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C-myc的表达对口腔扁平苔藓(OLP)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OLP(糜烂型23例,非糜烂型22例)凋亡细胞情况及P53、bcl-2、C-myc的表达情况并随访至2001年1月。结果:45例OLP均有凋亡细胞发生,凋亡指数(AI)为24.3%,糜烂型(AI=19.0%)明显低于非糜烂型(AI=29.4%,P<0.05);OLP中P53、bcl-2、C-my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1%、35.6%、33.3%(糜烂型为39.1%、52.2%、43.5%,非糜烂型为22.7%、18.2%、22.7%),糜烂型的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糜烂型(P<0.05)。45例OLP患者中有5例发生恶变,其AI明显低于未恶变者(P<0.01)。结论: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C-myc参与了OLP的发生发展,凋亡细胞较少且P53、bcl-2过度表达的OLP患者尤其是糜烂型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1,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Pca),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bcl-2,p53蛋白表达。结果:①Pca和BPH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组(P<0.05),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ca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PH组和NP组(P<0.05),而BPH组与NP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Pca组中bcl-2蛋白阳性10例,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4例,Ⅲ、Ⅳ组肿瘤组6例(P<0.05);p53蛋白阳性12例,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5例,Ⅲ、Ⅳ级肿瘤组7例(P<0.05)。显示bcl-2、p53蛋白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③p53蛋白表达阳性率≤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呈负相关(P<0.05)。bcl-2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p53、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62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53、bcl-2和c-erbB-2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三种基因对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bcl-2 and c-erbB-2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腹水,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在p53、bcl-2 and 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52.23%,62.90%和45.16%与卵巢瘤组和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晚期卵巢癌,腹水细胞阳性,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53、bcl-2 and c-erbB-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p53、bcl-2 and c-erbB-2多个基因表达提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预后差,D53、bcl-2和c-erbB-2的多个基因表达的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其中某个单基因的表达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分别检测了60例患者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和凋亡细胞密度。结果:6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0%,不同恶性级别的肿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表达强度在不同级别肿瘤之间却有显著差异(P〈0.05),高度恶性肿瘤bcl-2基因表达较强;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升高其细胞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显著高于胶质母细胞瘤(P〈0.01),并且凋亡细胞密度与bcl-2基因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0.992,P<0.01)。结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高度表达可能是细胞凋亡受抑的重要原因,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及进一步间变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星形细胞肿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与p53、bcl—2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星形细胞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bcl-2的关系.方法对52例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TUNEL及PCNA、p53、bc1-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PI(增殖指数)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P<0.01);高级别肿瘤和低级别肿瘤间的AI(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p53的表达高于低级别肿瘤(0.01<P<0.05);p53阴性组和p53阳性组的AI(P>0.05)和PI(P>0.05)无显著性差异.低级别肿瘤中bcl-2的表达较高级别组肿瘤高(0.01<P<0.05);bc1-2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的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I(P>0.05)和PI(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相比,高级别肿瘤中的细胞凋亡受到了抑制;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作为分析星形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星形细胞肿瘤中bcl-2的过表达对细胞凋亡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胃间质瘤bcl-2、p16、p53及c-myc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bcl-2、p16、p53、c-myc基因蛋白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1例GST组织bcl-2、p16、p53及c-myc基因蛋白进行观测。结果:bcl-2、p16、p53、c-myc基因蛋白表达与GST良恶性和患者预后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出血、坏死无关(P>0.0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强度增大增强,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p53、c-myc基因呈正相关,而与p16基因呈负相关(P<0.01)。结论:bcl-2、p16、p53、c-myc基因蛋白参与GST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判断GST恶性程度和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鼻咽癌(NPC)组织内EBV感染与c-myc、bcl-2、Bax的表达和癌细胞增殖、凋亡的相关性及与NPC预后的关系。方法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1例鼻咽非角化性癌(NKC)中EBERs的表达率,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35例生存期〈5年的NKC、60例生存期≥5年的NKC及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NP)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c-myc、bcl-2、Bax、Ki-67和M30的表达水平,并计数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 ①51例NKC患者EBERs的表达率为70.6%,LMP-1表达率为68.6%,两者呈正相关(P〈0.005);②生存期〈5年、≥5年及NP组中LMP-1、c-myc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各组差异显著(P〈0.05);③bcl-2和Bax在NKC组阳性率分别为66.3%和56.8%;bcl-2/Bax的比值与患者的预后相关;LMP-1的表达与bcl-2/Bax〉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④LMP-1、c-myc的表达及bcl-2/Bax的比值与PI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与AI指数无明显相关性;⑤LMP-1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3,P〈0.005),且二者共同表达时的PI值较单独表达时明显增高(P〈0.05)。结论LMP-1、c-myc的表达及bcl-2/Bax的比值与NKC细胞的失控性增殖和预后密切相关,且LMP-1与c-myc在NKC发生、发展过程有相互增强的协同作用,提示上述基因可作为预测肿瘤恶性度及判定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间质瘤相关基因蛋白及细胞增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中p16、p53、c-myc基因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S-P方法对71例(GST组织进行p16、p53、c-myc基因蛋白和PCNA检测,并将PCNA的不同表达进行细胞增殖指数(PI)分级。结果 71例GST中p16、p53、c-myc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恶性34.8%、95.7%、100%;交界性45.5%、77.3%、90.9%;良性65.4%、73.1%、65.4%。p16蛋白表达PI分级I、Ⅱ级明显高于Ⅲ、Ⅳ级(P<0.01),存活期<3年的明显低于>3年的(P<0.01)。p16蛋白随肿瘤分化程度和生存率降低,阳性表达率也逐渐下降;而p53、c-myc蛋白及PI分级则相反。p16与p53、c-myc蛋白及PCNA的PI分级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p16、p53、c-myc基因蛋白和PCNA的PI分级有助于判断GST的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9.
T(11;18)及核bcl-10蛋白在胃肠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及核bcl-10蛋白在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lymphoma)中的表达,用酸性酚氯仿法从石蜡组织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PI2-MALT1融合基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切片中bcl—10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42例MALT淋巴瘤中,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在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为14%,在伴高恶转化型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为46%,在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1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对照组中没有表达;43例MALT淋巴瘤中bcl-10蛋白在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的核表达为61%,在伴高恶转化型MALT淋巴瘤中的核表达为69%。结论:t(11;18)易位可能与高度进展MALT淋巴瘤有一定相关性,但与DLBCL无关;bcl-10蛋白的核表达在恶性程度不同的两组MALT淋巴瘤中无显著性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nm23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nm2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阳性率48.3%,nm23的阳I眭率50.0%,bcl-2的阳性率55.0%,p53、nm23和bcl-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p53、nm23和bcl-2的表达,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不良,可以作为评价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p5 3、bcl- 2蛋白在鼻 NK/ T淋巴瘤表达 ,及其与细胞凋亡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 ,检测 2 4例鼻 NK/ 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和 p5 3、bcl- 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5 3、bcl- 2蛋白在鼻 NK/ T淋巴瘤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6 2 .5 % (15 / 2 4 )和 16 .7% (4 / 2 4 ) ;细胞凋亡与 p5 3蛋白明显负相关 (P<0 .0 0 5 ) ,与 bcl- 2蛋白表达无关 (P>0 .5 )。 p5 3表达和细胞凋亡与患者的预后无关 (P>0 .0 5 )。结论 :鼻 NK/ T淋巴瘤细胞凋亡调控及其发病机制是受多基因调节的复杂过程 ;突变型 p5 3是抑制该肿瘤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因子。但瘤细胞凋亡和 p5 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p53、bcl-2、bax基因表达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 6例前列腺癌 (Pca)和 11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石蜡切片 p5 3、bcl 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指数较NP明显增高 ,且AI/PI比值较正常组织AI/PI低 (P <0 0 1) ;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 ,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p5 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 ;bcl 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 (P <0 0 5 ) ;bax基因表达与凋亡无关 ,但发现它们的bcl 2 /bax的比值与凋亡有关 ,结果显示 :高bcl 2 /bax比值多见于低凋亡组 ;低bcl 2 /bax比值多见于高凋亡组。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p5 3基因与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有关。bcl 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bcl 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 2 /bax失平衡 ,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CHL)的相关关系及H/RS细胞的属性。方法 选用山西省肿瘤医院 6 2例存档CHL。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bcl 2、CD3、CD2 0、CD30、CD15和CD10 ;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检测RS细胞表达P5 3;ABC和DNA末端标记双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H/RS细胞表达κRNA和λRNA ;多重标记检测背景中非肿瘤性T、B细胞的分布特点。结果  6 2例CHL中 14例 (2 2 .5 8% )表达P5 3蛋白 ,35例 (5 6 .4 5 % )表达bcl 2蛋白。 6 2例背景非肿瘤细胞均有细胞凋亡 ,仅有 10例H/RS细胞出现凋亡 ,表达bcl 2的H/RS细胞凋亡与其bcl 2的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2 )。H/RS细胞CD30全部阳性 ,4 1例表达CD15 ,8例表达CD2 0 ,6 2例均不表达CD3、MPO、bcl 6、CD10、κRNA和λRNA。非肿瘤性T细胞围绕H/RS细胞呈玫瑰花样 ,B细胞分布在其外围。结论 CHL中H/RS细胞对B系细胞标志有较大的变异。T、B淋巴细胞和H/RS细胞的分布特点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多重标记可突出研究的目标细胞 ,从而有针对性的对H/RS细胞进行研究。P5 3的异常表达在CHL可能不起主要作用。bcl 2过度表达可能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表明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Perthes病)的发病与儿童股骨头血液供应、髋关节周围病变、外伤、内分泌因素、遗传等多种原因有关。目的:建立可靠的Perthes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股骨头组织学变化、细胞凋亡情况及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凋亡基因p53和bcl-2与Perthes病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型臂透视下经右侧股骨颈注射TH胶致骺板缺血,建立幼兔Perthes病模型,并以同样方法用经右侧股骨颈给予注射生理盐水的兔作对照,于建模后4,6,8,10,12周分别取模型组和对照组两组右侧股骨头做病理切片,观察两组髋关节骺板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两组右侧股骨头p53和bcl-2等凋亡基因表达阳性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建模后4周开始出现模型组右侧髋关节关节间隙增宽,出现点状出血变性区并逐步扩大,随后关节软骨与骨骺的黏附强度下降,骨质松脆,干骺端疏松变软。模型组右侧股骨头骺板细胞凋亡率与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呈明显正相关性(r=0.68,P〈0.05),与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明显负相关性(r=-0.75,P〈0.01)。实验建立的perthes病动物模型稳定,简单,无反复现象。结果证实了Perthes病的发生与p53和bcl-2凋亡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5.
Regulators of apopto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S: Apoptosis 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represents a mechanism by which tumor cells with DNA damage can be deleted. Bcl-2 and p53 gene products have been both linked to apoptosis. Bcl-2 plays a role as an inhibitor of apoptosis that may extend the viability of cells containing genetic alterations and facilitate tumor progression. Mutant p53 has a similar e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expression of bcl-2 in 70 malignant and 30 benign breast lesion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enzyme immunoassay, immunodot blot, Western blot) and to compare it with the established clinicopathological prognostic factors (age, tumor size, type, grade, lymph node status) and some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RESULTS: bcl-2 and mutant p53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breast cancer than benign breast lesions and aneuploidy was mo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malignant breast samples. No correlation could be observed between bcl-2 expression and node status, tumor size, differentiation, type, age at excision or mutant p53 expression. However, a strong positive associations were seen between bcl-2 and estrogen receptors (ER), DNA aneuploidy. Eighty-five percent of bcl-2 positive tumors were ER positive and 65% were aneuploid, while in bcl-2 negative tumors only 28% were ER positive and 37% were aneuploid. CONCLUSIONS: The association seen between bcl-2 and ER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bcl-2 is an ER-regulated gene which suggests a potential important role for bcl-2 as a modulator of response to hormonal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Monitoring hormonal therapy can easily be done by bcl-2 quantitative EIA method.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四嗪二甲酰胺(ZGDHu-1)诱导白血病细胞株SHI-1凋亡作用的机制。以不同浓度的ZGDHu-1在体外培养SHI-1细胞,用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等分析细胞凋亡。用Rh123/PI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GDHu-1诱导SHI-1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p53、Fas蛋白和线粒体膜蛋白的表达变化。用RT-PCR观察经ZGDHu-1作用后SHI-1细胞bcl-2、bax、p53基因表达改变;同时利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ZGDHu-1能诱导SHI-1细胞凋亡,呈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关系,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段化,亚G1峰检出并显著增加;Annexin-V/PI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后细胞发生凋亡的特征性改变。SHI-1细胞经不同浓度的ZGDHu-1体外培养后,bcl-2基因和蛋白有所下调,但主要是bax基因和蛋白上调,导致bax/bcl-2比值明显增高,p53基因和蛋白与Fas蛋白表达也上调,均呈剂量依赖性。随ZGDHu-1作用浓度的增加,ΔΨm下降,而线粒体膜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ZGDHu-1通过上调p53基因、bax基因和bax/bcl-2比值,使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下降的线粒体通路是ZGDHu-1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Fas也参与其中,端粒酶有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7.
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3、p16及bcl-2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 3、p16、bcl- 2的表达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39例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 3、p16、bcl- 2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其阳性反应率。结果 本组病例中细胞凋亡阳性率 6 1 5 % ,p5 3呈阳性反应 2 9例 ,阳性率 74 3% ,p16呈阳性反应 2 7例 ,阳性率 6 9 2 % ,bcl- 2呈阳性反应 7例 ,阳性率 19%。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有p5 3、p16、bcl- 2基因的高表达 ,与肿瘤的预后相关。在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发生情况各不相同 ,研究初步提示了其与预后相关 ,但应与p5 3、p16、bcl- 2蛋白的表达相结合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CL 10蛋白在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ALToma)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CD2 0、CD79a、CD3、CD4 5RO、CD2 3、CD5、CD10单克隆抗体对 4 3例胃肠道MALToma进行检测 ,其中 2 5例为经典MALToma(MALToma LG) ,临床为惰性 ;18例为伴有少数大细胞转化的MALToma(TransformedMALToma)。用SABC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瘤细胞BCL 10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 2 5例惰性MALToma标本中 10例为BCL 10核阳性 ,1例为BCL 10核与浆同时阳性 ,3例为瘤细胞浆阳性 ,11例为阴性 ;在 18例转化的MALToma中 7例为BCL 10核阳性 ,1例为BCL 10核与浆同时阳性 ,2例为瘤细胞浆阳性 ,8例为阴性。BCL 10核阳性在胃肠道MALToma中的出现率较高 ,达 4 4 .2 %。结论 BCL 10在胃肠道MALToma中发生率较高 ,该高发生率与肿瘤的发生或演进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