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摘要:本文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紫杉醇的血药浓度监测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制定紫杉醇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提供参考。紫杉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其血药浓度相关,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临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种类的变化、分析监测方法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治疗药物监测学科的研究进展。液质联用和免疫检测法是临床常用方法,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点,药物基因组学、游离药物浓度监测技术和群体药动学(PPK)将成为未来治疗药物监测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抗肿瘤药具有治疗指数低、毒性大、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的特性,临床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达到个体化给药。但治疗药物监测最基本的条件——量效关系,对大多数肿瘤药而言只是量毒关系,基于提高临床疗效的治疗药物监测除少数药物外目前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抗肿瘤药具有治疗指数低、毒性大、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的特性 ,临床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以达到个体化给药。但治疗药物监测最基本的条件———量效关系 ,对大多数肿瘤药而言只是量毒关系 ,基于提高临床疗效的治疗药物监测除少数药物外目前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   

5.
治疗药物监测网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现代化工具,高效系统地对患者的治疗药物进行监控,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法:依据治疗药物处方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建立治疗药物监测的局域网网络模型。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治疗药物的监控和调整,提高治疗药物处方的质量,更好地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缩短治疗药物监测(TDM)报告送达时间,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等一系列步骤,以TDM工作为中心,在临床药理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1;奇、后的报告送达时间,计算达标率。结果:通过采取取标本时分开放置门诊、住院标本并优先处理门诊标本、增加1名人员辅助样本处理及结果输入工作等措施,使TDM报告送达时间由原来的3h缩短到1.58h,目标达标率为142%。结论:采取的品管圈活亏,缩短了TDM报告送达时间,对及时地调整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如中药、抗癫痫药、免疫抑制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其方法学上的最新进展,如利用液质联用将成为发展方向。结合群体药动学和药物遗传学的最新发展,研究疾病药物治疗中的新方法,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提出治疗药物监测(TDM)新的发展方向,如利用基因分型和基因芯片对患者测定基因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9.
治疗药物监测与药物基因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文献,总结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与特点。结果基因多态性是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的最重要因素。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实现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进一步延伸和充实。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弥补了以往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也为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结论将来的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应以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为导向,结合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特定药物对特定患者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某院6种治疗药物的血清药物浓度监测情况,探讨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价值,促进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共243份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 243份样本中丙戊酸钠送检样本最多,占比34.16%;卡马西平样本有88.89%控制在有效血清药物浓度范围内;地高辛样本有83.33%血清药物浓度偏低;万古霉素样本有53.82%谷浓度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环孢素样本有47.62%谷浓度100~200 ng/ml;监测甲氨蝶呤大剂量冲击疗法后24 h、48 h、72 h血清药物浓度,有28例延迟排泄。结论 某院的血清治疗药物监测需提高送检样本量,加强动态监测,从而减少药物毒性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存药物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相应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监测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随着TDM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遇见这样的情况,患经相同途径接受相同剂量药物后,治疗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患疗效显,有的患没有疗效或疗效甚微,而另一些患却已出现了明显的毒性反应,疗效好又没有毒性反应的只占接受治疗患的一部分。从给药到产生药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年龄、体重、疾病状态、遗传因素、饮食及合并用药等个体的生理差异和病理特点,影响了药物的体内过程,以致相同给药方案产生的血药浓度各异,临床反应也各不相同。目前主张临床治疗应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紫杉醇制剂为注射剂,使用Cremophor-EL和乙醇以提高其溶解度,会导致严重的超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新一代的紫杉醇制剂Abraxane不含Cremo-phor-EL和乙醇,但是仍需要通过频繁的静脉输注来实现治疗,并且制备与保存过程极其昂贵.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群体药物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opPK)是研究患者群体在给予临床相应剂量的某种药物后,个体间药物浓度差异的来源及相关性的学科。群体中个体差异的来源可分为2类:一类是固定效应,指通常在一定时段内较为固定,可以受研究者控制的变异,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种族、基因多态  相似文献   

15.
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安全用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目的是促进药物个体化治疗。本文通过多年的TDM实践,总结了药物剂量-血药浓度-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并重点举例说明TDM对各种常用药物安全应用的重要性,呼吁临床检验师、药师和医师的密切合作,运用多学科知识将TDM推向更高水平,使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早期警示,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缪丽燕 《药学进展》2021,45(2):81-82
1 临床药物个体化治疗的背景和进展 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整合患者特征、病理特征、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因素制定个体患者的给药方案,以达到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和经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成为临床和患者关注的热点. 近20年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发展随着药物浓度分析技术、基因组计划、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患者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17.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 定患 者 地 高 辛血 药 浓 度 ,为 临 床 合理 用 药 提 供参 考 。 方 法 采 用 荧光 偏 振 免 疫 法测 定83例 地 高 辛 血 药 浓 度 ,分 析 血 药 浓 度 与 疗 效 的 关 系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以 及 不 同 给 药 方 案 对 测 定 结 果 的 影 响 。 结果 有 效浓 度 范围 (0.8~2.0 滋g/L)与临 床 表现 并不 完 全一 致,影响 因 素较 多,不同 给药 方 案监 测结 果 差异 较 大。结论 地 高辛 血 药浓 度监 测 必须 密切 结 合临 床,综合 考 虑各 方面 的 因素 ,实 现个 体化 给 药。  相似文献   

18.
紫杉醇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紫杉醇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近年来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介绍和评价紫杉醇靶向制剂的制备、性质和药效等。结果:紫杉醇靶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靶向制剂为癌症化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房》2009,(29):2309-2311
由于患者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有个体差异性,其病理生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许多医院建立了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和临床药动学(试验)服务,以此评价患者对推荐剂量给药方案的反应^[1]利用TDM可以提高药物的临床效果,也可以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出现,达到减少临床监护成本的目的。TDM的核心是给药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给药程序及阿米卡星临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降低阿米卡星的耳毒性、肾毒性 ,为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研制了阿米卡星个体化给药系统程序 (I ASP)。方法 :IASP程序用VB6 .0开发 ;血药浓度监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数据采用自编的IASP程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ASP程序具有目前国内首创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建立、药动学参数估算、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管理、自动添加患者档案、多功能模糊查询和回顾性分析等综合功能 ;在所监测的抗龟分支杆菌的阿米卡星中 ,6 1.77%的峰值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 ,99.14 %的谷值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 ,该 133例患者感染全部控制 ,并且无一例发生肾功能损害或器质性耳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