RR=1.67,95%CI(1.48,1.89),P<0.000 01]、临床受益率[RR=1.26,95%CI(1.20,1.33),P<0.000 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RR=0.98,95%CI(0.88,1.11),P=0.79]、血小板下降发生率[RR=1.07,95%CI(0.91,1.26),P=0.39]、胃肠道反应发生率[RR=1.01,95%CI(0.90,1.14),P=0.8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可提高NSCLC患者的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